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目的探讨规范化管理在运用心电定位技术对PICC头端定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例接受PICC置管的成年患者,按住院号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对实施PICC患者进行管理。观察组实施PICC规范化管理、建立PICC管理体系,成立PICC导管护理专科小组、制定心电监护下PICC导管头端定位技术标准化操作与管理流程,加强PICC置管护士的质控、考核。将PICC导管一次置管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度等进行比较。结果规范化管理后观察组患者的PICC置管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7.79,χ~2<χ_(0.05,1)~2=3.84,P<0.05),观察组PICC导管头端位于上腔静脉下段及右心房入口的到位率比例高于对照组(χ~2=22.65,χ~2<χ_(0.05,1)~2=3.84,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99%,对照组患者满意度91%。结论规范化管理用于心电监护下PICC导管头端定位技术后,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PICC导管到位率和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3.
4.
5.
目的 探讨腔内心电图特征性P波振幅在婴幼儿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尖端定位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住院或门诊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和维护的患儿100例,经超声成功置管后行腔内心电图定位并通过X线胸片确定导管尖端位置,按照结果分为A组(理想位置)、B组(位置过深)和C组(位置过浅)。观察患儿特征性P波振幅变化情况并将其与QRS波振幅比值(P/R振幅)分为5个区间段,探讨导管尖端处于3个位置分别对应的区间段,并分析腔内心电图的准确性、特异度、灵敏度等诊断性试验评价指标。结果 经定位,A组89例(89.00%)、B组6例(6.00%)、C组5例(5.00%),3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R振幅≤30%区间段除与≥60%区间段(P>0.05)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R振幅31%~40%、41%~50%、51%~60%与>60%区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腔内心电图技术特异度、灵敏度、准确性分别为90.91%、97.75%、97.00%,ROC曲线下面积为0.962。结论 腔内...  相似文献   

6.
外周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指经外周静脉穿刺置管,使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内(SVC)的一条静脉治疗通道。心电图(ECG)定位技术是以PICC导管内导丝为电极,通过监测置管过程中出现的心电图 P 波变化来判断导管尖端位置,使导管置入长度个体化[1]。2013年10月-2014年2月我科为31例肿瘤患者运用心电监护仪的心电图定位技术置入PICC,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B超联合腔内心电图定位法引导PICC置管的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我院循环科收治的60例需进行PICC置管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在B超引导下进行PICC置管,观察组患者采取B超联合腔内心电图定位法引导PICC置管,分析两组患者导管末端一次性到位率。结果观察组导管末端一次性到位率为96.67%,对照组导管末端一次性到位率为86.67%,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取B超联合腔内心电图定位法引导PICC置管能有效提升导管末端一次性到位率。  相似文献   

8.
9.
心房纤颤的心电图诊断可以出现以下错误: 1、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伴有不同程度的房室传导阻滞时,可被误认为是心房纤颤,特别是当P波很小或者看不见的时候。仔细的研究将发现这种心律失常并不是完全不规则的。右房导联可以证明有P波存在。  相似文献   

10.
孙惠英 《云南医药》1992,13(5):272-273
分析23例中老年病人早搏后 P 波形态改变的心电图及一般临床情况。其发生率为0.66%而60岁以上发生率为1.06%较文献报告为高,年龄最大者90岁,最小者52岁。23例中由房早引起18例,由室早引起5例。临床上均有较严重的器质性心脏病,并对其机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讨运用心房内心电监测技术行PICC置管可提高置管成功率。方法对160例需要行静脉化疗、心电图为窦性心律、医嘱行PICC置管无置管禁忌证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按传统方法行PICC置管,观察组运用心房内心电监测技术行PICC置管,置管后拍X线片确定导管头端位置。结果对照组1次置管成功率(86.25%)显著低于观察组(97.50%)(P<0.05);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对照组(20.00%)显著高于观察组(3.75%)(P<0.05)。结论运用心房内心电监测技术PICC置管可提高置管成功率、降低置管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程丽芬  吴云  张秋霞  王丽 《安徽医药》2017,21(8):1545-1547
目的 观察心电图P波引导PICC导管尖端精确定位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2月-2016年12月住院行PICC置管的病人120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腔内心电图,监测P波振幅和形态变化,P波最高尖时再退出导管2 cm固定.对照组PICC导管送至预置长度后,用超声排除同侧颈部静脉无异位后固定.两组病人均行X线摄片定位.结果 观察组病人导管尖端最佳位置56例多于对照组43例,观察组无导管异位,对照组4例异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心电图P波引导PICC导管尖端定位准确,避免了导管异位等的发生,病人输液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心电图检查在心房纤颤诊断中的效果,研究在临床治疗上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曾收治的60例听诊出现心律不规则、第一心音强弱不等的患者,并对其进行心电图检查,总结患者的心电图特点。结果60例患者主要包括:风湿性心脏病12例,冠心病25例,高血压心脏病15例,肺心病4例,甲亢性心脏病4例。通过心电图可以观察到患者f波,但是P波消失,室上性QRS波, R-R间期不规则。结论心电图检查可以清楚的反映出患者的心房纤颤特有的心电图图形,明确诊断出心房纤颤,使其检查更加方便、快捷,在临床应用上比较广泛。  相似文献   

15.
慢性冠状动脉供血非发作期,心电图常无特征性改变。为确诊可进行心电图负荷试验。我们从1989年至1991年采用食道心房调搏法进行心电图负荷试验,检查了56例,报告如下。材料本组56例,男36例,女20例,年龄在55—67岁之间,平均61.2岁,平均体重64.6Kg,全部患者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心电图引导PICC尖端定位技术在血液肿瘤患儿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8月—2015年3月自愿行PICC置管的血液肿瘤患儿110例,观察组55例,采用新型心电图引导PICC尖端定位技术置管;对照组55例,采用传统穿刺法置管。观察组导管尖端位置和方向的确定依据ECGⅡ导联P波的变化,记录置管到位率及长度。两组导管固定后均行X线检查(胸部正位片)确定导管尖端位置。比较两组导管尖端位置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患儿导管异位发生率高于观察组患儿,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PICC导管尖端位置位于上腔静脉与右心房交汇处的准确率优于对照组患儿,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电图引导PICC尖端定位技术应用于血液肿瘤患儿置管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及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17.
18.
用体表心电图对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旁路及其引起的室上性心动过速进行定位的问题,国内外已经有了众多的实践和总结,并给出了一些经典的定位方法[1]。国外的方法较繁琐,国内的方法精确度较高。笔者依据临床实践及向量理论对上述心律失常在体表心电图的表现进行理论分析及归纳总结.1 资料与方法1.1 观察对象 采用我院实际消融异位心律失常成功后的体表心电图图谱及1994年胡大一,马长生编写出版《心律失常射频消融图谱》一书中的心电图图谱。其中频发室性早搏13例,室性心动过速8例;左侧显性旁路28例,左侧隐匿性…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探讨心电图(EKG)辅助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尖端定位在恶性血液病中的应用。方法从2015年1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恶性血液病行PICC置管患者中选取259例纳入本研究。所有患者在EKG辅助下进行PICC尖端定位,用PICC自带支撑导丝替代RA体表电极,利用生理盐水的导电性,以上腔静脉外心电图、上腔静脉入口始至进入右心房,每次送管或退管1cm,作为观察心电图变化的位点,获取心电图P波的渐进式变化,置管成功后立即行X线胸片定位;归类总结P波出现的各种形态,并通过X线胸片评价PICC尖端到达上腔静脉较佳位置(T5~8)的比率;统计P波出现不同变化时的导管置入长度;对体外测量PICC长度与最佳置入长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X胸片显示,PICC尖端到达上腔静脉较佳位置的比率为100%。P波形态共出现四种变化,P波变高,再变矮无双向10例,占3.86%;P波逐渐变高,有双向(先高后低或先低后高形),再逐渐变矮(典型)202例,占77.99%;P波逐渐变高,有双峰(M形),无双向,再逐渐变矮(非典型)4例,占1.54%;P波逐渐变高,有切迹,无双向,再逐渐变矮(非典型)4例,占1.54%;18例由于各种原因心电图显示干扰波,无法清晰判断,7例中途退出定位。当导管置入长度不同时,P波也呈现出不同的变化。体外测量PICC长度与最佳置入长度呈正相关(r=0.918,P 0.01)。结论EKG辅助PICC尖端定位在恶性血液病患者中,可通过P波的形态和振幅变化,判断PICC尖端是否进入上腔静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