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改良16FR硅胶胸管胸腔闭式引流联合中心负压吸引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2例自发性气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采用改良16FR硅胶胸管胸腔闭式引流联合中心负压吸引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外科胸腔引流管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评估两组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并随访3个月。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P〈0.05),肺复张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生发生率为17.1%,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6.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6FR改良硅胶胸管胸腔闭式引流联合中心负压吸引治疗气胸临床疗效好,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微创胸腔闭式引流及胸腔内注入粘连剂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价值。方法36例自发性气胸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创胸腔闭式引流治疗,对照组采用胸腔内注入粘连剂治疗。结果治疗组18例经微创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后17例肺完全复张,无效1例,有效率94.4%,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肺复张时间、术后胸痛时间、拔管后伤口愈合时间、住院天数均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胸腔闭式引流治疗发性气胸,疗效确切,相对微创,并发症较少,置管后活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双腔气囊导尿管用于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气胸与传统硅胶管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气胸的效果差异。方法:选择52例气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治疗组采用双腔气囊导尿管行闭式引流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硅胶管行闭式引流治疗。观察两组置管引流时间、脱管发生率及皮下气肿发生情况及引流管阻塞发生率。结果:治疗组置管引流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组脱管率及皮下气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治疗组引流管阻塞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双腔气囊导尿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气胸效果优于传统硅胶管闭式引流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联合负压吸引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疗效及其并发症。方法研究对象为自发性气胸患者,按住院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2例,行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联合负压吸引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外科胸腔引流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主要观察指标为:两组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及其并发症。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92.3%,对照组治愈率为92%。两组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疗效相近,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采用外科胸腔引流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的患者术后发生皮下气肿、脓胸、血胸、胸痛及复张性肺水肿等并发症较多。结论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联合负压吸引治疗自发性气胸有着微创、快捷、并发症少、护理简单和耐受性好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腹腔引流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呼吸内科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自发性气胸,欲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的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以腹腔引流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对照组以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评估两组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组初次复张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6),对照组改行传统外科治疗患者明显多于观察组(P=0.018),对照组引流管堵塞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09)。结论腹腔引流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白雪景  石国亮  于晨芳 《河北医药》2009,31(23):3210-3211
目的通过微管引流并胸腔内注射金葡素注射液,为自发性气胸的微创治疗开创新的手段。方法治疗组选择32例气胸患者进行微管胸腔闭式引流,并胸腔内注射金葡素注射液250~400U,2h后开放引流管并对症处理,复查胸片。对照组31例,给与单纯粗硅胶管(24或32F)胸腔闭式引流,对症治疗。结果治疗组32例胸片证实肺完全复张,有效率为93.8%,住院时间及医疗费用均明显减少,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管引流并金葡素注射液胸腔内注射治疗自发性气胸患者痛苦小,疗效确切,住院费用低,可取代传统单纯粗硅胶管引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微创气胸闭式引流治疗创伤性气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80例单侧创伤性气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传统胸腔闭式引流术,观察组采取微创胸腔闭式引流术,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肺复张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穿刺完成时间、拔管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6.52±0.99)min、(5.45±0.57)d和(10.05±1.7)d,均较对照组的(9.60±1.19)min、(7.62±0.70)d和(13.58±2.20)d显著减少,观察组患者VAS评分为(3.05±0.45)分,较对照组的(7.11±0.86)分显著减少,且两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7.50%,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创伤性气胸效果确切,可明显减少患者术后疼痛及并发症,且操作简单、损伤小,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值得进行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8.
探讨微创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疗效。2013年1月至2015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初次发作的自发性气胸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观察组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对照组采用24或26号“蘑菇头”硅胶管行胸腔闭式引流,对比分析2组疗效、并发症、症状缓解时间、带管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观察组疗效、症状缓解时间、带管时间、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微创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疗效好,操作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住院费用低,患者易于接受,值得临床选择性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穿刺引流管用于治疗创伤性胸腔积液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设计将64例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用的是传统引流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研究组采用8F腹腔穿刺引流管进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置管过程中疼痛评分、置管后疼痛评分、置管耗时、引流管留置时间、引流量、治疗效果等有无差异,并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和对照引流管引流量、引流管留置时间、治疗效果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在置管过程中、术后4、12、24、48 h VAS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较对照组置管耗时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围手术期均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穿刺引流管进行胸腔闭式引流技术治疗创伤性胸腔积液疗效较好,患者置管时及置管后疼痛减轻、耐受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胸腔闭式引流联合白细胞介素(IL)-2胸腔内注入治疗顽固性气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确诊为顽固性气胸患者105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C组各35例,A组采用胸腔闭式引流治疗,B组采用IL-2胸腔内注入治疗,C组采用胸腔闭式引流联合IL-2胸腔内注入治疗。观察3组患者漏气终止、肺复张和拔管时间、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C组终止漏气、肺复张以及拔管时间均少于A组和B组(P<0.05),而A组和B组各项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总有效率91%高于B组71%与A组63%(P<0.05),B组与A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并发症发生率11%低于B组23%与A组29%(P<0.05),B组与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胸腔闭式引流联合IL-2胸腔内注入治疗顽固性气胸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胸膜引流套件和传统胸腔闭式引流管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6年2月~2012年2月自发性气胸患者105例,分别采用胸膜引流套件治疗(治疗组,53例)和传统胸腔闭式引流管治疗(对照组,52例),比较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自发性气胸的疗效。结果:两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带管时间少于对照组。结论:应用胸膜引流套件治疗自发性气胸是一种简单、安全和同样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腋前线第三肋间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气胸的价值。方法选择同时期内气胸行胸腔闭式引流术病例9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经腋前线第三肋间手术组)46例和对照组(经锁骨中线第二肋间手术组)50例进行对照研究。评价术后疼痛程度、引流时间、引流管堵塞或脱落情况。结果两组病例均手术成功,实验组术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引流时间对比无差异(P>0.05),术后引流管堵塞或脱落情况的发生例数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腋前线第三肋间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部分气胸患者是安全可行的,能够减少创伤,易于术后管理,容易被患者接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微创闭式引流术治疗慢阻肺并发自发性气胸的临床价值。方法 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收治慢阻肺患者103例,以治疗时间划分为治疗组58例、观察组55例进行基础对症治疗后,治疗组患者采用微创胸腔闭式引流,对照组患者采用负压吸引闭式引流注入粘连剂治疗。结果治疗组58例患者有效53例,无效5例;对照组患者有效41例,无效14例,P=0.0168,术后一般情况肺复张时间、术后胸痛时间、伤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有显著差异。结论微创闭式引流治疗慢阻肺并发自发性气胸可减少疼痛时间、肺复张时间短、伤口愈合快适合慢阻肺并发自发性气胸治疗,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引流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联合持续负压吸引治疗COPD合并气胸的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8年6月共67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其中治疗组28例,采用腹腔引流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联合持续负压;对照组39例,采用常规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回顾性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结果观察治疗组患者平均带管时间、肺复张时间、住院时间均小于对照组,术后无疼痛;治疗组的肺功能、动脉血气分析分析均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 0.05)。结论腹腔引流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联合持续负压吸引治疗COPD合并气胸,疗效好,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对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自发性气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40例,观察组采用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参考组采用粗硅胶管闭式引流,比较两组患者肺复张时间、治疗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肺复张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参考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考组(P<0.05)。结论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与传统胸腔闭式引流疗效相当,并发症较少,痛苦小,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ICU中突发气胸的临床疗效。方法64例自发性气胸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2例。实验组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对照组采用硅胶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对比两组疗效、闭式引流并发症、气胸闭合时间、症状缓解时间、带管时间及住院时间,以此评估其疗效。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症状缓解时间、气胸闭合时间、带管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ICU中突发气胸的临床疗效好,并发症发生率低,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细导管排气减压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气胸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COPD并发气胸的患者112例,按患者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常规组(57例)和气体分析组(55例).常规组选用标准引流管,气体分析组根据先后2次胸腔内气体分析的结果决定气胸的类型,并据此选择细导管抽气治疗或细导管与水封瓶相连行闭式引流术治疗.结果:插管减压24 h内,常规组的患肺完全复张率(17.54%)与气体分析组(21.8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d内气体分析组的患肺复张率低于常规组,皮下气肿和引流失效发生率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脱管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PD并发气胸气体分析后以交通性及张力性气胸为主,标准胸腔引流管疗效优于细导管,细导管引流仅适用于闭合性气胸.  相似文献   

18.
宋瑞佳 《河北医药》2014,(18):2793-2794
目的 观察液气胸患者行微创胸腔闭式引流治疗后的疗效及并发症情况。方法 对邢台县医院收治的50例液气胸患者采取微创胸腔闭式引流治疗,并从疗效及并发症方面与传统胸腔闭式引流(n=29)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微创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有效率为94.0%,达到传统法的疗效,且并发症、疼痛程度低于传统胸腔闭式引流法(P〈0.05)。结论 微创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液气胸疗效确切、并发症少、患者痛苦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彭荣建 《抗感染药学》2010,7(3):220-222
目的:比较中心静脉导管与传统硅胶管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将自发性气胸患者62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0例予中心静脉导管进行胸腔闭式引流术配合负压吸引;对照组32例予传统硅胶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配合负压吸引。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肺完全复张时间及治愈率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中心静脉导管与硅胶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疗效无统计学意义,但治疗组的并发症明显少于、轻于对照组。结论:中心静脉导管进行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优于传统的硅胶管胸腔闭式引流术。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开放椎弓根螺丝内固定术)和观察组(开放椎弓根螺丝内固定术),各30例。对比临床效果及治疗前后疼痛评分、睡眠质量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2组疼痛评分、睡眠质量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对比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疼痛评分、睡眠质量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保证患者预后及身体状态,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