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在ICU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到2017年01月收治的128例重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的患者给予肠内营养支持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氮平衡、血浆蛋白和上臂肌围均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但是提高了感染发生率;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前后上臂肌围和血浆白蛋白以及血红蛋白都没有明显差异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提高了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在 ICU 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1月—2013年11月邢台市第三医院 ICU 收治的90例危重症患者,将其根据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患者入 ICU 后2d 进行肠内营养支持,观察组则于患者入 ICU 后≤2d 进行肠内营养支持,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与干预后1、2周时的营养状态指标及胃肠道并发症发生率、感染发生率,其中营养状态指标为血清蛋白、前清蛋白、肱三头肌皮褶厚度、上臂肌围及血红蛋白水平。结果干预前两组的血清蛋白、前清蛋白、肱三头肌皮褶厚度、上臂肌围及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1、2周观察组的营养状态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胃肠道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在 ICU 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及控制感染,且不增加胃肠道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早期肠内营养(EN)用于ICU危重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06例ICU危重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3例.治疗组采用早期EN,对照组采用传统胃肠营养.治疗2周后比较2组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体质量指数和胃肠道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营养支持前2组ALB、Hb及体质量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支持2周后,2组ALB、Hb及体质量指数均高于营养支持前,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胃肠道呕吐、腹胀、腹泻、便秘和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危重症患者早期给予EN可更好地改善全身营养状况,降低胃肠道并发症及出血等发生率,从而明显改善预后,且经济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ICU患者进行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 将196例ICU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n=68)与观察组(n=128),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及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肠内营养支持,观察两组患者的营养状况及体液的免疫功能情况.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血清蛋白[(65.3±7.2) g/L vs(59.9±6.8) g/L],血清白蛋白[(39.1±5.2) g/Lvs(35.0±4.8) g/L],上臂肌围[(21.8±2.1) cm vs(19.3±1.7) cm)及肱三头肌皮皱厚度[(10.3±1.3)mm vs(9.5±1.4)mm],IgG[(13.9±2.1) g/L vs(10.8±1.4) g/L],IgM[(2.1±0.6) g/L vs(1.4±0.8) g/L],IgA[(3.4±0.5)g/L vs(2.2±0.5)g/L],两两比较均P< 0.05.结论 ICU患者进行肠内营养支持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及体液的免疫性功能,临床上应当重视护理的有效配合.  相似文献   

5.
《中国医药科学》2019,(19):132-134
目的探析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干预在ICU(重症加强护理病房)重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ICU病房接收的重症患者86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43例。两组患者均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加用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干预,比较护理效果。结果营养干预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干预结束后研究组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指标及营养状态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7d营养达标率高于对照组,ICU入住时间、住院时间分别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ICU重症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干预可减少不良事件,改善患者临床指标及营养状态,加快速疾病康复进程,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符合条件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于伤后自第2天始胃管内给予10%GS100ml+美兰1支,观察4h后,尿内若有美兰染色,证明肠道有吸收功能,后给5%GNS500ml持续胃管内泵入,第3天给予百普利鼻饲500ml持续24h泵入,第4天加用能全力500ml持续24h泵入,逐渐增加肠内营养液,1周后达全量;期间胃肠外所需热量均由卡文供给。对照组于受伤2d后予肠外营养支持,等肠鸣音出现后(5~7d)开始渐转为肠内营养。并观察两组血糖、血清总蛋白、谷丙转氨酶、淋巴细胞计数、血生化离子、肝功、肾功,同时观察各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和预后。结果治疗组的营养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低于对照组(P<0.05),预后良好。结论严重颅脑损伤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有利于脑损伤患者尽早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EN)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营养情况、神经功能恢复、并发症的发生率等影响。方法选择63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营养支持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营养支持组给予早期EN治疗,对照组给予肠外营养支持,辅以鼻饲牛奶、米汤等,分别于治疗前、14d、21d抽取两组患者的静脉血进行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检测,对照两组患者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营养情况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14d及21d后,营养支持组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均高于对照组(P〈0.05),总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两组间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EN能改善急性脑卒中患者的营养情况,减少感染并发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ICU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00例ICU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肠外营养,试验组患者采用早期肠内营养,疗程为2周。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血清蛋白(ALB)、血红蛋白(Hb)、体质量指数和胃肠道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血清蛋白(ALB)、血红蛋白(Hb)、体质量指数变化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方面,治疗组患者的腹胀、呕吐、腹泻、便秘等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U患者早期给予肠内营养,可以更好地改善患者的全身营养状况,降低胃肠道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接受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期间的精准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0年7月期间于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接受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脑梗死患者90例,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两组,选取接受精准护理的患者45例作为观察组,接受常规护理的患者45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为95.56%,高于对照组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4%,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脑梗死患者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期间,实施精准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早期个体化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危重症脑卒中的有效性。方法将80例危重症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组(肠内营养组)40例和对照组(匀浆膳组)40例。比较入院时及3周后各项营养指标,并统计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患者的营养指标好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应用个体化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改善危重症脑卒中患者机体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及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疗法在重症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50例重症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疗法,对照组采用常规鼻饲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清总蛋白(TP)、血清前白蛋白(PA)及血清白蛋白(ALB)等营养学指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重症脑出血临床治疗中对患者施以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疗法能够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正>老年性痴呆合并吞咽障碍患者在临床上比较常见,目前临床上缺乏特效的药物治疗,患者主要表现为营养不良的症状,极易引发吸入性肺炎、误吸等并发症,严重的还会出现死亡,极大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1]。因此,对老年性痴呆合并吞咽障碍患者实施营养评价和干预治疗,适时给予其营养支持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减少营养不良事件的发生,进而有效促进了患者的康复,实现了改善患者预后结局的目标[2]。本研究选取了80例2017年11月至2019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老年性痴呆合并吞咽障碍患者,通过给其不同的营养支持治疗,详细的探讨了能全力营养支持在老年性痴呆合并吞咽障碍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胃癌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胃癌患者中营养不良的发生率相当高,部分进展期胃癌患者常伴有恶液质:厌食、进行性消瘦、体质量下降、贫血、低蛋白血症。这种状态会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整个治疗过程,不利于原发病的治疗,也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预后[1]。因此,合理、有效地提供营养支持对绝大部分营养不良的胃  相似文献   

14.
吴珍霞 《中国药业》2013,22(5):45-47
目的探讨瑞代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神经科昏迷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其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昏迷患者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瑞代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照组给予自制均浆膳支持治疗,分别测定两组肠内营养前、肠内营养后1个月的营养指标,分别于肠内营养前、肠内营养后第7天测定两组患者免疫功能指标。结果肠内营养后,两组血清总蛋白(TP)、血清白蛋白(ALB)、血清血红蛋白(Hb)水平均升高,但对照组与肠内营养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53,1.618,0.423,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水平差异有显著性(t=3.056,4.707,2.750,P<0.05),且其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2.235,3.565,2.135,P<0.05)。肠内营养后,治疗组IgA,IgG,IgM水平显著上升,与肠内营养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1.894,1.788,1.672,P<0.05);对照组IgA,IgG,IgM水平显著下降,与肠内营养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2.614,2.652,1.804,P<0.05);且治疗组IgA,IgG,IgM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4.346,4.164,3.399,P<0.05)。结论使用瑞代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可以改善神经科昏迷患者的营养状况,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是一种理想的营养支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薛蓉  张艳秋  吴伟  赵伟  程焱 《天津医药》2008,36(7):515-517
目的:研究神经内科ICU危重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疗效。方法:将62例不能进食的危重患者随机分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组(肠内营养组)32例和匀浆膳组30例,比较入院时及2周后各项营养指标。结果:2周后,肠内营养组患者血清总蛋白(TP)、血清白蛋白(ALB)、血清前白蛋白(PA)较入院时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匀浆膳组TP、ALB、PA较入院时增高,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组对比,治疗后的TP、ACB、PA在肠内营养组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匀浆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匀浆膳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肠内营养组(P〈0.01)。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可改善危重患者的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6.
早期肠内营养在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剑辉  贺有能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2):1851-1852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危重症患者营养代谢状况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我院85例危重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采用早期肠内营养,对照组采用肠外营养,治疗12天后比较血清中IgG、IgA、IgM、IgE以及白蛋白、Hb、上臂肌围(AMC)的变化以及合并感染发生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中IgG、IgA、IgM、血清白蛋白、Hb水平明显升高,IgE明显降低,AMC明显增加,合并感染发生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危重症患者早期给予肠内营养可更好改善全身营养状况、免疫功能及感染发生率,从而明显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8年3月至2018年10月选择90例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术后的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术后营养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观察组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的患者术后营养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明显优于传统的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18.
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十二指肠损伤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在腹部损伤中,由于十二指肠位置深在,破裂时缺乏特异性表现,并且多伴有周围器官的重要损伤,容易被忽视。因此,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断难度极大,由于其处理不及时,病死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相当高。即使及时手术,十二指肠破裂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对机械通气患者采取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意义.方法 80例入住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需要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临床传统肠内营养支持,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比较两组患者代谢并发症、吸入性肺炎、胃管堵管发生情况以及胃肠道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3月~2013年7月本院收治的SAP患者68例,分为早期肠内营养实验组与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7d后血清白蛋白、C-反应蛋白变化,血清淀粉酶恢复时间、并发症及住院时间.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血清白蛋白均上升,C-反应蛋白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肠内营养的患者血淀粉酶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结论 SAP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早期给予肠内营养支持,促进患者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