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结合参数图像处理在卵巢肿瘤的诊断及良恶性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50例卵巢肿瘤的患者,根据其后期临床病理诊断结果分为良性肿瘤组与恶性肿瘤组。术前进行超声造影检查,记录其超声造影检查结果以及各病例时间—强度曲线(TIC曲线),并结合参数图像处理定量分析TIC曲线各指标,最后判断超声造影结合参数图像处理的应用价值。结果 50例患者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相比较,常规超声的良性肿瘤检出率为51.85%,恶性肿瘤检出率为39.13%;超声造影结合参数图像处理的良性符合率为77.78%,恶性符合率为73.91%,良恶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良恶性肿瘤造影的图像有差异,其定量分析良恶性肿瘤TIC曲线的指标:达峰强度(Imax)、始增时间(RT)、达峰时间(TTP)、平均渡越时间(m T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超声造影检查能较好显示卵巢良恶性肿瘤之间的差异,结合参数图像处理软件能进一步提高良恶性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细针穿刺细胞学与超声造影在诊断涎腺肿瘤良恶性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5月在四川省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220例涎腺肿瘤患者,术前162例采用超声造影,86例采用细针穿刺细胞学,28例采用联合诊断,以组织病理学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诊断结果,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预测肿瘤良恶性的诊断效能。结果 176例良性肿瘤,44例恶性肿瘤被纳入研究。在良性和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中,超声造影、细针穿刺细胞学及联合诊断的灵敏性分别为69.2%、83.3%、100%;特异性分别为96.3%、96.8%、95.5%;准确率分别为91.9%、93.0%、96.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组织病理学诊断一致性Kappa值分别为0.688、0.822、0.900。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9,0.901,0.977,联合诊断的诊断效能明显优于超声造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 超声造影及细针穿刺细胞学在涎腺肿瘤的应用中均有较高的价值,两者联合诊断可提高对涎腺恶性肿瘤的诊断效能,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卵巢占位性病变的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卵巢占位性病变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参数,初步探讨其诊断及鉴别诊断卵巢占位性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75个卵巢占位性病灶进行超声造影检查,根据患者手术病理及随访结果 将病例分为良恶性两组,比较两组病例时间-强度曲线(TIC)参数并分析其ROC曲线.结果 超声造影共检查41个良性病灶,34个恶性病灶,其TIC参数中上升支斜率、始增时间、峰值时间、始增强度、峰值强度、曲线下面积在良恶性两组病变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步确定上升支斜率、峰值强度诊断阈值分别为2.5及34.66 dB.结论卵巢占位性病变的TIC定量参数分析有助于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初步认为上升支斜率、峰值强度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定量分析对良恶性心脏肿瘤鉴别诊断价值。方法连续性纳入66例心脏肿瘤患者,比较分析良恶性心脏肿瘤二维及超声造影特征,以ROC曲线探讨造影参数判断心脏肿瘤良恶性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 66例心脏肿瘤患者中良性41例(62.1%),好发部位为左房、左室;恶性25例(37.9%),好发部位为右房、心包。二维超声示良恶性肿瘤在形态、大小、基底、回声和血流梗阻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造影示良恶性肿瘤的峰值强度(TPI)、肿瘤与同水平心肌峰值比(TPI/MPI)以及时间信号强度曲线下面积(AU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示,TPI、TPI/MPI鉴别心脏肿瘤良恶性的预警值为23.97 dB(灵敏度、特异度为72.0%、78.1%)和1.17(灵敏度、特异度为84.0%、82.9%)。结论二维超声可初步判断心脏肿瘤良恶性倾向,造影定量分析可进一步协助鉴别肿瘤性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超声特征在涎腺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超声检查并手术病理证实的111例涎腺良性肿瘤和13例恶性肿瘤患者病历资料,比较良恶性病灶患者性别、年龄、最大径、纵横比、病灶数、回声均匀性、形态、边界、后方回声、囊性变、钙化灶和血流分级等指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各指标的诊断效能。结果 两组在边界和钙化灶指标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边界指标诊断恶性肿瘤敏感度46.15%,特异度95.50%,准确率90.32%,曲线下面积为0.708。钙化灶指标诊断恶性肿瘤敏感度30.77%,特异度72.97%,准确率68.55%,曲线下面积为0.64。性别、年龄、最大径、纵横比、病灶数、回声均匀性、形态、后方回声、囊性变和血流分级等指标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诊断涎腺肿瘤良恶性较为困难,当肿瘤出现边界不清和内部多发钙化灶时需考虑为恶性。  相似文献   

6.
超声造影定量分析在肝脏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定量分析在肝脏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超声造影检查92例患者,共102个肝脏病灶,其中59个恶性,43个良性;记录病灶增强方式、开始强化时间、消退时间、时间-强度曲线(TIC)达峰时间;应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上述指标与肝脏局灶性病变的关系,对开始强化时间、消退时间、TIC达峰时间用ROC曲线分析。结果肝脏恶性病灶与良性病灶在动脉相强化模式、门脉相回声及整体强化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相20s强化为病灶良恶性诊断标准,敏感性为85.0%,假阳性为14.1%;以时间强度曲线达峰时间33s为诊断标准,敏感性81.4%,假阳性为10.2%。结论超声造影动脉相早期强化作为肝恶性肿瘤诊断指标有临床价值,结合其他指标有助于提高对肝脏恶性肿瘤的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在腹膜后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42例腹膜后肿瘤患者,活检或手术前在低机械指数下应用SonoVue进行超声造影,观察良恶性肿瘤的超声造影表现,分析时间-强度曲线(TIC)特征.结果 在超声造影下,腹膜后良性肿块可以呈现不同的声像图特征.恶性肿瘤呈现中央向周边的增强模式,增强血管迂曲,并呈现非整体增强,无回声坏死灶多见.TIC曲线中恶性组感兴趣区增强强度(P<0.001)、上升斜率(P<0.05)及半降时间(P<0.05)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腹膜后肿瘤具有不同的超声造影表现,有助于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在眼眶肿瘤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47例眼眶肿瘤患者47个病灶(良性组35例,恶性组12例)进行术前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检查,观察肿瘤超声造影的特征,应用SonoLiver分析软件进行后处理得到肿瘤造影时间-强度曲线(TIC),获取造影剂达到时间(AT)、上升时间(RT)、达峰时间(TTP)、平均渡越时间(mTT)、曲线下面积(AUC)、峰值强度(IMAX)、造影灌注指数(PI)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良恶性肿瘤的血流灌注特点不同.时间-强度曲线参数中上升支斜率、半降斜率的绝对值、IMAX、PI、mTT、半洗出时间、RT良恶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T、AUC、TT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造影在眼眶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中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单因素及多因素方法筛选乳腺癌超声造影特征及定量参数,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并评价其诊断效能。方法 130例经术后病理证实的乳腺肿块行术前超声造影检查,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方法对超声造影诊断乳腺癌的多项指标进行筛选,建立乳腺癌诊断回归方程,并应用ROC曲线评价方程诊断效能。结果单因素定性及定量指标中增强模式,增强幅度,增强后病灶是否扩大,增强后肿瘤周边汇聚征,造影剂进入肿瘤顺序、病灶内造影剂分布、峰值强度、达峰时间、曲线下面积及梯度良恶性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定性指标多因素分析进入Logistic模型的指标为增强模式及增强后病灶是否扩大,回归方程为P=1/[1+e~(-(-1.277+0.992X2+0.957X5))],方程ROC曲线下面积为0.761;定量指标多因素分析进入Logistic模型指标为峰值强度及达峰时间,回归方程P=1/[1+e~(-(-0.333+0.09Y1-0.025Y3))],方程ROC曲线下面积为0.699;将单因素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定性及定量指标合并后进行多因素分析,最终进入Logistic模型的指标为增强模式及增强后病灶是否扩大,回归方程P=1/[1+e~(-(-1.479+0.985X2+0.988X5))],方程ROC曲线面积0.804,诊断效能好于单独定性及定量指标。结论将超声造影定性及定量指标结合进行分析,有助于提高超声造影对乳腺癌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常规超声、超声造影及肿瘤标志物联合评分在肺周围型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经穿刺活检或术后病理检查确诊的肺周围型病变患者76例,其中良性30例,恶性46例,比较良、恶性病变常规超声、超声造影及肿瘤标记物单一检查方法评分及三种检查方法联合评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各评分对应的曲线下面积、截断值、诊断敏感性及特异性,并对其进行比较。结果肺周围型良、恶性病变常规超声、超声造影及肿瘤标记物联合评分分别为(6.90±2.27)分、(11.93±2.29)分,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常规超声、超声造影、肿瘤标记物单一检查方法评分及三种检查方法联合评分的截断值分别为1.5分、6.5分、1.5分及8.5分时,诊断肺周围型恶性病变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1、0.887、0.754及0.921,对应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9.1%、65.6%,71.7%、93.1%和76.1%、65.5%,95.7%、76.7%,其中三种检查方法联合评分的ROC曲线下面积、诊断敏感性均高于常规超声、超声造影、肿瘤标记物单一检查方法评分。结论常规超声、超声造影及肿瘤标志物联合评分对肺周围型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联合常规超声在TI-RADS 4类结节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17个TI-RADS 4类结节行超声造影检查,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绘制ROC曲线,分析超声造影联合常规超声对TI-RADS 4类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超声造影联合常规超声诊断TI-RADS 4类结节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分别为92.0%、90.2%、90.6%,ROC曲线下面积为0.91。结论超声造影联合常规超声在TI-RADS 4类结节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和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DWI联合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在腮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90例腮腺肿瘤患者共94个病灶,其中良性75个、恶性19个。对所有患者术前均行DWI和DCE-MRI检查,分析各病灶的ADC值和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类型。绘制ROC曲线,比较ADC值、TIC及两者联合对腮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效能。结果 恶性肿瘤的ADC值[(1.02±0.25)×10-3 mm2/s]显著低于良性肿瘤的ADC值[(1.38±0.44)×10-3 mm2/s;t=5.170,P<0.001]。将表现为A型(流入型)、B型(廓清型)和D型(平坦型)曲线判为良性肿瘤、C型(平台型)曲线判为恶性肿瘤时,诊断腮腺肿瘤良恶性的敏感度为0.62,特异度为0.92;C型曲线患者中,以ADC<1.36×10-3 mm2/s诊断恶性肿瘤时,敏感度为0.92,特异度为0.95。结论 良恶性腮腺肿瘤间ADC值存在重叠,鉴别诊断时不应单纯依赖DWI;TIC表现为A、B、D型多提示良性肿瘤,C型常提示恶性肿瘤;TIC曲线为C型时,联合ADC值可明显提高对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对局灶性胸膜增厚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行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检查的胸膜增厚患者36例,所有患者均取得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根据病理及临床随访结果将其分为良性组与恶性组,分析并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特征,绘制ROC曲线计算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特征对胸膜增厚病变的鉴别诊断效能。 结果36例胸膜增厚病变中良性组与恶性组各18例,2组间的年龄、性别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恶性组胸膜增厚病变累及的长度小于良性组,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65±1.49)cm vs(5.36±2.98)cm,P=0.002]。超声造影结果显示,等-高增强主要见于恶性组(16/18,88.9%),低-无增强主要见于良性组(9/18,50%),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胸膜增厚累及长度诊断胸膜增厚病变良恶性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04,最佳截断值为4.75 cm,等-高增强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94。2项指标相结合后联合因子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可达0.816,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分别为99.4%、66.7%、80.0%,约登指数为1.611。 结论常规超声测量的病变最大长度及超声造影强化程度能够有效鉴别局灶性胸膜增厚病变的良恶性。二维超声联合超声造影能够有效提高胸膜增厚病变的鉴别诊断效能,为后续穿刺活检和诊断治疗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MRI(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RI,DCE-MRI)对卵巢良恶性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含有实质成分的86例卵巢良恶性肿瘤(良性15个、恶性71个)的DCE-MRI资料。评价标准包括时间-强度曲线(time-intensity curve,TIC)类型(分为Ⅰ、Ⅱ、Ⅲ型)和3项半定量参数:增强幅度(enhancement amplitude,EA)、最大斜率(maximal slope,MS)及达峰值一半时间(time of half rising,THR),比较良恶性肿瘤的差异。结果:恶性肿瘤中,TICⅢ型59例(83%)、Ⅱ型12例(17%),未见Ⅰ型;良性肿瘤中,TICⅠ型5例(33%)、Ⅱ型10例(67%),未见Ⅲ型;TIC类型在良恶性肿瘤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恶性肿瘤的平均EA及MS值均大于良性肿瘤[(267.4±86.2)vs.(220.2±90.5),(11.0±6.3)vs.(6.1±4.7),P值分别为0.05和0.001],而THR值则低于良性肿瘤[(32.8±7.6)s vs.(55.5±15.4)s,P0.001)]。THR值是诊断效能最高的指标,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的曲线下面积为89%。当THR45 s时,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4%、80%、92%、96%和75%。结论:DCE-MRI的TIC类型及其3个半定量参数有助于卵巢良恶性肿瘤的鉴别。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常规超声与超声造影联合评分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60个甲状腺结节,术前行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检查,评估各项观察指标,对每个甲状腺结节进行赋值评分。绘制常规超声及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评分的ROC曲线。结果常规超声显示良恶性结节的纵横比、边界、形态、内部回声、钙化及后方衰减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超声造影显示良恶性结节的灌注强度、灌注均匀性、有无环形增强、增强快慢及消退快慢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根据ROC曲线推断常规超声诊断界值为1.5分,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诊断界值为4.5分,两种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1.0%、71.0%、79.4%和82.1%、83.9%、92.5%;两种方法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0和0.822。结论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有助于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分析超声造影在肝脏肿瘤良恶性鉴别中的意义与实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3月—2020年6月间60例肝占位性病变病例为研究资料,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超声造影检测肝脏恶性肿瘤的灵敏度92.7%、符合率92.9%、约登指数78均明显高于常规超声(χ2=8.8000,9.9068,9.3544,P<0.01);肝脏良性肿瘤行超声造影的始增时间(18.25±3.04)、达峰时间(35.73±8.43)、减退时间(55.42±0.89)、持续强化时间(84.96±1.57)均大于恶性肿瘤(t=5.3487,5.4924,37.0273,82.0934,均P<0.01);而良性肿瘤超声造影峰值强度(19.57±3.43)低于恶性肿瘤(t=4.3096,P<0.01)。结论:超声造影在肝脏肿瘤良恶性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胰腺癌及肿块型胰腺炎的鉴别诊断价值,提高术前诊断符合率。方法选取我院经手术及病理确诊的胰腺癌患者32例(胰腺癌组)和肿块型胰腺炎患者28例(肿块型胰腺炎组),均行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检查,分析并比较两组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各参数的差异;绘制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诊断胰腺良恶性肿块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其曲线下面积,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胰腺良恶性肿块的诊断效能。结果超声造影静脉相:胰腺癌组不均质增强比例为77.14%,高于肿块型胰腺炎组(3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胰腺癌组上升时间、达峰时间、峰值强度分别为2.82 s、3.51 s、58.18 d B,与肿块型胰腺炎组(1.31 s、1.56 s、76.09 d B)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平均渡越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常规超声诊断胰腺癌及肿块性胰腺炎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544,敏感性为60.07%,特异性为53.12%,诊断符合率为56.66%。超声造影诊断胰腺癌及肿块性胰腺炎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80,敏感性为80.00%,特异性为73.33%,诊断符合率为76.67%,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超声造影对于胰腺癌及肿块型胰腺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较常规超声更加准确和客观,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超声造影(CEUS)联合超声弹性成像(UE)技术对肝脏肿瘤良恶性诊断符合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8年7月收治的87例肝脏肿瘤患者,进行CEUS、UE检查。对比CEUS、UE单独检查及联合检查肝脏肿瘤患者良恶性的诊断符合率。结果经肝穿刺病理活检确诊良性肿瘤34例,恶性肿瘤53例。CEUS诊断符合率81.61%,UE诊断符合率82.76%;CEUS联合UE诊断肝脏肿瘤的敏感度、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8.11%、95.40%,均分别高于CEUS的(71.70%、81.61%)、UE的(75.47%、82.76%)单独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EUS联合UE诊断肝脏肿瘤患者可提高良恶性诊断符合率,且敏感度高,能为临床诊治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超声鉴别诊断涎腺肿瘤良恶性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1例诞腺肿瘤患者(124个病灶,良性111个,恶性13个)的超声资料,比较良恶性病灶最大径、纵横比、病灶数、回声均匀性、形态、边界、后方回声、囊性变、钙化灶及血流分级等指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特征性超声指标预测肿瘤良恶性的诊断效能。结果良恶性病灶最大径、纵横比、病灶数、回声均匀性、形态、后方回声、囊性变及血流分级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仅边界和钙化灶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边界指标诊断恶性肿瘤敏感性46.15%,特异性95.50%,准确率90.32%,曲线下面积为0.708;钙化灶指标诊断恶性肿瘤敏感性30.77%,特异性72.97%,准确率68.55%,曲线下面积为0.640。结论仅根据常规超声单一特征鉴别诊断涎腺肿瘤良恶性较为困难,当肿瘤出现边界不清和内部多发钙化灶时应考虑恶性可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运用超声造影参数成像技术评价超声造影在眼球后方占位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超声造影检查的眼球后方占位性病变患者63例,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为恶性组14例,良性组49例。应用SonoLiver造影软件分析超声造影图像,获取时间-强度曲线(TIC)、动态血管模式曲线(DVPC)及定量参数,分析及比较两组间DVPC、TIC曲线特点,比较两组病灶区的到达时间(AT)、上升时间(RT)、达峰时间(TTP)、峰值强度(IMAX)、平均渡越时间(mTT)、上升支斜率(RS)及下降支斜率绝对值(DS)等指标的差异,并行ROC曲线分析获取鉴别诊断的最佳截断值。结果(1)良性组TIC主要表现为快升慢降波,DVPC主要表现为正向波,恶性组TIC主要表现为快升快降波,DVPC主要表现为正负双向波,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TIC定量参数mTT、RT、RS、DS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IMAX、AT、TT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当RT为11.8,mTT为29.2,RS为115.8,DS为45.4是鉴别眼球后方良恶性肿瘤的最佳截断值,其中RS为115.8鉴别诊断价值最高。结论超声造影参数成像技术可为眼球后方占位性病变的鉴别提供一定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