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李硕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8,14(16):1838-1840
癫痫(epilepsy,EP)是脑的原发病中最常见的一种,也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慢性神经系统疾患之一[1],每年增加30~40万新确诊患者[2],以1岁以内为最高[3].由于此病具有长期性、反复发作性、难治性特点,需长期甚至终生服用抗癫痫药,因此,癫痫将给患者和家庭带来沉重的心理和家庭负担[2].  相似文献   

2.
继发性癫痫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为7%~14%[1],尤其多见于大量脑出血或大面积脑梗死的老年患者.根据卒中后癫痫发作的时间,把卒中后癫痫发作分为早发性癫痫和迟发性癫痫,一般以卒中后2周作为早期和迟发性癫痫的分界点[2].国内外研究[2-3]表明,早发性癫痫发作占卒中后癫痫的60%~75%,脑出血、脑栓塞及蛛网膜下隙出血易引起早发性癫痫.  相似文献   

3.
<正>压舌板是一种常用的医疗器械,主要用于压住患者的舌头,以观察患者口腔及咽喉的情况,在医院的门诊及临床各科室中应用广泛,其用量多,周转速度快。压舌板清洗消毒方法是将压舌板放入筐中,遵循先清洗后消毒的处理程序[1]。但由于压舌板清洗消毒时不易固定,且清洗量大,消毒过程中相互容易粘合,造成清洗、消毒及干燥不彻底等问题[2],极易导致细菌繁殖,存在医院感染隐患。设计一种既能提高清洗消毒质量,又能缩短干燥时  相似文献   

4.
癫痫是一种较常见的慢性脑部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目前癫痫仍以药物治疗为主,51%的患者需要抗癫痫药(antiepileptic drugs,AEDs)来控制痫性发作[1],现将癫痫的药物治疗现状及进展进行综述,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潘艳红  汤伦  吕娜 《中国临床护理》2011,3(4):300-300,303
全身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geneeralized convulsive status epolepticus,GCSE),是指1次癫痫发作持续30min以上,或连续多次发作、发作间期意识或神经功能水平未恢复至通常水平[1],是常见的危重急症,如不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当,可因呼吸障碍继发缺氧,或因长期抽搐不止造成呼吸、循环衰竭而危及患者的生命,导致患者致残或病死率升高.我院自2007年12月-2009年12月共收治25例GCSE患者,通过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急救护理干预,减少了癫痫持续状态所致的后遗效应,降低了病死率.  相似文献   

6.
癫痫是由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所导致的短暂性脑功能障碍综合征 [1],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癫痫已成为一个全球公共卫生问题,影响着全球约7000多万人 [2].我国约有1000万例癫痫患者 [3],在儿童和青少年群体中发病率高 [4].癫痫是可控制性疾病,大约65%~70%的患者经规范抗癫痫药物(antiepileptic...  相似文献   

7.
正癫痫是一种常见的反复发作的慢性神经系统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全球约有5000万癫痫患者,而我国的癫痫患者约达900多万,并以每年40万的速度增长。目前癫痫的治疗主要以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为主,在过去的30多年中已有超过15种第三代抗癫痫药物问世,但目前仍有20%—30%的患者无法通过药物来控制癫痫的发作[1],而通过外科手术切除癫痫灶的缓解率也只能达到40%—60%左右[2—3]。而且并不是所有患者都适合外科手术治疗,尤其是具有多个癫痫灶或癫痫灶定位在功能皮质区的患者不适合手术切除治疗。经颅直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 tDCS)作为一种新兴的、非侵入性神经调节  相似文献   

8.
癫痫为常见的神经症状,患病率为3%~7%[1]。由脑部或全身其它疾病引起的癫痫为继发性或症状性癫痫.神经精神症状在尿毒症患者中甚为普遍。有报告其发生率可达15%~86%[2]。尿毒症也是继发症状性癫痫因素之一[3],常被临床疏忽。现就我们观察到的23例尿毒症继发症状性癫痫的相关因素作一分析。1临床资料23例患者为1991年1月~1998年5月住院治疗的患者,占同期住院尿毒症患者的19.5%(23/118),其中男14例,女9例;平均年龄(56.6±7.5)岁。原发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致慢性肾功能衰竭14例,甘露醇性急性肾功能衰竭4例.子宫癌放疗后继…  相似文献   

9.
癫痫患者经长期、系统用抗癫痫药物治疗2年以上无效,或发作频繁,每月至少发作4次以上,称为难治性癫痫。颞叶癫痫长期服药效果不好,最易发展为难治性癫痫,在难治性癫痫中颞叶癫痫的比例可达34%[1],部分难治性癫痫可通过外科手术治疗达到满意疗效[2]。手术的前提是准确定位致痫灶  相似文献   

10.
青少年肌阵挛癫痫(juvenile myoclonic epilepsy,JME)是特发性全面癫痫综合征(idiopathic generalized epilepsy,IGE)的一种常见类型,约占IGE的26%,所有癫痫患者的5%~12%[1],误诊率较高。JME多在青春期时起病,但仍有小部分患者在20岁左右起病,女性患病率比男性略高[1]。JME主要特征是上肢的肌阵挛发作,特别是早上刚起床后容易出现。约1/3的患者会伴  相似文献   

11.
脑梗死后继发癫痫是脑梗死的常见并发症,随着脑梗死发病率的增高而日渐增多,有报道达10%~14%[1],继发癫痫反复发作会导致脑损害进一步加重,严重影响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和预后,因此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防治该病意义重大。煤  相似文献   

12.
<正>癫痫是一种以皮质兴奋性和抑制性失衡为特点的常见的慢性神经系统疾病,约有三分之一的患者为耐药性癫痫患者[1],即经过两种或两种以上合理选择、足量使用的抗癫痫药物方案治疗后仍发作控制不佳[2],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心理功能。对于无法接受手术治疗的耐药性癫痫患者,有必要寻求神经调节技术辅助药物以控制癫痫发作[3]。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相似文献   

13.
病毒性脑炎伴癫痫持续状态已是脑实质损伤的严重临床表现[1].癫痫持续状态(status epilepticus,SE)是指癫痫发作超过30 min或2次以上连续发作,发作间期意识不恢复[2],是神经科常见急症之一,目前国际资料表明病死率达5%~15%,致残率39%~59%,后遗症状以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最明显,持续时间越长,其致残率及病死率亦越高.  相似文献   

14.
正约束是指使用任何物理或机械性设备、材料或工具附加或临近于患者的身体,使患者不能轻易将其移除,限制其自由活动或使患者不能正常接近自已的身体[1]。身体约束是ICU常见的保护性措施之一[2],常用来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等不良事件发生,以保证患者安全[3]。对于躁动明显的患  相似文献   

15.
正癫痫持续状态(Status Epilepticus,SE)或称癫痫状态,是癫痫连续发作之间意识未完全恢复又频繁再发,或癫痫发作持续30 min以上未自行停止~[1]。癫痫持续状态是神经内科常见的急症,不及时治疗可因循环衰竭、电解质紊乱或神经元兴奋、毒性损伤导致永久性脑损害,致残率和死亡率均很高。任何类型的癫痫均可出现持续状态,其中全面强直-阵挛发作最常见,危害性也最大~[2]。本科于2015年10月24日收治1例癫痫持续状态致昏迷的患者,经精心救  相似文献   

16.
癫痫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种脑部慢性疾病,其特征是脑内神经元群反复发作过度放电引起的突发性、暂时性脑功能失常,临床上出现意识、运动、感觉、精神或自主神经功能障碍[1],其中约50%的患病者为儿童和青少年,是儿童期最为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2].从世界范围来看,约有1/10的学龄儿童受到癫痫的影响[3,4].  相似文献   

17.
超声诊断气胸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胸是急诊尤其是创伤患者常见的情况,也是机械通气患者容易发生的并发症.大量气胸尤其是张力性气胸危及患者生命,但临床上仍容易误诊或漏诊气胸,甚至导致严重的后果[1-3],早期如何有效诊断和及时处理是关键.  相似文献   

18.
颅内肿瘤是症状性癫痫的常见病因,癫痫发作可以是颅内肿瘤患者最早和惟一的临床表现[1-10]。胶质瘤是引起癫痫发作最常见的颅内肿瘤之一。26%~83%的胶质瘤患者伴有癫痫发作[11]。Moots等[12]评估了与恶性胶质瘤相关的年龄大于20岁的癫痫患者,60%患者在病程中至少有过一次癫痫发作,其中46%以癫痫发作为首发症状。  相似文献   

19.
<正>约束是指使用任何物理或机械性设备、材料或工具附加或临近于患者的身体,使患者不能轻易将其移除,限制其自由活动或使患者不能正常接近自已的身体[1]。身体约束是ICU常见的保护性措施之一[2],常用来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等不良事件发生,以保证患者安全[3]。对于躁动明显的患  相似文献   

20.
癫痫(epilepsy,EP)是神经科常见的慢性临床综合征,困扰着全世界约1%的人群[1]。目前,EP的治疗以抗痫药物(antiepileptic drugs,AEDs)为主,然而其长期使用会引起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和血液系统的严重不良反应,使部分患者无法耐受。同时,约25%的EP患者即使使用AEDs EP仍反复发作,甚至成为难治性EP[1]。虽然部分难治性EP患者可以通过手术治疗,但致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