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探讨登革热家庭聚集性发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传播效率,为今后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控制登革热暴发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广州市一起登革热家庭聚集性暴发事件进行调查和分析:采用ELISA、RT-PCR和病毒分离的方法对标本进行检测.结果 2006年8月广州市荔湾区发生一起登革热家庭聚集性暴发事件,该家族15名家庭成员先后共有6人发病,罹患率40.0%,其中6例患者登革热抗体IgM或IgG阳性3例,病毒分离阳性3例,荧光PCR检测阳性者1例,基因序列测序和病毒分离结果最终确定为登革I型病毒.结论 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结果以及流行病学调查,虽然该家族部分患者登革热抗体为阴性,但病例发病均在一个最长潜伏期内,因此可以确定该家族发生了登革热聚集性暴发,荔湾区龙津中路龙兴里最有可能是共同感染地,感染来源不明,感染时间为家庭聚会日可能性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2008年深圳市首起输入性登革热疫情的流行病学、病原学检查特点。方法对患者及密切接触者流行病学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ELISA法对患者血清样本进行登革热IgM、IgG抗体检测。结果两名患者起病前在印尼工作,均出现畏寒、发热、肌肉酸痛症状,患者A的DEV—IgM、DEV—IgG均呈阳性,患者B的DEV-IgM呈阳性,DEV—IgG呈阴性。结论两名患者为实验室确诊病例,此起疫情为2008年深圳市首起输入性登革热疫情,有流行病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登革热家庭聚集性发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采取的防控措施,为今后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控制登革热暴发疫情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广州市首起登革热家庭聚集性暴发疫情进行调查和分析;采用ELISA和RT-PCR的方法对标本进行血清学检测和病毒分型。结果 2009年8月广州市越秀区发生的一起登革热家庭聚集性暴发事件中,该家庭4名成员中有3人同时发病,这3例患者登革热抗体IgM均阳性,其中RT-PCR检测阳性者2例,病毒分型均为登革Ⅲ型。并且,在实验室回顾性检测中发现,家庭聚集性疫情出现前有1例输入性登革病例,病毒分型也为登革Ⅲ型,且病毒基因测序结果提示两者之间存在明显关联。结论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可以确定该家庭发生了本地感染的登革热聚集性暴发。感染地是三元里大道景苑街居住地;感染来源可能是输入性疫情引起的,输入性疫情与本地疫情之间的这种流行病学关联在广州市还是首次获得。因此,广州市登革热疫情是由输入性疫情引发的本地疫情的趋势未改变,做好输入性疫情防控是防止疫情扩散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深圳市龙岗区3例输入性登革热病例的临床特点和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3例病例的发现、诊断和应急处置等进行回顾分析和效果评价。结果 3名患者起病前均在印度工作,都有白天蚊虫叮咬史和登革热患者接触史,在印度时均已出现登革热症状,患者雷某和方某的DEV-IgM、DEV-IgG均呈阳性,患者文某的DEV-IgM呈阳性、DEV-IgG呈阴性,均为实验室确诊病例。结论流行病学证据显示此起疫情为输入性登革热疫情,防控措施及时有效,没有二代病例的产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2017—2018年上海市宝山区登革热本地感染病例流行病学特征,评价防控措施效果,为登革热有效防治提供经验依据 。方法 采用现场流行病学方法,对2017—2018年上海市登革热本地感染病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采集病例血清标本进行病毒核酸和抗原检测;采用布雷图指数(BI)法和双层叠帐法评价防蚊灭蚊效果。于2019年采集疫点健康人群血清标本检测IgG抗体。结果 2017年9月25日报告1例上海市登革热本地感染病例,2018年8月1日、8月7日、8月9日相继报告3例登革热本地感染病例,4例病例均为登革热热病毒Ⅰ型,男性3例、女性1例;年龄中位数44岁(35~65岁)。2017年病例发生在宝山区友谊街道。2018年3例病例发生在宝山区淞南镇,3例病例居住地相距在200~1 000 m。对4例病例核心区开展病例主动搜索,共调查18 250户居民、182家单位,累计52 830人,搜索发现12例发热病人,均排除登革热。核心区、警戒区范围内采取杀灭成蚊、清除蚊媒孳生地,3周后BI均保持在控制线 5以下;双层叠帐法白纹伊蚊叮咬指数均保持在控制线2只/(人·h)以下。健康人群180人份血清标本进行登革热IgG抗体检测,均为阴性。结论 4例病例均为上海市登革热本地感染病例,采取综合防控措施后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 建立一种登革热病毒双靶基因多重荧光PCR检测方法,用于登革热病毒的实验室诊断和基因分型.方法 选取登革热病毒Ⅰ-Ⅳ型病毒保守区设计型特异性引物探针和通用型引物探针,评估多重荧光PCR检测方法的特异性、重复性和检测限;并对20份阳性样本进行检测.结果 20个登革热阳性核酸标本在通用型检测全部为阳性,特异性型别检测发现登革热病毒Ⅰ型10例、登革热病毒Ⅱ型3例、登革热病毒Ⅲ型3例、登革热病毒Ⅳ型4例;20名正常无症状人群标本提取的核酸和HIV、HCV和HEV通用型和特异性型别检测全部为阴性.梯度检测的变异系数均小于5%.对登革热Ⅰ-Ⅳ型病毒检测最低检测限达103 copies/ml.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登革热病毒双靶基因多重荧光PCR检测及分型方法具有特异性好、重复性好、快速易操作等优点,可用于登革热病毒的快速检测和基因分型鉴定.  相似文献   

7.
登革热的流行病学分析及防控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登革热的流行病学分析及防控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本市住院接受治疗的登革热患者834例作为研究对象.以2013年12月31日为临界点,此后实施严格的综合性防控措施.分析不同时间登革热发病情况,不同时间登革热疫情致病病毒情况,不同年龄的登革热患者发病情况.结果:在2013年~2014年期间,登革热发病时间主要位于8~11月份,2014年的登革热发病例数明显高于2013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3年及2014年,登革热疫情的致病病毒主要是DEN1型.年龄为10~69岁的登革热患者发病率最高,2013年此年龄段的发病率与2014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监测登革热的流行病学资料十分必要,采取严格的综合性预防措施,对于降低登革热疫情的爆发和流行十分紧迫,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2008-2016年湖南省登革热病例及病原学监测结果,阐明近年湖南省登革热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特征。方法对湖南省2008-2016年报告的输入性登革热病例信息进行流行病学三间分析,对蚊媒监测中采集的蚊虫开展登革热等虫媒病毒分离和检测,对2 802例健康人群开展IgG抗体水平检测和分析,对实验室确诊病例开展登革热病毒血清型分型,对部分毒株E基因进行序列测定,构建系统发生树。结果 2008-2016年湖南省累计报告输入性登革热病例156例,20~50岁占病例总数的71.37%,14个市州均有病例分布;327 600只白蚊伊蚊登革热等虫媒病毒检测均为阴性,未分离到登革热病毒;2 802例健康人群登革热病毒IgG抗体阳性率为6.71%,不同年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81,P=0.001);36例输入性病例存在4个血清型,DENV-1占63.89%,系统发生树提示DENV-1病毒主要来源于广东。结论湖南省无本地登革热感染病例,输入性病例以DENV-1血清型为主,健康人群抗体阳性率较高,存在输入性病例引起本地流行的风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襄阳市首例输入性登革热病例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对病例的流行病学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病例发病前到广州市出差,有蚊虫叮咬史,登革热病毒IgM呈阳性,登革热病毒IgG呈阴性,登革热病毒核酸为阳性,为实验室确诊病例。结论对襄阳市本地医务人员加强登革热防治知识培训,提高临床医生的诊治水平和及时报告率,及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系统的综合防控措施,是有效控制输入性登革热疫情扩散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白云区2006年登革热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登革热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流行病学方法调查分析白云区登革热流行病学特点,应用ELISA法对疑似登革热病例血清进行IgM/IgG抗体检测。结果2006年白云区登革热由I型登革热病毒引起,流行历时83d,共发生病例70例,发病全部集中在8~11月,病例主要集中在人口流动大的城乡结合部。全部病例中男性发病25例,女性发病45例;发病年龄最小6岁,最大81岁。职业分布以家务、农民、学生发病率较高。结论2006年白云区登革热流行形势严峻,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登革热预防控制技术和管理模式能有效地预防控制其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11.
2004年广州首例输入性登革热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2004年广州首例输入性登革热(DF)病例的流行病学、临床、病原学检查特点。方法对患者流行病学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免疫印迹法及免疫层析法检验登革病毒DEV-IgM/IgG抗体,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DEV-RNA。结果患者起病前在印尼工作,回国第2天(7月16日)以发热起病,伴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白细胞、血小板、T淋巴细胞计数减少。对多份血清进行平行检测,DEV-IgM持续阳性,DEV-IgG在起病第3周出现,RT-PCR测定DEV-RNA呈阳性。7月29日确诊为登革热。结论该患者为2004年广州市首例输入性登革热确诊病例,有流行病学依据,临床表现轻,抗体出现早,病情恢复快。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 了解近5年来广西猩红热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预防与控制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和医学统计学技术,对2007~2011年广西猩红热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价.结果 2007~2011年广西猩红热累计发病人数为1 156例,年均发病率为0.49/10万,无死亡病例发生.每年有两个发病高峰期,第一高峰在4~6月,第二高峰在11~12月,发病主要集中在2~7岁年龄段的儿童,男女比例为1.66∶1,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托幼机构和小学的防治工作是预防猩红热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总结云南省布鲁菌病的流行病学、实验室检查及临床特点, 以提高对布鲁菌病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8例布鲁菌病患者临床资料及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8例患者均有明确的流行病学史, 均有发热、肝脾及淋巴结肿大、乏力、出汗.就诊于泌尿外科、呼吸科、内分泌科、感染科、肿瘤科、血液科、神经内科等不同临床科室, 1例以发热、全身肌肉酸痛为主;1例反复不明原因发热;1例发热伴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原因待查;1例右腰腹部疼痛;1例右下腹持续性隐痛;1例发热、咳嗽、咳痰;1例间断头痛;1例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睾丸肿痛.8例血培养均阳性, 经细菌学鉴定为布鲁氏菌.血液白细胞计数及肝功能多数正常.结论 布鲁菌病临床表现多样, 病人首诊于不同临床科室, 对长期不明原因发热者临床和检验医师应结合流行病学特点警惕布鲁菌病, 及时行体液细菌学检查, 血培养是诊断布鲁氏菌病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基孔肯雅热的流行特征,探索有效的防控策略,为今后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根据病例定义进行病例搜索,对符合病例定义的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检测登革热病毒IgM和IgG抗体;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登革热病毒核酸和基孔肯雅热病毒核酸。结果 2010年9月12日至10月21日,阳江市某建筑工地发生基孔肯雅热病27例,总罹患率为11.07%(27/244);其中男性17例,占62.96%,女性10例,占37.04%;检测15份恢复期病例血样登革热病毒IgM和IgG抗体,其中2份病例血样IgM抗体阳性,其余13份为阴性,15份病例血样IgG抗体均为阴性;检测5份现症病例血样,登革热病毒核酸均为阴性,2份基孔肯雅热病毒核酸阳性。结论这是一起基孔肯雅热暴发疫情,加强出入境检疫、开展医疗机构症状监测和控制传播疾病的媒介密度是预防控制孔肯雅热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This is a retrospective cross-sectional study based on the database of clusters of patients with clinical diagnosis of chikungunya (CHIK) that were referred to the National Public Health Laboratory for diagnostic investigations from January 2006 to December 2009. Of the 13,759 referred patients, a total of 6314 (45.9%) patients were laboratory confirmed to have CHIK and 7445 (54.1) patients were considered as clinical cases of CHIK by epidemiological link. Epidemic curves plotted using date of onset of illness for all referred clusters of case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three unrelated outbreaks of CHIK in Malaysia from 2006 to 2009. There were two small outbreaks that occurred within the state of Perak in 2006. The cluster of cases in 2008 and 2009 were of related outbreak which started in Johor state and subsequently spread to various parts of Malaysia. The mean age of the patients was 37.0 years old and those patients in the laboratory confirmed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younger than those in the epidemiological linked group. The main presenting clinical features recorded in this study were fever, arthralgia, myalgia and rashes. Those patients in the laboratory confirmed group had a significant higher incidence of fever, arthralgia and rash than those in the epidemiological linked group.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在“重灾区”内的临床特征和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用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和描述性分析的方法, 对比研究了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重灾区”--河南省信阳市境内近10年发生的确诊病例、疑似病例的病历资料。结果: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疫情主要发生在信阳市西南部的山地、丘陵地带或水库周边地区,发病人群以50岁以上中老年为主(97.63%)、女性多于男性,6 - 7月为发病高峰(63.82%)。所有病例均有发热,体温最低37.6℃,最高40.7℃,平均39.3℃,且发热为主要首发症状,大部分病例有乏力(97.36%)、食欲减退(92.32%)、畏寒(90.82%)等非特异性症状。临床表现为发热伴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白细胞、血小板进行性减少可持续到发病后14 - 15 d,但后者持续时间更长;未发现人传人现象。结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重灾区”内的临床与流行病学特征与其他地区存在差异,其病变机制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广州市某工地一起登革热暴发疫情,探讨登革热暴发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原因,为登革热疫情的科学防控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队列研究方法对疫情暴发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采用ELISA、RT-PCR和病毒分离的方法对标本病原学进行检测。结果工地工人登革热罹患率为16.96%;全部病例均在同一潜伏期内发病;未使用防蚊措施(RR=2.9,95%CI=1.6~5.0)、地下室工作(RR=2.6,95%CI=1.5~4.6)、工地板房住宿(RR=5.2,95%CI=1.7~16.3)工人罹患登革热风险更高;叉生分析结果显示工地住宿暴露与地下室工作暴露存在交互作用,工地住宿是主要患病风险,地下室工作增加患病风险。结论工地蚊媒密度高是引起本次疫情的主要原因,工人在工地住宿、地下室工作为共同危险因素,未采取防蚊措施增加了患病风险。尽早隔离病人、杀灭成蚊、清理孳生地是登革热防控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中山市一起登革热局部爆发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中山市2004年一起登革热爆发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登革热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登革热诊断标准进行回顾性流行病学调查,使用登革热IgM/IgG快速免疫色谱测试卡对疑似病例血清进行登革热抗体检测,用C6/36细胞对急性期病人血清进行病毒分离。使用布雷图指数(BⅠ)法进行蚊媒密度调查。结果本次疫情流行历时36d,共发病37例,登革热抗体阳性37例,分离到登革Ⅰ型病毒4株。病例主要集中在城区城乡结合部,男性16例,女性21例,发病年龄最小6岁,最大63岁,其中10~39岁27例,占72.97%。疫情发生时布雷图指数67.0,经采取以快速杀灭成蚊和清除伊蚊孳生地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后,疫情很快得到控制。结论本次疫情是由I型登革病毒引起,因早期病例误诊,未及时发现传染源,导致疾病传播。快速灭蚊和清除伊蚊孳生地是控制疫情的有效措施。针对该市的流行因素,今后应继续加强各项控制措施的执行落实,加强可疑病例的监测和杀灭蚊媒的工作,扩大原因不明发热病人血常规监测范围,特别是曾发生疫情的乡镇社区卫生服务站。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描述克拉玛依市2010年猩红热流行爆发疫情的发病特点和流行病学特征,探讨在学校、托幼机构内出现传染病疫情时的预防控制方法与措施.方法 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整理分析2010年10月1日-2011年1月31日流行于克拉玛依市的猩红热疫情信息.采用电话回访病例家长的方法,收集55例病例的流行病学资料.结果 本次猩红热疫情持续时间约15 w,报告病例195例;疫情主要发生在克拉玛依区,病例以小学生(47.69%)和托幼儿童(44.62%)为主,皮疹(94.55%)和发热(70.91%)为主要临床表现,使用青霉素治疗效果明显.结论 此次猩红热爆发疫情主要为学生和托幼儿童,加强疫情监测工作,认真做好学校、托幼机构传染病防控工作是今后各级疾控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