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分析手术护理干预对分泌性中耳炎中耳乳突患者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3年2月~2014年2月某院收治的108例行手术治疗的分泌性中耳炎中耳乳突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4例患者围手术期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54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手术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听力恢复及心理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干预后心理焦虑情况明显改善,其SAS评分(39.78±6.10)分明显低于对照组(42.57±5.39)分,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0.5k Hz、1.0k Hz及2.0k Hz语频气导听阈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护理干预对分泌性中耳炎中耳乳突患者临床影响效果显著,患者心理状态改善的情况下提高手术治疗依从性,对患者听力改善具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激光治疗小儿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方法 选择2009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分泌性中耳炎患儿145例作为观察组,选择2004年10月至2008年10月收治分泌性中耳炎患儿116例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观察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激光治疗,两组患儿均在治疗7d后评估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1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17%,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 =51.361,P<0.05).结论 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激光治疗小儿分泌性中耳炎临床疗效较好,且安全性较高,患儿所受痛苦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腺样体刮除术及鼓膜切开置管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年龄5~12岁的36例(42耳)确诊为腺样体肥大所致的分泌性中耳炎患儿,不分性别,随机分为甲、乙两组。甲组予以单纯鼓膜切开术,乙组行鼓膜切开置管术后,同时对腺样体肥大患儿行鼻内镜下腺样体刮除术。术后均进行药物治疗。结果:随访12个月,甲组治愈12例(12耳),好转2例(4耳),无效4例(4耳)。乙组治愈17例(20耳),好转1例(2耳),无无效病例。结论:对于合并腺样体肥大的分泌性中耳炎患儿,手术切除结合鼓膜切开置管能提高疗效,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分泌性中耳炎患儿声导抗与纯音听阈测试检查听力的护理干预方法。方法选择2012年4-12月到本科就医的分泌性中耳炎患儿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两组患儿听力测试完成情况及测试耗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能主动配合检查,完成率为91.67%,耗时相对较短,平均用时(18.72±9.63)min;对照组患儿主动配合检查完成率为62.50%,检测平均耗时(21.50±11.93)min,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地确保听力测试的顺利完成及数据的准确性,并明显缩短了测试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5.
分泌性中耳炎是小儿常见病、多发病,大部分儿童在5岁前都曾有过一次或多次中耳炎的病史,并被认为是儿童听力损失的常见原因。因此,及时正确诊治儿童分泌性中耳炎,减少误诊发生十分重要。本文对我院筛查的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析误诊与漏诊原因。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耳内镜下鼓膜穿刺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浙江省台州医院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分泌性中耳炎患儿10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对照组采用耳内镜下鼓膜穿刺术,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用地塞米松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患儿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及二次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二次复发率均略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鼓膜穿刺术结合地塞米松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效果良好,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且较安全、简便。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鼻咽癌并发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及效果.方法 将我院60例鼻咽癌并发分泌性中耳炎的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鼓膜切开鼓室置管治疗;观察组采用穿刺抽液、鼓室内注射曲安奈德和盐酸氨溴索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均随访6个月,60例患者中存活50例,两组中各有25例存活.观察组痊愈6例,好转18例,无效1例;对照组痊愈1例,好转19例,无效5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鼓室内注射曲安奈德和盐酸氨溴索治疗鼻咽癌并发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芦二永  张超 《医药论坛杂志》2006,27(12):111-111
小儿分泌性中耳炎是小儿致聋的主要病因之一。其病因大多与腺样体肥大致咽鼓管功能障碍有关。2003~2005年我们采用鼻内窥镜下切除肥大腺样体并鼓膜切开法治疗小儿分泌性中耳炎42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42例中耳炎患者均为腺样体肥大,引起听力障碍者。男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分析分泌性中耳炎临床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院收治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90例开展本次试验观察,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单纯应用鼓膜穿刺治疗(对照组,45例)和鼓膜穿刺结合鼓室注药(观察组,45例)进行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后的疗效与指标水平改变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较显示明显更高(97.78%vs 80.00%,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各频率听阈水平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各种并发症总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低(6.67%vs22.22%,P<0.05)。结论对分泌性中耳炎采取鼓膜穿刺治疗与鼓室注药治疗可以获得更为显著的效果,患者的症状不仅改善快,同时听力改善程度也更明显,在临床上能够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研究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年至2011年2月收治的接受鼓膜穿刺后进行高负压吸引及药物灌洗疗法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90例,对其临床资料系统分析,评价疗效。结果对接受鼓膜穿刺后进行高负压吸引及药物灌洗疗法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90例,治疗后对其随访6个月1年,治疗效果:治愈68例(75.6%),显效9例(10.0%),有效8例(8.9%),无效5例(5.6%),治疗总有效率为94.4%。90例患者行鼓膜穿刺后高负压吸引加药物灌洗方法平均治疗5次,其中24例患者治疗一次后即痊愈。治疗过程中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身体不适等不良反应,未出现化脓性中耳炎等中耳其他病变。结论对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采取鼓膜穿刺后高负压吸引及药物灌洗,临床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可操作性强,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鼻咽癌放疗前后分泌性中耳炎的观察护理.方法 观察本组48例鼻咽癌患者放疗前后分泌性中耳炎的变化,给予相应的治疗护理措施,行鼓室穿刺抽液48例;耳内镜下鼓室内注射、冲洗28例,行耳内镜下鼓膜切开中耳置管术18例(24耳),配合局部理疗及药物治疗;加强心理护理,健康行为指导,预防感染及对症处理.结果 48例患者中...  相似文献   

12.
林艳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6):148-149
目的:探讨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本院收治的70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听力恢复正常时间、鼓膜颜色恢复正常时间及临床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根据分泌性中耳炎发病原因,使用抗生素、α-糜蛋白酶和地塞米松治疗,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分泌性中耳炎最早由奥地利耳科医生POLITZERZAI在1867年所描述,其主要特点是鼓室积液,听力下降。本文以1987~1995年的国内外有关分泌性中耳炎的文献,就其发病原因机理及其针对的相应治疗予以综述如下。1 病因和发病机理 1.1 感染 感染引起分泌性中耳炎的过程考虑是细菌产生的内毒素引起鼓室粘膜的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大,血管内物质由血管内到血管外进入鼓室,引起腺体及杯状细胞增生,分泌增加而鼓室内原有的纤毛排泌系统亦遭受细菌及其产物的破坏,使积液难以顺利排出,形成鼓室积液,耳鸣可能是鼓室积液对听小骨及其韧带肌肉的刺激引起。而积液的存在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研究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患有分泌性中耳炎的患儿在听力检查过程中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3年6月本院收治的74例患有分泌性中耳炎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对照组患儿单纯接受临床常规听力检查;观察组患儿在接受听力检查前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儿分泌性中耳炎病情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听力检查共计用时和临床治疗总时间短于对照组;主动接受并配合检查的人数多于对照组;检查期间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患有分泌性中耳炎的患儿在听力检查过程中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6.
王玲 《中国医药科学》2014,(14):156-158
目的:探讨针对中耳乳突发育不良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10年9月~2012年9月在我院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6例。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干预性护理,对照组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94.4%,明显高于对照组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为2.8%(1/36),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3.9%(5/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分泌性中耳炎中耳乳突发育不良患者实施手术治疗的过程中,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治疗的有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更快的恢复,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小儿分泌性中耳炎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对32例小儿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采用全麻下扁桃体切除和腺样体刮除及鼓膜切开引流手术治疗。结果32例患者64耳中有61耳取得良好的效果,听力恢复,随访1年未复发;2例3耳反复间断发作,治疗无效。结论全麻下扁桃体切除和腺样体刮除及鼓膜切开引流手术治疗小儿分泌性中耳炎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孙煌  朱建军 《医药导报》2008,27(10):1212-1213
目的 观察氨溴索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 方法 114例(121耳)分泌性中耳炎患儿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55例(55耳), 给予氨溴索注射液1~2 mL(7.5~15.0 mg)作鼓室注射. 对照组59例(66耳), 给予氯化钠注射液2 mL加糜蛋白酶2.5~5.0 mg作鼓室注射. 1周后观察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 结果 治疗1周后, 治疗组有效率89.1%, 对照组63.6%, 两组疗效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 治疗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结论 氨溴索治疗分泌性中耳炎近期疗效佳, 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9.
分泌性中耳炎是小儿的常见病 ,由于儿童往往无自觉症状 ,常被忽视 ,多由老师或父母发现其反应迟钝 ,注意力不集中 ,才送其就诊 ,以致延误治疗。本文对门诊治疗的 30例小儿分泌性中耳炎进行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30例患儿 ,男 19例 ,女 11例 ;年龄 4~ 12岁 ,平均 5 .8岁。其中双扁桃体 °及 °以上肿大 8例 ,临床及 X线鼻窦摄片示慢性鼻窦炎 11例 ,常年变应性鼻炎 6例。经临床检查 30例患儿均有听力下降或耳闷不适的主诉 ,检查见鼓膜呈蜡黄色或黄色 ,2例可见明显液平面 ,鼓室压图为平坦型 ,部分作纯音电测听确诊。1.2 治疗方…  相似文献   

20.
手术治疗小儿分泌性中耳炎4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分泌性中耳炎是以中耳积液(包括浆液或浆黏液)及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本病在临床上十分常见,儿童发病率高于成年人,是小儿致聋的主要病因之一,其病因大多与腺样体肥大致咽鼓管功能障碍有关。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