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合并冠心病的疗效及对患者血脂、血管内皮功能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8年6月—2020年6月于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心内科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合并冠心病患者124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2例。两组患者入院均采取抗血小板聚集、调脂、扩张冠状动脉、吸氧、控制脑水肿、降颅内压、改善微循环、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保护脑神经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20 mg/次,每日1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注射用丹参多酚酸0.13 g溶于250 mL0.9%氯化钠注射液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两组治疗疗程均为14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对比治疗前与治疗14 d后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血脂、血管内皮功能相关指标和炎症因子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3.55%)显著高于对照组(70.97%),组间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ADL评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血清一氧化氮(NO)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而NIHSS评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和总胆固醇(TC)水平、内皮素-1(ET-1)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14 d后ADL评分、HDL-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NIHSS评分、LDL-C、TG和TC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14 d后血清NO和VEG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ET-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14 d后血清TNF-α、hs-CRP和IL-6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注射用多酚酸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合并冠心病疗效良好,且可改善患者血脂紊乱及血管内皮功能紊乱状态,并减轻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卡马西平联合加巴喷丁治疗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80例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患者,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常规组和联合组,各40例.常规组主要应用卡马西平药物治疗,联合组则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加用加巴喷丁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疼痛情况、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 联合组疼痛情况优于常规... 相似文献
3.
目的 为了进一步效果更佳的CPSP的治疗方法,结合我国国情,比较药物联合针灸治疗,是否可以增强CPSP的治疗效果,减轻卒中后疼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 本设计将CPSP患者分为普瑞巴林组、针灸组以及普瑞巴林联合针灸组,比较3组治疗前后VAS评分,SF-36评分,PSQI评分及Cx43表达情况.结果 治疗后,3组患者... 相似文献
4.
冯阅红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1,14(11):64-65
目的 观察益肾化痰汤配合针刺四冲穴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失语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2月-2020年2月鹤山市中医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予针刺四冲穴配合益肾化痰汤治疗.比较2组患者失语程度改变情况,治疗前后CRRC... 相似文献
5.
6.
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的综合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疼痛是脑卒中患者的常见症状之一。近年来,随着脑卒中治疗水平的提高,脑卒中死亡概率有所下降,但脑卒中后遗留的各种痛痛入头痛、肩疼、丘脑痛等症状的患者却很多,疼痛的存在常常影响病人整体功能的康复。影响着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脑卒中后各种疼痛治疗是临床医务工作者面临的又一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7.
易湛苗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16,(2):89-90
<正>研究背景及临床问题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central poststroke pain,CPSP)是卒中后的一种慢性的(3个月以上)神经性疾病。目前最大的一项前瞻性研究显示,约2.7%的患者在卒中发生1年后发生CPSP。目前对CPSP治疗方案的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现有的综述在检索策略、研究质量方面存在不足。 相似文献
8.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8,(5)
目的分析栝楼桂枝汤联合针刺治疗卒中后轻度认知障碍临床疗效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卒中后轻度认知障碍患者115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58例)进行针刺和栝楼桂枝汤治疗,对照组(57例)服用栝楼桂枝汤;观察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状况,简明精神状态(MMSE)评分、神经能力受损(NIHSS)评分和日常生活的活动能力评分(ADL)状况,检测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胆固醇(TC)、纤维蛋白原(FIB)和甘油三脂(TG)含量改变状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总的有效率分别为86%、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NIHSS评分比治疗前降低,ADL和MMSE评分比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效果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血清TG、TC、HCY和FIB含量均改善,对照组仅HCY含量有所降低,和治疗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栝楼桂枝汤联合针刺对卒中后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其认知功能和神经功能,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研究中风疼痛汤对缺血性脑卒中后躯体疼痛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12月我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后躯体疼痛患者88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44例,采取我院自拟中风疼痛汤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5%,相比对照组79.5%明显提高(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ADL评分为(84.79±5.17)分,相比对照组的(61.93±6.02)分明显增加(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NHSS评分为(14.62±2.11)分,相比对照组的(19.58±2.71)分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临床上对缺血性脑卒中后躯体疼痛患者采取中风疼痛汤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减轻神经损伤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在为中风后半身疼痛(Post-stroke pain,以下缩写为PSP)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中风疼痛汤的临床应用效果与价值.方法 此次实验研究的对象为在天津市静海区医院接受PSP治疗的患者94例,入院的起始、截止时间分别为2020年5月与2021年5月,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其中有47例患者接受中...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加巴喷丁联合度洛西汀治疗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此类疼痛提供一种可行的治疗方法。方法 24例诊断为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单用加巴喷丁治疗组(A组)和加巴喷丁联合度洛西汀治疗组(B组),每组12例。A组给予加巴喷丁口服,最终剂量为1 800 mg/d;B组患者除给予相同剂量的加巴喷丁外,另外给予度洛西汀60 mg qd早餐时口服。均连续用药8周,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2、4、8周的疼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各观察时间点,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均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生活质量评分均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在第4周以及第8周,B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A组(P<0.05)。药物不良反应方面两组未见明显差异。结论加巴喷丁联合度洛西汀治疗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较单用加巴喷丁疗效好,且未见不良反应的增加。 相似文献
13.
《中国药房》2017,(8):1117-1120
目的:探讨普瑞巴林联合加巴喷丁治疗脑梗死后中枢性疼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5年12月诊治脑梗死后中枢性疼痛患者共1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组,每组50例。A组患者采用普瑞巴林胶囊75mg,po,bid联合加巴喷丁胶囊0.1 g,po,tid;B组患者采用普瑞巴林胶囊75 mg,po,bid;C组患者采用加巴喷丁胶囊0.1 g,po,tid。3组患者治疗时间均为4周。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疼痛数字评分(NR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和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并据此评价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记录3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A、B、C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4.00%、74.00%、70.00%;A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B、C组患者VAS评分分别为(3.87±0.74)、(5.10±1.26)和(5.03±1.23)分,NRS评分分别为(3.91±0.88)、(5.29±1.25)和(5.37±1.30)分,A组患者VAS评分和NRS评分均显著低于B、C组及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患者PSQI评分分别为(4.03±0.85)、(5.92±1.16)和(5.83±1.11)分,SF-36评分分别为(372.84±73.25)、(348.07±60.54)和(345.67±59.72)分;A组患者PSQI和SF-36评分均显著优于B、C组及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普瑞巴林与加巴喷丁单用,二者联用治疗脑梗死后中枢性疼痛可更显著地减轻患者自感疼痛水平,改善睡眠和日常生活工作质量,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故针对脑梗死后中枢性疼痛特别是两者单药应用效果不佳患者可考虑联合用药方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普通针刺联合中医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伴有吞咽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2年6月我院康复科收治88例脑卒中后合并吞咽功能障碍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4例。观察组采用针刺结合康复训练,对照组仅采用康复训练,均为每日1次,每周5次,共治疗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洼田饮水试验分级、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评分、总有效率。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饮水试验分级对比经Mann-Whitney U检验后证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饮水试验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SA评分与治疗前相比显著下降(P <0.05)。在疗程结束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18%,对照组为8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应用普通针刺联合中医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 分析头穴透刺法促进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90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参考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以及观察组(45例).对照组进行核心肌群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头穴透刺法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及干预1个月后的运动功能评价量表(FMA)评分、美国国立... 相似文献
17.
吴有兰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9,(9):867-869
抑郁症在中医学认为是郁证,郁证成因主要为七情所伤,情志不遂,或郁怒伤肝,导致肝气郁结而为病,故病位主要在肝,但可涉及心、脾、肾。肝喜条达而主疏泄,长期肝郁不解,情怀不畅,可引起五脏气血失调。肝气郁结,横逆乘土,则出现肝脾失和之证。肝郁化火,可致心火偏亢。忧思伤脾,思则气结,即可导致气郁生痰,又可因生化无源,气血不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卒中后抑郁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卒中后抑郁患者110例,采用益心舒胶囊联合帕罗西汀治疗。治疗后观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在治疗前,治疗4周及治疗8周时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评定患者的抑郁状态,采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 SSS)评定神经功能,采用 Barthel 指数评价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110例患者中治愈55例(50.0%),有效44例(40.0%),无效11例(10.0%),总有效率为90.0%。治疗4周、8周后患者HAMD、S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Barthel指数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心舒胶囊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卒中后抑郁效果较好,能明显改善患者的抑郁状态和神经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针刺肌筋膜触发点+疼痛康复对脊髓损伤患者中枢性疼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间来我院就诊的脊髓损伤后中枢性疼痛患者行临床对照研究,共72例,以抽签法为随机分组工具,形成对照组(n=36例,行常规疼痛康复)、观察组(n=36例,行针刺肌筋膜触发点+疼痛康复),采取麦吉尔疼痛问卷表(MPQ)利用疼痛分级指数(PRI)、视觉模拟评分(VAS)、现时疼痛强度评分(PPI)评估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改善情况,并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PRI、VAS、PP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联合针刺肌筋膜触发点与疼痛康复治疗对于脊髓损伤后中枢性疼痛患者有显著的积极影响,降低痛感、改善疼痛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具备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普瑞巴林对脑卒中后可枢性疼痛(CPSP)的疗效。方法:70例CPSP患者随机分为普瑞巴林组和卡马西平组各35例,分别给予普瑞巴林和卡马西平治疗,4周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普瑞巴林组与卡马西平组治疗后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或0.01),且普瑞巴林组治疗后VAS评分低于卡马西平组(P<0.05),普瑞巴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卡马西平组(P<0.05)。结论:普瑞巴林治疗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