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目的:全面总结中医学有关“毒邪”的证治理论.方法:收集相关“毒邪”理论及“毒邪”致病的文献资料,归纳“毒邪”历史源流,探讨“毒邪”致病的证治规律.结果:“毒邪”可归为“邪盛为毒”与“邪蕴为毒”二说,长于“外毒”而短于“内毒”.从“毒邪”辨治来看,对于诸多顽疾的认识与治疗亦有所创新.结论:近代医家对“毒邪”颇有创新,主张“邪盛为毒”,倡导“毒分内外”,其中“内毒”为患,既为病变之所生,亦为病变之始因,但其毒理未详,尤当深究.  相似文献   

2.
试论毒邪致病及证候特征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4  
毒的含义在中医学中非常广泛,而将毒邪作为一种致病因素,论述最多。自《内经》以来,对毒邪在发病中的作用有不少认识。尤其至近代温病学,关于毒邪致病已较为系统的予以阐述。现代医家在丰富的临床实践中,通过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治疗,深刻体会到毒邪,尤其是内生之毒,是导致内伤杂病顽恶难治的关键。因此,充分认识毒邪、了解毒邪致病特点及证候特征,有助于深入研究疑难病症的发生发展规律,并对提高疗效、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1 毒与毒邪1.1 毒的原义“毒”字,在许慎《说文解字》中释为“害人之草,往往而生”,引申为厚也,恶也,害也。据《辞…  相似文献   

3.
“毒邪”致病极为广泛、多样,与传统的“六淫”“七情”等病因相互协同在发病中起着关健的作用。正确认识这一点,对于丰富中医病因理论和一些疑难病中医治疗的突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略论毒邪的致病特点、界定与治疗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系统叙述了毒邪在诸多疾病中的发病学特点与证候特征,并以此为基础阐明了毒邪的临床界定依据。在综合当今治疗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毒邪的治疗思路与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5.
中风病毒邪论   总被引:42,自引:8,他引:42  
中风病是多种内外病因不断积累和正衰积损的必然结果.随着致病因素的不断积累,诸邪丛生,久积之邪,必化为毒;各种毒邪大量停留,滞于血脉、经络,碍于脑窍、心神,引起中风病的发生.因而,在致病因素积累的基础上,积毒和积损是中风病理演变过程的两个基本病机.  相似文献   

6.
胡嘉格  曹宇博  张哲 《中医学报》2020,35(8):1685-1690
应用解毒法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在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目前临床还是以益气活血为基本治疗,运用解毒药物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临床数据样本较少,中医证候类型地域集中较为明显,还需进一步扩大样本数量;其次,解毒药物不只有解毒功效,目前关于解毒药的应用仅局限于常规的几味中药,对于多数解毒中药还缺乏相关作用机制的实验探讨,今后的研究应结合临床和实验研究同步进行;最后由于急性冠脉综合征属于急危重症,还需要广大临床医生更全面更深入地探求运用解毒方药干预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预防治疗措施,力求为患者提供最准确的临床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7.
论毒邪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相似文献   

8.
毒邪属中医学病因学概念,是一类致病物质的总称,历代医家仁智并见,对毒邪理论进一步的发展与完善.从古至今毒邪有内毒、外毒、环境毒、六淫毒等40余种分类,具有顽固性、内损性、暴戾性、依附性等特征,临床所致病证涉及心脑血管、肝脾肾等多个系统.各医家在诊疗毒邪所致病证中,积累了丰富经验,值得深入探讨和不断学习.本文就毒邪的理论...  相似文献   

9.
论毒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毒邪是一类重要的致病因素,既可由外侵入,又可由内而生。具有凶猛暴烈、急骤善变、易攻脏腑、性多火热等致病特点。按传统的“三因”理论进行概括,有一定的局限性,从病因学角度对毒邪进行系统研究,对于丰富和发展病因理论、预防和治疗毒邪所致病变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毒邪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毒邪作为一种致病因素具有强烈的致病性及治病特点。SIRS的中医病机至今不明确,通过对文献及其临床表现特点的分析认为与毒邪致病的特征相似,成为SIRS从毒邪论治的理论及临床依据;SIRS毒邪的形成具有邪实和正虚两方面,不可偏废;另外,SIRS毒邪的致病还具有损伤脏腑,肺和肠胃最易受损和易损血脉经络的临床特点。  相似文献   

11.
论“浊邪”     
浊邪理论是适应现代疾病的治疗提出的一种创新理论,丰富了中医学的病因理论,对多种现代疾病的防治具有指导意义。目前对浊邪的内涵等尚未达成共识,结合古代和现代医家的论述,对浊邪的内涵和来源,浊邪与痰饮水湿、瘀血、毒、血浊的关系,浊邪的致病特点,浊邪的常见征象,浊邪的治疗进行阐述,为浊邪导致的疾病的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毒邪为中医病因学说之一。近年来 ,由于临床实践的发展和现代病理机制研究的深入 ,使得对传统毒邪的认识得以深化和拓展 ,并逐渐成为现代病因学与治疗学研究中新的视点与热点。现将近年来毒邪研究相关文献概述如下。1 毒邪的概念毒的本意是指毒草 ,《说文解字》释 :“毒 ,厚也 ,害人之草。”在古代医药典籍中 ,毒具有多重含义 ,或言病邪 ,或言病证 ,或言药物 ,或言治疗等。就病因学而言 ,毒是指病邪。传统毒邪是指六淫之甚及六淫之外的一些特殊致病物质 ,如“风气相搏 ,变成热毒”及疫疠之毒、蛇毒等。随着现代医家对毒邪认识的深化 ,毒邪…  相似文献   

13.
外感热病是人体感受时行病毒或疫毒之邪而产生的一类临床上极为常见的疾病。属祖国医学温病学的范畴,然而其致病原因历代医家的认识和说法却不尽一致,早在《皇帝内经》中就有从毒邪进行辨证论治的记录。毒邪的含义在中医学中非常广泛,而将毒邪作为一种致病因素,尤其至清代温病学,关于毒邪致病已较为系统的予以阐述。  相似文献   

14.
从六淫邪气论毒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素问·金匮真言论》说:"邪气发病",《医学源流论》说:"凡人之所苦,谓之病;所以致此病者,谓之因."说明引发疾病的致病因素便是"邪气",简称"邪".  相似文献   

15.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毒邪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毒邪作为一种致病因素具有强烈的致病性及治病特点。SIRS的中医病机至今不明确,通过对文献及其临床表现特点的分析认为与毒邪致病的特征相似,成为SIRS从毒邪论治的理论及临床依据;SIRS毒邪的形成具有邪实和正虚两方面,不可偏废;另外,SIRS毒邪的致病还具有损伤脏腑,肺和肠胃最易受损和易损血脉经络的临床特点。  相似文献   

16.
祖国医学治疗恶性肿瘤具有悠久的历史,其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经验。随着对于"毒邪致癌"机理认识的深入,解毒类中药在恶性肿瘤治疗方剂中的配伍应用日益广泛。根据初步统计,在治疗常见恶性肿瘤方剂中配伍使用清热解毒类中药者达30%以上[1],在治疗原发性肝癌方剂中配伍使用攻毒祛邪类中药者近40%[2]。  相似文献   

17.
论中医毒邪的特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20世纪90年代,以王永炎院士为首的老一辈专家将具有清热解毒、化痰通络、醒神开窍作用的清开灵注射液应用于缺血性中风病急危重症的救治,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临床疗效。现代研究发现,脑缺血发生后出现的兴奋性氨基酸的神经毒、毒性氧自由基、酸中毒、花生四烯酸等一系列级联反应,最终导致神经细胞的凋亡,而清开灵注射液在不同环节、不同程度上阻抑了上述具有“毒”性效应的级联反应因子,这就促使我们对中风病病因病理深入思考。1997年王永炎在“关于提高脑血管疾病疗效难点的思考”一文[1]中,明确提出了毒邪的概念:“毒,何谓也,我们认为主要是…  相似文献   

18.
毒邪可伏蕴为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毒邪、伏邪的特点出发,结合痫病病因病机、临床特点,认为痫病属于"伏气"杂病,其伏邪为毒,风、痰、火、瘀凝成毒,五脏失调化生毒,毒邪内伏脑络,深潜伏藏,蕴聚胶结,引发痫病,并是痫病间歇发作、缠绵难愈的病理基础,进而提出"疗痫祛毒调与化"的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19.
毒邪是反应性关节炎发生的重要条件,且始终贯穿整个病理过程。其中先天禀赋不足,内生虚毒是引起反应性关节炎的内因;外感毒邪是导致反应性关节炎发病的先决条件;痰瘀互结而成内生之毒,是反应性关节炎的继发改变。在防治反应性关节炎的临床实践中,需遵循解毒邪原则,做到:1首辨毒邪;2次辨病期;3三辨正邪偏胜。  相似文献   

20.
邪血致热试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在长期的热病医、教、研实践中,反复归纳、综合、分析中西医有关发热机制的理论,并结合多年来大量病例的临床观察,试提出“邪入血,始发热”的新概念,亦即一旦发热,标志邪已入血。“邪入血”括称“邪血”,“邪血生热”为各种发热共同的基本病机。今就“邪血生热”试作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