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对重症监护病房导管感染进行目标性监测,观察与医院感染的相关性.方法:对2010-01-12重症监护病房留置导管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对2011年1~12月重症监护病房留置导管患者进行目标性监测,分析两年内重症监护病房留置导管相关部位医院感染发生情况,主要是留置导管相关血液感染、呼吸机相关肺部感染和留置导尿管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两年内对重症监护病房的2495例患者进行观察,留置导管的有2318例患者,导管相关医院感染发病率为14.84%,共发生导管相关医院感染344例,其中肺部感染155例,尿路感染139例,相关血液感染50例.结论:重症监护室患者的导管感染发生率在相关医院感染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其中,留置导管相关的血管通道、气管插管、留置导尿管道更容易发生相关导管的医院感染.因此,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改善患者全身状况,增强抵抗力,合理使用抗生素是降低该人群相关导管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导管相关性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方法以480例符合条件的ICU患者为研究对象,前瞻性地观察导管留置情况、导管相关性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并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80例留置导管的ICU患者中,121例出现导管相关性医院感染,感染率为25.2%。最常见的感染是导尿管相关性医院感染(51.7%)。193例气管插管患者发生44例次感染,例次感染率为22.8%;410例导尿患者发生79例次感染,例次感染率为19.2%;370例中心静脉置管患者发生30例次感染,例次感染率为8.1%。气管插管的医院感染发生率最高,为10.4‰。留置不同数量导管患者相比,例次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540,P<0.01)。结论 ICU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性医院感染的概率较高,其中最为常见的是导尿管相关性医院感染。且使用导管数量越多,其感染发生率越高。严格控制导管留置指证、加强导管尤其是导尿管及气管插管的护理是减少ICU导管相关性医院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及对应护理预防措施。方法:抽取2015年2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接收并采取重症监护病房相关治疗方式实施救治的患者378例作为研究样本,收集患者临床治疗相关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回顾性整合、分析,观察致使抽取的378例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对应护理预防干预手段。结果:资料显示,抽取的378例重症监护病房患者中出现医院感染病例102例,医院感染率为26.78%。诱发医院感染出现的危险因素包含患者年龄、在院诊治时间、机械通气时间、留置导尿管、气管插管、深静脉置管及抗生素应用时间。依据时间长度及操作应用与否实现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应加强重症监护病房患者预防医院感染的意识及对应护理预防手段,严格遵循隔离消毒相关操作规定,对侵入性操作感染情形给予适当预防护理方式,严禁滥用抗感染类药物,以便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汤新顾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178+181-178,181
目的:对重症监护病房神经外科患者医院感染进行分析。方法:收集2009年1~12月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就诊的患者125例,按照国家卫生部2001年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实行)》判定感染病例。结果:125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38例,感染率为30.40%。下呼吸道感染患者32例占25.6%,泌尿道感染患者8例占6.4%,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3例占2.4%,胃肠道感染患者7例占5.6%,血液感染患者5例占4.0%,皮肤软组织感染患者3例占2.4%。结论: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医院感染与年龄、性别没有关系,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是手术时间大于或者等于2h、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留置尿管、呼吸机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严重多发伤急诊术后入住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特征。方法对我院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183例严重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实施回顾性分析,本组患者均在接受急诊手术后在重症监护室病房监护治疗,选取同期入住重症监护室未感染的120例患者,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观察指标情况。结果在本组183例严重多发伤患者当中,出现医院感染的患者例数为78例,感染发生率为42.62%。呼吸道为主要感染部位,发生率为55.13%。其次为创口感染,发生率为17.95%;此次检验共检出78株病原菌,主要包括鲍曼不动杆菌,占比率为17.95%,铜绿假单胞菌,占比率为15.38%。按照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导致患者出现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主要包括年龄,创伤程度,手术频次、时间,重症监护室住院时间,呼吸机使用和导管留置时间。按照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导致患者出现医院感染的独立因素主要包括创伤严重程度,手术频次和时间以及重症监护室住院时间。结论对于严重多发伤患者来说,在进行急诊手术后重症监护室监护治疗过程中会出现医院感染,对于术后感染危险因素则应当采取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这样可以在较大程度上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的院内感染发生率较高,预后差,是院内感染的重点监控对象之一。为加强对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患者院内感染发生采取最有效的预防措施,我们对1994-01~1998-01住本院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的186例患者院内感染资料进行回顾性分...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获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对274例重症监护病房患者中的医院感染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74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66例,感染率为24.09%,感染原因与接受侵入性操作治疗,年龄较大,病情危重,住院时间长等因素有关。结论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应加强对患者呼吸道、胃肠道和泌尿道的护理干预,限制侵入性操作。  相似文献   

8.
张华 《中国实用医药》2010,5(6):207-209
目的调查分析重症监护病房院内感染的发病率、易感部位、危险因素,探讨护理对策。方法对372例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部位、原因、病原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重症监护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为25.54%,发生的首要部位是下呼吸道,其次是泌尿道和上呼吸道。医院感染与患者年龄、性别、侵入性操作、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等有关。结论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加强基础护理和重症监护病房环境管理,重视医务人员的交叉感染等措施可减少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重症监护病房(ICU)相关性导管感染是指在ICU 病房中由于侵入性检查或治疗操作后所致的感染,属于医院内获得性感染的一种特殊类型.由于ICU 患者病情危重、基础疾病复杂、免疫功能低下、侵入性检查治疗操作等多种原因,ICU 患者的相关导管感染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普通病房[1].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9 例确诊为ICU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贾晓旭 《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3):2078-2079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ICU收治的673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ICU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为9.51%,与同期普通病房的3.2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69,P<0.05);老年患者、住院时间长、伴有严重基础疾病或进行侵袭性操作等是ICU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加强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及消毒隔离制度,强化基础护理及合理使用抗生素等是控制重症监护病房发生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老年重症患者发生医院内感染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12月收治的46例老年重症患者发生医院内感染的原因。找出有效的预防措施。结果46例发生医院内感染的患者其部位以呼吸道和导管感染为主,其中呼吸道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部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高危因素为住院时间大于或等于2周、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评分大于或等于15分、邻床患者已感染多重耐药菌、并发基础疾病种类大于或等于3种、进行侵入性操作大于或等于3次、抗菌药物应用大于或等于2种、抗菌药物应用时间大于或等于2周、尿管留置时间大于或等于15d、呼吸机使用时间大于或等于7d、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时间大于或等于7d、每天静脉推注药物频次大于或等于5次、入科时存在其他感染灶。结论根据老年重症患者的特点分析发生医院内感染的原因,有针对性提出预防措施.可有效降低医院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抗感染药学》2018,(8):1374-1376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中目标性监测对医院感染发生的影响。方法:抽取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2017年1—12月间收治的60例患者资料,分析其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和发生部位,以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结果: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在1 000~1 500 g之间患儿呼吸机实用率和呼吸机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为最高,不同出生体质量患儿呼吸机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间经组间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500 g以上患儿感染发生率为最高,感染症状主要发生于下呼吸道等部位,不同部位和出生体质量患儿感染发生率经组间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目标性监测,有助于新生儿各类医院感染发生率的控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该院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患者的院内感染情况,并制定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EICU住院患者427例的院内感染情况。结果发生院内感染52例(12.2%),65例次,感染的主要部位为呼吸道(66.2%,43/6 5)。院内感染者年龄在6 5岁以上、住院时间大于4周、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 P AC H EⅡ)≥1 0分、气管插管或切开、留置导尿所占百分比均高于非院内感染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诊重症监护病房院内感染发生率较高,主要为呼吸道感染,应提高医务人员防控意识,加强手卫生管理及患者管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发生的原因。方法自2011年6~11月,对重症监护病房患者233人次的资料进行调查及分析。结果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远远高于全院医院感染发生率,多与有创性操作有关。结论应加强重症监护病房的医院感染管理,强化内部管理机制,加强专项干预的力度。针对性的采取相关措施,有效降低危重患者的易感因素,保证重症监护病房的医疗安全,从而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才能相对性地减少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感染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重症监护室接受监护治疗的新生儿1165例,男598例,女567例,入住时间>2 d,按照2001年我国卫生部制定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进行感染判断,分别对新生儿的姓名、性别、胎龄、日龄、出生方式、出生时体质量、诊断、生命体征、抗生素应用、病况、胃肠外营养等资料进行调查统计。结果新生儿出生体质量越低、胎龄越短、住院时间越长、侵入性操作时间越长,其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感染发生率越高。结论加大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感染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的研究力度,针对感染原因制定合理的应对策略,能够减少新生儿住院时间,降低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感染发生率、病死率以及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因素分析及措施。方法选择我院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150例病患为研究对象,通过运用回顾性的调查法,依据医院实际的感染病例相关记录,对于患者的不同年龄段及不同感染部位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对比分析不同年龄段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得出在150例重症监护病房患者中有57例医院病毒感染者,感染发生率为58.09%。而>38岁年龄段的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相比较高,感染例数为55例,医院感染发生率为53.92%。同时,对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的医院感染部位进行分析,得出呼吸道为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主要部位,在57例医院感染者中共有32例患者为呼吸道感染,占总比例的56.00%。其次为泌尿道与胃肠道,各占总比例的26.00%与18.00%。数据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了能够有效的控制住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就需要医护人员在开展实际的治疗与护理工作中,注重对老年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的呼吸道、泌尿道、胃肠道的无菌化护理,实施相应的干预措施,合理控制对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的用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监控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期间,我院重症监护病房收治526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26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系统护理干预措施。对对照组和干预组重症监护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医院感染相关影响因素以及卫生微生物学监测情况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干预组重症监护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明显降低,仅为34.98%,“年龄≥65岁”与“有基础疾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明显降低,仅为10.78%和10.24%,病房物品表面和医护人员手卫生微生物学检测合格率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另外,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医院感染发生率有所降低,“气管切开”、“机械通气”以及“留置导尿管”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有所降低,但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系统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提高医护人员的无菌意识,为患者的救治提供了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8.
<正>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通常存在抵抗力差、病情危重、基础疾病较多等特点,其发生医院感染的风险是普通病房患者的4~5倍~([1])。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是ICU常见的监测及治疗手段,但长期留置会形成血栓、感染等诸多并发症,其中以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感染问题最为严重,其与尿路感染、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合并占据医院获得性  相似文献   

19.
上官峰 《抗感染药学》2020,17(3):369-372
目的:分析急诊重症监护病房(ICU)急性中毒患者伴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解决对策。方法:抽取医院2018年2月-2019年2月间收治的急诊ICU急性中毒患者96例临床资料,结合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急性中毒患者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96例急性中毒患者中,41例合并院内感染,其中呼吸系统感染18例、泌尿系统感染16例、消化系统感染3例、皮肤和软组织感染4例;合并感染者中分离出病原菌59株,其中革兰阳性菌7株(表皮葡萄球菌3株、金黄色葡萄球菌4株)、革兰阴性菌33株(不动杆菌属10株、克雷伯菌属8株、大肠埃希菌7株、肠杆菌属5株、铜绿假单胞菌2株、噬麦芽窄食单胞菌1株)以及检出真菌18株(均为白假丝酵母菌);经单因素分析显示,伴有昏迷、洗胃、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时间、深静脉穿刺置管、置导尿管等因素均与患者发生院内感染存在相关性(P<0.05);经多因素分析显示,患者有机械通气时间>5 d、气管插管、置导尿管的因素为合并院内感染的独立性危险因素(P<0.05)。结论:急诊ICU急性中毒患者的院内感染发生率较高,机械通气时间>5 d、气管插管、置导尿管是院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存在的下呼吸道感染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重症监护住院治疗的患者1056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下呼吸道感染358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大量使用抗生素与普通用量相比,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量使用抗生素与根据药敏试验使用抗生素差异对比显著(P<0.01);抗生素使用时间≥7 d组产生下呼吸道感染的概率大于使用抗生素<7 d的一组(P<0.05);另外,患者的住院时间、气管插管以及其留置时间长短同样会影响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低蛋白血症患者比血红蛋白正常者更容易发生下呼吸道感染(P<0.05)。结论大量使用抗生素、ICU住院时间>20 d、使用气管插管及低蛋白血症是重症监护病房导致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