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目的:分析口腔护理行为对种植体周围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到2016年2月期间在本院实施种植义齿完成修复的54例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口腔护理行为干预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刷牙次数、刷牙时间以及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生几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刷牙次数、刷牙时间以及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生几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之间的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护理行为对种植体周围炎的影响较大,有助于帮助患者形成良好的口腔清洁习惯,降低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生几率,建议在临床护理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种植体周围炎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为防治种植体周围炎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128例口腔种植修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8例患者,其中诊断种植体周围炎44例患者作为病例组,其余84例为对照组.两组间患者日常使用的牙刷类型、每天刷牙次数以及食物嵌塞后是否及时处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吸烟史、每日吸烟量及是否有糖尿病病史、血糖控制效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种植后是否定期随访和定期到医院进行洁牙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口腔种植修复患者后期口腔卫生护理、个人生活行为方式以及定期随访情况会影响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龈下喷砂对种植体周围炎发病率的影响,分析疾病发生风险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8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早期种植体周围病患者74例作为炎症组研究对象,种植体共计142颗。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37例和研究组3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碳纤维头超声洁治和氯己定冲洗,研究组给予甘氨酸颗粒龈下喷砂,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选择同期在我院行口腔种植修复而未发生种植体周围炎112例作为无炎症组,分析种植体周围炎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天然牙治疗前后附着丧失差异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种植体出血指数改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生与文化程度、吸烟、饮酒、牙周病史、糖尿病、种植部位、角化牙龈情况、种植体咬合情况、种植体使用时间、定期洁牙等有关,其中吸烟、饮酒、牙周病史、糖尿病、不定期洁牙和种植体使用时间长是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生多与患者自身因素有关,因此在治疗中除了应严格遵循适应证外,还应加强对高风险患者的卫生宣教,同时做到定期复查,以尽早发现和治疗。而对于早期种植体周围炎的治疗,龈下喷砂可达到与超声联合氯己定冲洗治疗相近的效果,可有效控制种植体周围探诊深度和出血,这对于种植体周围炎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吸烟与种植体周围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35例吸烟患者口内78个种植牙作为实验组和43例不吸烟患者76个种植牙作为对照组,二期修复3年后进行种植体周健康检查,计算两组种植体存留率(retained rate,RR),及探诊后出血指数(modified SulcusBleeding Index,mSBI),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种植体边缘骨吸收量(marginal bone loss,MBL),并进行比较。结果吸烟组与不吸烟组比较种植体存留率均为100%无差别;两组探诊后出血指数、探诊深度、边缘骨吸收量差异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吸烟与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生没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IL-6及NF-κB表达在种植体周围炎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取120例在我院进行种植义齿治疗的患者,入院时间为2015年4月~2016年4月期间,共有126颗种植牙,以种植体周围是否发生炎症分为炎症种植体组(51颗),健康种植体组(75颗),炎症种植体组根据种植体周围炎疾病分类标准分为三组,即轻度种植体周围炎组(轻度组)、中度种植体周围炎组(中度组)、重度种植体周围炎组(重度组),把对侧同名健康天然牙作为对照组(67颗),采集和测量龈沟液,测量龈沟液NF-κB及IL-6的表达情况,并进行牙周学检测。结果炎症组龈沟液含量、PD、SBI、PLI明显高于对照组及健康种植体(P 0.05),对照组及健康种植体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炎症种植组中的3个亚组龈沟液中NF-κB、IL-6比对照组及健康种植体组的分泌水平高,且随着病情的加重,NF-κB及IL-6水平不断升高;种植体周围炎患者龈沟液中IL-6与NF-κB呈正相关(r=0.758,P=0.002)。结论口腔种植体周围炎患者龈沟液中IL-6、NF-KB水平升高,IL-6、NF-KB可能参与疾病发生发展,能够反映炎症程度,二者在种植体患者龈沟液中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口腔牙列缺失患者微创种植牙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在医院口腔种植科行微创种植手术的患者11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老年微创种植牙的围手术护理方法。结果:全部患者在种植手术过程中生命体征平稳,种植体植入顺利患者感觉良好,种植体存活率达94.01%,术后未出现种植体周围炎等并发症,患者基本能按要求维护种植体。结论:口腔种植围手术期良好的护理是种植牙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细致精心的口腔护理可提高种植体存活率,促进患者顺利康复。  相似文献   

7.
《临床医药实践》2017,(8):613-616
目的:通过观察口腔冷疗法预防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并发口腔黏膜炎的效果,探索适合放疗联合化疗作为移植预处理方案患者的口腔护理路径。方法:随机选择21例放疗联合化疗作为移植预处理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在进行常规口腔护理的基础上,根据预处理期间是否使用口腔含冰水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10例,实施常规两种漱口液含漱,即A液为生理盐水500 m L+庆大霉素注射液20万U+四氢叶酸钙25 mg,B液为生理盐水500 m L+制霉菌素5片。实验组11例,在实施常规A、B两种漱口液交替含漱口的基础上,分别在放疗及输注化疗药物开始前30 min至结束后30 min,每隔15~30 min口含冰水,每次2~3 min。比较两组发生口腔黏膜炎的程度及出仓时间。结果:实验组有效控制了预处理方案所致的3级以上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缩短了入住移植仓内的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口腔冷疗法可降低放疗联合化疗作为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患者口腔黏膜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促炎因子水平对牙列缺失种植修复后种植体周围黏膜炎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5月我院行种植修复的130例牙列缺失患者,所有患者于治疗后1周检测TNF-α、IL-1、IL-6水平,且种植修复后完成6个月随访,统计种植修复后种植体周围黏膜炎发生情况。比较发生与未发生种植体周围黏膜炎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及促炎因子水平,绘制ROC曲线、分析促炎因子水平对牙列缺失种植修复后种植体周围黏膜炎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 随访时间6个月,130例种植修复后的牙列缺失患者发生种植体周围黏膜炎48例(36.92%)。两组合并糖尿病、吸烟史比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其他资料比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组TNF-α、IL-1、IL-6水平高于未发生组(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TNF-α、IL-1、IL-6单独及联合预测牙列缺失患者种植修复后种植体周围黏膜炎发生的AUC>0.70,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且联合预测价值更高。结论 促炎因子水平对牙列缺失种植修复后种植体周围黏膜炎发生的具有一定预测价值,且水平越高种植体周围黏...  相似文献   

9.
    
王月娥 《数理医药学杂志》2020,33(10):1575-1576
目的:行口腔种植修复技术治疗慢性牙周炎患者,对口腔种植修复技术治疗的近远期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某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慢性牙周炎患者100例,对所有患者均实施口腔种植修复技术进行临床治疗,分别在治疗的3个月、6个月、9个月和12个月进行有问题的存留种植体、失败中的种植体、已失败的种植体与成功存留的种植体进行数量统计与分析。结果:12个月的有问题的存留种植体(0例)、失败的种植体数量(0例)均低于3个月(分别为7例、5例)、6个月(分别为5例、2例)与9个月(分别为2例、2例)的数量(P0.05),差异显著;12个月成功存留的种植体数量(96例)均高于3个月(84例)、6个月(89例)与9个月(92例)的数量(P0.05),差异显著。随着时间变化,成功存留的种植体越来越多,有问题和失败的种植体则越来越少。结论:行口腔种植修复技术治疗慢性牙周炎患者,能够促进患者病情尽快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动物模型口腔种植体周围炎龈沟液中IL-6、NF-κB的表达情况。方法:选取5只成年杂种犬,每只犬全麻下拔除下颌前磨牙,即刻植入种植体,植入3个月确定骨结合后,丝线栓结法建立实验性动物口腔种植体周围炎模型, ELISA方法测量出种植体周围炎模型建立前后IL-6、NF-κB的含量并进行分析。结果:种植体周围炎模型建立后骨缺损呈楔形吸收;健康种植体周围龈沟液中检测到极少量IL-6及少量NF-κB;种植体周围炎龈沟液中检测到较多IL-6和NF-κB含量。结论:丝线栓结法可成功建立与临床实际近似的种植体周围炎模型。 IL-6、NF-κB参与实验性动物口腔种植体周围炎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种植体周围炎是指由于种植体周围细菌感染,而发生软硬组织的慢性、破坏性炎症,它会导致患者出现诸如牙龈肿胀、出血、溢脓和变薄等症状,甚至会导致牙槽骨被炎症吸收、种植体脱落等[1-2]。术后居家护理效果则是影响种植体周围炎发生的重要因素,从而影响种植体长期成功率[3]。据报道,基于知识、信念、行为(KABP)护理模式可以指导医务人员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并建立积极的康复信念,以便他们能够改善自我管理行为并积极参与疾病预防[4]。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化疗过程中口腔黏膜炎的预防与护理方法,总结经验。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2月在我院进行化疗治疗的62例ALL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2例,分别给予口腔常规护理与改良式口腔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口腔黏膜炎发生率、口腔卫生清洁率分别为28.13%、73.53%,与对照组56.67%、36.67%相比较,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式口腔护理有助于预防与降低ALL患者化疗期间口腔黏膜炎的发生,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并比较局部使用盐酸米诺环素和10%碘合剂治疗种植体周围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种植体周围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10%碘合剂牙周留置,观察组给予盐酸米诺环素进行治疗,3周为1个疗程,统计患者在治疗前后菌斑指数(PLI)、探诊深度(PD)和龈沟出血指数(SBI)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1、3周后,两组患者的PLI、PD、SBI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周后变化最为明显,观察组、对照组的PLI分别为(1.46±0.31)、(1.62±0.35),PD分别为(2.76±0.35)mm、(3.12±0.41)mm,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6周后各指标均有上升。对照组和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3%、3.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米诺环素治疗种植体周围炎的疗效优于10%碘合剂,安全性高,但应每隔3周进行重复治疗,有利于种植体周围炎的彻底治愈。  相似文献   

14.
习伟宏  杨健 《江西医药》2013,(9):753-754
目的探讨龈沟液内毒素含量的变化及与种植体周围炎的关系。方法选择健康种植体88例,种植体周围炎12例,健康牙100例,鲎试剂光测定法检测种植体周、牙周龈沟液内毒索含量;同时检查各自的临床指标牙龈出血指数及探诊深度。结果健康种植体龈沟液内毒素含量在1周内含量最高,1个月后逐渐稳定;种植体周围炎龈沟液内毒素含量高于健康种植体高于健康牙。结论口腔种植体较健康牙更容易发生种植体周围炎,需要患者注重口腔卫生保持。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盐酸米诺环素治疗口腔种植体周围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70例(70颗种植体)口腔种植体周围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35例(35颗种植体)。对照组接受常规牙周机械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盐酸米诺环素治疗。对比两组疗效,龈沟液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牙周指标(菌斑指数、牙周袋深度、探诊出血)。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4.29%高于对照组的74.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IL-1β(0.89±0.15)ng/ml、IL-6(2.48±0.31)ng/ml、TNF-α(0.54±0.18)ng/ml均低于对照组的(1.30±0.26)、(3.93±0.90)、(1.11±0.26)ng/m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菌斑指数、牙周袋深度、探诊出血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米诺环素治疗口腔种植体周围炎,能改善炎性因子及临床牙周状况,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正>高原地区海拔较高,空气稀薄,导致厌氧菌在口腔中大量繁殖,影响牙周组织健康,极易引起种植体周围炎。当患者发生种植体周围炎后,龈沟液中各种细胞因子,如淋巴因子,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等以表现出低浓度或高浓度的形式形成了细胞因子信号系统。本研究对我院315例检测口腔健康者的牙龈沟液中的炎症因子进行差异性分析,并提出护理对象,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5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不同健康教育模式对提高儿童口腔保健的干预效果。方法92例进行口腔检查儿童,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46例。对照组儿童给予口腔保健的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儿童给予口腔保健的综合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刷牙情况(正确刷牙姿势、刷牙时间、每日刷牙次数≥2次)、不良口腔行为(睡前含奶嘴、咬手指、舔唇、吃东西后不漱口)、龋齿与牙龈炎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组保持正确刷牙姿势比例73.91%、每日刷牙次数≥2次比例69.57%均高于对照组的43.48%、39.13%,刷牙时间(2.96±0.42)min长于对照组的(1.78±0.36)min,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含奶嘴、咬手指、舔唇、吃东西后不漱口发生率均低于干预前,且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龋齿与牙龈炎发生率分别为4.35%、2.17%,均低于干预前的21.74%、13.04%,且低于对照组的17.39%、13.0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行口腔保健的综合健康教育有利于儿童正确进行刷牙,纠正不良口腔习惯,有效降低龋齿、牙龈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术前口腔护理频次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相关性.方法 将400例确诊需择期在全麻下行心脏手术的心胸外科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200例.实验组在术前1天的餐前、餐后、睡前及插管前30 min常规刷牙后给予漱口,对照组术前1天常规的早晚刷牙后漱口液(复方氯已定)漱口,比较两组口咽部菌落数、VAP发生率、死亡率、MV时间和ICU住院时间.结果 实验组口腔护理2 h后、插管前以及拔管后4 h的口腔护理前菌落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理后VAP发生率、死亡率、MV时间和ICU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术前增加口腔护理频次,可有效提升患者口腔清洁度,降低VAP发生,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口腔综合保健干预对儿童龋齿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2010-2013年于偏关县妇幼卫生保健院接受口腔检查的儿童7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应用常规龋齿治疗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口腔综合保健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半年后的正确刷牙比例,每天刷牙次数、牙齿保健知识掌握程度及龋齿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儿童的正确刷牙比例、刷牙2次以上比例、饭后漱口比例均高于对照组,龋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口腔健康知识掌握程度为91.9%;对照组为5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每次刷牙时间为(3.0±1.0) min,观察组每次刷牙时间为(3.1±1.0) min,两组儿童刷牙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腔综合保健干预对儿童龋齿的预防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20.
<正>种植体周围炎是种植体周围发生的菌斑相关的病理性情况,特点为种植体周围黏膜炎症及渐进性的支持骨组织丧失~([1,2])。大量研究证实,菌斑生物膜是种植体周围炎的始动因素。致病菌的定植可引发一系列宿主免疫炎症反应,并最终导致种植体周围牙槽骨吸收,继而种植体松动脱落,种植修复失败~([3])。此外,种植体周围疾病的一些风险因素如:牙周炎、糖尿病及吸烟等将增加患病的风险,从而影响种植牙愈合效果,最终导致种植牙失败现象发生~([4,5])。因此,如何避免早期种植牙发生种植体周围炎,已成为目前临床相关学者重点研究讨论的话题。为此,本次研究详细分析了种植体周围炎导致早期种植牙失败的原因和防治策略,详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