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文报告一例4岁男孩,患有“吕佛硫氏综合症”,呈现呼吸困难和两肺有弥散的结节性浸润阴影,血中嗜伊红细胞增多。(白细胞总数35.000—28000/立方毫米、嗜伊红细胞占71—90%)。在住院期间进行了全面的检查包括骨髓活检,结果阴性。用Prednison 30毫克/日治疗20天后,逐渐减量4周后停用。嗜伊红细胞降至5%。但停药二月后(即发病4个月后),疾病进一步发展,出现全身淋巴结胀大,肝脾明显肿大达肋下7厘米,全身有出血点和结合膜下出血、贫血、血小板减少、嗜伊红细胞占18%。通过淋巴结和骨髓活检。确定了淋巴肉瘤的诊断。吕佛硫氏综合症具有嗜伊红细胞增多和肺部浸润,许多疾病都可有此表现,但由淋巴肉瘤引起者,却甚为少见。  相似文献   

2.
过敏性肺炎又称吕弗琉综合症或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肺炎,是嗜酸性粒细胞肺侵润的一个类型。以肺内一过性游走性的炎性病变及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为特征并伴有血中组织胺增多;肺部为不规则支气管炎性病灶,肺泡渗出液中充满嗜酸性粒细胞。  相似文献   

3.
迁延性肺嗜酸粒细胞浸润症又称慢性嗜酸粒细胞性肺炎,是因钩虫、蛔虫、布氏杆菌等感染或吸入花粉、有机粉尘等引起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主要是肺泡内有嗜酸粒细胞浸润。临床主要表现为咳嗽、咯粘痰、呼吸急促、费力、消瘦、盗汗、发热、咯血。少数患者可合并嗜酸粒细胞胸膜炎、灶性肝坏死,嗜酸粒细胞增多性心肌炎等。病程一般为2~  相似文献   

4.
嗜酸细胞增多综合征与心肌坏死(附一例尸检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原因不明性嗜酸细胞增多并伴有心脏受累的情况较少见。对这类疾病以往国外曾用过“嗜酸细胞性白血病”、“播散性嗜伊红细胞性胶原病”、“吕弗勒氏纤维增生性心内膜炎伴有嗜酸细胞增多症”等名称。1968年Hardy和Anderson认为这类病例不是真正的白血病,建议命名为嗜酸细胞增多综合征(hypereosinophilic Syndrome)。这一综合征的主要临  相似文献   

5.
15例嗜酸细胞性胃肠炎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海莲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19):2394-2395
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en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 EG)是由于嗜酸粒细胞在消化道组织中浸润,释放细胞毒性蛋白导致胃肠组织损坏而引起的疾病.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EG) 临床上少见, 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 以乏力、腹痛、腹泻、恶心、腹部不适等为常见, 伴有消化道不同程度的嗜酸性粒细胞(EC) 增多(或浸润) 及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增高等, 少数患者因急性腹痛伴胃肠道不全梗阻起病, 极易误漏诊.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症(PIE)的临床资料,探讨PIE的临床特点和诊断经验,提高对该类疾病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月至2013年12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诊断的48例PIE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和病理学检查等。结果 48例PIE患者中男27例,女21例,肺嗜酸粒细胞性肉芽肿(肺组织细胞增生症X,PEG)2例,嗜酸粒细胞性肉芽肿性血管炎(EGPA)7例,单纯性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L?ffler综合征)4例,变应性支气管肺曲菌病(ABPA)16例和慢性嗜酸性粒细胞肺炎(CEP)19例。47.9%的PIE患者曾被诊断哮喘,接受哮喘的规范性治疗但症状仍控制不佳。PEG以喘息、气促为主要表现;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和百分比无明显增高;肺功能以小气道受损明显;影像学见双肺弥漫性小囊状透亮区;病理见肺泡腔嗜酸性粒细胞浸润。EGPA以喘息、咳嗽为主要特征,PIE患者中仅其存在其他器官受累,如四肢麻木;外周血中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百分比及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增高;肺功能FEV1/FVC和小气道均受损;影像学以树芽征改变为主,且有游走性;病理示PIE中有且仅有本病可见血管外嗜酸性肉芽肿。L?ffler综合征以咳嗽为主,病程短、喘息少见;外周血中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百分比和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增高常见;肺基础通气和弥散功能无明显下降;影像学示双肺散在密度较淡、边缘欠清的云絮状阴影;病理见肺泡腔、肺间质或血管腔内嗜酸性粒细胞浸润。ABPA临床症状以喘息、咳嗽为最常见,31.3%的ABPA可出现咯血;血嗜酸粒性细胞百分比无显著增高,FEV_1/FVC和小气道均存在明显受损;PIE的影像学仅有ABPA存在中心性支气管扩张;病理示支气管管壁或肺间质嗜酸性粒细胞浸润。CEP以喘息、咳嗽为主,21.1%的CEP表现胸痛;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增高较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高更显著;肺功能示其仅存在小气道受损;影像学示84.2%的CEP病灶呈肺周围型胸膜下分布;病理示肺泡腔、肺间质或血管腔内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结论 PIE患者大部分以哮喘为初步诊断,即使规范治疗,症状仍控制不佳,应完善相关检查以明确PIE诊断;PIE患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多存在肺功能受损,此类疾病的诊断仍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病理学资料做出诊断。  相似文献   

7.
特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IHES)亦称播散性嗜酸粒细胞增多症,是一组原因不明以成熟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为主伴有脏器受损的综合征.患者外周血、骨髓及各种脏器组织见广泛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可伴有多系统器官功能不全.  相似文献   

8.
单纯性肺嗜酸粒细胞浸润症又称吕弗勒综合征(Lǒffler syndrome),是肺嗜酸粒细胞浸润症(PIE)中的一种,临床表现特点为症状较轻,实验室检查有一过性肺部阴影及嗜酸粒细胞增多,病程一般少于3~4周,极易被误诊或漏诊.笔者分析1993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11例单纯性PIE患者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并指导临床的诊治工作.  相似文献   

9.
嗜酸细胞增多综合征(Hypereosinophilic Syndrome,HES)为一全身性疾病,以嗜酸粒细胞弥漫性侵犯内脏为特症;病因不明,起病方式不尽相同,病程长短不一,治疗方法尚在摸索中,因而预后各异。Hardy和陈捷先将嗜酸细胞性心内膜炎,肺嗜酸细胞增多症,弥漫性嗜酸细胞胶元病及嗜酸细胞性白血病等统称为HES;国内近几年见到报道约十余例,现将我院一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LSffler氏心内膜炎即嗜酸细胞增多征候群属原因不明心内膜心肌痰患。十九世纪初LSffler氏首次报道2例嗜酸细胞增高而后出现严重右心衰竭的患者,尸检证实左、右心室均累及,心内膜增厚达3mm。此后许多学者亦有类似报道,故后人称此病为LSffler氏心内膜炎。本病特点是长期显著嗜酸细胞增多伴局部或广泛嗜酸细胞浸润,95%以上累及到心脏,表现为致  相似文献   

11.
许慧莹  李月红  庄震 《中国全科医学》2018,21(24):3005-3009
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常与过敏原引起机体产生的变态反应有关,以胃壁或肠壁嗜酸粒细胞浸润、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增多为特征。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多与嗜酸粒细胞浸润的部位和深度有关。本文报道1例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病例,并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原发嗜酸细胞增多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原发嗜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原发嗜酸细胞增多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5例均符合原发嗜酸细胞增多症的诊断标准,男性为女性的2倍.胃肠道异常为最常见的临床表现(50.8%),其次为肺部病变(37.7%)、心脏病变(26.2%)和神经系统病变(21.3%);其他临床表现包括皮肤改变(19.7%)、浅表淋巴结肿大(18%)、血栓形成(9.8%)和哮喘(3.3%).肠黏膜和浅表淋巴结活检均表现为大量嗜酸细胞浸润,经糖皮质激素治疗后 临床表现均明显好转.结论男性较女性更易患原发嗜酸细胞增多症,最常见的受累器官为胃肠道、肺、心脏和神经系统,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3.
嗜酸细胞性筋膜——肌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嗜酸细胞性筋膜炎是74年发现的一个疾病,英文文献上已报告近100例,主要临床特点为筋膜的增粗变硬,最终出现关节运动障碍,血中或组织中有嗜伊红细胞增多及血中球蛋白增高,缺乏明显的雷诺氏现象及内脏受累。77年后文献又出现嗜酸细胞肌炎的报告。我们在75年前后遇到4例病人具有上述嗜酸细胞性筋膜炎的临床特点,以后又遇到4例,其中1例以口腔及舌肌运动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病人,组织病理除见间质增生嗜酸性细胞浸润外肌肉有明显变化。因而认为本病并不局限于筋膜,同时出现筋膜炎和肌炎,因此以称嗜酸细膜性筋膜——肌炎为宜。  相似文献   

14.
嗜酸细胞增多性心肌病1例报告姚志明苏哲坦(海南省人民医院内科)海口570311嗜酸细胞增多性心肌病是病因明确的特异性心肌病。是以血液中嗜酸细胞增多伴心肌心内膜广泛浸润为特点,可有明显心脏杂音,呈慢性经过。后期呈顽固性、进行性心力衰竭。本病任何年龄均可...  相似文献   

15.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是以大量嗜酸细胞浸润胃肠壁为特征的一种少见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无特异性,常常容易误诊,特别是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没有增多的患者更易误诊。现将1例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无增多的嗜酸细胞性小肠炎患者的临床诊疗过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肺嗜酸细胞增多症(吕弗硫氏综合症),比较少见。我院收治一例。由于使用血细胞计数仪做常规检查,险些误诊,现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17.
嗜酸粒细胞肺炎(eosinophilicpneurnonitis),又称肺浸润伴嗜酸粒细胞增多(pulmonaryinfiltrationwitheosinophilia;PIEsyndrom),这一组疾病有Loeffler综合征、慢性嗜酸粒细胞肺炎、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菌病(allengicbronchopulmonaryaspergillosis,ABA或AB-PA)以及给节性多发性动脉炎等。本节限于篇幅和避免重复,只讲受累组织限于肺的ABPA。1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菌病(ABPA,ABA)本病简称变应性曲霉菌病,在英国是喀酸粒细胞肺炎中最常见的一种,约占嗜酸粒细胞肺炎的80%。其他地区包括美国在内发病较低,原因很多…  相似文献   

18.
1例65岁男性患者具有播散性离心性环状红斑病史,外周血嗜酸性细胞增多(55%)。皮损的组织病理显示血管周围及组织间隙的炎性嗜酸性细胞浸润。骨髓穿刺显示重度嗜酸性细胞浸润,除此之外,无其他系统受累的证据。患者有6年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病史,过去3年中未发病。本例患者的临床及组织病理结果与高嗜酸细胞性皮炎的诊断相符合。局部应用皮质类固醇霜剂治疗有效,皮损在8周内逐渐治愈,7月内,外周血嗜酸性细胞增多由55%缓慢下降至70%。伴有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高嗜酸细胞性皮炎样离心性环状红斑1例@Miljkovi ,J.$Department of Derc mat…  相似文献   

19.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附3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胃肠道嗜酸细胞 (eosinophiliccell,EC)浸润分为局限型和弥漫型 ,前者为嗜酸细胞性肉牙肿 ,后者见于嗜酸细胞性胃肠炎 (eosinophilicgastroenteritis ,EG)和寄生虫感染、药物过敏、结缔组织病、嗜酸细胞增多症、炎症性肠病及肿瘤等继发性胃肠道EC浸润。EG是胃肠道组织中EC异常浸润为特征的罕见胃肠道疾病 ,病变可累及从食管到直肠的全胃肠道壁各层。 1937年Kaijser首次报道 ,国内病例较少。我院1999~ 2 0 0 2年共收治 3例EG病人 ,复习 90年代国内文献 ,见散在报道 43例 ,连…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14例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EG)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有效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收集2005年7月至2015年7月14例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对14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胃肠镜及病理、影像学检查以及治疗效果、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14例患者临床表现多样,50%的患者发病有诱发因素,21%患者合并其他过敏性疾病.所有患者症状中均有腹痛,其次为腹泻(36%).其主要特点为外周血、骨髓、腹水中嗜酸性粒细胞(EC)增多,胃肠道EC浸润.14例患者均对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治疗后随访15天至5年,有3例复发,但无恶变患者.结论 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主要为青壮男性发病.以消化道症状为首发表现.外周血、骨髓中EC增多,胃肠道EC浸润为本病主要特征,需与急腹症及其他可引起EC增多的疾病相鉴别.选择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