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调查研究在预防血液透析导管相关血流感染过程中应用集束化护理措施的有效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80例,将两组按时间、方法分组。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40例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按照传统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包括:血液透析室消毒灭菌、置管后创口的护理、置管使用前后护理;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40例为实验组,则采取集束化护理措施,包括:岗前对医护人员进行严格培训、加强血液透析室的管理、透析使用导管时护理和透析后封管护理、并发症的观察及处理、加强健康教育、饮食指导。然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后效果,做进一步对比研究。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感染率(P〈0.05);实验组患者的发热率、导管口局部感染率、血培养阳性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集柬化护理措施在预防血液透析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方面具有可靠性及可行性,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集束化护理在预防血液透析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留置血液透析导管的患者167例,将其分为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8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CRBSI发生率。结果在对167例患者进行护理后,观察组发生CRBSI 1例(1.25%),对照组发生CRBSI 8例(9.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及时、有效的集束化护理干预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血液透析CRBSI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中国医药科学》2017,(20):133-135
目的分析集束化鼓励干预在预防血液透析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到我院治疗的血液透析患者90例为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入住的我院的90例患者运用了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CRBSI的发生率、置管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组CRBSI发生率1.1%低于对照组的8.9%,导管留置时间(36.4±6.2)d长于对照组(27.4±5.4)d,干预组护理满意率(92.2%)优于对照组(76.7%),上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感染患者中,共检出病原菌11株,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占63.6%。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降低血液透析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率的发生,减轻患者医疗负担,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4.
5.
6.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对血液透析患者血液透析时预防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效果。方法本研究随机选取了于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就诊我院的84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案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血液透析患者在血液透析时采取基础常规护理,观察组血液透析患者在血液透析时采取集束化护理。对比两组血液透析患者的导管留置时间与血流感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血液透析患者的导管留置时间(24.79±11.18)d,明显短于对照组(34.57±14.23)d,经统计学比具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的血流感染发生率(2.38%)明显低于对照组(19.05%),经统计学比具显著差异(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应用在血液透析患者透析时的护理中能够缩短透析导管的留置时间,降低了导管相关性的血流感染发生率,在血液透析护理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策略在预防PICU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效果。方法将2013年2月至2014年7月收住我院PICU的126例中心静脉置管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采用中心静脉置管护理常规对导管进行维护,实验组采用集束化护理策略对导管进行维护。比较两组患儿导管留置时间及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儿导管留置时间比较无差异,P>0.05;实验组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率1例,占1.6%;对照组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率3例,占4.8%,两组患儿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的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07,P<0.01)。结论集束化护理策略能有效预防PICU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集束化护理管理在预防新生儿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中(CRBSI)的应用效果.方法:本院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期间诊治我院新生儿Picc置管168例,随机分为甲、乙两组,甲组84例(常规护理),乙组84例(集束化护理管理),比较不同护理模式对患儿影响.结果:乙组CRBSI感染率(1.52‰)低于...  相似文献   

9.
感染是血液透析患者最主要、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同时也是血液透析患者的第2位死因,病死率为15%~38%[2]。而血管通路相关感染占血液透析患者所有菌血症的48%~73%[3],最常见的是导管相关感染[1]。2011年9月至2013年8月笔者对86例使用中心静脉导管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进行护理,在预防导管相关感染方面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王翠云  徐凤玲  朱瑞 《安徽医药》2015,19(12):2432-2434
目的:探讨集束化管理对于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CRBSI)的预防效果,并总结有效的管理措施。方法对2014年4月1日—2014年6月30日(2季度) 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进行了监测分析,提出了集束化ICU中心静脉导管管理模式,组织科室护理人员集中学习,并于2014年10月1日—2014年12月30日(4季度)落实实施该管理模式,比较集束化ICU中心静脉导管管理模式应用前后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率。结果第4季度中心静脉导管使用率(26.47%)与第2季度(28.59%)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4季度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率(4.37‰)与第2季度(5.10‰)相比,下降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人员执行依从性统计:第2季度总达标率显著低于第4季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管理应用于ICU中心静脉导管护理中,可有效降低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率,同时提高了护理人执行依从性,应推广使用该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分析集束化管理方案预防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留置PICC导管患者616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308例,接受集束化管理方案预防,对照组308例,接受传统管理方法预防,对比两组预防效果。结果:实验组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概率为0.65%,对照组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概率为4.87%,实验组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X~2=10.2233,P=0.001。结论:在留置PICC导管患者的护理当中,采取集束化管理方案能够有效减少相关性血流感染,保证患者更快更好的康复。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评价集束化护理在预防乳腺癌患者PICC置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中的效果。方法采用非同期队列对照设计,选取108例行PICC置管的化疗期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采用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置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率。结果干预组患者PICC置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为1 0.9%(6/5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8.3%(15/5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1,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对降低乳腺癌患者PICC置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率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随着疾病谱复杂化、给药途径的多样化,中心静脉置管成为当前危重症抢救、化疗、肠外营养支持等领域的重要静脉输液途径;但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最为严重的并发症—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atheter related blood stream infection,CRBSI)却是导致住院患者发生全身严重感染和死亡的常见原因之一[1-3]。循证护理是遵循证据的护理科学,根据问题,寻找实证,应用实证,再以实证为依据,为患者寻找最佳的护理措施,是目前较为先进的护理方法。本文将循证护理运用在预防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集束化护理在预防外来器械手术部位感染的效果分析。方法以我院接收治疗的2230例骨科Ⅰ类切口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013年7月至2013年12月的1180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其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作为基线数据;2014年1月至2014年6月的1050例患者为实验组,采用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发生手术部位感染21例,发生率1.78%,实验组发生手术部位感染3例,发生率0.2%,比较两组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采用有效的集束化护理,可以降低使用外来器械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集束化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中预防相关性低血压的效果。方法 将70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成对照  相似文献   

17.
<正>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通常存在抵抗力差、病情危重、基础疾病较多等特点,其发生医院感染的风险是普通病房患者的4~5倍~([1])。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是ICU常见的监测及治疗手段,但长期留置会形成血栓、感染等诸多并发症,其中以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感染问题最为严重,其与尿路感染、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合并占据医院获得性  相似文献   

18.
为了预血液透析中心的医院感染管理,我院自2007年至今,共收治68名患者,共透析28644例次,对影响医院感染管理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一系列的整改措施,保证了透析患者的医疗安全,最大限度降低感染病例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发生率、危险因素及致病菌分布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3年1月南华大学附属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NICU行外周中心静脉静脉置管(PICC)和(或)脐静脉置管(UVC)304例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304例患儿中,行PICC 268例,行UVC 104例,其中68例先后行UVC及PICC。总CRBSI发生率为6.1/1 000(35/5766)导管日;PICC CRBSI发生率为5.3/1 000导管日(27/5092);UVC CRBSI发生率为11.8/1 000导管日(8/674)。胎龄小于28周、28-32周,〉32周置管患儿CRBSI发生率分别为30.8%,11.9%,4.9%。出生体质量小于1 000 g、1 000-1 500 g、〉1 500-2 500 g、〉2 500 g置管患儿CRBSI发生率分别为22.5%,11.8%,9.1%,2.6%。PICC置管时间不超过21 d及大于21 d CRSBI发生率分别为7.2%,16.1%;UVC置管时间不超过7 d及大于7 d CRBSI发生率分别为1.6%,16.7%。病原菌以真菌为主,其次为革兰阴性杆菌及革兰阳性球菌,分别占62.9%(22/35),22.9%(8/35),14.3%(5/35)。结论小胎龄、低出生体重患儿及长时间置管患儿易发生CRBSI,应严格掌握置管指征,加强置管护理,控制置管时间,降低CRBSI发生。  相似文献   

20.
吕卫红 《首都医药》2015,(3):373-374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PICC导管维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49例PICC置管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165例PICC置管患者实施传统护理,观察在两种不同护理下患者留置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2组在全身不良反应、血栓形成及堵管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与常规护理相比,集束化护理组在PICC带管患者维护中有显著优势,能降低PICC留置期间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