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脂及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相对于治疗前,两组治疗后的hs-CRP水平、TC、LDL、TG水平在不同程度上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相对于治疗前,两组治疗后LVEF、LVDD、IVST等心功能指标水平在不同程度上得到改善,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能够有效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血脂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阿托伐他汀用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期间,某院收治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阿托伐他汀钙片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血脂水平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血脂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片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心肌梗死的疗效及对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使用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酒石酸美托洛尔进行治疗,分别用药两个疗程后,对比观察两组总有效率及血脂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为77.50%,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血脂水平变化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老年心肌梗死使用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疗效显著且有效改善血脂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94例心肌梗死患者,以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行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前血脂水平比较均无较大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血脂水平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患者血脂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心肌梗死患者阿托伐他汀治疗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血脂水平,且安全性高,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罗耀良 《北方药学》2021,18(3):133-134
目的:分析不同剂量他汀类对急性早期心肌梗死疗效.方法:急性早期心肌梗死患者共7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的患者采用20mg/d的阿托伐他汀,观察组采用40mg/d的阿托伐他汀.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者炎性因子、血脂和心功能情况、急性早期心肌梗死疗效、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患者炎性因子、血脂和心功能情况、急性早期心肌梗死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比较则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40mg/d的阿托伐他汀对于急性早期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好,可更大幅度改善血脂和心功能,控制炎症水平,且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治疗老年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以及对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1月至2013年11月在我院接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的患者84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患者,对观察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对血脂的水平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IVST(舒张期室间隔厚度)、LVD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以及LVMI(左心室体积指数)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TC(血清总胆固醇)、TG(三酰甘油胆固醇)以及LDL(低密度脂蛋白)下降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阿托伐他汀可以提高治疗的效果,对血脂水平有着积极的影响,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临床疗效,探讨其药理作用.方法 选择某医院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3例.治疗组采用早期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ACS常规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治疗8周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炎症因子的差异情况和血脂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得到改善,治疗组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和血脂水平的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因其有较好的抗炎、改善血脂作用,对治疗ACS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8.
冯燕玲 《黑龙江医药》2021,34(2):370-372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二甲双胍对糖尿病心肌病患者心脏重构及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随机法将我院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102例糖尿病心肌病患者分组,对照组51例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51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对比两组心功能、血脂及血糖水平.结果:观察组上述指标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可降低糖尿病心肌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改善心功能,调节血脂.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82例,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急性冠脉综合征常规治疗外,对照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每天10mg口服,观察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每天40mg口服。两组患者均连续服用6个月。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进行检测;观察两组患者出院后主要心脑血管事件。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TG、TC、LDL-C水平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性心绞痛、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较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每天40mg)能够显著改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脂及减少心脑血管事件,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分析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确诊收治的10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瑞舒伐他汀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各项血脂指标改善情况,并作对比分析。结果治疗1年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各项血脂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然而采用瑞舒伐他汀效果更为显著,改善患者的血脂水平更为明显,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近期疗效及对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收治7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组为A组(采用常规治疗手段)和B组(在A组基础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各35例。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血脂水平的变化。结果:A组治疗有效率77.1%(27/35),B组的治疗有效率94.3%(33/35),P0.05;治疗前A、B两组的血脂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B组血脂情况明显优于A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阿托伐他汀来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能够很好的控制患者的血脂水平,帮助缓解患者的病情,让患者的身体能够更快更好地痊愈,提升了治疗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具有较高的医学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钙片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急性脑梗死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NIHSS评分、血脂水平、炎性因子低于对照组,认知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片可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与瑞舒伐他汀治疗的疗效差异。方法:研究将2015年2月~2018年6月收治的8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两组,常规组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试验组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SOD、CK-MB、ET-1、cTnI水平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ET-1、cTnI、CK-MB水平明显低于常规组,SOD水平明显高于常规组,预后显著优于常规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血清炎症指标与预后,能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在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4例,按照随机序贯的方法将94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使用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观察组使用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与对照组血脂水平、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hs-CRP)、肱动脉血管介导的内舒张功能(FMD)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所改善,而观察组的hs-CRP、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的心血管事件,且两组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治疗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均具有显著的效果,而瑞舒伐他汀可改善血脂和炎性指标的效果优于阿托伐他汀。  相似文献   

15.
目的就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以阿托伐他汀以及氯吡格雷展开治疗的具体效果加以分析。方法本次研究按照对比用药的方式展开研究,所选择病例共计为78例,均为我院在2017年8月至2018年6月所接诊,取组中39例,以常规治疗,即对照组,余下则需借助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即观察组。对两组疗效进行分析。结果结合对比在整体疗效以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观察组均存在优势,P<0.05。结论对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以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展开治疗,有助于提升临床对该类患者综合治疗效果,帮助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的效果与药理分析.方法:我院收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206例,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血清脂联素水平和血脂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血清脂联素水平和血脂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可迅速改善患者炎性反应,缓解粥样斑块内的炎症,极为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中国医药科学》2017,(2):47-49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治疗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12月在医院治疗的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瑞舒伐他汀组与阿托伐他汀组各30例。瑞舒伐他汀组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阿托伐他汀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治疗前后血脂水平、LVEF及hs-CRP。结果随访6个月,瑞舒伐他汀组1例发生复发性心绞痛,2例血运重建;阿托伐他汀组2例发生复发性心绞痛,4例血运重建。治疗后两组TC、TG、HDL-C、LDL-C、LVEF、hs-CRP水平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瑞舒伐他汀组TC及hs-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瑞舒伐他汀进行调节血脂治疗,具有较好的效果,能降低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应用阿托伐他汀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8月~2016年9月在某院接受治疗的88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盐酸血栓通注射液、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3.18%、72.73%,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选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可促进患者神经缺损得到更大程度改善,总体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脂及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入院后给予常规药物进行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和治疗1周后心功能水平、血脂水平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含量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IVST、LVDD、LVEF等心功能水平及hs-CRP水平均明显改善,研究组TG、LDL、TC等血脂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所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治疗后IVST和LVDD明显降低,LVEF明显提高;TG、LDL、TC水平均明显降低;hs-CRP水平明显降低,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能够明显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功能水平、血脂水平以及hs-CRP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辅助治疗急慢性脑血管病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急慢性脑血管病患者78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39,给予常规及对症治疗)及观察组(n=39,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阿托伐他汀辅助治疗)。治疗6个月后,对比两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血脂水平改善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IMT及血脂水平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IMT值及血脂各指标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辅助治疗急慢性脑血管病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IMT及血脂水平,可作为辅助治疗常规用药,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