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马晓艳 《安徽医药》2018,22(1):189-191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NO)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新生儿低氧性呼吸衰竭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15例出生后经确诊为低氧性呼吸衰竭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患儿并用联合的方案治疗病例,分析用药后1 h和用药后24 h的各项指标变化.结果3例患儿因病情危重死亡,12例患儿治疗后缺氧症状改善,各改善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儿未出现NO和PS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结论在联合方案治疗的基础上结合相应的护理措施,能明显改善患儿氧合,纠正低氧血症,促进患儿疾病的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早期机械通气联合一氧化氮吸入治疗新生儿重度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 收集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入院的100例重度呼吸衰竭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儿采用早期机械通气治疗,实验组加用一氧化氮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气指数与呼吸功能、相关临床指标与并发症.结果 实验组患儿治疗后pH、PaO2与a/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aCO2、FiO2、MAP、OI与肺动脉压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患儿机械通气时间、NICU时间、NICU费用、总住院时间与总住院费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儿总体并发症发生率(46% vs.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机械通气联合一氧化氮吸入治疗新生儿重度呼吸衰竭的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高,具有借鉴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新生儿低氧性呼吸衰竭用联合护理模式的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9月-2017年10月本院接诊的低氧性呼吸衰竭患儿54例,采用数字抽签法将之分成两组:A组、B组各27例。A组采取常规联合精心护理的方式,B组采取常规护理法。综合分析两组病情的恢复情况,比较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A组的治疗费用为(6179.2±206.4)元、住院时间为(8.6±1.3)d,明显优于B组的(8718.5±426.3)元、(10.9±1.4)d,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取联合护理模式对低氧性呼吸衰竭患儿进行施护,可有效促进其病情恢复,减少治疗所需费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吸入治疗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58例急性感染性喉炎患儿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行布地奈德吸入治疗及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患儿的护理措施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经布地奈德吸入治疗及针对性护理干预后所有患儿均明显好转,其治疗总有效率为98.3%;且本组58例患儿在行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及护理期间无一例患儿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给予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患儿布地奈德吸入治疗,同时配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有助于改善患儿临床症状,且安全性高,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应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吸入伊洛前列素和一氧化氮治疗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疗效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肺动脉高压新生儿5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基础治疗和一氧化氮吸入治疗,研究组患儿加用伊洛前列素雾化吸入。比较两组患儿的气道压力、血气指标和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平均气道压力均显著降低,研究组低于对照组;氧合指数和血氧饱和度均显著提高,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肺动脉收缩压均显著降低,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以上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肺动脉高压患儿吸入伊洛前列素和一氧化氮可有效降低气道压力和肺动脉收缩压、提高氧合水平,合理的护理方法能进一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新生儿肺炎雾化吸入治疗中采取集束化护理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均为本院儿科收治的肺炎新生儿,入院就诊时间为2016年11月~2017年11月,共抽取100例进行研究。所有患儿均进行雾化吸入治疗,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0例,分别实施基础护理模式干预(基础护理组)、集束化护理模式干预(集束化护理组)。将上述患儿的临床症状(咳嗽、呼吸困难、气促、痰鸣音、哮鸣音)改善情况和住院时间进行对比分析,分析雾化吸入前中后两组患儿的生命体征[心率(HR)、呼吸频率(R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_2)水平]变化情况。结果集束化护理组患儿的咳嗽缓解时间为(2.51±0.62)d、呼吸困难消失时间为(1.85±0.20)d、气促消失时间为(1.30±0.51)d、痰鸣音消失时间为(3.21±1.01)d、哮鸣音消失时间为(2.71±0.33)d、住院时间为(5.21±0.31)d,均明显短于基础护理组(P0.05);雾化吸入中、雾化吸入后,集束化护理组患儿的HR、RR、SpO_2水平均优于基础护理组(P0.05)。结论在新生儿肺炎雾化吸入治疗中,实施集束化护理措施干预,可缓解临床症状,改善其生命体征,具有在今后临床中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固尔苏治疗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2013年12月至2014年6月接受治疗的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50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25例)和观察组(25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基础综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固尔苏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动脉血氧分压(Pa O2)、Pa O2/吸入氧浓度(Fi O2)(Pa O2/Fi O2)、动脉/肺泡氧分压(a/APO2)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Pa O2、Pa O2/Fi O2及a/APO检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12、24h Pa O2、Pa O2/Fi O2及a/APO检测值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采用固尔苏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儿的肺氧合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新生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儿实施精细化护理对其血气分析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4月-2017年4月期间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2治疗的60例新生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精细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干预7d后血气分析指标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PaO 2水平高于对照组,、HR、RR水平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项不良事件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采用精细化护理可有效缓解病情,改善血气分析指标,减少不良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时雾化吸入治疗过程中辅以针对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本院收治的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患儿中随机抽取98例,所有患儿均实施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将98例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针对性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对照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9%、73.5%,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组患儿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家属满意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时雾化吸入治疗过程中,辅以针对性护理,能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可促使患儿症状、体征尽快改善,提升家属护理满意度,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10.
印娟  姜善雨 《安徽医药》2019,23(6):1204-1206
目的 探讨细节护理管理预防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新生儿呼吸衰竭并发症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无锡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呼吸衰竭新生儿8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所有病儿均进行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细节护理管理。观察并记录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2、24 h的血气指标变化、病儿家属疾病知识认知度和并发症发生率情况,并作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12、24 h的氧分压 [p(O2)]和pH值均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二氧化碳分压[p(CO2)]指标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病儿家属疾病知识认知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43,P=0.008);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7.14% 比 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24,P=0.003)。结论 细节护理管理运用于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血气指标,提高病儿家属疾病认知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张琦婉  吴林柯 《安徽医药》2018,22(3):573-576
目的 探讨精细化护理干预在BiPAP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呼吸衰竭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符合入选标准诊断的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67例,按照入院时采用的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两组均予以解痉平喘、化痰、抗感染、纠正酸碱失衡、维持内环境稳定、营养支持以及使用BiPAP呼吸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精细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的动脉血气指标,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呼吸机治疗的耐受情况等.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酸碱度(pH)、氧分压[p(O2)]、二氧化碳分压[P(CO2)]、氧饱和度(SaO2)等各项动脉血气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观察组治疗后动脉血p(O2)及SaO2治疗后均较对照组治疗后升高(P<0.05),而p(CO2)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呼吸机治疗总耐受率为94.29%高于对照组84.38%的总耐受率(P<0.05).观察组在呼吸机治疗期间,误吸、吸入性肺炎以及口咽不适的发生例数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精细化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BiPAP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的通气功能,提高呼吸机耐受率,降低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有助于疾病的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肺源性呼吸衰竭患儿机械呼吸时吸入一氧化氮(NO)对呼吸力学的影响.方法 新生儿缺氧性呼吸衰竭患儿给予机械呼吸者,平均气道压>10 cmH2O,吸入氧浓度>60%者为入组对象,18例为NO组,22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机械呼吸后6 h呼吸力学监测结果.结果 机械呼吸后6 h,NO组吸入氧浓度、吸气峰压、平均气道压、潮气量均小于对照组(P<0.01);而肺顺应性、气道阻力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肺过度膨胀系数,NO组发生≤仅1例次,而对照组发生8例次.结论 肺源性呼吸衰竭新生儿机械呼吸时吸入NO除能降低吸入氧浓度外,还能降低机械呼吸时所需的吸气峰压,因而使平均气道压下降,可使用较小的潮气量防止肺泡过度扩伤,减少气压伤和容积伤.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衰竭应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辅助治疗时的临床护理。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4月至2011年4月收治的新生儿呼吸衰竭40例,在应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辅助治疗的同时进行全程护理干预,就临床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儿采用持续气道压通气辅助治疗后pH值由应用前的(7.31±1.08),改为治疗后(7.39±0.37);PaCO2应用前为(6.33±1.28)kPa,治疗后24h后为(10.51±0.85)kPa。PaO2应用前为(6.88±1.17)kPa,治疗后24h为(10.51±0.87)kPa。患儿行3~5d治疗后撤机,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病稳定。结论在新生儿呼吸衰竭采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辅助治疗时,采用全面整体的护理,注重心理安慰、健康宣教、行有效的基础护理和生命体征监护,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病情,进而提高患儿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精细化护理对新生儿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以及对SaO_2(动脉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气指标PH值、PaO_2(动脉氧分压)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3月在我院接受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的新生患儿100例,采用随机抽签的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精细化护理,护理后测定并比较两组患儿的SaO_2、PH、PaO_2水平以及患儿家属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的SaO_2、PH、PaO_2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患有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的新生儿进行精细化护理,可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并提高家属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新型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辅治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护理方法。方法34例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在接受常规治疗的同时,进行新型鼻塞CPAP并给予相应护理措施,观察治疗前后血气分析结果。结果患儿应用鼻塞CPAP治疗2、12、24h后,PaCO2降低,PaO2、pH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5d试行撤机,观察24h病情无变化,患儿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新型鼻塞CPAP用于治疗新生儿呼吸衰弱,是一种安全、无创的新型机械通气方法。在治疗中加强基础护理同时配合专科护理及健康教育,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作出正确、有效的护理评估,是护理呼吸衰竭新生儿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精细化护理在PICU急性呼吸衰竭患儿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9月-2017年6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儿重症监护室PICU收治的急性呼吸衰竭患儿60例,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精细化护理模式,比较两组干预后血气分析指标、呼吸功能指标与机械通气总时间。结果:干预后观察组PaCO_2低于对照组;PaO_2及PH值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机械通气总时间短于对照组,呼吸功能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PICU急性呼吸衰竭患儿实施精细化护理能有效改善其血气分析指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鼻塞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效果及总结护理要点。方法将66例NRDS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予头罩吸氧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鼻塞持续正压通气治疗,观察二组肺氧合功能的改变。对两组患儿住院天数、用氧天数和吸入氧体积分数(FiO2)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经鼻塞持续正压通气治疗后Pa(O2)和动脉血氧分压/肺泡氧分压比值[a/Ap(O2)]较对照组明显增高,而氧合指数(Oi)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天数、用氧天数和吸入氧体积分数(FiO2)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塞持续正压通气能明显改善NRDS新生儿的氧合功能,能迅速纠正患儿低氧血症,快速改善患儿症状,缩短用氧时间和住院天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儿的存活率。护理人员应严格执行规范操作,做好患儿的日常护理,提高治疗效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呼吸机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临床与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4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0例呼吸衰竭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儿予以呼吸机治疗和护理,观察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患儿治疗显效者48例(68.6%),好转19例(27.1%),无效3例(4.3%),无死亡患儿。结论呼吸机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安全有效,护理与治疗成功与否关系密切,精心护理对提高呼吸机治疗的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新生儿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是新生儿期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积极有效护理是抢救治疗本病的重要环节。现将我院1998年 3月~ 1999年 12月收治的 36例新生儿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36例重症肺炎中 ,男 2 4例 ,女 12例 ;日龄最小 5小时 ,最大 2 4天。本组早产儿 6例 ,足月儿 30例 ,所有患儿均经胸片检查确诊 ,临床及血气指标均符合新生儿呼吸衰竭的诊断标准 ,经过治疗 ,治愈 30例 ,死亡 6例。2 护理体会呼吸衰竭是由于通气功能和换气功能障碍而导致的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 ,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以换气障碍为主 ,因此 ,…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吸入一氧化氮(iNO)联合高频振荡通气(HFOV)治疗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PHN)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PPHN患儿36例,其中无器质性心脏病30例(Ⅰ组),有先天性心脏病6例(Ⅱ组);对所有患儿进行HFOV和iNO联合治疗.监测NO吸入前、吸入30 min及24h后的氧合指数(OI)、平均压、肺动脉压力(SPAP)、心率、平均气道压(MAP)、动脉导管前后的经皮血氧饱和度(TcSaO2),吸入NO 30 min及24h后测定高铁血红蛋白(MetHb)与NO2浓度.结果:Ⅰ组,与吸入前比较,吸入30 min和24h后,MAP、OI和SPAP均下降,导管前TcSaO2和导管后TcSaO2升高,心率在吸入24h后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Ⅱ组,吸入前后所有的检测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愈26例,死亡4例,放弃治疗6例.本组治疗期间,MetHb和NO2浓度均在正常范围.结论:肺血管痉挛型PPHN患儿应尽早采用最低有效剂量iNO联合HFOV治疗.特别是≥34周早产PPHN患儿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