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姚芳  胡小松  李琴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22):3092-3092
我院应用血栓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42例,在临床上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们将86例发病≤72小时入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男31例,女11例;对照组:44例,男28例,女16例,所有患者均符合第二次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订的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2.
陈智明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1):1414-1414
脑梗死是神经科最为常见的疾病,因其病死率和致残率特别高,严重威胁着中老年人的健康。如何提高其治疗效果,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我院2003年应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死患者3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60例患者均为2003年在我科治疗的住院患者,均为  相似文献   

3.
血栓通(三七总皂甙)是从中药三七中提纯精制而成的液体制剂。是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一种新药。我们于1997年4月至1999年12月采用血栓通治疗急性脑梗死52例,并与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急性脑梗死44例作比较,现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病例选择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96例,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疾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并符合下列条件:(1)初次发病;(2)病程7天以内,(3)经脑CT确诊为颈内动脉  相似文献   

4.
薛庆华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20):2148-2148
我院应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40例脑梗死的患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胡进 《海峡药学》2012,24(2):130-131
目的 探讨疏血通与血栓通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09年3月至2010年9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脑梗死患者84例随机分为血栓通组(常规治疗+血栓通)和疏血通组(常规治疗+疏血通),疗程为14d.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血液流变学进行分析.结果 血栓通组和疏血通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0.95% VS 85.71%,P>0.05);治疗后两组内血流动力学指标与治疗前比较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后疏血通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结论 血栓通和疏血通对脑梗死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而疏血通对患者血液流变学改善更为明显,从整体考虑疏血通治疗脑梗死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血栓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入院编号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用血栓通注射液350 mg,对照组用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分别加入5%葡萄糖250 mL或0.9%氯化钠液250 mL中静脉滴注,qd。两组均以两周为1疗程。观察临床症状、体征、血脂及血液流变学的变化及副作用。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5.0%(30/40)和32.5%(13/40),两组疗效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临床症状、体征、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改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且治疗组无明显的副作用。结论:血栓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较好,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血栓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方法 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48例。2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注射用血栓通(冻干)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注射用丹参(冻干)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5%高于对照组的70.8%,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血栓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血栓通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共选出符合条件的患者76例,治疗组38例,口服血栓通胶囊,2粒/次,3次/d;对照组38例,口服复方丹参片,3片/次,3次/d。两组都进行活血化瘀、扩容、抗凝及对症治疗。结果:两组在临床疗效及神经缺损评分改善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栓通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有利于患者疾病的康复。  相似文献   

9.
孙伟 《中国医药指南》2012,(27):608-609
目的血栓通与疏血通治疗脑梗死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将2011年4月至2012年4月门诊患者的脑梗死患者56例随机分为血栓通组28例和疏血通组28例,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疏血通组的总有效率为89.29%(25/28),血栓通组的为78.57%(22/28),两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疏血通治疗脑梗死效果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血栓通在急性脑梗死病例治疗过程中的疗效。方法在基本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血栓通静脉滴注。结果有效率在97.14%。结论血栓通冻干粉针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予以疏血通6mL;对照组川芎嗪120mg,均每日1次,用药14d,依据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通过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对两组治疗前后进行评分。结果治疗14d后治疗组的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43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用于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中西药物已不在少数,但仍未能有效地减少卒中导致的致残和死亡。迅速恢复脑的灌注和减少缺血后神经元损伤是治疗缺血性卒中的两个重要策略。溶栓治疗通过迅速恢复脑血流,为治疗时间窗内就诊的患者带来功能恢复的可能[1]。然而由于过短时间窗的限制  相似文献   

13.
李红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8):1206-1207
脑梗死是中老年常见病,本病起病迅速,致残率和死亡率较高,但目前无特效治疗方法。2004年1月~2006年10月。我院住院部采用血栓通、清开灵联合治疗脑梗死6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栓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同期入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3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n=72)和对照组(n=65),治疗组用5%GNS250ml 血栓通15ml静滴,1次/d;对照组用706代血浆500ml 维脑路通0.4静滴,1次/d;连用15d.结果治疗组肢体功能恢复时间提前3~6d,总有效率95.6%,优于对照组(92.6%),统计学处理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栓通注射液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5.
王华强 《黑龙江医药》2013,(6):1042-1043
目的:探讨血栓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23例)、对照组(23例),治疗组采用血栓通注射液治疗,对照组采用脉胳宁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3%明显高于对照组73.9%(P<0.05),治疗组患者经治疗后神经功能评分较治疗前的下降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肝、肾功能,均无明显变化,且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现过敏等不良反应情况。结论:血栓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刘钦 《中国乡村医药》2007,14(12):18-18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2000年3月至2005年10月收住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1],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5例,男44例,女21例,  相似文献   

17.
近三年来,我院应用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与血栓通治疗急性脑梗死作疗效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31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84例和对照组126例。治疗组给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给予丹参注射液治疗,评价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52.17%和95.65%,对照组为28.57%和85.71%,治疗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血小板及纤维蛋白原的影响.方法:60 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两组,实验组静脉滴注疏血通注射液,对照组静脉滴注血塞通注射液,治疗20 d后比较两组的疗效及血小板计数和纤维蛋白原定量.结果:治疗20 d后进行疗效评定,实验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8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及纤维蛋白原定量比较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优于血塞通且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和血浆纤维蛋白的作用较血塞通显著,是治疗急性脑梗死比较理想的药物.  相似文献   

20.
急性脑梗死是中老年的常见病,多发病,其病死亡率及致残率特别高。我们在临床中发现疏血通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有良好作用,现我们将临床观察资料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