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世纪末,在药物学领域兴起了一种新型的给药技术—纳米混悬技术。这一技术可以增强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提高对生物的利用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药物制剂的科学性、有效性。逐渐在药物制剂领域内受到广泛关注,成为药物制剂领域的讨论热点。在本文中,笔者根据工作经验和对相关专业的学习,进行对纳米混悬技术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这一问题进行探讨。希望给予相关研发人员一定的启发。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纳米炭混悬注射液在甲状腺癌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52例分化性甲状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手术中给予纳米炭混悬注射液注射配合,对照组注射亚甲蓝注射液,观察对比其在患者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淋巴结总检出数目、每例患者淋巴结检出情况以及直径在2 mm以下淋巴结、转移淋巴结、染色淋巴结、染色的转移淋巴结的检出数目均比对照组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此外,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1.5%(3/26),明显低于对照组30.8%(8/26),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纳米炭混悬注射液在甲状腺癌手术中应用,能够有效提高对患者淋巴结清扫准确性,降低手术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羟丙甲纤维素在外用混悬型制剂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佳 《中国药师》2002,5(9):543-543
羟丙甲纤维素(hypromellosem,HPMC)是具有优良性能的羟丙基与甲基以醚键连接的纤维素衍生物,为类白色纤维状粉末,在水中溶解形成澄明具有粘性的胶体溶液。此特性大大增加了它在制剂中的应用空间。该产品与多数药物不产生反应,是一种中性的并对人体无害的纤维素衍生物。 混悬型液体制剂是临床上的常用剂型,为难溶性固体药物分散在液体分散介质中形成的非均相分散体系。该体系的稳定性决定了混悬型液体制剂质  相似文献   

4.
超滤技术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翔  宁斌  郝伟 《齐鲁药事》2005,24(7):424-426
本文简要总结了超滤技术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优势;重点对影响超滤技术广泛应用的三个方面问题做了分析,包括影响小分子有效成分损失的因素、影响超滤通量的因素以及超滤膜的清洗方法。  相似文献   

5.
现代制剂技术在中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介绍制剂新技术在中药中的应用.方法:查阅了近年来的文献,综述近年来制剂新技术.结果:制剂新技术在中药制剂中得到广泛应用.结论:制剂新技术必将促进中药现代化的早日实现.  相似文献   

6.
酶技术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总结近年来酶技术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分析其发展前景。方法 参阅有关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介绍了酶作为浸提辅助剂、澄清剂、激活剂、催化剂等,在中药制剂领域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其存在的关键问题。结论 酶技术作为中药制剂工艺过程中的一种新方法,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陈岚 《海峡药学》2010,22(11):277-280
通过改进中药制剂中辅料、制剂工艺等来改善当前中药制剂的防潮,确保中药制剂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纳米碳混悬注射液在甲状腺癌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88例甲状腺癌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常规手术治疗,研究组患者超声引导下注射纳米碳混悬液于患者甲状腺肿物旁的腺叶组织中,然后手术治疗。结果:研究组甲状旁腺无误率0.00%,对照组手术误切甲状旁腺率11.36%,研究组并发症率为4.55%,对照组为18.18%,两组误切甲状腺率及并发症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米碳混悬注射液应用于甲状腺癌手术中可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率及甲状旁腺误切率,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超滤技术在中药液体制剂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跃珍  林军 《中国药房》2007,18(9):704-706
超滤技术是20世纪70代末8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的应用技术,它主要利用一种多孔的半透膜,凭借一定的压力,对液体进行分离,迫使小分子的物质通过,大分子物质被截留,从而达到分离、提纯、浓缩的目的。超滤膜的孔径规格一般是以分子量截留值为指标,而不是以孔径尺寸为指标,故不同于一般传统的微孔滤材[1]。超滤技术在医药工业中多用于制备药用纯水、注射剂除热原及生物制剂的浓缩、分离等[2]。在中药液体制剂中,超滤技术在中药注射剂中的应用逐渐增多,而在中药口服液中的应用,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水提醇沉、醇提水沉等传统除杂工艺,虽然基…  相似文献   

10.
王春花 《中国药业》2011,20(10):15-17
该文介绍了超细粉体技术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现状及其优缺点,并展望其在中药制剂领域的应用前景。超细粉体技术对中药制剂质量和制剂工艺均有重要的影响,为现代给药系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和途径,必将受到关注和重视,得到更完善的发展和提高,从而促进制药工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固体分散技术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固体分散技术具有增加中药难溶性成分的溶解度和溶出速率,延缓、控制药物的释放,增加药物的稳定性,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等优点,广泛应用于中药多种剂型的制备。随着固体分散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以及新载体材料、新设备的采用,固体分散技术必将在中药的剂型发展与创新中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13.
高压均质技术在纳米制剂制备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艾秀娟  陈建海  平渊  周红玲  李平 《医药导报》2007,26(9):1055-1058
[摘要]近年来纳米制剂被广泛研究,并逐渐走向工业化,在纳米制剂的大规模生产中常需应用高压均质技术。该文概述了高压均质技术的特点及在纳米制剂制备中的应用,着重介绍了该技术在脂质纳米粒、聚合物纳米粒、脂质体、纳米乳剂等新型制剂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串联(UPLC-Q-TOF-MS)技术特点是效率高、灵敏度高、分辨率高,也能获取一些信息,比如离子碎片、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元素组成等,能迅速确定出相关化合物结构.中药尤其复方制剂是极端复杂的体系,存在多靶点、多组分、多途径的协同效应,这些特征给科研工作者的研究带来了巨大挑战.这项技...  相似文献   

15.
水提醇沉法广泛用于中药口服制剂中药液的澄清,但该法存在诸多缺陷,为了寻找更好的澄清工艺,在除去药液中的杂质的同时最大程度地保留有效成分,并使药液澄清,成品稳定,缩短生产周期,节约能源,广大药学工作者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现将近十年来研究状况综述如下。 1 水提醇沉法   水提醇沉法为传统澄清技术,50年代末期已广泛用于中药制剂生产。醇沉的目的是为了除去水煎液中的淀粉、树胶、果胶、粘液质、蛋白质、鞣质、色素、水溶性无机盐杂质,醇含量在80%时几乎可以除去全部蛋白质、多糖、无机盐。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各种生药均含有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中药制剂之所以发挥作用,与其所含微量元素有密切关系[1],所以不能机械地把无机成分当杂质除去。另外,醇沉法造成了有效成分的大量流失,据报道各类成分损失率为:麻黄碱54.85%、黄芩苷16.11%、甘草酸11.99%、桔梗皂苷42.52%[2]。尽管醇沉法具有澄清药液,减少服用量等优点,但成品稳定性较差,生产周期长,耗用大量的乙醇,造成较大的资源浪费。  相似文献   

16.
纳米技术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单提及了纳米技术,纳米中药的概念、特性,主要介绍了中药制剂在运用纳米技术后所呈现的一些优点及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7.
邢艳萍  张麟 《黑龙江医药》2002,15(4):293-293
近年来我国在中药注射剂的研制方面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比如安宫牛黄丸改进研制的清开灵注射液,生脉散改制的生脉注射液等在临床应用中都获得了显著的疗效,而且中药注射液具有起效快,剂量准确,毒副作用小,在治疗某些疾病方面疗效优于西药等优点。从六十年代开始,人们在用水醇法或醇水法制备中药注射剂,后来又研究出酸碱沉淀法,改良明胶法,铅盐沉淀法,离子交换法,石硫法,透析法等十几种制备中药注射剂的方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这些方法各有利弊。因为在中药注射剂的制备过程中,往往需要根据原料中所含有效成分  相似文献   

18.
纳米技术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结合纳米技术在元和接骨片上的成功应用,阐明纳米技术在中药应用中的巨大作用,为纳米技术如何更好地与中药结合,生产出疗效更好的产品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9.
王玉兰 《北方药学》2010,7(1):19-20
本文中从中药制剂目前现状及中药制剂粉碎技术改进方面,探索性提出超微粉碎技术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充分发挥传统医学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优势。开拓中药制剂生产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刘璧玉  陈燕忠  吕竹芬  叶星辰 《中国药师》2011,14(12):1816-1817
时辰药理学研究发现,一些疾病如心绞痛、高血压、哮喘、炎症反应及疼痛等的发作具有时间节律性,传统的以零级速率、一级速率释药的缓/控释释药技术只能使药物在不易发病的时段内维持一定的血药浓度,而到需要药物起到预防和治疗作用时,体内药物浓度却又达不到所要求的水平,从而延误了有效治疗时机.因此,这几类释药技术制备的制剂已无法满足临床治疗的需要.脉冲释药技术是以时辰药理学的原理为依据,制备出能够根据疾病昼夜节律特点定时、定量释放药物的制剂新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