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1 毫秒
1.
周世军 《江苏医药》2012,38(19):2273-2275
目的 观察高压氧(HBO)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远期疗效.方法 重型颅脑损伤120例均分为基本资料相仿的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和支持疗法;HBO组加用HBO治疗.随访12个月,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和严重颅脑外伤残疾评定量表(DRS)评定疗效.结果 伤后12个月,HBO组患者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30.0% vs.50.0%)(P<0.01),恢复良好率高于对照组(53.3% vs.25.0%)(P<0.01).HBO组患者D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15.5±2.2)分vs.(18.3±2.5)分](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HBO治疗能显著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高压氧配合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所在医院收治的8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双盲法纳入分组,对照组(n=43)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实验组(n=43)采用高压氧辅助常规治疗方法,对比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93.02%VS74.42%)存在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治疗后生活质量各项评分、Barthel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期间均未有严重合并症者。结论:高压氧疗法作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常规治疗方法的辅助治疗手段,可发挥良好的协同治疗效果,对患者病情恢复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朱贤富  王振华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6):2450-2451
目的:观察高压氧(HBO)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将8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HBO治疗组、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待生命体征平稳后加用HBO治疗3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3个疗程后的格拉斯哥昏迷记分(GCS)和严重颅脑伤残疾评定量表(DR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GCS、D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疗程、3个疗程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GCS评分明显提高,DRS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O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有显著的治疗作用,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其残死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去骨瓣减压术中实行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0例重度颅脑损伤预行去骨瓣减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平分为两组,实验组中采用优质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行去骨瓣减压术治疗中实行优质护理措施,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高压氧治疗重度颅脑损伤病人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提高重度颅脑损伤治疗的成功率,促进重度颅脑损伤病人的恢复,减少并发症,提高预后质量和降低死亡率。方法将我院自2000年收治的重度颅脑损伤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对照组只给予常规治疗。对病人进行跟踪观察,分别于实施高压氧治疗一疗程后作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和评价。结果实验组在加用高压氧治疗一疗程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及病死率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重度颅脑损伤的病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疗效满意,毒副作用小,是一种临床上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张朝旭 《家庭医药》2016,(7):107-108
目的:观察高压氧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5月至2016年3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2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4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高压氧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预后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7d、20d、30d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脑电图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给予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高压氧治疗效果确切,患者预后效果理想,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联合高压氧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9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救治和护理,并给予高氧压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措施,包括严格监视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做好呼吸道的护理、对家属做好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恢复良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x2=4.365,P0.01),植物生存率和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x2=6.660,9.696,P0.01)。两组中、重度残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02,0.258,P0.05)。结论护理干预联合高压氧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分析优质护理在高压氧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某院收治的8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高压氧治疗,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应用优质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并发症情况以及生活质量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GCS评分(4.2±0.5)分、QQLIBRI(65.2±1.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并发症发生率7.50%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颅脑损伤患者高压氧治疗的同时应用优质护理,可以显著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水平,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高压氧对重型颅脑损伤的康复作用。方法本院收治的9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两组,高压氧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同期常规治疗,51例),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重型颅脑损伤经高压氧辅助治疗存活的患者中,轻度残疾的比例高于常规治疗组,中重度残疾比例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压氧辅助治疗对改变重型颅脑损伤疾病的进程、转归,减轻残疾的程度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整体化康复护理运用于冠心病病人护理中的价值。方法:从我院选出治疗冠心病病人88例,其中44例常规护理为对照组,44例采取整体化康复护理,为实验组,采用对照法对比两组病人的护理满意度及生存质量评分情况。结果:实验组在躯体、心理、社会功能分数上,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在护理满意度人数上,显著低于实验组(P0.05)。结论:采用整体化康复护理措施,可有效的缓解冠心病病人的症状,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早、晚期及长期高压氧治疗颅脑外伤的疗效。方法将70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A、B组,各35例,A组在伤后12~15d、B组在伤后16~30d采用高压氧治疗,3个疗程后评价疗效。另外对20例颅脑外伤患者(C组)进行10个疗程的高压氧治疗,在高压氧治疗前和治疗5、10个疗程后分别采用GCS评分、DRS评分,评价长期高压氧治疗颅脑外伤患者的疗效。结果 A组的总有效率、GCS评分及预后明显优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压氧治疗5、10个疗程后,患者GCS评分明显提高,伤残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尽早且足够疗程使用高压氧治疗颅脑损伤能提高患者的总有效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对于ICU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采用高压氧治疗方法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招募80名ICU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实验,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进行高压氧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结果:采用高压氧治疗后,实验组的效果高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ICU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通过高压氧治疗,安全有效,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并分析高压氧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与临床护理措施。方法我院2009年10月1日至2012年12月1日期间共收治了8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运用高压氧,并对比上述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性。结果观察组的43例患者均未出现任何高压氧治疗并发症,其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83.72%,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而言,在运用高压氧进行治疗期间,做好基础护理工作、并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对于提高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院前急救全程优化护理在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13年4月~2014年7月收治的140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院前急救全程优化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院前急救护理,比较两组的临床指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转入急诊后的APS和GC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预后评价和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急诊反应时间、急救反应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院前急救全程优化护理可显著改善颅脑损伤患者急救效率和预后,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洪玉侠 《黑龙江医药》2012,25(2):328-329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颅腑损伤的临床疗效与护理措施.方法:选择在我院治疗78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两组患者常规治疗相同,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高压氧治疗及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4.7%,对照组为68.4%、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颅脑损失后积极的高压氧治疗和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疗效,降低致残率,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早期高压氧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n=45,单纯神经外科治疗)及观察组(n=45,高压氧并神经外科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GCS评分及平均清醒时间等。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11%(41/45),对照组84.44%(38/45),(P0.05);治疗前,对照组、观察组GCS评分分别为(6.58±1.48)分、(6.64±1.36)分,(P0.05);治疗后,对照组、观察组GCS评分分别为(9.14±1.20)分、(12.01±0.87)分,(P0.05);对照组、观察组平均清醒时间分别为(208.74±16.52)h、(50.21±8.68)h(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应用高压氧治疗,可取得显著效果,促进患者尽早恢复,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用高压氧舱护理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选择2015年4月到2016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两组各30例。根据患者不同的临床护理的方式,常规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研究组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针对性治疗,并给予高压氧舱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改善,坚定了患者的治疗信心。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常规组为80%,两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用高压氧舱护理,临床护理效果显著,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患者神智恢复清醒,脑部神经功能也逐步恢复正常。高压氧舱护理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病情产生积极的影响,在临床护理上值得适应和推广。  相似文献   

18.
李丽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2):679-680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67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予优质护理干预,对照组按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消化道溃疡发生率(11.76%)明显低于对照组(33.33%),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χ2=4.48,P<0.05);实验组患者颈部压疮发生率及呼吸道感染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优质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消化道溃疡、颈部压疮、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高压氧在重症颅脑损伤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提高重症颅脑损伤治疗的成功率,加快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恢复,减少并发症,提高预后生活质量和降低死亡率。方法将我院自1990年收治的部分重症颅脑损伤患者,8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实验组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对照组只给予常规综合治疗。对两组患者进行跟踪观察,分别于实施高压氧治疗一个疗程后作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和评价。结果实验组在加用高压氧治疗一个疗程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及病死率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可提高重症颅脑损伤治疗效果,减低伤残率及死亡率,疗效满意,毒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过渡期护理模式(TCM)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过渡阶段的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6月在我院ICU治疗的120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后均转入神经外科普通病房进行治疗,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在过渡期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过渡期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在过渡期不良事件发生率、重返ICU率、焦虑评分(SAS)、抑郁评分(SDS)、住院时间以及患者的格拉斯预后(GOS)优良率、MMSE评分、NFD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重返ICU率、SAS评分、SDS评分、NFD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 0.05);但观察组患者GOS评分优良率、MMSE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在过渡期采用TCM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改善患者不良情绪,促进患者认知功能恢复,减轻神经功能缺损,促进患者更快康复出院,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