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于我院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4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74例)和观察组(74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SDS评分、SAS评分、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再次住院率、依从性、健康知识评分、生活自理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相应指标,以上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干预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预后减少复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影响。方法抽取2014年2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122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各6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2%,明显高于对照组85.25%,且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加强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对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和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对本院2015年6月至2017年8月间收治的7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分组护理,采用信封法进行分组,各组均纳入冠心病心绞痛患者3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给予观察组患者常规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干预,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与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的临床护理有效率分别为80.00%和94.29%,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护理有效率比对照组显著更高(P <0.05);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77.14%和91.43%,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更高(P <0.05);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和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有助于缓解患者的病情,提高生活质量,同时提高了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赵丹 《中国处方药》2014,(5):142-142
目的:对护理干预在住院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22例,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6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研究组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冠心病心绞痛的患者在住院期间经护理干预后,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是98.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8.68%,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的护理干预,具有良好效果,有利于提高患者的康复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健康教育结合中药穴位敷贴专项护理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3—8月云浮市中医院心内科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00例。依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52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健康教育配合中药穴位敷贴专项护理,均干预3个月。观察两组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及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与对照组气短、心悸及胸闷评分低于干预前(P 0.05),且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气短、心悸及胸闷评分更低(P 0.05);研究组与对照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较干预前下降(P 0.05),且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减少程度更大(P 0.05);研究组与对照组认识程度、心绞痛稳定情况、躯体活动受限程度得分和总分相比较高于干预前(P 0.05),且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认识程度、心绞痛稳定情况、躯体活动受限程度得分和总分更高(P 0.05)。结论 健康教育结合中药穴位敷贴专项护理能够缓解临床症状,改善心绞痛发生次数,缩短绞痛发生时间,便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12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分析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可以增加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治疗效果,临床推广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应用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效果。方法:采用对比研究法,将我院收治的9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焦虑情绪评分(SA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QOL评分)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SAS、QOL评分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应用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稳定性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月在临汾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介入治疗的稳定性冠心病患者8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患者在接受支架植入前后给予单纯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及术后7d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浆脑利钠肽(BNP)水平和心绞痛发作频率.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SDS评分和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SDS评分和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7d观察组患者LVEF高于对照组,血浆BNP水平及心绞痛发作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在稳定性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及预后效果,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结合健康教育在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6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所有受试者被分为2组,各33例,对照组行传统的疾病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心理护理结合健康教育,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情绪变化、健康知识评分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干预前均明显下降,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健康知识及生活质量评分较干预前均显著升高,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心理护理结合健康教育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情绪,提高健康知识水平及生活质量,在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护理中具有较高的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采用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措施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并进行分析。方法:本次选为研究对象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为前来我院诊治的患者中抽取,共计64例。将其采用平行对照法进行分组,分别为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32例)以及常规护理+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措施的观察组(32例)。观察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观察组疾病知识掌握度、身体活动受限、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心绞痛发作评分低于对照,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措施应用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护理中,可有效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探讨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5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8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应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成效进行对比,采用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予以评价。结果实验组44例患者的总护理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结果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加强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有助于护理成效的改善,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0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随机将上述200例患者进行分组,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接受综合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评估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状态、生活健康水平。结果本文发现研究组和对照组干预前在焦虑评分及抑郁评分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时研究组通过有效干预后在焦虑评分及抑郁评分上明显低于对照组;本文发现研究组和对照组干预前在生活健康水平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时研究组通过有效干预后在生活健康水平上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慢性肾小球肾炎病情迁延,患者承受较大的生理痛苦及心理负担,给予患者综合护理,可以减少患者不良情绪,提高生活质量,促使其配合治疗和护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12月至2010年12月冠心病心绞痛患者60例,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抗冠心病心绞痛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冠心病心绞痛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干预后进行临床效果评定。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能够提高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分析中医护理干预在冠心病心绞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8月-2017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将这82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41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41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中医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与护理指标。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各项生存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下床活动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护理干预在冠心病心绞痛中的应用效果理想,能够改善患者生存质量,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某院于2020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86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其情绪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将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应用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护理中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8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12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冠心病心绞痛治疗,其中针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针对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远低于对照组,但生活质量96分及护理满意度98.34%则远远高于对照组的81分及86.67%。结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在通过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后能有效缓解不良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护理需求,评价优质护理干预对患者心理状态、疼痛控制等方面的积极影响,为心内科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我院心内科2019年6月至2020年3月诊治的112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在对症用药支持治疗的基础上以1∶1比例法分组护理。对照组(n=56)患者采取心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n=56)患者采取心内科常规护理+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以及疼痛控制效果。结果 干预前,组间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生活质量简化SF-36生活质量量表躯体功能(BP)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均> 0.05);干预后,组间SAS、SDS、BP评分比较干预前改善,观察组指标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组间疼痛控制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98.21%)高于对照组(80.35%)(P <0.05)。结论 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药物保守治疗期间配合优质护理干预可以促进疼痛控制,并进一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护理效果获得肯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青少年结合患者门诊治疗期间实施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筛选2015年1月~2016年1月于某疾控中心结核门诊就诊的青少年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仅接受常规结核病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接受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及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SAS、SDS及结核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比较无显著差异,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结核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青少年结核患者门诊治疗期间强化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程度,提升患者结核病知识掌握程度以及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具有应用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及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按照完全随机分组方法将符合本研究入选标准的142例高血压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日常规护理;研究组则在此基础上给予专业的心理干预、健康教育。对比两组高血压健康知识掌握度及出院后3个月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与对照组比,研究组高血压健康知识掌握度显著提高(P <0.05),认知、躯体、角色及社会4个功能方面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提高(P <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开展专业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临床护理效果显著,可显著提高患者健康知识掌握度,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家庭健康教育护理责任制对社区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4年6月本社区的9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家庭健康教育护理责任制模式。比较两组的血糖控制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8周后,研究组的空腹血糖及2 h餐后血糖水平显著低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干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生活质量总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在躯体功能、情绪功能、角色功能3个维度的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社区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实行家庭健康教育护理责任制,有利于患者的血糖控制及生活质量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