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78例高血压病患者心脏结构和心肌缺血与心律失常关系。表明该病患者在左室肥厚(LVH)和心肌缺血时室性期前收缩(PVS)发病率最高,其它期前收缩在LVH和心肌缺血中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2.
高血压病患者心脏结构改变与心律失常的关系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分析162例高血压病患者心脏结构改变与心律失常的关系。发现高血压病患者房性心律失常多于室性心律失常(分别为79%和58%),且早期即出现,其发生率与左房大小有关。室性心律失常与心室肥厚及心肌缺血密切相关。左房增大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左室肥厚的发生率。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复杂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左房增大及左室肥厚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非老年高血压病患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人高血压左室肥厚(LVH)与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对17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超声心动图及Holter检查,比较有LVH及无LVH两组各类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结果17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并发LVH81例(45·5%),LVH组各种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与非LVH组比较,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LVH组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CVA)为39例(48·1%),显著高于无LVH组的17·5%(17例)(P<0·01)。结论老年人高血压LVH与心律失常的发生有密切关系,且与CVA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高血压病左室肥厚(LVH)患者JT离散度(JTd)与室性心律失常(VA)的关系及其预后。方法 检测150例高血压病LVH(Ⅰ组)和110例高血压病无LVH患者(Ⅱ组)心电图JTd。结果 Ⅰ组VA检出率为55.33%;VA、复杂VA及室性心动过速(VT)者JTd显著高于无VA者(分别P<0.05、<0.001、<0.001);Ⅰ组JTd显著高于Ⅱ组(P<0.05);并发现Ⅰ组JTd>60ms者VA、复杂VA及VT检出率均显著高于Ⅱ组JTd<60ms者(均P<0.001)。2年随访组Ⅰ中JTd>60ms的68例有9例猝死(9/68,13.2%)。结论 提示JTd对高血压病LVH者发生VA的预测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逆转高血压左心室肥厚对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 2 0例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无明显狭窄病变的高血压左室肥厚 (LVH )者 ,经尼群地平和巯甲丙脯酸治疗 1~ 2年 ,LVH逆转后对心肌缺血和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结果表明 ,治疗前休息或运动时心电图ST段缺血性压低的 14例中 ,有 9例(6 4% )治疗后心肌缺血消失 ;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无变化 ,但Lown氏分级程度有减轻趋势。结果提示 ,逆转高血压LVH是改善心肌缺血的一个有效的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6.
高血压左室肥大与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血压(EH)并左心室肥大(LVH)与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的关系。方法应用24h动态心电(DCG)监测对130例EH并LVH者(A组)和150例非左心室肥大患者(B组)心电参数进行对比。结果室性心律失常发生例数及室早≤Ⅱ级,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而室早≥Ⅲ级及缺血性ST—T改变两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A组心肌缺血及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显著增多,且发生率与LVH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高血压致左室肥厚的发生机制及其治疗进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左室肥厚(LVH)是高血压最重要的并发症,在所有高血压患者中20%~30%可有LVH,高血压性LVH是引起猝死、室性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和心力衰竭等的常见因素。  相似文献   

8.
老年SH患者ABPM指标与LVH、MI及心律失常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收缩期高血压(SH)患者的血压各项指标与左心室肥厚(LVH)、心肌缺血(MI)及心律失常的相关性。方法对45例临床已确诊有左心室肥大、心肌缺血的老年收缩期高血压患者(观察组)和36例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对照组)进行动态血压(ABPM)和动态心电图(DCG)同步检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ABPM多项指标即24h、白昼、夜间平均收缩压、脉压、血压负荷值(收缩压)增高,昼夜节律减弱或消失,2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DCG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老年收缩期高血压患者ABPM多项指标与左心室肥厚、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老年高血压患者心律失常特点及其与左室肥厚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原发性高血压病226例(老年组139例,非老年组87例)和80例健康老年人(对照组)24h动态心电图检测的心律失常。结果示总房性和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在高血压老年组为97%和77%,非老年高血压组为85%和53%,对照组为89%和59%;其中阵发房速、房颤和Lown's分级≥3的室性心律失常在高血压老年组达47%和40%,非老年组21%和22%,对照组30%和11%(P<0.05~0.001)。在高血压老年组中62例伴左室肥厚(LVH),其总室住心律失常发生率和town's分级≥3者达92%和57%,均高于无LVH者的65%和27%(P<0.001)。提示其发生与LVH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冠心病是引起心律失常的首要病因.然而目前的研究发现,在老年病人中高血压所导致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并不低.有关资料表明,老年高血压组较正常对照组有较高的总房性、室性心律失常及短阵房性心动过速或心房颤动和Lown氏分级≥3级室性心律失常[1],而且老年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者(Left VentricularHypertrophv,LVH),其总房性心律失常和Lown氏分级≥3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高于不伴LVH者,提示老年高血压LVH与心律失常的发生密切相关[2,3].  相似文献   

11.
高血压病常伴有左室肥厚(LVH)和左室舒张功能异常,LVH发生率约为40%,高血压病伴有LVH者发生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的危险性比无LVH者明显升高,所以,近年来LVH作为心血管疾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已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2.
QT离散度与高血压病左室肥厚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检测130例有或无左室肥厚(LVH)高血压病患者的QT离散度(QTd)和24h动态心电图。结果发现:室性心律失常(VA)检出率为54.62%;VA、复杂VA及室透(VT)患者QTd显著高于无VA者(分别P<0.05、<0.01、<0.01);LVH者QTd显著高于无LVH者(P<0.05);并发现LVH又QTd<60ms者VA、复杂VA及VT检出率均显著高于LVH但QTd<60ms者(均P<0.01)。提示QTd对于预测高血压病LVH者发生VA可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高血压左室肥厚及构型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高血压左室肥厚(LVH)及不同构型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对320例有或无左室肥厚(LVH)高血压患者进行超声心动图、24h动态心电图检测.结果表明:LVH为105例,检出率为32.8%.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在有无LVH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LVH程度与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级别有密切的关系(r=0.57,p<0.05),LVH不同构型之间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不对称性LVH发生率较高.因此,对于肥厚程度较重、不对称LVH的高血压患者要给予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LVH)患者的QT离散度(QTd)变化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测量56例高血压有LVH患者(组1)、60例高血压无LVH患者(组Ⅱ)和68例健康对照组(组Ⅲ)的QTd及校正后的QT离散度(QTcd),并对各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组ⅠQTd,QTcd较组Ⅱ,组Ⅲ显著延长(均P<0.01),组Ⅱ与组Ⅲ的QTd,QTcd比较无显著性差异,QTd及QTcd增大者发生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比率显著增大。结论 高血压病左室肥厚者QTd,QTcd同时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增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AECG)在老年冠心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共收集AECG检测的老年冠心病患者80例为观察组,行3导联AECG归为3导联组(40例),行12导联AECG者归为12导联组(40例),将同期行常规心电图的8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纳入研究。观察心肌缺血、心律失常检出情况。结果观察组心肌缺血、心律失常阳性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室性及房性早搏二三联律、成对,左右束阻滞房室阻滞检出率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12导联组分析时间较3导联组长,ST段抬高及ST段压低检出率较3导联组高;12导联组房性逸搏、室性心动过速、短阵室上速、心房颤动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12导联AECG在老年冠心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中检出率高于常规心动图和3导联AECG,有利于心律失常分型。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老老年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LVH)与心律失常及心率变异性(HRV)的关系。方法:纳入2012年10月至2014年7月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心内科住院的303例老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根据是否合并左心室肥厚分为2组,检测24小时动态心电图心率变异性时域分析及超声心动图,观察2组之间相关指标的差异。结果:老老年高血压合并LVH组较不合并LVH组房性、室性心律失常检出率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组PNN50、RMSSD、SDNN、SDAN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老老年高血压合并LVH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明显增高,而二者心率变异性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7.
动态心电图对280例高血压病室性心律失常的分析(摘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室性心律失常与各期高血压病(EH),EH合并左室肥厚(LVH)以及老龄的关系,我们对280例EH患者和250例血压正常的健康人的动态心电图,进行室性心律失常与上述关系的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老年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的室性心律失常与心肌缺血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了解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的室性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的特点及两者的关系。方法  90例老年 (≥ 6 0岁 )高血压患者经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质量指数 (LVMI) ,分为左室肥厚 (A组 )和非左室肥厚 (B组 )。经2 4h动态心电图测定 2 4h室性早搏总数 (VPCs)、Lown’s分级、ST段压低程度、持续时间及 2 4h发作次数。结果 A组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明显增加 (P <0 .0 5 ) ,室性早搏 :75 %比 5 4% ,Lown’s 3~ 4级 :2 6 %比 4%。A组发作性ST段压低的发生率高 ,缺血持续时间长 (5 0 %比 15 % ,P <0 .0 5 )。所有缺血发作均为无症状性。室性心律失常与心肌缺血的昼夜节律变化基本相同。结论 无冠心病临床证据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的室性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的发生率增加 ,两者的昼夜节律变化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19.
高血压病引起的左心室肥厚(LVH)与室性心律失常(VA)的发生率及其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是心脏性猝死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年来国内外临床研究证明,高血压易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特别是高血压病左室肥厚患者VA的易感性增加,使猝死的危险性显著增高。本文通过对124例高血压病患者的24h动态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结果进行分析,探讨其左心室肥  相似文献   

20.
高血压病左室肥大Q-T离散度异常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观察180例高血压病患者的Q-T离散度(Q-Td),左室肥大组及左室正常组Q-Td分别为67.31±13.57和38.8±8.55ms(P<0.001),左室肥大组室性心律失常检出率为92.5%,其中复杂性者为64.2%,室速为23.9%,该组中Q-Td>60ms 3项检出率均高于<60ms及左室正常组中Q-Td>60ms者,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及室速有显著性差异(P<0.001).提示高血压左室肥大Q-Td增加与室性心律失常尤其是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及室速有一定关系,结合左室重量指数(LVMI)和Q-Td可作为评估高血压病患者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