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分析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老年中重度脂肪肝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选取我院60例老年中重度脂肪肝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病例选取时间为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并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非诺贝特片联合肌苷片治疗,研究组患者进行非诺贝特片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显效率为70%,有效率为30%,无效率为6.67%;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50%,显效率为23.33%,有效率为26.67%,无效率为50%,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组1例皮疹,眩晕1例;对照组4例皮疹,眩晕4例,3例恶心,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6.67%)明显少于对照组(36.67%),两组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老年中重度脂肪肝有着明显的临床治疗疗效,对减少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有着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并分析在老年中重度脂肪肝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多烯磷脂酰胆碱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2月-2018年1月期间在我院治疗老年中重度脂肪肝的患者作为样本研究资料,共有54例。依照计算机表法处理为两组,试验组(n=27例)进行多烯磷脂酰胆碱与非诺贝特片治疗,对照组(n=27例)进行肌苷片与非诺贝特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6.30%,对照组27例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74.07%,二者相比,试验组形成明显的治疗优势,呈现出P小于0.05的最终结局,具有探讨研究价值。结论:对老年中重度脂肪肝患者进行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的治疗,具有明显的临床应用效果,可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的肝脏功能情况,改善患者预后,具有推广应用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非诺贝特与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6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1例).治疗组给予非诺贝特0.2g,每天1次,对照组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易善复)456 mg,每天3次,疗程均为1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肝功能、血脂、临床症状及肝脏B超检查结果变化,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症状改善率、肝功能及血脂复常率、肝脏超声影像学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2.2%( 37/45)、63.4%( 26/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874,P<0.05).结论 非诺贝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疗效好,且药品费用较低,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多烯磷脂酰胆碱与非诺贝特联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NAFLD患者114例并按治疗方法分为两组,研究组57例采用多烯磷脂酰胆碱与非诺贝特联合治疗,对照组57例单独应用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肝功能及血脂水平。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85.96%)明显高于对照组(64.91%),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的ALT、AST、TbiL、GGT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的TC、TG、LDL-C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而HDL-C则明显升高(P<0.05),研究组治疗后各指标升高或降低的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烯磷脂酰胆碱与非诺贝特联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疗效确切,优于单独应用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可明显提高临床总有效率,可以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临床医药实践》2017,(4):275-277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肝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其临床应用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治疗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辛伐他汀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肝功能和血脂指标以及不良反应等,分析辛伐他汀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肝炎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临床总有效率观察组85.0%,对照组7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谷丙转氨酶(ALT)、γ-谷氨酰转移酶(γ-GT)、血清总胆固醇(TC)以及高密度脂蛋白(HDL-C)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ALT、γ-GT、TC及HDL-C等指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ALT、γ-GT以及TC等指标两组患者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辛伐他汀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非酒精性脂肪肝应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辅以二甲双胍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二甲双胍,对照组单用多烯磷脂酰胆碱,疗程结束后比照两组临床疗效及ALT、AST、G-GT、TC、TG的水平改变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2%。两组治疗前ALT、AST、C-GT无显著差异,治疗后较治疗前均下降显著,治疗组下降幅度好于参照组。治疗组T C及TG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对照组无显著改善。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非酒精性脂肪肝应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辅以二甲双胍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7.
赵奕 《中国乡村医药》2014,(6):30-31,33
目的:探讨多烯磷脂酰胆碱与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应用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收治的67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分为对照组31例和治疗组36例,对照组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复方甘草酸苷片。2个月后统计疗效,检测患者的肝功能和血脂水平,并记录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的ALT、AST、TC 和TG均有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ALT、TC 和TG降低幅度比对照组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停药后症状均自行缓解。结论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效果良好,可明显改善肝功能和血脂水平,且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采用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酒精性肝病及脂肪肝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将患有酒精性脂肪肝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0例患者。治疗组患者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3~4周;对照组患者给予维生素C和甘草酸二铵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通过本次对比发现: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酒精性脂肪肝能够取得较为良好的治疗效果,建议在临床用药上考虑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复合乳酸菌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酒精性脂肪肝患者52例,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常规口服葡醛内酯片和维生素B片,观察组口服复合乳酸菌胶囊加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疗程均4周。比较两组患者疗效、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后肝功能、腹部CT脂肪肝分级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观察组患者肝功能恢复效果、腹部CT脂肪肝分级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复合乳酸菌联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酒精性脂肪肝效果良好,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丹参注射液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单纯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肝功能指标[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脂指标[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变化,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75.0%;治疗组治疗后ALT、AST、TC、TG水平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各出现上腹部饱胀、反酸1例,均可耐受。结论丹参注射液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脂肪肝疗效显著,对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肝脏脂肪变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熊去氧胆酸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方法将85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3例,联合应用熊去氧胆酸和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对照组42例,应用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疗程均为8周。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肝功能和血脂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86.0%,对照组总有效率71.4%,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熊去氧胆酸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并比较熊去氧胆酸(UDCA)与牛磺熊去氧胆酸(TUDCA)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均分为3组:对照组采用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UDCA组采用UDCA+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TUDCA组采用TUDCA+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3组疗程均为2个月。治疗后对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相关生理指标变化、体质量指标以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经过2个月的治疗,UDCA组和TUDCA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3.3%和85.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70.0%,P<0.05)。3组患者的丙胺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谷氨酰转肽酶、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以及体质量指数较治疗前均有较大幅度的下降(P<0.05),而UDCA组与TUDCA组的下降幅度相当(P>0.05),但均优于对照组(P<0.05)。3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UDCA与TUDCA联合多烯磷酸胆碱用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临床效果理想,二者疗效相当,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采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水飞蓟宾对非酒精性脂肪肝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98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纯采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水飞蓟宾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8.0%,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5.4%,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脂、肝功能各项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比对照组(P<0.05);两组在治疗期间都没有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采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水飞蓟宾对非酒精性脂肪肝进行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明显改善血脂及肝功能,且没有明显不良反应,效果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摘要:目的:观察酪酸梭菌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对非酒精性脂肪肝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非酒精性脂肪肝肝纤维化患者6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给予酪酸梭菌散剂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口服,对照组单纯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口服,疗程均为16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血脂、肝脏弹性成像值、肝纤维化等指标的变化情况,评价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肝功能、血脂、肝脏弹性成像值、肝纤维化4项等指标等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P<0.05);且试验组上述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显效率为69.7%,总有效率为90.9%,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酪酸梭菌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能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肝纤维化患者的肝功能、血脂、肝纤维化程度,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王晨明 《海峡药学》2009,21(12):143-145
目的观察促肝细胞生长素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42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21例给予促肝细胞生长素120mg静脉滴注,1日1次,同时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2粒口服,1日3次,均连用30d,30天后改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1粒口服,每日3次;对照组21例给予甘草酸二铵30mL静脉滴注,1日1次,同时给予复方益肝灵片4片口服,1日3次,均连用30d,30天后单独给予复方益肝灵片4片口服。两组疗程均为90d。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变化,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71.43%,对照组总有效率42.86%,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腹水消退情况,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1)。结论促肝细胞生长素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疗效显著,末见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二甲双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方法选取东川区人民医院内科80例诊断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单用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后AST、ALT、TG、PA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对照组患者治疗后AST、ALT水平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但是TG和PA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差异不显著。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二甲双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以及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单用多烯磷脂酰胆碱,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运用。  相似文献   

17.
胡春蓉  胡益侨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3):2027-2028
目的:探讨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40例慢性重型肝炎给予注射多烯磷脂酰胆碱及其他基础综合治疗.对照组40例给予基础综合治疗.结果:治疗组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肝功能变化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总有效率(62.5%),与对照组(42.9%和29.4%)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注射用多烯磷脂酰胆碱用于治疗慢性重型肝炎并能预防及治疗肝性脑病,临床应用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美他多辛治疗酒精性肝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本站2010年2月~2012年3月收治的142例酒精性肝病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71例)与参考组(71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美他多辛治疗,参考组患者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单纯治疗,治疗4周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与参考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4.5%、6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8%、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美他多辛治疗酒精性肝病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临床医药实践》2017,(11):811-814
目的:研究探讨辛伐他汀与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6年1月接受治疗的128例非酒精性脂肪肝肝炎患者,将2012年1月-2014年1月仅采取多烯磷脂酰胆碱与肌苷、维生素C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64例),2014年1月—2016年1月采用辛伐他汀与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组(64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和谷丙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和谷氨酰转肽酶(GGT)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2.19%)明显高于对照组(62.50%),观察组的ALT、AST、TBil和GGT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个别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但与观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辛伐他汀与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肝炎,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肝功能并降低血脂,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自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98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给予观察组患者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甘利欣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3.8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67.35%)(P〈0.05)。结论给予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可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