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陈莉 《北方药学》2019,16(2):55-56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7月~2017年12月我院接诊的104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利用随机号码表抽取样本,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门冬胰岛素治疗。观察组:门冬胰岛素配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妊娠结局、血糖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剖宫产、早产、羊水过多、妊娠期高血压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HbAlc、2hPPG、FPG水平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结论:二甲双胍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妊娠结局有积极影响,能够减少剖宫产、早产、羊水过多、妊娠期高血压发生率,降低HbAlc、2hPPG、FPG水平,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于湖南省耒阳市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胰岛素治疗,观察组采用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治疗,2组均治疗12周.比较2组患...  相似文献   

3.
名刊     
《中国处方药》2008,(5):3-3
最近《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中发表的一篇文章,对二甲双胍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了评价。751例妊娠20~33周患妊娠糖尿病的妇女随机分配到二甲双胍(如有必要可补充胰岛素)和胰岛素治疗组。主要观察结局是各种情况的复合发生率,包括新生儿低血糖症、呼吸窘迫、进行光疗的必要性等。次要观察结局括新生儿人体测量、母体血糖控制、母体高血压并发症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分析医学营养治疗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糖控制、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至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中心医院妇产科就诊的8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妊娠期干预,观察组产妇在此基础上加用医学营养治疗干预。对比两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各项血糖指标、妊娠结局、新生儿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FBG、2h-PBG、HbA1c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不良妊娠结局总发生率(30.00%)高于观察组(7.50%),P<0.05;对照组新生儿Apgar评分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医学营养治疗可有效降低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糖水平,降低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改善妊娠结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中国医药科学》2019,(23):77-79
目的分析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在临床上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效果,观察该治疗方法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抽取2018年1~12月于我院就诊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3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配原则对其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n=150)与对照组(n=150),所有患者均严格控制饮食,积极锻炼,在其基础上,对照组患者采用胰岛素进行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患者加用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子痫前期与引产术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蛋白尿与剖宫产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控制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巨大儿、低血糖、黄疸儿、呼吸窘迫等不良结局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临床上采用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可有效改善其妊娠结局,明显降低孕产妇并发症与围生儿并发症的发生,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对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疗作用作出评价。方法选取我院9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采取胰岛素治疗,实验组采取二甲双胍和胰岛素联合治疗。治疗完成后对患者治疗后血糖水平、妊娠并发症发生率应用统计软件分析。结果对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餐后2 h血糖水平进行比较,实验组均低于对照组,对比两组差异显著(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孕产妇发生羊水过多、胎膜早破的概率略微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不具有可比性(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治疗妊娠期糖尿病具有临床价值,值得临床采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与胰岛素治疗妊娠合并糖尿病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确诊为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64例的临床资料,31例采用二甲双胍治疗为二甲双胍组,33例患者采用胰岛素治疗为胰岛素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妊娠结局。结果胰岛素组孕产妇发生子痫前发病率,体重增加,37周分娩比例、空腹血糖显著高于二甲双胍组(P0.05)。胰岛素组围产儿巨大儿、低血糖、黄单症发生率显著高于二甲双胍组(P0.05)。结论二甲双胍治疗妊娠合并糖尿病能够显著改善妊娠结局,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正>妊娠期糖尿病作为妊娠期最为常见的并发症,具有发病率高,危害严重等特点,若不及时控制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血糖水平,可增加剖宫产、巨大儿、胎儿窘迫及早产儿等不良妊娠结局风险,因此寻找一种合理、有效的治疗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1]。医学临床胰岛素替代疗法远期疗效欠佳,难以预防妊娠期糖尿病并发症。目前,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疗效已得到实践证实,其中二甲双胍可增加外周组织在胰岛素敏感性,抑制肝糖原分解、脂肪组织相关氧化分解,进而有利调节糖代谢水平,但单独服用二甲双胍的临床疗效并不令人满意[2]。胰岛素可在短期之内将血糖水平控制住,消除高血糖对机体内相应B细胞的毒素反应,进而对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门冬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对妊娠结局和血清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商丘市第四人民医院2018年7月—2020年12月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136例.根据治疗药物不同分为门冬胰岛素组和门冬胰岛素+二甲双胍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血糖相关指标改善情况、血清相关因子水平;比较两...  相似文献   

10.
王晶璞 《河北医药》2016,(5):739-740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选择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精蛋白重组人胰岛素+二甲双胍、观察组给予甘精胰岛素+二甲双胍进行治疗,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夜间低血糖发生率(5.0%)明显低于对照组(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56,P <0.05)。观察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TG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能够提高患者血糖控制的有效性,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规范化生活管理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糖水平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1月在我院产科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3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50例和研究组1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及治疗方案,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规范化生活管理,针对性干预血糖方法护理及治疗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并比较两组孕妇血糖控制水平及母婴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夜间血糖均低于对照组,尿酮指标优于对照组。研究组孕妇妊娠不良结局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孕妇,研究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临床应用规落化生活管理,科学、专业、针对性的控制血糖,不仅可以有效控制血糖水平,还可以减少孕妇妊娠不良结局发生率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保障新生儿健康发育,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妊娠结局有积极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司倩 《中国药业》2015,(3):86-87
目的 研究使用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及新生儿神经系统发育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患者仅使用胰岛素。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糖控制率为90.00%,优于对照组的70.00%(Uc=3.49,P<0.01)。观察组患者所分娩新生儿(20项新生儿神经行为检查NBNA)评分(38.66±1.75)分,优于对照组的(36.49±2.04)分(t=6.25,P<0.01)。观察组血糖已控制产妇与血糖未控制产妇相比,新生儿神经系统发育异常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79,P<0.01);观察组血糖已控制产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4,P>0.05);对照组血糖已控制产妇与血糖未控制产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56,P<0.01);观察组血糖未控制产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7,P>0.05)。结论 应用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治疗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可提高孕产妇血糖控制率,改善新生儿NBNA评分,降低新生儿神经系统发生异常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正>研究背景及临床问题妊娠期间肥胖会增加孕妇患高血压、糖尿病及新生儿出生后缺氧等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已有的研究表明对肥胖女性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并不能改善妊娠结局。二甲双胍能改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与未服用二甲双胍者相比,合并妊娠糖尿病的孕妇服用二甲双胍后体重增加较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参芪地黄降糖颗粒和二甲双胍联合治疗对妊娠期糖尿病(GDM)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诊治的86例GDM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分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研究组给予二甲双胍和参芪地黄降糖颗粒联合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血糖指标和妊娠结局。结果:研究组疗效总有效率(93.02%,40/43)明显高于对照组(74.42%,32/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2 hPG、FPG和HbAlc水平均下降,研究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不良妊娠总发生率(9.32%,4/43)显著低于对照组(25.59%,11/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参芪地黄降糖颗粒和二甲双胍联合治疗的GDM疗效显著提升,血糖指标和妊娠结局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二甲双胍和胰岛素治疗妊娠期糖尿病(GDM)的临床疗效。方法该院妇产科近年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122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胰岛素组64例和二甲双胍58例,比较2组患者分娩方式、并发症及血糖水平的差异。结果2组分娩方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甲双胍组子痫前期发生率及血糖异常率明显低于胰岛素组(P〈0.05)。新生儿状况上,二甲双胍组巨大儿、低血糖、黄疸症发生率均低于胰岛素组(P〈0.05)。结论二甲双胍治疗GDM能有效调节患者血糖,保证围分娩期母婴健康,但其远期疗效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胰岛素联合口服药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仅给予二甲双胍口服治疗,观察组给予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实施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的血糖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的血糖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6.67% VS 70.00%),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6.67% VS 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联合口服药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盐酸二甲双胍治疗妊娠糖尿病(GDM)的临床效果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70例妊娠糖尿病孕妇,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应用门冬胰岛素治疗,必要时加用甘精胰岛素,观察组应用盐酸二甲双胍治疗,若无法控制血糖水平时加用胰岛素。比较两组孕妇的血糖水平、孕期增重情况、妊娠期高血压情况、早产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新生儿巨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和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孕妇治疗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妇孕期增重(13.64±2.06)kg低于对照组的(15.14±3.05)k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妊娠期高血压和早产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巨大儿及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分别为5.71%、2.86%,均低于对照组的25.71%、2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腹泻发生率22.86%高于对照组的2.86%,低血糖发生率2.86%低于对照组的22.8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妊娠糖尿病孕妇,盐酸二甲双胍在有效控制孕妇血糖水平的同时不增加母婴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并可减少孕期增重。  相似文献   

18.
谢飞 《河北医药》2013,(21):3236-3237
目的:比较地特胰岛素与甘精胰岛素分别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90例确诊的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治疗A组给予地特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B组给予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12周后比较3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日用量、低血糖发生率及体重的差异。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3组血糖水平均下降,治疗组血糖水平明显低于与对照组,且治疗A组与治疗B组降糖效果尤为显著( P <0憫.05)。治疗后3组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日用量、低血糖发生率及体重变化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治疗A组与治疗B组比较上述指标尤为降低( P <0.05)。结论采用地特胰岛素与甘精胰岛素分别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优于二甲双胍单独用药,能够有效控制血糖水平,且地特胰岛素同甘精胰岛素相比疗效更好,低血糖发生率低,体重控制好,可根据患者病情和经济能力选择用药。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19年6月江西省赣州市立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0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1例。2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健康教育、饮食干预及锻炼干预,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给予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指标、胰岛素抵抗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01);治疗后,2组患者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均高于治疗前,胰岛素抵抗指数(IR)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 <0.01);2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1.000)。结论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可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状态,无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诺和灵30R、二甲双胍联合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将32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6例,观察组采用诺和灵30R、二甲双胍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用诺和灵30R治疗,比较两组血糖控制水平及治疗后情况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2组的FPG、2hPG、HbAlC均明显下降(P〈O.01)。观察组胰岛素用量较对照组少,血糖达标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低血糖事件发生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BMI较对照组有所减轻。结论诺和灵30R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能有效控制血糖,降低低血糖和高胰岛素血症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在根本上防治心血管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