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目的:通过一次性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制作大鼠糖尿病模型,观察大鼠品系、给药剂量对大鼠成模率、死亡率的影响。方法:Wistar、SD大鼠雄性各50只,随机分组为正常对照和剂量组(STZ1组:55mg/kg,2组:45 mg/kg,3组:35 mg/kg,4组:25 mg/kg),腹腔注射STZ,48小时后观察血糖,8周后计算死亡率,病理切片观察胰岛细胞。结果:Wistar、SD大鼠55mg/kg组全部成模,死亡率分别是100%、90%;45 mg/kg组全部成模,死亡率40%、28%;35 mg/kg组成模率为100%、30%,零死亡;25 mg/kg组成模率为70%、0%,零死亡。结论:35mg/kg剂量Wistar大鼠,成模率高,死亡率低,且结果优于SD大鼠。  相似文献   

2.
链脲佐菌素致大鼠高血糖模型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链脲佐菌素(streptozocin,STZ) 所致Wistar大鼠高血糖稳定模型的最佳实验条件.方法 应用STZ腹腔注射制备大鼠高血糖模型,计算成模率和死亡率.结果 采用一次给药法,分为不同剂量组(40mg/kg;50mg/kg;60mg/kg),其中50mg/kg剂量组成模率较好.采用两次给药法,第一次给予10mg/kg,隔1天分别给予以下剂量(40mg/kg,50mg/kg,60mg/kg),其中第一次10mg/kg,第二次50mg/kg剂量组成模率最高.两次给药法相对应剂量组成模率比一次给药法高.日照时间对成模率及死亡率均有影响.日照时间短,成模率明显降低,而且死亡率明显增高.结论 用STZ制备糖尿病模型是一种稳定可靠的方法.实验选取雄性Wistar大鼠体重190~220g,在日照时间充足的条件下饲养.给药方式采取两步给药法,剂量为10mg/kg,隔1天给予50mg/kg,其成模率最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用不同剂量链脲佐菌素(STZ)建立妊娠糖尿病大鼠模型,探讨最佳剂量。方法:SD大鼠按照1∶2雄雌比例合笼过夜,阴道涂片镜检见精子者记为妊娠0d(d0),标记孕鼠并计算孕期,将55只孕鼠随机分成3组;孕期第6天(d6)早晨,实验组分别用45mg/kg(D45)和55mg/kg(D55)的STZ一次性腹腔注射,对照组用等量枸橼酸盐缓冲液代替,处理前禁食12h,观察各组大鼠空腹血糖、尿糖、成模率、死亡率及转阴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给药后实验组空腹血糖、尿糖均有明显升高。45mg/kg和55mg/kg成模率分别是95%和100%,转阴率分别是10.52%和6.67%,死亡率分别是5%和33.3%,两实验组比较仅死亡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腹腔注射STZ45mg/kg成模率高,死亡率低,转阴率低,是建立妊娠糖尿病大鼠模型的理想剂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链脲佐菌素( streptozotocin,STZ)建立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mellitus,TIDM)大鼠模型,探讨STZ建立TIDM动物模型的理想剂量.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38只,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55mg/kg( STZ55组)、65 mg/kg(STZ65组)STZ及等体积柠檬酸盐缓冲液(对照组)一次性腹腔注射,监测各组大鼠成模率、死亡率、体重、空腹血糖,4周后处死动物测血清胰岛素水平、检测胰腺病理.结果 对照组未见血糖升高及动物死亡,STZ55组、STZ65组成模率分别为75.0%、87.5%,死亡率分别为12.5%、25.0%.两组成模后的大鼠均出现多饮多食多尿及体重减轻,与同期对照组相比,STZ55组和STZ65体重均显著降低(均P<0.05),但STZ55的体重先降低后升高,而STZ65组体重持续降低.造模后STZ55、STZ65组空腹血糖均较同期对照组显著升高(均P<0.05),第2周后STZ55组血糖有所降低,STZ65组仍维持在较高水平.与对照组相比,两组血清胰岛素(insulin,INS)水平均显著降低(均P<0.05),且STZ65组较STZ55组INS水平更低(P<0.05).胰腺病理切片HE染色结果揭示STZ65组较STZ55组胰岛减小、结构破坏更明显.结论 SD大鼠一次性腹腔注射STZ65 mg/kg,死亡率较低,成模率较高,模型稳定,是建立SD大鼠TIDM模型的理想剂量.  相似文献   

5.
李佳  魏波  塔娜  陈必良 《医学争鸣》2009,(22):2500-2502
目的:探讨链脲佐菌素(STZ)建立妊娠期糖尿病(GDM)大鼠模型中不同给药剂量对模型稳定性的影响,研究GDM对母体及胎儿的影响率、转阴率和死亡率.方法:将46只SD孕鼠随机分为STZ低、中、高不同剂量组,分别一次性腹腔注射STZ35,45,60mg/kg;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的柠檬酸缓冲液.于妊娠第3,9,14,19d时测空腹血糖,并观察成模孕鼠在妊娠中体质量、饮水量、摄食量和尿量变化,比较孕鼠成模情况.结果:STZ45mg/kg组孕鼠在用药后出现明显的“三多一少”症状,其成模率83.3%为最高,转阴率最低.空腹血糖值STZ45mg/kg组(21.8±3.0)mmol/L与对照组(5.9±1.2)mmol/L相比较,其高血糖状态持续时间长,最稳定,且体质量也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TZ45mg/kg腹腔注射给药是建立GDM大鼠模型的最佳剂量,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性别差异对1型糖尿病大鼠造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大剂量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一次性腹腔注射诱导方法建立1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研究性别差异对SD大鼠造模的影响。方法:SD大鼠118只(雌雄各59只),分为雄性对照组(13只),雄性STZ注射组(46只),雌性对照组(13只),雌性STZ注射组(46只)。每只大鼠称重、标记、剪尾取血后用血糖仪测血糖,STZ注射组大鼠一次性腹腔注射60 mg/kg STZ,对照组大鼠一次性腹腔注射等体积枸橼酸盐溶液。分别检测每只大鼠给药后7 d和49 d的空腹血糖值和体重,记录并统计雌性和雄性大鼠成模率及成模后死亡率。结果:与对照组大鼠相比,STZ注射后成模大鼠血糖值显著性升高,雄性与雌性模型大鼠均出现"三多一少"症状。与雌性大鼠相比,雄性大鼠STZ注射后,成模率无显著性差异,而成模后死亡高峰期提前以及死亡率显著性升高。结论:用一次性大剂量STZ诱导SD大鼠建立1型糖尿病模型,雌、雄性大鼠成模率无性别差异,而成模后死亡率出现显著的性别差异。因此在采用SD大鼠进行糖尿病发病机制及其并发症的研究中,应考虑性别因素对研究结果的影响,从而选择双性别。  相似文献   

7.
不同剂量链脲佐菌素建立1型糖尿病大鼠模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链脲佐菌素(STZ)致SD大鼠1型糖尿病(T1DM)模型状况的差异,探讨STZ建模的最佳剂量。方法:8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3个实验组分别一次性尾静脉注射40、50、60mg/kg的STZ,对照组注射等量的枸橼酸盐缓冲液;监测各组大鼠空腹血糖、尿糖、饮水量、采食量、排尿量和体重等指标。结果:D40组(40mg/kg STZ组)、D50组(50mg/kg STZ组)和D60组(60mg/kg STZ组)的成模率分别为70.0%、100.0%、100.0%;死亡率分别为:0.0%、10.0%、60.0%。各成模大鼠均有“三多一少”的糖尿病临床表现。D40组大鼠空腹血糖和尿糖水平2周后有明显下降趋势,而D50组及D60组大鼠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结论:尾静脉注射50mg/kg STZ成模率高、死亡率低、模型稳定,是建立T1DMSD大鼠模型的最佳剂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脂高糖饲料喂养联合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时STZ的最佳用量.方法:3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个造模组,给予高脂高糖饲料喂养后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STZ(15mg/kg、25mg/kg、35mg/kg、45mg/kg).分别观察各组大鼠的成模率、死亡率、空腹血糖和体重.结果:造模组Ⅲ(STZ用量35mg/kg)成模率高且死亡率较低;STZ注射72h后,各造模组大鼠空腹血糖水平随STZ注射剂量的增加逐渐升高;造模结束4周后各组大鼠的血糖仍维持在较高水平,且体重明显降低.结论:高脂高糖饲料喂养联合STZ腹腔注射诱导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时STZ的最佳剂量为35mg/kg.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高脂饲料喂养时间及STZ剂量对制备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及其血糖稳定性的作用。方法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CN组)普通饲料喂养;模型1组(M1组)HFD喂养4周+STZ35mg/(kg·bw)腹腔注射;模型2组(M2组)HFD喂养4周+STZ38mg/(kg·bw)腹腔注射;模型3组(M3组)HFD喂养8周+STZ25mg/(kg·bw)腹腔注射;模型4组(M4组)HFD喂养8周+STZ30mg/(kg·bw)腹腔注射;模型5组(M5组)HFD喂养10周+STZ25mg/(kg·bw)腹腔注射。STZ注射后观察大鼠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口服糖耐量实验(OGTT)及血糖曲线下面积(AUC)变化。结果模型组FBG、FINS、TG、TC、OGTT各点血糖及AUC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随着高脂喂养时间和STZ注射剂量的增加2型糖尿病大鼠成模率和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M2组成模率高达到90%,但死亡率同样高达50%,M1和M4组成模率分别为70%和80%,死亡率低于M2。本研究各模型组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在造模后第2周能够达到稳定状态。结论40%HFD喂养8周联合30mg/(kg·bw)STZ腹腔注射建立的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具有成模率高、死亡率低及血糖稳定等特点,是一种值得推广的造模方法。建议使用造模后第2周大鼠空腹血糖判断是否造模成功。  相似文献   

10.
体重因素对链脲佐菌素所致糖尿病大鼠模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体重因素对STZ腹腔注射所致糖尿病大鼠模型成模率及死亡率的影响.方法:将60只大鼠按体重分成6组,按53m/kg的剂量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72h后观察其造模成功率及一般状态,1周后统计其成模率、死亡率.结果:体重为220~260g大鼠成模率高且死亡率低;体重低于200g大鼠成模率高但死亡率也较高;体重高于260g大鼠死亡率低但成模率也较低.结论:体重对糖尿病大鼠模型造模影响较大,过大或过小均不利于成模,造模时应掌握大鼠的体重及适当的剂量以提高成模率、减少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