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 对比研究进口抗近交系小鼠H-2抗原单克隆抗体和国产抗近交系小鼠H-2单克隆抗体的免疫反应是否一致,以尽快推广国产抗体的使用。方法 利用微量细胞毒法,通过倒置显微镜观察死亡细胞(阳性细胞)的百分比来判定国外抗近交系小鼠H-2抗原单克隆抗体和国产抗近交系小鼠H-2单克隆抗体的免疫反应结果。结果 进口抗体:H-2D^b(27-11-13)、H-2D^d(34-5-8S)、H-2D^k(15-5-5.3)、H-2K^k(16-3.22.4)与相应品系抗原反应,脾细胞死亡数达到60%以上。国产抗体:H-2D^b(2)、H-2D^d(4)、H-2D^k(32)、H-2K^b(33)、H-2K^d(31)、H-2K^k(23)分别与相应品系抗原反应,致脾细胞死亡数达60%以上。国产和进口单抗最终免疫反应结果一致。结论 国产抗近交系小鼠H-2抗原单克隆抗体可以用于检测小鼠H-2D区和H-2K区。  相似文献   

2.
微卫星DNA分析国内24个近交系小鼠遗传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利用微卫星位点对国内24种近交系小鼠进行遗传状况分析。方法用前期筛选的富含多态性和等位基因数多的30个小鼠微卫星位点,合成荧光标记引物,对近交系小鼠基因组DNA进行PCR的扩增,经STR扫描对各近交系小鼠品系进行基因分型。结果在24个近交系小鼠品系中,有16个品系在品系内在30个位点上均具有相同基因型。而在不同品系间同一位点具有多态性,可初步对不同品系进行鉴别区分。其余品系内个别动物存在多态性。结论所选位点可以参考用于近交系小鼠遗传质量检测分析,并进行初步品系检测鉴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14个品系近交系小鼠24个微卫星座位进行遗传分析,以期用微卫星位点分析法区分不同近交系小鼠。方法通过Mouse Genome Informatics数据库确定合适的微卫星位点和引物,对近交系小鼠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分析不同品系小鼠在所选微卫星座位的基因片段,与数据库小鼠品系数据进行比较,并对14个品系近交小鼠进行了DNA多态性分析。结果24个微卫星位点在不同品系的小鼠之间具有多态性,不同品系小鼠之间的遗传距离为0.045~1.526;在不同的亚系之间也有具有多态性。结论微卫星标记方法能区分不同的近交小鼠品系、近交小鼠亚系,为小鼠遗传质量的检测提供了一个快捷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建立小鼠T细胞受体(TCR)互补决定区3(CDR3)谱型的基因扫描分析术,为分析T细胞克隆提供研究方法.方法 应用RT-PCR方法分别扩增近交系小鼠C57BL/6H-2b,Balb/CH-2d和F1代小鼠[Balb/cx C57BL/6 F1H-2d/b,CB6F1)脾脏T细胞的21个TCK Va家族和18个TCK VB家族的CDR3,并用基因扫描分析扩增产物以确定T细胞的克隆性.结果 3种小鼠脾脏T细胞均表达所有的TCR Vα和Vβ CDR3基因,基因扫描显示全部TCK CDR3谱型呈高斯(钟型)分布,提示均为多克隆T细胞.各家族CDKs基因表达频率接近,但呈现不同的多态性和长度分布.结论 基因扫描分析TCR.αβ CDR3基因谱型是检测小鼠T细胞克隆性的精确敏感方法.  相似文献   

5.
小鼠11个品系20个微卫星基因位点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利用PCR对近交系小鼠11个品系的20个微卫星基因座进行遗传检测,为实验室日常检测近交系小鼠的遗传背景提供一种分子生物学方法.方法用20个微卫星引物对11个品系近交系小鼠的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根据MMDBJ数据库信息,已知品系C3H、DBA、BALB/c和C57BL/6的多态性位点大小,由此可推知其他品系C57BL/6-Bg、C57BL/10、TA1、TA2、T739、M615和SCID的多态性位点大小.结果应出现的220条条带中有193条与预期的一致.结论利用这20个微卫星基因位点可以将11个品系的近交系小鼠区分开来,近交系小鼠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这些结果对于近交系小鼠的遗传检测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用 34对特异性引物对 AKR、BAL B/ c、C5 7/ BL、DBA/ 2、CBA、A/ WY、6 15和 T739等 8个品系近交系小鼠用 PCR方法进行遗传检测 ,并从中选用 6对引物 ,对这些品系小鼠进行二重和多重 PCR检测。结果二重PCR在和单一 PCR相同的反应条件下 ,扩增出两条与预其相同的条带 ,而三重 PCR则没有得到三条预期的条带 ,出现了干扰现象。通过二条条带的相对和绝对距离可以鉴别出 8个不同的近交系小鼠 ,表明二重 PCR可应用于近交系小鼠的遗传检测 ,二重 PCR遗传检测方法具有方便简单、省时的优点多重PCR在近交系小鼠遗传检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多重PCR方法在小鼠微卫星检测中的应用。方法 用 34对特异性引物对AKR、BALB c、C57 BL、DBA 2、CBA、A WY、6 15、T739、BALB cJ和AKR J 10个品系的近交系小鼠用PCR方法进行遗传检测 ,并从中选用 4对引物 ,对这些品系小鼠进行二重和多重PCR检测。结果 二重PCR在与单一PCR相同的反应条件下 ,扩增出两条与预期条带相同的带 ,而三重PCR则没有得到三条预期的条带 ,出现了干扰现象。结论 通过二条条带的距离可以鉴别出不同的近交系小鼠 ,二重PCR可应用于近交系小鼠的遗传检测 ,具有方便简单、省时的优点  相似文献   

8.
周琳  吴雄文  梁智辉 《华中医学杂志》2006,30(1):63-64,F0004
目的 克隆小鼠H-2K^d胞外段基因,构建相关表达载体。方法 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PCR)技术从BALB/c品系小鼠(H-2K^d)脾细胞中扩增出目的基因,构建载体后进行PCR、酶切鉴定及序列测定。结果 克隆基因产物鉴定结果与理论预期值一致,DNA测序完全吻合。结论 该实验克隆H-2K^d基因胞外段成功。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利用BALB C(H - 2Kd)和C5 7BL 6 (H - 2Kb)小鼠H - 2K等位基因不同 ,建立一种检测异基因骨髓移植 (allo -BMT)后供体植活的方法。方法 分别以供鼠 (BALB C)和受鼠 (C5 7BL 6 )及allo -BMT后小鼠骨髓和脾细胞DNA为模板进行巢式PCR ,并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PCR扩增产物。结果 以供鼠和移植后小鼠骨髓和脾细胞DNA行巢式PCR可扩增出约 42 1bp的特异性片段 ,而未经移植的C5 7BL 6小鼠无此条带 ,与预期结果相符。结论 巢式PCR可敏感检测到不同品系小鼠H - 2K基因间的差异 ,可作为异基因骨髓移植后检测异基因是否嵌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PLCε基因敲除小鼠微卫星DNA遗传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利用多态性微卫星DNA位点分析PLCε基因敲除小鼠的遗传特性。方法用所筛选的15个微卫星DNA位点对28只PLCε基因敲除小鼠的DNA进行了PCR扩增,通过基因片段大小来分析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结果 13个微卫星DNA位点中(D1Mit365、D3Mit51、D4Mit235、D6Mit102、D7Mit281、D8Mit113、D9Mit23、D10Mit180、D13Mit88、D16Mit145、D17Mit36、D18Mit94、D19Mit97)每个位点的28只小鼠DNA片段泳动距离一致,呈现单态性,表明该群体符合近交系的遗传特性;而利用Dq(敲基因型)和Dy(野生型)两个位点对28只小鼠的PCR扩增结果进行了鉴别分析,其中敲除基因型小鼠为6只;野生型为7只;杂合型为15只。结论利用微卫星标记技术可以对群体进行遗传质量监测,并能有效地鉴别不同的基因型,为小鼠的遗传质量监测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通过检测骨组织移植后宿主淋巴细胞白细胞介素-2受体(IL-2R)的表达,判定近交系小鼠H-2基因的纯合性,以期作为近交系小鼠遗传监测的方法。选用C57BL/6系小鼠,实验前进行了标准的组织相容性基因检测(皮肤移植法),观察期为50d,每10d为一个观察点。结果显示,与皮肤移植结果一致。该方法似可作为近交系小鼠的遗传监测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2.
4个近交系小鼠SNP位点的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将新近建立的单管双向等位基因专一性扩增(single-tube bi—directional allele specific amplification,SB—ASA)方法用于分析国内近交系小鼠基因组中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方法以国内4个近交系小鼠为研究对象,采用SB-ASA方法对其16个SNP位点进行检测,并通过测序进行验证。结果16个SNP位点,SB-ASA都成功地对4个品系小鼠进行了分型,与测序结果完全一致。结论SB—ASA方法可以准确地检测国内近交系小鼠SNP位点等位基因型。  相似文献   

13.
目的将新近建立的单管双向等位基因专一性扩增(single-tube bi-directional allele specific amplification,SB-ASA)方法用于分析近交系小鼠基因组中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方法以5个近交系小鼠为研究对象,采用SB-ASA方法对其16个SNP位点进行检测,并通过双盲实验和测序验证该方法的可靠性;且考察了该方法中PCR反应各成分及扩增条件对结果的影响。结果16个SNP位点,SB-ASA都成功地对5个品系小鼠进行了分型,与测序结果完全一致;双盲实验结果显示通过3个SNP位点即可鉴别5个品系。结论SB-ASA方法可用于近交系小鼠SNP的遗传检测,可望作为一种新的分子生物学遗传检测方法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不同品系小鼠(H-2^b,H-2^d)经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HBcAg)基因疫苗免疫后特异性辅助性T细胞反应类型和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活性。方法 Western blot法鉴定该基因疫苗的体外表达产物;基因枪法和肌内注射法接种该基因疫苗;间接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抗-HBc IgG亚类(IgG1,IgG2a)水平;^51铬释放法测定小鼠脾细胞HBcAg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活性。结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常用的近交系小鼠核心群和生产群进行遗传质量监测,观察2者之间的遗传质量差异,为近交系小鼠保种繁殖方法的改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生化标记法和微量细胞毒实验对3个近交系小鼠BALB/c、C57BL/6、DBA/2的核心群(n=6)和生产群(n=30)进行遗传质量监测.生化标记法检查的位点有Idh-1、Car-2、Gpd-1、Hbb、Es-1、Es-2、Mod-1、Es-3和Akp-1;微量细胞毒实验检查的位点有Thy-1、H-2K和H-2D.结果:在所监测的9个生化标记位点上,核心群和生产群都符合品系标准.在免疫学位点上,3个品系的核心群和DBA/2品系的生产群符合品系标准,C57BL/6和BALB/c的生产群中分别发现2个(Thy-1a/b和H-2Db/d)和4个(H-2Kd/b)变异的个体;H-2Kb抗血清对BALB/c的细胞毒指数明显升高.结论:近交系小鼠核心群和生产群在遗传质量上可能出现差异,生产群的遗传质量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6.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β-内酰胺酶基因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我院临床分离的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β-内酰胺酶基因分布情况。方法:用三维试验检测15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ESBLs、AmpC、MBL(金属β-内酰胺酶)产酶情况;用PCR方法检测各种β-内酰胺酶基因。结果:三维试验检出2株菌产ESBLs;9株菌产AmpC;3株菌合产ESBLs和AmpC酶;3株菌产MBL(均同时产AmpC)。PCR检出15株菌均携带blaTEM基因;2株菌携带blaPER-1基因;14株菌携带AmpC基因;未检出产金属β-内酰胺酶基因。结论:我院多重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多含有blaTEM基因和AmpC基因,也首次发现部分产PER型ES-BLs鲍曼不动杆菌。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建立快速检测大鼠细小病毒的PCR方法.方法 根据大鼠细小病毒基因序列的特点,建立鉴别检测大鼠细小病-(RPV)与其他三种大鼠细小病毒(H-1、KRV、RMV)的双重PCR方法.根据RPV核酸序列的性质,在VP2基因筛选了一对用于特异扩增RPV株的引物,在NS1基因设计了一对用于特异性扩增H-1,KRV和RMV的引物.结果 两对引物组成的二重PCR方法可以特异性的扩增RPV而不扩增核酸同源性高的小鼠细小病毒和多种其他病原微生物;敏感性实验表明,二重PCR的最低检测限可达1 000拷贝/μL.双重PCR结合测序在检测23份临床样本中,检测出7份RMV阳性,包括1份与RPV共感染阳性样本.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检测RPV的双重PCR方法具有特异性好、灵敏度高及操作简单等优点,是一种简便、可靠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