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研究兔VX2移植瘤的PET/CT显像及其应用前景.方法:48只日本大白兔种植VX2肿瘤,随机分为4组,分别于2、4、6和8周进行PET/CT显像,获得注射18F-FDG后不同时间(20、40、60、80、100和120 min)PET/CT图像,以及肿瘤组织和正常组织的SUV值.显像后处死大白兔,进行病理检查,观察肿瘤细胞的核分裂像及平均肿瘤微血管密度.结果:VX2移植瘤总成活率为80%;注射18F-FDG后40~100 min的SUV值与20和120 min的SUV值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种植VX2肿瘤细胞后2、4、6和8周的肿瘤组织和正常组织的SUV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肿瘤大小的增殖、病理性核分裂像和平均肿瘤微血管密度与注射18F-FDG后60 min 的SUV值密切相关.结论:PET/CT还可以清楚地显示肿瘤的解剖部位、形态、大小和肿瘤细胞的代谢状况,及时发现转移,是一项可靠和有价值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2.
兔接种VX2肿瘤的18F-FDG PET/CT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应用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影术(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CT研究免接种VX2肿瘤后,不同时间的18F-氟脱氧葡萄糖(18F—fluoro-2-deoxyglueose,18F—FDG)的代谢变化,以及不同接种部位肿瘤18F—FDG代谢的差异。方法:建立VX2兔肿瘤模型,干接种后第14和19天,行PET/CT显像,观察肿瘤生长与标准摄取值(standard uptake value,SUV)的变化:根据CT测量计算肿瘤体积,取SUVmax进行统计,并计算2h肿瘤滞留指数(retention index,RI);观察肿瘤部位18F—FDG分布情况并行病理学检查,分析各组肿瘤在不同时间的体积与SUV的相关性。结果:连续动态PET/CT观察发现,VX2肿瘤生长迅速,肿瘤体积随接种时间延长逐渐增加,各组SUV随接种时间延长均呈线性升高;组间比较。不同时间点肿瘤体积(r=0.89,P〈0.05)与SUV值(r=0.93,P〈0.05)呈显著相关,RI在不同时间点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不同时间点的SUV值与肿瘤体积无明显相关性(P〉0.05)。PET/CT和膦屏所见18F—FDG浓聚部位,经病理证实为肿瘤细胞富集区域。结论:VX2兔肿瘤模型是可用于PET/CT领域的理想动物模型;于不同部位接种,肿瘤的生长和侵袭方式相似;应用PET/CT进行放、化疗的疗效监测时,应选择在肿瘤18F—FDG代谢呈线性升高时间段进行。  相似文献   

3.
18F-FDG PET/CT全身显像在寻找肿瘤原发灶中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剑明  辛军  王晓明  刘长军  翟伟 《中国肿瘤临床》2007,34(17):1001-1003,1007
目的:回顾性探讨了^18F-FDG PET/CT显像在寻找肿瘤原发灶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3例原发灶不明转移癌(CUP)患者行^18F-FDG PET/CT全身显像,通过视觉判断和SUV测定对原发灶和转移灶进行判断,并经随访观察、综合诊断证实。结果:33个病例中找到原发灶者25例(75.8%,25/33),其中肺癌9例,肝癌2例,鼻咽癌2例,甲状腺癌2例,乳腺癌、食管癌、胃癌、胰腺癌、肠癌、肾癌、前列腺癌、脑胶质瘤、淋巴瘤和腹膜后肌母细胞瘤各1例。结论:^18F-FDG PET/CT全身显像能有效地发现CUP患者的原发灶,一次扫描能了解全身各脏器病灶分布情况,这对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案、评价患者预后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叶慧  李杨  莫逸  谢爱民  彭翔 《陕西肿瘤医学》2011,(11):2293-2296
目的:评价18F-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oxyglucose,18F-FDG)PET/CT显像在肾上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肾上腺肿瘤患者的全身18F-FDG PET/CT及CT平扫加增强的影像学资料,比较两者对肾上腺肿瘤的诊断价值。结果:42例中,原发性肾上腺肿瘤30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其余12例为转移性肾上腺肿瘤,肾癌转移4例,肺癌转移7例,肝癌转移1例。18F-FDG PET/CT检查阳性42例,敏感度100%,良性病变的SUV值为1.1-2.6,平均1.8,恶性病变的SUV值为2.5-12.3,平均6.0。良恶性病变的SUV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T平扫加增强检查阳性38例,敏感度90.5%。PET/CT对肾上腺肿瘤的敏感度明显高于CT,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8F-FDG PET/CT在肾上腺肿瘤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敏感度高于CT。  相似文献   

5.
叶慧  李杨  莫逸  谢爱民  彭翔 《现代肿瘤医学》2011,19(11):2293-2296
目的:评价18F-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oxyglucose,18F-FDG)PET/CT显像在肾上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肾上腺肿瘤患者的全身18F-FDG PET/CT及CT平扫加增强的影像学资料,比较两者对肾上腺肿瘤的诊断价值。结果:42例中,原发性肾上腺肿瘤30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其余12例为转移性肾上腺肿瘤,肾癌转移4例,肺癌转移7例,肝癌转移1例。18F-FDG PET/CT检查阳性42例,敏感度100%,良性病变的SUV值为1.1-2.6,平均1.8,恶性病变的SUV值为2.5-12.3,平均6.0。良恶性病变的SUV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T平扫加增强检查阳性38例,敏感度90.5%。PET/CT对肾上腺肿瘤的敏感度明显高于CT,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8F-FDG PET/CT在肾上腺肿瘤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敏感度高于CT。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18F-FDGPET/CT显像在化疗前朗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累及的器官及化疗后疗效的评价。方法14例1-14岁病理确诊为朗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患儿均作PET/CT全身显像,其中3例是化疗前了解病变累及的器官;7例是化疗后评价疗效;4例为化疗前后对比,评价疗效。结果3例化疗前的患儿双侧颈部淋巴结肿大并摄取^18F-FDG增高,不同部位的骨质破坏并摄取^18F-FDG增高;7例化疗后的患儿有6例肿瘤活性已完全灭活,1例原病灶部位仍有高度活性的肿瘤组织存在;4例化疗前后对比发现,2例肿瘤活性完全灭活,1例原病灶摄取^18F-FDG减低,病情好转,1例病情加重,出现新发病灶。结论^18F-FDGPET/CT显像在朗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化疗前了解累及器官的范围及化疗后评价疗效是一种较好的无创方法。  相似文献   

7.
PET/CT显像在淋巴瘤分期及疗效评价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正电子发射型断层扫描技术(PET)融合计算机断层扫描(CT)即PET/CT显像在淋巴瘤诊断、分期及疗效评价中的价值。方法:对14例经病理学确诊的淋巴瘤患者行PET/CT显像,显像剂18F-脱氧葡萄糖(18F-FDG)用量10-14mCi(370—518MBq),并与同期CT、MRI或B超等影像检查结果(CI)进行对比分析,随访时间6个月以上。结果:14例PET/CT显像阳性13例(92.8%)。3例(21.4%)为淋巴瘤初诊治疗前检查,PET/CT显像均阳性,PET标准摄取值(SUV,正常〈2.5)分别为3.7、3.5和11.4;11例(78.5%)淋巴瘤治疗2—4疗程后行PET/CT显像,11例中3例(21.4%)肿块全部处于高代谢状态,临床确认有肿瘤明显残余或复发,SUV分别为11.7、10.1和5.7,8例(57.1%)临床疗效为完全缓解(CR)和部分缓解(PR)的患者中,PET/CT显像阳性7例并示肿块处于抑制状态,其中2例SUV升高分别为3.6和2.8,但术后病理证实为假阳性。共有3例(21.4%)淋巴瘤PET/CT显像新发现恶性病灶而提高临床分期,改变了进一步临床治疗方案。结论:18F-FDGPET/CT显像能灵敏、准确地检出淋巴瘤病灶特别是复发及残余病灶,对淋巴瘤诊断、分期、疗效评价及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PET)通过探测肿瘤标准摄取值(standard uptake value,SUV)的大小来判断肿瘤的良恶性、生物学行为、监测放化疗的疗效和早期发现肿瘤的复发等。^18F-脱氧葡萄糖(^18F-FDG)是目前最常用的PET显像药物,主要反映细胞的葡萄糖代谢情况,^18F-FDG的吸收与肿瘤生物学行为、代谢特征、病理学类型及分化程度的相关性为临床判断肿瘤的恶性程度提供了一定的依据,进而为反映肿瘤的预后提供了分子基础。综述了^18F-FDG PET在头颈部肿瘤疗效评价和预后分析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韩森  方健 《肿瘤防治杂志》2014,(18):1476-1480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inail cell lungcancer,NSCLC)在PET/CT显像中18F-FDG标准化摄取值(standard uptake value,SUV)的影响因素及临床应用。方法:应用PubMed及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系统,以“非小细胞肺癌、18F-FDG摄取值、影响因素和预后”等为关键词,检索2004—2014年的相关文献。共检索到英文文献4032条,中文文献622条。纳入标准:1)影响NSCLC中SUV的相关因素;2)SUV对于NSCLC治疗效果的评价;3)SUV对于NSCLC预后的预测。根据纳入标准,符合分析文献32篇。结果:NSCLCSUV与肿瘤大小和细胞增殖程度呈正相关;与肿瘤细胞分化程度呈负相关;与肿瘤病理类型存在相关性,腺癌的SUV低于鳞癌;与EGFR基因突变存在相关性,低SUV者更易发生EGFR基因突变;与免疫组化和ALK基因重排可能存在部分相关性。SUV可能有助于早期预测NSCLC放化疗或靶向治疗的疗效。SUV是NSCLC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NSCLC18F-FDG摄取值受到许多临床因素的影响,并对于临床治疗反应的评估、预后判断以及临床决策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18F-FDG PET/CT显像与双侧髂棘穿刺活检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骨髓浸润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中心2005年7月~2007年6月81例初诊DLBCL患者,所有患者均行^18F-FDG PET/CT显像及双侧髂棘穿刺活检,其中9例患者PET/CT指导下行其它部位骨髓FDG高代谢灶穿刺活检。[结果]81例初诊DLBCL患者中,共20例确诊伴有骨髓浸润。^18F-FDG PET/CT显像见23例骨髓代谢活跃灶,其中17例病理确诊骨髓浸润;双侧髂棘穿刺活检11例患者确诊骨髓浸润。^18F-FDG PET/CT显像诊断骨髓浸润的阳性率为85%(17/20),双侧髂棘穿刺活检诊断骨髓浸润的阳性率为55%(11/20),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18F—FDG PET/CT显像可以全面评价骨髓状况,较双侧髂棘穿刺活检能发现更多的骨髓浸润患者和更多的病灶;在骨髓代谢活跃部位穿刺活检,可提高穿刺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18氟-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显像在脑胶质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经病理证实的脑胶质瘤患者18F FDGPET/CT图像,包括:WHOⅡ级9例、WHOⅢ级9例、WHOⅣ级5例。测量并计算出标准摄取值(SUV),病变白质比(L/W)和病变灰质比(L/C),分别以3个参数为指标分析其在不同级别脑胶质瘤中的差异。结果:以L/W为参数在各不同级别脑胶质瘤中均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而以SUV、L/C为参数在WHOⅡ级组与WHOⅢ级组之间未发现统计学差异。结论:18F-FDGPET/CT显像适用于对脑胶质瘤进行分级诊断,L/W是3个参数中最佳的半定量参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18FDG)PET、PET/CT显像在肝占位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1例肝占位患者临床资料及PET、PET/CT图像,PET图像计算靶/本比值(T/B)反映代谢活性,T/B〉1为PET诊断恶性标准。[结果]18FFDGPET、PET/CT的诊断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率分别为67.0%、58.8%和65.8%。18F-FDGPET、PET/CT对于肝恶性病灶〈1.0cm均未检出,对肝细胞肝癌(HCC)的诊断准确率为54.0%。肿瘤大小、数量和分化程度影响PET对HCC诊断准确率。[结论]PET显像对肝占位性病变鉴别诊断能力差,不适合作为首选诊断方法,病史及其他影像学检查结果可能对提高PET、PET/CT诊断准确率有帮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肿瘤大小、病理分级、有无淋巴结转移及病理分子标志物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C-erbB-2)、p53抑癌基因(p53)及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Ki67)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18F-FDG摄取的影响。方法:37例病理证实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术前18F-FDG PET/CT SUVmax与术后病理免疫组化结果进行综合分析,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病灶直径≥2.5cm、肿瘤高分化(III级)、淋巴结转移组平均SUVmax分别高于〈2.5cm、低分化(I-II级)及淋巴结未转移有统计学意义(P〈0.05)。ER(﹣)组18F-FDG摄取程度高于ER(﹢)组(P〈0.05),Ki67(﹢)组18F-FDG摄取程度高于Ki67(﹣)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R、C-erbB-2及p53对18F-FDG摄取影响不明显。结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病灶大小、病理分级、有无淋巴结转移、ER、Ki67的表达影响18F-FDG摄取,18F-FDG PET/CT鉴别诊断及初步分期时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18F-FDGPET/CT对肺癌诊断及临床分期的意义。方法对来本院就诊的周围型肺部肿块患者78例,其中经病理证实的肺癌62例。18F-FDGPET/CT显像后,目测和标准摄取值(SUV)相结合判断病灶良恶性,并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18F-FDGPET/CT显像对肺癌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8.7%和75.0%;PET/CT显像发现62例肺癌患者恶性病灶共227处;PET和CT均有肯定诊断的恶性病灶178个。结论18F-FDGPET/CT对肺癌诊断及分期有较高临床价值。结合年龄、病史及其它影像学检查进行综合判断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显像在食管癌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3例病理学确诊的食管癌患者,术前1周行全身PET/CT显像,根据病理结果评价PET/CT显像在食管癌分期中的应用价值。结果:19例患者进行了食管癌切除和淋巴结清除术,PET/CT显像发现50处病灶,与病理结果相比较,假阳性5处,假阴性3处,PET/CT诊断灵敏性为94%,特异性为76%;另4例患者因PET/CT发现多发转移而改变了治疗方案。结论:应用^18F-FDG PET/CT进行食管癌检查能显著提高分期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对良恶性孤立肺结节伴空洞鉴别诊断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08-06-2012-03-15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50例单发肺结节伴空洞患者临床资料。根据结节CT特征和摄取FDG情况,并在PET图像中获取半定量指标最大标准摄取值(maximum 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UVmax)。分别计算CT、PET及PET/CT对病变良恶性诊断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PPV)和阴性预测值(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NPV),并进行χ^2检验,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ROC)曲线进行分析。结果:50例患者中,23例证实为恶性病变,其中腺癌9例,鳞癌14例;27例为良性病变,其中肺脓肿14例,肺结核13例。CT诊断肺结节伴空洞良恶性敏感性为82.6%(19/23),特异性为74.0%(20/27),准确性78.0%(39/50),PPV为73.0%(19/26),NPV为83.3%(20/24);PET诊断的敏感性为95.6%(22/23),特异性为44.4%(12/27),准确性为68.0%(34/50),PPV为59.4%(22/37),NPV为92.3%(12/13);当选取SUVmax4.5为截断值时,敏感性为86.9%(20/23),特异性为48.1%(13/27),准确性为68.0%(34/50),PPV为58.8%(20/34),NPV为81.2%(13/16);PET/CT联合诊断时敏感性为95.6%(22/23),特异性为92.5%(25/27),准确性为94.0%(47/50),PPV为91.7%(22/24),NPV为96.2%(25/26)。PET/CT对恶性和良性肺结节伴空洞诊断的准确率高于单独使用CT或PET,P〈0.01。结论:^18F-FDG PET对鉴别良恶性孤立肺结节伴空洞有较高的假阳性率,结合PET和CT形态学分析有助于提高病灶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双时相显像在胰腺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4例胰腺癌患者和10例胰腺良性病变患者进行^18F-FDG PET双时相显像(早注射FDG后50-60 min行早期显像,注射后120-150min行延迟显像),测定两次显像病灶的标准摄取值(standard uptake value,SUV),并计算SUV变化率(ΔSUV)。结果胰腺癌组SUV早期显像=4.63±2.09,SUV延迟显像=5.86±2.74,ΔSUV=(24.76±15.58)%,差异有显著性(t=7.94,P〈0.01)。而胰腺良性病变SUV早期显像=2.48±0.95,SUV延迟显像=2.81±1.18,ΔSUV=(12.66±20.97)%,差异有显著性(t=2.67,P〈0.05),且胰腺癌组SUV延迟显像明显高于良性病变组(t=2.25,P〈0.05)。结论胰腺恶性病变SUV延迟显像升高的幅度高于良性病变,但黏液腺癌SUV延迟显像升高的幅度低于良性病变,总体而言,双时相显像方法简便,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18F-FDG PET-CT和肿瘤标志对肺癌的诊断价值及SUVmax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选取152例可疑肺癌的初治患者,治疗前分别行^18F-FDG PET-CT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癌胚抗原(CEA)和细胞角蛋白片段(CYFRA21—1)检查,以细胞学或病理学结果为金标准分析^18F-FDG PET-CT和肿瘤标志的诊断价值。结果:152例患者中,肺癌患者134例。^18F-FDG PET-CT诊断肺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6.27%、61.11%和92.11%;肿瘤标志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87.31%、55.56%和81.41%,两者比较P值分别为0.008、1.000和0.024。在134例肺癌患者中,初步统计显示SUVmax与原发肿瘤大小有相关性(r=0.548,P=0.000),SUVmax在不同病理类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5,SUVmax与各肿瘤标志值无相关性。结论:SUVmax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原发病灶大小,^18F-FDG PET-CT检查对肺癌诊断是一种灵敏可靠的方法,联合肿瘤标志综合分析能提高肺癌诊断的准确性,减少漏诊或误诊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18F-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CT显像及CT灌注扫描显示乳腺癌代谢、血流特点的价值。方法32例未治疗的乳腺肿块患者,分别行PET-CT检查和CT强化扫描。所有病灶在10d内经手术切除或活检行病理组织学检查。18F-FDGPET-CT显像经半量化分析,用灌注3软件包处理CT灌注扫描图像,将两种影像学检查结果与病理诊断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良性病变和乳腺癌的^18F-FDG标准摄取值(SUV)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中心和周边的^18F-FDG的SUV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8F-FDG的摄取与乳腺癌病理类型和分级有关。CT灌注扫描显示血流(BF)、血量(BV)和表面渗透(Ps)在乳腺癌和正常组织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0650,P〈0.0001;t=2.7691,P=0.0115;T^+=253.0000,T-=0.0000,P〈0.0001),乳腺肿瘤周边区和中心区BF、BV和PS灌注值平均差也具有统计学意义(t=8.0158,P〈0.0001;t=2.2434,P=0.0179;t=3.4857,P=0.0022)。结论^18F-FDGPET-CT显像及CT灌注扫描可以很好的显示乳腺癌的代谢和血流灌注特征,从而间接反映乳腺癌的生物学特征,对乳腺癌的诊断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