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在胰瘘带管出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择2010年3月至2011年9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行胰体尾切除术后并发胰瘘带管出院的17例患者为对照组,同法选择2011年10月至2013年3月在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行胰体尾切除术后并发胰瘘带管出院的19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出院后延续护理计划,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拔管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拔管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延续护理可以减少行胰体尾切除术后并发胰瘘带管出院患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患者的拔管时间,有利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2.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是治疗胰头癌[1]、壶腹周围肿瘤[2]、良性新生物和其它非增生性的情况如慢性胰腺炎[3]的常规手术方式,也是一个术后并发症高达48%的复杂手术过程[4,5]。本次研究对PD术后再次入院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1997年1月至2008年12月476例因良性或恶性病变行PD术的患者,不包括围手术期死亡病例。  相似文献   

3.
4.
丁如梅  范静  金艳 《全科护理》2016,(19):2013-2014
[目的]探讨微信公众平台在胰瘘带管出院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5年10月在上海长征医院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或胰体尾切除术后并发胰瘘带管出院的病人资料,根据是否关注微信平台分为关注组和未关注组,在两组中各随机抽取20例病人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宣教,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宣教和微信公众平台宣教,评价并比较两组病人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拔管时间和医疗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病人在导管堵塞和周围皮肤感染两类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拔管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信平台的应用较常规出院护理指导更能有效减少带管出院病人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缩短带管时间,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正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为当前治疗胰头及壶腹周围良恶性肿瘤的标准术式。该手术切除部位多、手术难度大、术后并发症较多,为腹部外科最复杂的手术之一[1]。近年来外科技术、设备及围手术期治疗日趋完善,胰十二指肠术后死亡率已降到5%以下,但术后并发症依然居高不下。其中胰瘘为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对喉造瘘带管患者出院后自我护理的需求,为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伸护理服务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及面谈法对63例喉造瘘带管即将出院的患者进行调查,了解患者带管出院后自我护理的需求。结果63例带管患者中,87.3%的患者主要需求集中在自我护理执行方面及信息获取方面两个维度上,按照需求程度的高低依次是内管脱出后送回的手法(3.42±0.95)分、定期接受复查(2.89±1.05)分、内管的消毒方法(2.67±1.00)分、喉造瘘并发症(2.42±0.90)分、学习改变发音习惯(2.20±0.91)分。不同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患者出院后自我护理管理需求程度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康复期患者住院期间的护理过程中,需加强培养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以及注重文化程度与年龄等因素对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对带管出院的患者需按照个体状况采取不同形式的延伸护理,以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出现胰瘘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分析本院普外科收治的70例接受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胰瘘情况及其治疗情况,并分析其发生原因并制定相应护理对策。结果胰腺质地、糖尿病、高血压均为导致胰瘘的独立危险因素。遵医嘱对本组出现胰瘘患者进行抗生素用药处理,采用抑制胰液分泌的药物控制病情发展,患者在用药1周后引流液逐渐变少,2周后患者均康复出院,患者生存质量评分各项指标较好。结论临床针对胰瘘患者术后制定相应护理干预措施并做好并发症预防工作,并积极分析胰瘘危险因素,患者治疗效果较好且生存质量评分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pancreatico duodenectomy,PD)术后胰瘘发生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清河县中心医院及黑龙江省医院2006年1月—2015年8月行PD治疗的168例患者临床资料,对可能与术后胰瘘发生有关的临床资料行单因素分析,并进一步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寻找术后胰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168例中共发生胰瘘13例,发生率7.7%;术后死亡4例(2.4%),其中因胰瘘致严重脓毒症死亡2例。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史、胰腺残端吻合方式、术后贫血是PD术后胰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6.259,95%CI=1.518-25.801;OR=18.453,95%CI=1.590-214.138;OR=7.480,95%CI=1.509-37.084]。结论糖尿病史、胰腺残端吻合方式、术后贫血是影响PD术后胰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据此可制定针对性的围术期预防策略,以减少术后胰瘘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10.
通过查阅与老年患者出院后跌倒相关的文献,从跌倒的概念、老年患者出院后跌倒的特征及其主要的危险因素等方面进行了简要的综述,以期为国内学者今后开展相关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再入院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83例AECOPD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出院后90 d内是否非计划再入院分为再入院组75例和非再入院组208例,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ECOPD患者再入院的影响因素。结果 283例AECOPD患者出院90d内非计划性再入院率为26.50%。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高(OR=1.893,95%CI:1.121~2.757)、营养不良(OR=2.604,95%CI:1.245~4.019)、FEF75预计值升高(OR=1.365,95%CI:1.057~2.562)、过去1年急性加重次数≥2次(OR=2.071,95%CI:1.319~3.280)为AECOPD患者非计划性再入院的独立影响因素。文化程度高(OR=0.722,95%CI:0.501~0.943)、FEV1实际值升高(OR=0.513,95%CI:0.361~0.733)、坚持运动锻炼(OR=0.410,95%CI:0.282~0.741)为AECOPD患者再入院风险的保护因素。结论 年...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造成冠心病患者再入院的危险因素,以加强高危人群的干预措施,降低冠心病患者的反复入 院率。方法 入选因冠心病二次入院的患者115例为研究组,并入选同期一次入院的冠心病患者78例为对照组,对 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冠心病患者再次住院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 研究组年龄、合并高血压(HBP)或2 型糖尿病(T2DM)率、首次以急性心肌梗死(AMI)入院率、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NYHA)、心脏超声左心房内 径(LAD)、左心室舒张末内经(LVEDD)、室间隔厚度(IVS)、左心室后壁(LVPW),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左 心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小于对照组(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合并高血压、LAD 增大、EF 降低是冠心病再入院的相关危险因素(P <0.05)。结论 对高龄、合并高血压及血糖异常、NYHA 分级或心脏超声 提示心功能较差及急性心肌梗死入院患者应积极控制相关危险因素,积极采取措施改善心功能,对于降低冠心病患者 的再入院率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肺结节手术患者术后延迟出院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至8月东部战区总医院因肺结节全麻下行胸腔镜/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患者223例的电子病历资料,其中男91例,女132例。采用单因素分析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肺结节患者术后延迟出院的危险因素。结果 以术后住院时间≥3 d的159例(71.3%)患者为延迟出院组,<3 d的64例(28.7%)为正常出院组。延迟组患者的年龄、男性比例、吸烟史比例、胸腔镜手术占比、手术时长、术中补液量、术中失液量、丙泊酚使用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及引流量明显高于正常出院组(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大[OR=1.063,95%CI(1.016~1.111),P=0.008]、引流管留置时间长[OR=8.743,95%CI(4.144~18.445),P<0.01]以及使用常规静脉镇痛泵[OR=3.759,95%CI(1.232~11.468),P=0.020]是术后住院时长≥3 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年龄大、引流管留置时间长以及使用常规静脉镇痛泵可影响肺结节手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在胰十二指肠术后并发胰瘘携带管路出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5年10月在本院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胰瘘带管出院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出院后延续护理,评价并比较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拔管时间及生活质量。结果对照组出现导管滑脱、导管堵塞、周围皮肤感染、腹腔内感染等并发症的患者分别为3例、4例、6例、5例,共有6例患者发生了并发症,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0.0%;观察组出现导管滑脱、导管堵塞、周围皮肤感染、腹腔内感染等并发症患者分别为1例、0例、1例、0例,发生并发症的患者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3.3%。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拔管时间分别为(15.3±3.7)d和(21.5±5.2)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护理可以减少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胰瘘带管出院患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患者的拔管时间,有利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患者出院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发生谵妄的危险因素,为制定临床护理干预方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21年7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行胰十二指肠手术的269例患者为调查对象,将其中19例诊断为谵妄的患者作为病例组(谵妄组),250例非谵妄患者为对照组(非谵妄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及二元Logisti...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追踪电话回访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出院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根据出院顺序单双号将胆道一科2013年10月至2016年1月出院的118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和追踪回访组各59例,均在住院期间及出院前给予相应护理措施及宣教,常规护理组在出院后1个月给予电话回访,追踪回访组在出院后1周、半个月、1个月、2个月分别进行电话回访,两组分别于出院后2个月运用自我护理能力实施量表(ESCA)和自制引流管情况调查问卷,对两组患者进行测评。结果 常规护理组与追踪回访组患者自理能力水平总分、自我护理技能、健康知识水平及自我护理责任感得分比较追踪回访组均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自我概念得分追踪回访组与常规护理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追踪回访组引流管滑脱、腹部症状、感染的发生均低于常规护理组,引流液改变自我判断能力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引流袋更换频率两组比较P无统计学差异(>0.05)。 结论 追踪电话回访简便、有效,增加带管的安全性,能显著的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水平,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调查心力衰竭患者30 d内再入院的现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3 129例心力衰竭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对其入院一般情况及出院出院30 d内情况进行随访调查,并应用单因素分析与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进行患者出院30 d内再入院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出院30 d内有713例患者(22.79%)发生再入院.Logi...  相似文献   

18.
正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治疗胰头癌、十二指肠乳头癌、胆总管下段癌、壶腹癌的有效手段,手术切除范围包括部分胰头部、胆总管及胆囊、十二指肠、空肠上端和胃幽门区,手术内容还包括相关脏器周围的淋巴结清除、消化道重建等。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腹部外科最为复杂的手术之一,术后引流管多,对术后护理提出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化,平均住院日逐渐缩短。越来越多的患者在急性期住院治疗,病情稳定后仍有部分管路不能拔除,需要带管出院回家调养[1]。而管路的护理情况直接影响患者的康复质量。延续性护理是整体护理的一部分及住院护理的延伸,能够使出院患者得到延续的卫生保健服务,促进其康复,降低再次住院率及卫生服务成本,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国外对于延续性护理的研究已取得积极效果,多种延续护理实践模式已发展较为成熟并  相似文献   

20.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发生胰漏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茆家定  吴佩  陈贤军  黄鹤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10):1492-1494
目的:分析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发生胰漏的危险因素。方法:将74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病人,根据术后有无胰漏分为胰漏组和愈合组。比较两组的年龄、性别、血色素、血清白蛋白、血糖、血清胆红素、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胰管粗细及胰腺硬度的差异;比较捆绑式胰肠吻合术后结合肠内营养支持与套入式端端胰肠吻合及胰管对肠黏膜端侧吻合胰漏发生率的差异。结果:除血清白蛋白、血清胆红素外,其余术前指标对胰漏的发生无明显影响。胰漏组的术中出血量多于愈合组(P〈0.01),胰漏组的胰管直径小于愈合组(P〈0.01),胰漏组的胰腺质地较愈合组软(P〈0.01),捆绑式胰肠吻合术后给予肠内营养支持病人胰漏发生率较其他吻合方式明显减低(P〈0.05)。结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漏发生与术前的低蛋白血症、高胆红素血症、术中的出血量、胰腺的质地、胰管粗细、吻合方式以及肠内的营养支持有密切关系,捆绑式胰肠吻合结合肠内营养支持能降低胰漏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