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更昔洛韦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感染致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通过检测血CMVIgM、IgG、肝功能而确定42例婴儿巨细胞病毒感染致高胆红素血症,随机分为更昔洛韦组和治疗组,均常规给予补液、退黄、白蛋白处理,更昔洛韦组加用更昔洛韦。结果更昔洛韦组在黄疸消退方面与治疗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未发现明显副作用。结论更昔洛韦治疗巨细胞病毒感染致高胆红素血症疗效好,为较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2.
<正>巨细胞病毒(CMV)感染是由人类巨细胞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在人群中感染率很高,胎儿、婴儿、器官移植及免疫缺陷者更易感染,而肺脏、肝脏又是婴幼儿CMV感染的重要靶器官,目前CMV已成为小儿肺炎的主要病原之一。作者对2007年1月~2010年6月住院的46例CMV肺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观察更昔洛韦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更昔洛韦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性肝炎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娟  赵盈 《齐鲁护理杂志》2004,10(10):745-746
2002年2月~2004年6月.我院对收治的婴儿病毒性肝炎(CMV)采用更昔洛韦治疗,现将护理经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骁悉(MMF)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协同作用。方法将2004年1月至2005年6月收治的187例肾移植患者分为两组,即MMF治疗组和硫唑嘌呤(AZA)治疗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CMV感染情况,并进行前瞻性对照分析。结果在CMV感染患者中,AZA治疗组移植肾存活率明显低于MMF治疗组(6个月:80.0%vs.94.1%,12个月:73.3%vs.94.1%),而在无CMV感染患者中两组无统计学差异(6个月:96.4%vs.95.5%,12个月:95.5%vs.93.2%)。同时比较中,无CMV感染者移植肾存活率在AZA治疗组要明显高于CMV感染者(6个月:95.5%vs.80.0%,12个月:93.2%vs.73.3%)而在MMF治疗组则无统计学差异(6个月:96.4%vs.94.1%,12个月:95.5%vs.94.1%)。结论 MMF联合更昔洛韦治疗肾移植患者术后CMV感染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但需进一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总结62例更昔洛韦治疗病毒性肝炎患儿的护理体会。认为护理的重点是尿标本的正确留取;治疗过程中静脉的合理选择,为避免穿刺给患儿造成的痛苦,可以选择深静脉置管或者PICC置管;观察药物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做好患儿及家长的心理护理;认真的做好健康宣教和出院指导。本组62例患儿经治疗护理后全部好转出院。  相似文献   

6.
背景:临床研究显示,骨髓移植后人巨细胞病毒感染可阻碍血小板植入、出现表型异常的外周血白细胞,导致骨髓移植失败,这可能是由于人巨细胞病毒感染直接影响了造血祖细胞所致。目的:观察更昔洛韦对人巨细胞病毒感染所致脐血粒一巨噬系祖细胞、红系祖细胞、淋巴系祖细胞、多向造血祖细胞及巨核系祖细胞体外增殖抑制的影响及更昔洛韦对此的保护作用。设计:对比观察性实验。单位: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对象:正常足月顺产新生儿脐血标本20例,每份10mL。由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妇产科提供,产妇对本实验知情同意。实验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方法:实验于2004-06/2006-12在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完成。采用脐血标本造血祖细胞培养技术,观察、计数100TCID50人巨细胞病毒-AD169感染粒-巨噬系祖细胞、红系祖细胞、淋巴系祖细胞、多向造血祖细胞及巨核系祖细胞后各祖细胞集落数,记录集落维持时间。用PCR和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集落细胞内人巨细胞病毒-AD169DNA。将7.5mg/L更昔洛韦作用于人巨细胞病毒感染的造血祖细胞,再分别计集落数、集落维持时间及集落细胞内人巨细胞病毒-AD169DNA。设正常培养的造血祖细胞为空白对照组,设与含灭活性人巨细胞病毒的正常造血祖细胞培养系统为灭活对照组。主要观察指标:①祖细胞集落数、祖细胞集落维持时间。②祖细胞集落细胞内人巨细胞病毒-AD169DNA。结果:①集落数和集落维持时间:人巨细胞病毒感染的祖细胞集落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集落维持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在人巨细胞病毒感染的集落细胞内检测到人巨细胞病毒-DNA的存在:更昔洛韦作用于人巨细胞病毒感染的祖细胞后,与人巨细胞病毒感染的祖细胞比?  相似文献   

7.
更昔洛韦治疗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感染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抗病毒新药更昔洛韦治疗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效果。方法:35例用更昔洛韦治疗(试验组),剂量每日10mg/kg体重,分2次静脉给药,共14-21d。另35例应用阿昔洛韦治疗(对照组),用量为1g/kg体重,分2次静脉给药,2周后改口服1.2g/kg,连用2-3个月。结果:试验组显效率94%,CMV转阴率94.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显效率17.1%和转阴率20.7%(P均<0.05),副反应在试验组有4例出现WBC下降。结论:更昔洛韦疗效明显优于阿昔洛韦,对于用更昔洛韦治疗期间出现的WBC下降可防治。  相似文献   

8.
更昔洛韦治疗婴儿肝炎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红武  姚英民 《中国综合临床》2003,19(12):1142-1143
目的了解婴儿肝炎综合征的人巨细胞病毒 (CMV)感染情况 ;探讨更昔洛韦治疗CMV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 117例临床诊断婴儿肝炎综合征患儿进行血清HCMV IgM和CMV DNA(PCR法 )检测 ;将HCMV IgM或CMV DNA阳性的患儿随机分成两组 ,对照组给予病毒唑 [10~ 15mg/(kg·d) ,静滴 ,10~ 14天 ],治疗组给予更昔洛韦 [5~7.5mg/(kg·d) ,静滴 ,10~ 14天 ],其余对症治疗相同 ;观察患儿CMV感染转阴率及临床症状缓解情况。 结果①婴儿肝炎综合征患儿CMV感染率是 4 1.88% ;②治疗组CMV感染总转阴率 (85 .71% )明显高于对照组 (30 .4 3% ) ;③治疗组总有效率 (85 .19% )明显高于对照组 (31.82 % ) ;④治疗组血清胆红素恢复正常时间是 (13.4 8± 11.0 3)天 ,对照组是(2 4 .0 8± 7.34)天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恢复正常时间是 (34.4 8± 11.0 3)天 ,对照组是 (48.6 7± 9.11)天 ,治疗组临床症状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⑤治疗组不良反应率 (33.33% )与对照组 (2 7.2 7% )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更昔洛韦治疗婴儿肝炎综合征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更昔洛韦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疗效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巨细胞病毒感染在我国婴儿感染率为36%~56%,而肝脏又是婴儿期CMV感染的重要靶器官之一。过去因抗病毒药物作用不力,疗效不太理想。更昔洛韦具有广谱抗疱疹病毒活性,是第1个治疗人体CMV感染的有效药物。我院2000-01~2002-12应用更昔洛韦治疗婴儿CMV肝炎58例,疗效满意,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总结更昔洛韦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性肝炎的护理体会.(1)加强心理护理,向患儿家长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及坚持治疗的重要性,取得家长的有效配合;(2)做好用药护理,在滴注更昔洛韦溶液前后均予5%葡萄糖溶液冲管,每次静滴时间大于1 h;(3)密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如血小板、白细胞下降、食欲不振、腹泻、肝肾功能异常、过敏反应等,尤其是患儿年龄小,不能准确表达头痛、头昏、乏力、精神异常、紧张等自觉症状,需要护士认真细致地观察患儿有无神经毒性表现;密切观察体温变化、有无寒颤、四肢末端是否温暖等情况,通过呼唤患儿的姓名,观察、刺激来判断其神以系统反应及精神状态.经精心治疗和护理,35例患儿黄疸消退,22例肝回缩正常,7例脾回缩正常.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肝炎病毒对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影响。方法:对384例肾移植患术后CMV—IgM进行检测.比较肝炎病毒感染组与非病毒感染组术后CMV感染率。结果:肝炎病毒感染组术后CMV感染率(30.5%)明显高于无病毒感染组(11.3%)(P<0.05),若患术前已有CMV感染.肝炎病毒感染组术后CMV感染率更高(47.4%)。结论:肝炎病毒感染能够增加肾移植术后CMV感染率.对术前已有CMV感染的肝炎病毒感染更应注意术后CMV的监测.以便及时发现病毒活动.避免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12.
Despite significant advances in the day-to-day management of patients receiving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s, including the introduction of new antiviral drugs, cytomegalovirus (CMV) infection continues to be a major cause of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The aim of this article is to undertake a literature-based review of foscarnet in this therapeutic setting and to align current best-published evidence with recent recommendations presented at the European Conference on Infections in Leukaemia. Ganciclovir remains the mainstay of CMV infection/disease antiviral management protocols. However, approximately a third of patients develop severe neutropenia and others become resistant to ganciclovir, and thus, a reasonably large proportion of patients are not able to receive and/or continue with this medication. Foscarnet is a suitable option as both pre-emptive therapy or for the treatment of active disease in these patients. Randomized trials have demonstrated that foscarnet is equally effective when compared with ganciclovir for pre-emptive treatment of CMV infections: the outcome was comparable with ganciclovir in terms of control of antigenemia and survival rates. There is a paucity of information for its use in the prophylaxis of CMV, although preliminary data show that it was effective in some patients at high risk of CMV reactivation. The main adverse events associated with foscarnet are renal impairment, serum electrolyte and hemoglobin disturbances, seizures and local genital irritation/ulceration. Foscarnet is a well-established antiviral option in immunocompromised patients, and it is usually administered as a second-line option to ganciclovir. In patients receiving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it has proven efficacy when used pre-emptively to treat CMV reactivation, as an alternative to and also in combination with ganciclovir.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肝脏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原因及防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江西省人民医院2000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54例肝移植受者肺部感染的发生率、病死率、易感因素及防治措施。结果54例肝移植受者中6例发生肺部感染,感染率11.11%(6/54);死亡1例,病死率1.85%(1/54)。移植前后有多种因素与术后肺部感染有关。结论肝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率、病死率较高,早诊断、早治疗、及时"个体化"调整免疫抑制剂、控制液体入量、术后尽快拔除气管插管、保护肾功能、加强营养、提高病原检测技术及合理使用治疗药物等是防治肝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关键。围手术期多方面因素均可能成为肺部感染的诱因,其防治工作必须贯穿整个围手术期。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旨在评价血浆巨细胞病毒(CMV)-DNA实时荧光定量PCR(RQ-PCR)用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患者cMV感染的诊断监测和指导抢先治疗的I临床作用及特点。通过回顾性统计2008年1月至2010年6月在我院血液科行allo-HSCT的141例患者的病例资料及cMV检测数据并随访至移植后180d,分析患者特征、RQ-PCR检测结果、CMV感染及治疗情况和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显示,患者CMV感染和CMV肺炎发生率为81.5%和2.9%,主要发生在移植后2个月内。发生CMV感染后63例患者接受单药更昔洛韦、6例接受单药膦甲酸钠抢先抗病毒治疗,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7.8%,并表现出不同的疗效反应模式。女性、预处理中使用ATG或巴利昔单抗以及发生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患者更容易感染CMV。使用ATG或巴利昔单抗以及发生急性GVHD的患者中CMV感染发生的时间更早(P〈0.05)。急性GVHD、病毒DNA最大负荷量、阳性次数及治疗疗程与疗效有关(P〈0.05)。结论:allo-HSCT患者的CMV感染发生率仍然很高,RQ-PCR检测血浆CMV-DNA与临床转归有很强的相关性,是监测allo-HSCT患者CMV感染情况并指导抢先抗病毒治疗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5.
人巨细胞病毒感染及巨细胞病毒疾病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常见并发症,巨细胞病毒性间质性肺炎是移植后巨细胞病毒疾病的主要类型,如未能及时检出和救治则病死率极高,为探讨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人巨细胞病毒的方法学,指导临床治疗,我们采用免疫组化法对45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23例,急性髓性白血病7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6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4例,非何杰金氏淋巴瘤3例,再生障碍性贫血2例)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巨细胞病毒抗原血病的检测,并与巨细胞病毒血清学检测进行了对比,45例中38例患进行了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2例骨髓移植,5例外周血与骨髓共移植,移植前,对供/受均进行巨细胞病毒抗体检查;移植后,受采用本方法进行抗原检查,结果表明,有25例患发生巨细胞病毒相关性间质性肺炎移植后随访时间为6-28个月(平均时间为18个月),根据巨细胞病毒检测结果进行预防性治疗的患预后较未进行预防性治疗的患有明显差异。预防组巨细胞病毒相关的死亡率为1/29,未预防组为12/16,提示采用免疫组化法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进行定期随访监测可更早期、快速的检出巨细胞病毒感染,对患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异基因骨髓移植中,巨细胞病毒(CMV)感染常可引起致命危险及移植失败,因而探索早期准确检测CMV感染的有效实验手段至关重要。本文介绍了传统的CMV的培养法及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抗原检测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  相似文献   

17.
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原因及诊治方法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分析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病因及诊治。方法:对我院近年肾移植术后41例肺部感染患者进行分析。结果:细菌感染34例,巨细胞病毒(CMV)感染6例,霉菌感染6例,结核感染2例,未查到病原菌的4例;痊愈29例,好转4例,死亡8例。结论: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主要病原菌是细菌,早期诊断、治疗是关键;连续性血液净化辅助治疗可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8.
乙型、丙型肝炎病毒对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肝炎病毒对肾移植术后CMV感染的影响。方法 :对 384例肾移植患者术后CMV -IgM进行检测 ,比较肝炎病毒感染组与非病毒感染组术后CMV感染率。结果 :肝炎病毒感染组术后CMV感染率 (30 .5 % )明显高于无病毒感染组(11.3% ) (P <0 .0 5 ) ,若患者术前已有CMV感染 ,肝炎病毒感染组术后CMV感染率更高 (4 7.4 % )。结论 :肝炎病毒感染能够增加肾移植术后CMV感染率 ,对术前已有CMV感染的肝炎病毒感染者更应注意术后CMV的监测 ,以便及时发现病毒活动 ,避免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探讨川芎嗪对骨髓移植(BMT)后小鼠骨髓基质细胞bFGF表达水平的影响及其促进骨髓造血重建的机制。取健康BALB/c小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不做处理),BMT+生理盐水组(简称生理盐水组)和BMT+川芎嗪治疗组(简称川芎嗪组)。生理盐水组和川芎嗪组分别胃饲生理盐水0.2毫升/只和川芎嗪注射液每次2毫克/只,2次/天,直至处死为止。在BMT后第7、14、21、28天处死小鼠,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骨髓基质细胞bFGF 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表明:BMT后第7、14、21天川芎嗪组和生理盐水组骨髓基质细胞bFGF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均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或P〈0.05),但川芎嗪组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P〈0.01或P〈0.05),到第28天,川芎嗪组bFGF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已恢复正常,而生理盐水组仍未恢复正常,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川芎嗪可能通过增加bFGF的表达水平而促进骨髓微环境的修复,加速BMT后骨髓的造血重建。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后的巨细胞病毒感染及其相关因素.对2004年1月1日至2014年3月31日在本院血液科行allo-HSCT的108例受者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allo-HSCT后及其随访期内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的感染发生率、中位发生时间并分析移植后受者CMV感染的相关高危因素及CMV病死亡率等指标.结果表明:纳入入选标准的108例allo-HSCT受者,其CMV感染率为52.78%(57/108),首次检出CMV感染的中位时间为44(3-308)d,主要集中在移植后30-100 d;单因素分析显示,CMV感染的发生率与供受者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cocyte antigen,HLA)配型、预处理方案中未使用抗人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anti-human thymus globulin,ATG)、移植后粒细胞缺乏时间>10 d及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versus-host disease,GVHD)等因素有关,与受者年龄、性别、原发疾病种类、原发疾病到移植间隔时间、原发疾病分级、干细胞来源、供者性别、供受者ABO血型是否相同及移植季节等因素均无关;多因素分析显示:粒细胞缺乏时间>10 d和GVHD是CMV感染的高危因素.移植后因CMV病的死亡率为58.82%(10/17),其中CMV间质性肺炎(CMV-interstitial pneumonia,CMV-IP)死亡率最高,占CML病死亡病例的60%(6/10).结论:CMV是allo-HSCT术后常见的感染病毒之一,移植时最好选择亲缘、H-LA配型全相合的供者,在预处理方案中加用ATG,移植后将粒细胞缺乏时间控制在10 d以内以及预防GVHD的发生均有可能减少CMV感染发生率;积极加强CMV感染的抢先治疗有可能减少CMV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