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4 毫秒
1.
^125I诱导大鼠脑内胶质瘤凋亡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125I诱导人脑胶质瘤细胞系SHG-44体内外凋亡的可能性及其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SHG-44细胞,采用流式细胞仪法检测^125I诱导SHG-44细胞凋亡及对细胞周期影响,采用立体定向的方法建立大鼠脑内人胶质瘤模型.1周后经MRI检测后.于肿瘤区接种^125I,2周后复查MRI检测肿瘤大小,3周后处死大鼠,取对照组及肿瘤周边组织及肿瘤组织行Bcl-2、p5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SHG-44细胞接种1周,MRI示脑内形成实体瘤;^125I可抑制肿瘤生长,诱导细胞凋亡。延长荷瘤鼠生长周期。抑制Bcl-2基因表达,促进p53蛋白表达。结论^125I具有体内、外抑制SHG-44细胞增殖,诱导凋亡的作用:其诱导凋亡机制可能与抑制Bcl-2蛋白表达,促进p53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DEX)对嘧啶亚硝脲(ACNU)诱导的人脑胶质瘤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分别以ACNU、DEX、ACNU联合DEX,作用于体外培养的人脑胶质瘤细胞系SHG—4460h,通过细胞形态学及流式细胞仪分析检测细胞凋亡。结果①形态学观察:ACNU组、ACNU联合DEX组,大部分瘤细胞呈现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改变。而DEX组及正常对照组仅个别细胞出现上述形态改变。②荧光显微镜观察及流式细胞仪分析:ACNU组、ACNU联合DEX组有典型的凋亡峰,且其瘤细胞的凋亡率明显高于DEX组及正常对照组瘤细胞的凋亡率(P〈0.01),但ACNU组的SHG~44细胞的凋亡率与ACNU联合DEX组相差不显著(P〉0.05)。结论DEX对ACNU诱导人脑胶质瘤细胞凋亡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胶质瘤U251/替莫唑胺(TMZ)多药耐药细胞株的生物学特性。方法采用TMZ间歇浓度梯度递增法诱导建立胶质瘤多药耐药细胞株U251/TMZ,光镜观察细胞形态,细胞计数计算倍增时间,四甲基偶氮唑蓝法检测耐药指数,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逆转录-PCR法检测多药耐药性1(MDRl)、Bcl-2、多药耐药相关蛋白5(MRP5)、肺耐药相关蛋白1(LRPl)等mRNA表达。结果胶质瘤耐药细胞株U251/TMZ对TMZ、依托泊苷、硫酸长春新碱、环磷酰胺、阿霉素的耐药指数分别为4.39、3.61、2.64、2.00、1.63;细胞周期结果显示U251/TMZ细胞系较U251亲本细胞系G0/G1期和s期明显减少(P〈0.05),GfM期明显增多(P〈0.05);U251/TMZ倍增时间[(14.64+1.98)h1较亲本细胞系u251[(10.26+1.03)h1明显延长(P〈0.05);U251/TMZ耐药细胞株MDRl、Bcl-2、MRP5、LRPl等mRNA表达均较亲本细胞系U251明显上调。结论间歇TMZ浓度递增法可成功建立人脑胶质瘤U251多药耐药系,MDRl、Bcl-2、MRP5、LRPl的表达明显上调可能与耐药性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CIB基因对人胶质瘤SHG44细胞体外生长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构建重组质粒pcDNA3-CIB,转染人胶质瘤细胞株SHG44,MTT观察各组细胞的体外生长情况,流式细胞术(FCM)测定各组细胞的细胞周期和凋亡细胞数量,Western-blot检测CIB转染后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 RT-PCR、Western印迹显示pcDNA3-CIB转染组CIB的mRNA及CIB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细胞相比,转染CIB的SHG44-CIB组细胞牛长明显减缓(P<0.01),SHG44-CIB组细胞G_1、S期细胞减少,G_2期细胞增多,凋亡细胞增加至19.2%;凋亡相关蛋白Bcl-2表达下调,Bax表达上调.结论 CIB在体外明显抑制SHG44细胞的生长并诱导其发生凋亡,CIB诱导的凋亡可能与Bcl-2及Bax表达的变化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提供CDC2作为胶质瘤发生发展相关新分子的实验依据.方法 构建针对目的 基因的shRNA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对体外培养的人脑胶质瘤细胞及其裸小鼠移植瘤进行转染,观察与目标基因相关的表型变化;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mRNA表达,Western印迹检测蛋白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变化.结果 shRNA表达载体使人脑胶质瘤细胞株SHG44 CDC2的mRNA、蛋白表达显著下调,同时出现了明显的细胞G2/M期阻滞,细胞生长抑制,凋亡增加.裸小鼠皮下移植瘤明显缩小;肿瘤颅内移植裸小鼠生存期明显延长.结论 CDC2基因过表达是胶质瘤发生发展病因分子之一,敲低其表达可使肿瘤的恶性增殖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外源性干扰素—β(IFN-β)基因对胶质瘤细胞系SHG-44的诱导凋亡作用,探索胶质瘤基因治疗的新途径。方法利用脂质体转染方法将IFN-β真核表达载体pSV2IFNβ导入人SHG44胶质瘤细胞。应用流式细胞仪和免疫荧光法检测IFN-β基因的稳定转染及表达,利用Hoechst染色、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凋亡情况。结果IFN-β基因成功转染SHG44胶质瘤细胞并得以表达,并诱导SHG44胶质瘤细胞凋亡。结论IFN-β能够诱导入SHG44胶质瘤细胞凋亡,本实验为IFN-β基因治疗人脑胶质瘤的应用奠定了初步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125I诱导人脑胶质瘤细胞系SHG-44体内外凋亡的可能性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SHG-44细胞,采用流式细胞仪法检测125I诱导SHG-44细胞凋亡及对细胞周期影响,采用立体定向的方法建立大鼠脑内人胶质瘤模型,1周后经MRI检测后,于肿瘤区接种125I,2周后复查MRI检测肿瘤大小,3周后处死大鼠,取对照组及肿瘤周边组织及肿瘤组织行Bcl-2、p5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SHG-44细胞接种1周,MRI示脑内形成实体瘤;125I可抑制肿瘤生长,诱导细胞凋亡,延长荷瘤鼠生长周期,抑制Bcl-2基因表达,促进p53蛋白表达。结论125I具有体内、外抑制SHG-44细胞增殖,诱导凋亡的作用;其诱导凋亡机制可能与抑制Bcl-2蛋白表达,促进p53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
125Ⅰ诱导大鼠脑内胶质瘤凋亡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125Ⅰ诱导人脑胶质瘤细胞系SHG-44体内外凋亡的可能性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SHG-44细胞,采用流式细胞仪法检测125Ⅰ诱导SHG-44细胞凋亡及对细胞周期影响,采用立体定向的方法建立大鼠脑内人胶质瘤模型,1周后经MRI检测后,于肿瘤区接种125Ⅰ,2周后复查MRI检测肿瘤大小,3周后处死大鼠,取对照组及肿瘤周边组织及肿瘤组织行Bcl-2、p5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SHG-44细胞接种1周,MRI示脑内形成实体瘤;125I可抑制肿瘤生长,诱导细胞凋亡,延长荷瘤鼠生长周期,抑制Bcl-2基因表达,促进p53蛋白表达.结论125Ⅰ具有体内、外抑制SHG-44细胞增殖,诱导凋亡的作用;其诱导凋亡机制可能与抑制Bcl-2蛋白表达,促进p53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肿瘤高表达细胞周期相关蛋白(CREPT)对胶质瘤U251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人胶质瘤细胞株U373、U251、A172、U87-MG、SHG44,并构建过表达或沉默CREPT的U251细胞;免疫印迹法检测蛋白表达水平;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结果 U251细胞CREPT蛋白表达水平最高,SHG44细胞最低。沉默CREPT后,U251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明显下降(P<0.05),p-Wnt和p-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0.05)。过表达CREPT后,U251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明显增强(P<0.05),p-Wnt和p-β-catenin蛋白水平明显升高(P<0.05)。Wnt/β-catenin通路抑制剂KYA1797K可逆转过表达CREPT对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P<0.05)。结论 CREPT可能通过激活Wnt/β-catenin通路促进胶质瘤U251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  相似文献   

10.
九节龙皂苷诱导胶质瘤SHG-44细胞凋亡及其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九节龙皂苷对胶质瘤SHG-44细胞潜在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用四甲基偶氨唑蓝(MTT)法检测不同剂量九节龙皂苷于不同时间(6、12、24、72h)对人胶质瘤SHG-d4细胞活性的影响和细胞流式术检测SGH-44细胞调亡情况;Western—blot检测caspase-3和Bcl-2在SHG-44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随着九节龙皂苷浓度的增大和时间延长,SHG-44细胞的凋亡率明显上升,Western—blot结果提示九节龙皂苷下调了凋亡抑制蛋白Bcl-2的表达并激活了凋亡蛋白caspase-3,九节龙皂苷明显抑制SHG-44细胞的生长与增殖。结论九节龙皂苷引起胶质瘤细胞大量凋亡,具有显著的抗肿瘤作用,通过调控caspase-3和Bcl-2诱导胶质瘤SHG-44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Survivin拮抗肽对人胶质瘤U251细胞体外增殖的抑制作用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将U251细胞与不同浓度的Survivin拮抗肽进行体外培养,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法测定不同浓度的Survivin拮抗肽对U251细胞的生长抑制率;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与细胞凋亡。结果浓度为5、10、20ug/ml的Survivin拮抗肽均能抑制U251细胞的生长,且抑制率与Survivin拮抗肽浓度及作用时间成正比(P〈0.01)。20ug/ml Survivin拮抗肽作用U251细胞72h,抑制率达63.33%。流式细胞仪结果显示,终浓度为5、10、20ug/ml Survivin拮抗肽亦能促进U251细胞凋亡,且随作用浓度增大及作用时间延长凋亡率明显上升(P〈0.01);20ug/ml Survivin拈抗肽作用U251细胞72h,凋亡率为31.29%。不同浓度的Survivin拮抗肽作用U251细胞72h,随作用浓度增大,G2/M期细胞构成比明显上升(P〈0.01)。结论Survivin拮抗肽对U251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和促进凋亡,其抗胶质瘤细胞增殖作用机制可能为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调控肿瘤细胞周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选择性环氧化酶-2抑制剂塞来昔布对体外培养的C6胶质瘤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以不同浓度塞来昔布分别作用于C6胶质瘤细胞不同时间段,采用甲基噻唑蓝比色法检测细胞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并用光镜及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和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经不同浓度塞来昔布作用后,C6胶质瘤细胞活性受到抑制,且呈剂量时间依赖性,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以及实验组各亚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细胞周期检测发现实验组S期细胞减少,G2期细胞显著增加,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塞来昔布还可诱导C6胶质瘤细胞凋亡,凋亡率在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选择性环氧化酶-2抑制剂塞来昔布可抑制C6胶质瘤细胞增殖,诱导C6胶质瘤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3.
目的胶质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具有较高的病死率。现有的研究表明miR-106a在多种肿瘤中表达上调,并发挥着致癌性作用,但miR-106a在胶质瘤中的表达和作用却并不清楚。方法不同级别胶质瘤组织和胶质瘤细胞系(T98G,SHG44,U87,U251,U373)内的miR-106a水平通过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测定。转染miRNA寡聚核苷酸后的U87和U251细胞的增殖能力和细胞周期分别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和流式细胞仪测定,并且通过膜联蛋白/碘化丙啶(annexin V/PI)双染法测定了miR-106a对胶质瘤细胞的凋亡影响。结果miR-106a在胶质瘤组织和胶质瘤细胞系内表达水平相对正常脑组织显著下降,并且miR-106a表达水平与胶质瘤病理级别负相关。胶质瘤细胞转染miR-106a后,可检测到过表达的miR-106a可显著抑制胶质瘤细胞的增殖能力,阻滞细胞周期于G0/G1期,同时诱导胶质瘤细胞凋亡增加。结论 miR-106a可阻滞胶质瘤细胞细胞周期、抑制增殖和诱导凋亡。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土贝母苷甲(TBMSⅠ)诱导人胶质瘤U251细胞凋亡及其可能的内在机制。方法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土贝母苷甲对U251细胞增殖的影响。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观察不同浓度土贝母苷甲处理U251细胞后细胞核形态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凋亡率。Western blot分析土贝母苷甲对FADD、caspase-8和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土贝母苷甲以剂量依赖方式抑制U251细胞的增殖。土贝母苷甲处理后,U251细胞的细胞核表现出固缩浓染等凋亡特征,且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细胞数目逐渐减少。与对照组相比较,土贝母处理组(10、20、25μg/ml)的早期和晚期凋亡率均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20、25μg/ml土贝母苷甲处理组上调了FADD、caspase-8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土贝母苷甲在体外能够明显的抑制U251细胞的增殖,其机制可能与上调FADD、caspase-8和caspase-3蛋白表达从而诱导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MS-275对脑胶质瘤细胞系U251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应用不同浓度的MS-275作用于U251细胞,分别培养24、48和72h,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检测其对U251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瑞氏-姬姆萨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变化,碘化丙啶单染法检测细胞周期变化,膜联蛋白Ⅴ-异硫氰酸荧光素/碘化丙啶双染法经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blot检测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经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3作用后的裂解产物。结果 MS-275对U251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在相同作用时间下随药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浓度作用下随作用时间延长而增大,其最佳浓度为10nmol/L。MS-275作用后U251细胞呈现凋亡,胞质和胞核浓缩或碎裂。10nmol/mlMS-275分别作用24、48和72h后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1±0.4)%、(11.7±0.5)%和(29.0±2.3)%,三者差异显著(P<0.05);随作用时间延长,G1期细胞所占比例逐渐减少,G2期细胞所占比例先增多后减少,药物作用24h所占比例最高,S期细胞所占比例变化不明显,作用48h后开始出现亚G0凋亡峰,且逐渐增大,而对照组没有出现该峰;PARP被caspase3剪切。结论 MS-275对胶质瘤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具有浓度和时间双重依赖性;这种作用是通过激活caspase3信号通路诱导细胞凋亡实现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免疫球蛋白样蛋白2(LRIG2)基因全长及胞外段对脑胶质瘤细胞系U251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将LRIG2全长,LRIG2胞外段(LRIG2_ecto)及空白质粒(对照)经慢病毒法分别转染胶质瘤细胞系U251细胞,筛选稳定细胞株,实时PCR及免疫印迹法检测mRNA及蛋白表达,细胞增殖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分析检测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结果两转染组Flag标签蛋白表达成功;两转染组LRIG2全长及LRIG2_ectomRNA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升高(氏0.01);两转染组细胞增殖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转染组s期与G2/M期细胞数之和(即细胞增殖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细胞凋亡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LRIG2基因全长及LRIG2_ecto促进胶质瘤细胞增殖,并将细胞周期阻滞于G2/M期,抑制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miR-29c对脑胶质瘤U251细胞生物学活性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胶质瘤U251细胞,实验组将miR-29c mimics转染至细胞,miR mimcs转染作为对照组.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转染后miR-29c表达量的改变,MTT实验测定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体外侵袭实验分析miR-29c转染后细胞的体外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后转录因子YY1蛋白的表达.结果 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实验组miR-29c表达量为(106.65±15.51),较对照组显著上调(P<0.01).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U251细胞的增殖能力明显降低(P<0.01),凋亡率增加(P<0.05),体外侵袭能力明显减弱(P<0.01),YY1蛋白表达下调(P<0.01).结论 miR-29c可能通过调控YY1蛋白的表达抑制胶质瘤细胞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多亮氨酸重复区免疫球蛋白样蛋白1(LRIG1)对人脑胶质瘤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分别构建携带LRIG1、LRIG1小干扰RNA、Bcl2和胶质细胞源性生长因子(BDMF)的质粒,将它们分别转染到人脑胶质瘤细胞系U251细胞内,应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法检测细胞活性的变化,蛋白印迹法检测LRIG1、Bcl2、拓扑异构酶Ⅱ(topoⅡ)、GDNF的表达变化。结果成功构建携带LRIG1、LRIG1小干扰RNA、Bcl2、GDNF的质粒,并成功转入U251细胞株。过表达LRIG1显著抑制U251细胞增殖。蛋白印迹法结果显示LRIG1的表达和Bcl2、topoⅡ和GDNF的表达呈显著负相关。结论LRIG1通过负性调节Bcl2、topoⅡ和GDNF的表达抑制人脑胶质瘤细胞系U251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