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护理对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接受的62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31例:传统护理)与实验组(31例: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预后情况。结果实验组护理干预后同一时间段Fugl-Meyer运动量表与Barthel日常生活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各项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给予早期康复锻炼可有效改善患者运动能力,提升患者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2.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治疗依从性、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以本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14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情况。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神经功能改善率、治疗依从性等都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显著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有效改善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中国医药科学》2016,(13):99-101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性康复护理干预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我院急诊科和神经内科所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格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一般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早期综合性康复护理。对两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功能独立性,治疗依从性以及生活质量改善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NIHSS评分值(16.28±2.10)分显著降低,而FIM评分值(104.36±9.05)分则显著提高,总依从率显著提高,高达93.02%,而不能依从的比率则显著降低,仅为6.98%,日常生活、物质功能、社会功能以及心理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降低,经过统计学处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综合性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治疗依从性以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康复护理干预联合丁苯酞治疗的中重度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8~10月我院收治132例的中重度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根据是否采用康复护理干预分为两组各66例,所有患者均采用丁苯酞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日常生活能力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3.9%,显著高于对照组81.8%,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丁苯酞治疗中重度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全面改善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护理效果,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方法:随机将123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成观察组62例,对照组61例。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能力评分。结果:经过护理后所有患者的生活能力与护理前比均有提高,且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能力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患者生活能力恢复较好,临床推广价值价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预见性护理在急诊脑卒中患者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我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接受的88例急诊脑卒中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给予预见性护理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实验组(44例)与对照组(44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应用预见性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2%,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对临床护理满意度为95.4%,高于对照组,P0.O5。结论:对于急诊脑卒中患者给予预见性护理可于晓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早期康复护理措施应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取得的效果。方法收集医院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24例,以数字随机分组法,给予一般临床护理方法的62例纳入对照组,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措施的62例纳入观察组,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与护理满意情况观察对比。结果 FIM量表评分护理干预后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为(96.50±16.00)分、(75.50±8.50)分,Barthel指数评分护理干预后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为(80.50±4.00)分、(60.40±2.00)分,干预后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SF-36生活量表评价,各指标包括心理与生理维度以及情感职能、社会功能等评分结果观察组均相对较高,组间差异明显(P<0.05)。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95.16%(59/62)与对照组88.71%(52/62),组间有显著差异(P <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下,对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与生活质量有积极作用,且能够提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应在护理实践中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缺血性脑卒中并发症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3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临床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褥疮、深静脉血栓、肺部感染与泌尿系统感染等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其护理后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物质生活状态、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不仅能够积极避免并发症的发生,也有利于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并观察以微信为载体的脑卒中出院患者家庭延续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方法将2017年3月~2019年1月在我院脑病科住院的4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20例与对照组20例,对照组予常规出院护理指导,实验组以微信为载体家庭延续护理方案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的康复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日常生活功能、康复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基于微信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可提高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肢体运动功能、患者康复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年卫红 《中国医药科学》2014,(18):121-123,136
目的分析超早期康复护理改善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功能的效果。方法随机将105例脑卒中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分析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提高ADL评分、提高FMA评分和降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干预后总有效率92.45%明显高于对照组75.00%(P0.05);实验组肩手综合征和足外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改善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功能,促进中枢神经功能重建,在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病人神经功能,肢体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卒中后抑郁状态恢复的作用。方法:将120例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60例,接受常规治疗与护理;干预组60例,接受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结果:干预组以上观察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有效减轻脑卒中偏瘫病人残疾的发生,能促进偏瘫病人的恢复。(P<0.05)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4月我院康复科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86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下肢功能恢复情况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MRF值及Barthel评分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显著提升患者下肢运动的功能指标,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护理干预对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126例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除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及护理外,为患者制定康复护理计划,进行综合康复护理。对照组只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一般临床护理。应用Brunnstrom偏瘫运动功能评定两组患者上肢、下肢运动功能,并进行比较。结果干预组上肢、下肢功能恢复的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期给予康复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栓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降低脑血栓患者致残率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3月-2018年2月90例急性脑血栓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施行常规化护理干预,实验组应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急性脑血栓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康复出院时间、康复训练依从性;护理前后患者生活能力和运动功能;致残率。结果:实验组急性脑血栓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康复出院时间、康复训练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生活能力和运动功能相近,P0.05;护理后实验组生活能力和运动功能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致残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急性脑血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康复依从性,缩短康复时间,提高活动和生活能力,提高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吕米娟  余静 《贵州医药》2022,(2):326-327
目的 浅析综合护理干预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就诊时间及静脉溶栓用药时间的影响.方法 纳入本单位2018年7月至2020年7月间收治的15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研究样本,按照入院时间先后将其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5例,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就诊-溶栓用药时间均短于...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脑卒中患者108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采取早期康复护理模式。评价患者的护理效果,干预后生活质量以及患者和家属的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治愈率,生活质量及满意度都显著性提高(P <0.05)。结论使用早期康复护理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适合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早期功能训练在急性脑卒中患者肢体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72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6例.干预组重点从早期心理护理、良姿位摆放位置、运动训练等方面进行干预,获取最佳证据,指导临床护理;对照组给予定时翻身拍背、口腔护理及协助生活护理等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Barthel指数评分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Barthel指数评分均显著提高(P<0.05);干预组Barthel指数评分为(71.24±34.00)分高于对照组的(60.30±7.9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功能训练能降低急性脑卒中的致残率,促进患者的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脑卒中患者90例,按入院顺序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护理。结果干预后6个月,两组Fugl-Meyer指数(FMI)评分、Batthel指数(MBI)评分及神经功能缺损(NFI)评分均显著增高;干预组FMI评分及MB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而NF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早期康复护理有助于脑卒中患者的早期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9.
苏舒曼 《现代医药卫生》2013,(20):3059-3060
目的 观察早期实施综合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对脑卒中偏瘫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8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遵循脑卒中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肢体功能康复和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早期综合性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患肢功能恢复,最大限度地恢复日常生活能力,明显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专案突破护理在缺血性脑卒中偏瘫肢体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9年3月至2020年6月该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45例设为对照组,将2020年7月至2021年10月于该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45例设为试验组。对照组按缺血性脑卒中常规康复模式施护,试验组针对康复锻炼依从性问题行专案突破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肢体功能康复锻炼依从性及干预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 试验组肢体功能康复锻炼总依从率88.9%(40/45)高于对照组的66.7%(30/45),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采用专案突破护理解决缺血性脑卒中偏瘫病例的功能锻炼依从性低下问题效果显著,可取得更佳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