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针对产妇应用产科护理新模式对降低剖宫产率的影响和作用。方法选择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在我院产科分娩的产妇86例,根据产妇床号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均为43例。其中,参照组采用常规产科护理方式,实验组行产科护理新模式,对比2组产妇分娩方式与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自然分娩比例(90.70%)明显高于参照组(72.09%),与参照组(27.91%)相比,实验组剖宫产率(9.30%)较低,实验组产妇护理总满意率(95.35%)高于参照组(74.42%),二者差异明显(P <0.05)。结论产科护理新模式更为符合产妇生理及心理需求,其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应予以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产科护理新模式对降低剖宫产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运用产科护理新模式进行孕产妇人性化服务对降低剖宫产率的影响。方法对200例经过运用产科护理新模式的产妇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在剖宫产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产科护理新模式,对孕产妇进行人性化服务,能有效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3.
刘艳 《中国实用医药》2013,(33):241-241
目的:探析产科护理新模式对降低剖宫产率的影响,旨在提高产妇的分娩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院妇产科2010年2月-2013年2月期间所收治的560例产妇,将产妇560例划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产妇各为280例;给予观察组产妇产科护理新模式,给予对照组产妇常规护理模式,比较并分析两种护理模式对剖宫产率以及分娩方式选择的影响。结果产前选择自然分娩为实验组84.3%,对照组4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剖宫产率为20.0%,对照组的剖宫产率为74.3%,两组差异显著且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产科护理新模式是行之有效的一种妇产科临床护理模式,有助于剖宫产率的降低,有助于产妇自然分娩信心的增强,应当予以广泛应用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4.
<正>剖宫产手术作为产科领域的重要手术,已成为解决难产和某些产科并发症、挽救产妇和围产儿生命的有效手段[1],近年来我国剖宫产率居高不下,已引起社会广泛性的关注。世界卫生组织规定,剖宫产率须控制在15%以下。剖宫产率如再升高,高危围生儿病死率和新生儿窒息率无明显下降趋势却徒增产妇的手术近、远期风险[2]。其新生儿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优质护理在降低剖宫产率方面的影响及其效果进行对比观察。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度作为研究期间,以上半年(2013年1~6月期间)常规护理为对照组,以下半年(2013年7~12月期间)优质护理为观察组,每组观察100例产妇。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对对照组、观察组的分娩方式进行观察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剖宫产分娩率为12.00%(12/100),对照组患者剖宫产率为28.00%(28/100),观察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对于降低剖宫产意义显著,可促进患者自然分娩,值得临床加以应用。  相似文献   

6.
刘彬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8):113-11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降低剖宫产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0例分娩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采取产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产科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并对两组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100例患者中自然分娩87例,剖宫产13例;对照组自然分娩55例,剖宫产45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理的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应用新型护理模式对产妇在围产期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400例产妇病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200例。采用传统护理方法对对照组产妇在围产期内实施护理;采用新型护理模式对观察组产妇在围产期内实施护理。结果观察组产妇接受剖宫产手术的人数和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产妇产后住院时间和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应用新型护理模式对产妇在围产期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产科护理新模式在产科中的应用及对降低剖宫产率的作用。方法将180例可自由选择术式产妇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传统产科护理模式,试验组应用产科护理新模式,对比两组产妇生产方式选择及新生儿情况。结果试验组选择剖宫产比例,最终实现剖宫产比例及新生儿中巨大儿数比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最终顺利自然生产比例显著多于对照组,两组各项数据差异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1。结论应用产科护理新模式可较好地影响产妇及其家属对生产方式的选择,也为产妇自然生产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极大地降低了剖宫产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产科护理新模式的具体实施方法及其对降低剖宫产率的影响。方法将2800例待产的健康孕产妇随机分为研究组1500例和对照组13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产科护理方法,研究组患者采用产科护理新模式实施产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剖宫产率。结果研究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产科护理新模式有利于降低临床剖宫产率,促进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个性化护理对降低剖宫产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至2015年8月本院接收治疗及护理的孕产妇104例,随机分为两组即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2例,实验组实行个性化护理,对照组临床上给予一般护理模式,精心观察两组孕产妇临床实施剖宫产概率的差异。结果实验组孕产妇的剖宫产率为94.2%(49/52)低于对照组的67.3%(35/52),两组剖宫产率的对比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而且整体产程较短、产中出血率低、新生儿不良反应事件也低于对照组。结论对孕产妇实施全程陪护的个性化护理的临床助产模式,不但能大大减轻孕产妇心理负担、减轻其对生产的恐惧、缩短分娩时间、降低产后出血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还可有效防止新生儿窒息、窘迫现象,从而对降低临床剖宫产率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剖宫产率所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于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接收的孕妇132例,按照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6例。给予对照组孕妇一般围生期护理;观察组孕妇在对照组的围生期护理的基础上,施加具有针对性的围生期护理干预。结果对照组孕妇的剖宫产率要高于观察组孕妇的剖宫产率,但观察组孕妇的护理满意度要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孕妇在剖宫产率、护理满意度方面存在的差异以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对孕妇行护理干预,可以使社会因素导致的剖宫产率得到有效降低,还有利于提高护理满意度,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0月在本院产检分娩的初产妇32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60例。在分析社会因素剖宫产的原因后,实验组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结果实验组的社会因素剖宫产率(14.4%)显著低于对照组(48.7%)(P〈0.01)。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对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率,促进自然分娩具有显著效果.值得临床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寻降低剖宫产率的有效措施,以无痛分娩为例。方法:随机抽取2017年8月一2017年12月期间分娩的300例产妇,采用双盲筛选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分娩,观察组接受无痛分娩方式,对比两组剖宫产率。结果:观察组VAS评分、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产妇而言,采用无痛分娩疼痛感低,且大多数能够顺产,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深入探讨产前护理干预对降低孕妇剖宫产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1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60例孕产妇为研究对象,在征得孕产妇及其家属同意的情况下,采用随机性分组的方式将60例孕产妇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产妇行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产妇则有针对性的加入产前护理干预,然后就两组孕产妇的剖宫产率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经过资料整合,观察组剖宫产率为20.00%(6/30),对照组剖宫产率为43.33%(13/30),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两组孕产妇在负面情绪发生率和分娩时间两项指标比较上,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孕产妇实施产前护理干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剖宫产率,还能有效改善孕产妇的心理状态并缩短分娩时间,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无痛分娩方式的实施对于降低临床剖宫产率的作用及影响。方法我院自2011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无痛分娩,现选取我院在2011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0日间收治的697例住院分娩的足月产妇组成A组,另选取2011年1月前实施常规分娩方式分娩的610例产妇组成B组,比较两组产妇的剖宫产率。结果在平均产程方面比较,A组产妇明显短于B组产妇(P<0.05);在剖宫产率方面,A、B两组产妇分别为8.46%、30.82%,两组对比,A组明显优于B组(P<0.05)。结论临床面对足月产妇时,给予其实施无痛分娩,可以在缩短产程的同时显著的降低剖宫产率,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社区健康宣教结合综合护理干预在孕产妇中的应用,为降低剖宫产率提供一定的循证依据。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5年12月于我院产科分娩,且分娩时间为36~38周,并自愿参加本研究的464例孕产妇为本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32例孕产妇,实验组实行产前健康宣教及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产前检查和护理措施。对比分析两组孕产妇产前分娩意向,最终分娩方式及选择剖宫产的原因。结果实验组232例孕产妇产前均自主选择自然分娩,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例,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35.013,P<0.01)。实验组最终实施剖宫产27例,剖宫产率为11.64%,对照组最终实施剖宫产156例,剖宫产率为67.24%,两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27例剖宫产孕产妇中均为有剖宫产医学指征的,对照组156例剖宫产孕产妇中,无医学指征有61例,两组原因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宣教结合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社区孕产妇剖宫产率,提升患者医疗服从性。  相似文献   

17.
汪萍萍 《临床医药实践》2009,(6Z):1772-1772
目的:探讨使用分娩镇痛对产妇产程进展及降低剖宫产率的影响。方法:2008年1月~12月行硬膜外阻滞镇痛分娩120例,并与同期来我院的无明显阴道试产禁忌的初产妇120例进行对比,观察产程进展,剖宫产率情况。结果:硬膜外阻滞镇痛的第2产程为(0.92±0.47)h及对照组(0.88±0.45)h,相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剖宫产率分别为29.1%、4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阻滞用于分娩镇痛对产程无明显影响,对降低剖宫产率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正>对于产妇而言,分娩是一种强烈、持久的应激源,它不但产生生理应激,还可产生精神、心理应激,从而导致一系列特征变化,而抑郁、焦虑则最为常见。健康教育的开展能够让人们认识其自身疾病,通过信息交流和沟通,能消除或者缓解患者的恐惧、焦虑心理,让患者对于医护工作人员有信任感以及安全感,从而自觉采取益于其自身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1]。因此,本研究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单胎孕妇共120例,探  相似文献   

19.
刘菊华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5):2349-2350
随着剖宫产率的升高,术后病率、新生儿病率、病死率也在升高,在剖宫产的诸原因中因心理因素要求手术居首位。为探讨降低心理因素剖宫产率行之有效的护理对策,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产前心理护理干预对降低初产妇剖宫产率的效果。方法将284例足月单胎且临产前无剖宫产指征的初产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142例,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产前护理方法,研究组产妇在此基础上对产妇进行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并于产前护理前后对两组产妇分娩方式意向情况进行比较,对两组产妇剖宫产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经过产前心理护理干预后,研究组产妇自然分娩意向者数量明显增加(P<0.05),研究组产妇剖宫产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无剖宫产指征的产妇进行产前心理护理干预,可降低剖宫产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