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亚辉  韩凤东  张艳 《武警医学》2000,11(6):357-357
1 资料和方法1 1 临床资料 手术治疗原发性胆管结石病人 6 3例 ,其中再次手术者 40例 ,男 2 9例 (占 72 5 % ) ,女 11例 (占2 7 5 % )。年龄最小 2 0岁 ,最大 71岁 ,平均年龄 44 5岁 ,再次手术间隔时间短者数月 ,长者可达 2 8a ,男女之比为1:0 38。1 2 手术方法 胆道 -空肠Roux -EN -Y吻合术 ,2 2例 ;胆总管切开取石 ,奥狄氏括约肌切开成形术 ,6例 ;胆总管切开取石 ,10例 ;左半肝部分切除 ,T管引流术 ,2例。2 结果  经随访 ,术后无胆管炎症状 32例 (占 80 % ) ,仍有不同程度胆管炎症状 5例 (占 12 5 % ) ,2例带管出院 …  相似文献   

2.
我院自1993年3月~2001年4月收治因原发性胆管结石而行胆管空肠Roux-Y吻合术后输胆空肠袢较大结石形成的患者7例,均经再次手术后治愈。术后随访效果良好。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7例中男3例,女4例。年龄37岁~79岁,平均年龄52岁。其中2例为外院转入患者。输胆空肠结石梗阻而进行急诊手术4例。1.2 临床表现 均有反复发作右上腹痛、间歇性发热及恶心呕吐。右上腹剧痛伴黄疸4例(57%),高热3例(43%)。右上腹包块2例(29%)。术前确诊为胆肠Roux-Y吻合术后形成输胆肠袢结石而择期手术3例,因输胆肠袢梗阻急诊手术,术中发现结石梗阻4例。1.3 术中情况和手术方式 本组7例均于输胆肠袢发现结石,为胆色素性结石,最大为6cm×4cm×3cm,最小为2.5cm×2.5cm×2cm,最多1例取出结石12枚。4例结石梗阻均见输胆肠袢扩张、水肿、糜烂。术中发现5例有抗反流瓣,其中3例的抗反流瓣狭窄仅能通过12号双腔导尿管。肠袢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告了11例先天性胆管囊肿再次手术的体会.再手术的主要原因有:术式选择不当、囊肿肠道吻合术后吻合口狭窄、吻合口以上胆管结石并狭窄上次手术未作处理、内引流术后胆囊未切除.作者认为囊肿切除、Roux-Y胆肠吻合或乳头间置术是胆管囊肿手术或再次手术的理想术式.再手术成功的关键是术前尽可能弄清原因.术中查清病变特点,尤其不能遗漏肝内胆管病变的处理.11例再次手术远期随访10例,9例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肝内胆肠吻合术后肝内胆管复发结石的治疗。方法 287例肝内胆道结石病人行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后,将引出T管的输出袢肠壁缝合在T管腹壁戳孔处的腹膜下。其中25例发生术后复发结石,切开T管腹壁戳孔下空肠输出袢肠壁,使用电子胆道镜经腹壁下空肠输出袢进入胆道取石。结果本组25例均通过电子胆道镜取石成功,手术效果满意,无术后并发症。结论经T管造瘘口下输出袢切开胆道镜取石术是一种治疗胆肠吻合术后复发结石的较为简单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正>胆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是治疗胆道疾病的重要术式。术后肝内胆管结石较为常见,偶有结石移位进入桥袢空肠,大多随便排出,罕见较大结石嵌顿于桥袢空肠。一旦结石嵌顿,引起桥袢空肠扩张积液,同时伴发胆道感染,严重情况下可导致桥袢空肠坏死穿孔。现回顾我科收治的1例胆肠吻合术后桥袢空肠结石嵌顿救治情况。1 病例报告患者,男,78岁,因上腹部疼痛1 d入院。10年前因肝内外胆管结石行胆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  相似文献   

6.
自1987年五月~1996年12月共收治胆道再次手术41例,占同期胆道手术的6.34%。对胆道再次手术的原因、手术过程及治疗结果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并重点对再次手术的过程进行了讨论,现报道如下。至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41例中男24例,女17例。年龄15~72岁,平均43岁。再次手术原因(详见附表)。结石复发指距初次手术5年以上;胆道手术并发症为:医源性胆管损伤、胆道出血、胆汁性腹膜炎、肝下脓肿。41例共行再次手术49次。1.2手术方法主要手术方式为胆管探查T管引流术28次,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8例,肝营空肠Roux-y吻合术3例,T…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肝内胆管结石并狭窄的手术治疗方法及其效果。 方法 回顾性总结了 1990年 1月~ 2 0 0 2年 1月间16 3例肝内胆管结石并胆管狭窄的外科手术治疗情况。 结果  16 3例其中行肝叶切除 5 9例 ,胆总管切开取石 T管引流 5 3例 ,胆总管切开取石 U形管引流 5例 ,胆肠吻合 肝叶切除或胆总管取石 92例。肝门部肝胆管狭窄整形 6 6例。术后残留结石 31例 ,术后经胆道镜取石 16例 ,其余 15例中有 7例再次手术行肝叶切除治愈。有 18例术后常有上腹隐痛或发烧。 结论 肝内胆管结石并狭窄常需要联合手术治疗 ,去除病灶 ,解除梗阻 ,畅通引流是外科的治疗原则。三者缺一不可 ,肝内胆管结石的病人常常有不同程度的肝叶纤维化、肝萎缩和肝胆管狭窄并存。手术必需切除病变肝叶 ,狭窄整形及胆肠内引流联合进行  相似文献   

8.
近13年手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105例,其中38例作了肝叶(段)切除术。左肝叶(段)切除34例,右肝叶(段)切除4例。20例同时作了胆管空肠Roux-Y吻合术。术后发生并发症8例,其中死亡1例。37例获随访。治疗效果优良者为87%(33/38例)。本文对肝叶(段)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适应证,手术方法等进行了讨论。作者认为,肝叶(段)切除术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皮下埋袢通道式胆肠吻合术30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章跃民 《武警医学》2009,20(2):164-164
肝内胆管结石的治疗在近20年虽已有进步,但没有一种方法能够从根本上防止胆石复发,完全避免再次手术.皮下埋袢通道式胆肠吻合术为术后经纤维胆道镜取石提供了一条通道[1~3],从而使胆石复发患者免受再次手术痛苦成为可能.笔者自1999年2月~2006年3月对收治的30例复杂性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实施该术式,取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耿协强 《人民军医》2002,45(5):265-266
肝部分切除治疗肝胆管结石被认为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1] 。然而肝胆管结石常伴有胆管狭窄 ,病理变化复杂 ,术中可能发生大出血或休克 ,术后多有肝功能损害等 ,并发症常危及病人生命 ,因而围手术期处理至关重要。 1985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 ,我院实施肝胆手术 5 16例 ,其中肝部分切除 198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198例中 ,男 10 6例 ,女 92例 ;年龄 18~ 89岁 ,平均 4 5 2岁。术前均经B超、CT、逆行胆胰管造影及术中造影检查确诊 :结石位于左肝91例、右肝 34例、左右肝均有 73例 ;同时并存肝外胆管结石 118例 ;合并胆管狭窄 1…  相似文献   

11.
我院1980年4月~1992年12月收治先天性胆管囊肿39例,其中囊肿小肠吻合术后再次手术者13例。作者阐述了囊肿消化道内引流术的缺点,认为囊肿切除胆肠Roux-Y吻合术及囊肿切除人工乳头式间置空肠胆管十二指肠吻合术可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和再手术率,远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肝胆管结石并胆管狭窄仍是胆道外科治疗的难题。 1990~ 2 0 0 1年 ,我院采用肝胆管盆式整形加胆肠吻合术治疗肝胆管狭窄并结石 84例 ,疗效满意。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84例中 ,男 2 1例 ,女 63例 ;年龄2 4~ 73岁 ,平均 4 4 5岁。初次手术 63例 ;有胆道手术史 2 1例 ,其中手术 2~ 4次 8例 ;并发败血症 6例 ,休克 5例 ,肝脓肿 3例 ,肝硬变 36例 ,胆道出血2例。1 2 临床表现及检查 多数有胆道疾病史 ,如反复发作的胆绞痛、黄疸、发热以及某些胃肠道症状。查体 :部分肝脏肿大触痛 ,右上腹或剑突下压痛、反跳痛 ,莫非征阳性 ,肝区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肝内胆管结石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1985年1月-2009年11月,收治肝内胆管结石病人1012例,根据结石所在部位及是否存在胆管狭窄、狭窄部位及程度等情况的不同,采取个体化的手术方式。结果术后未发生大出血、肝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无手术死亡病例。并发症:切口感染13例(1.3%),经加强换药延期愈合5例,二期缝合8例;肝断面胆漏21例(2.1%),经引流自行愈合17例,再次手术4例;腹腔感染9例(0.9%),经抗感染及置管引流等治愈。结论术前明确结石部位、是否存在胆管狭窄、狭窄部位及程度等情况,结合术中B超及胆道镜检查,选择合理的术式可提高肝内胆管结石的治愈率,降低结石残余率、复发率及再手术率。  相似文献   

14.
作者对477例肝移植者中的53例(56次肝移植)做了70次PTC检查,年龄9/12~54岁。适应证为肝脏合成的多种酶的水平异常升高或降低、血清胆红素含量明显升高、疑胆汁漏、有胆汁淤积症状、胆管炎及败血症者。PTC证实胆道狭窄、胆囊管梗阻和并发肝脓肿、胆道支撑器引起吻合口梗阻、胆总管结石和并发狭窄、肝动脉压迹所致假结石影、胆道皮肤瘘、胆—门静脉瘘、肝脓肿等共28例次。对26例施行了32次PTBD术,它是治疗因狭窄和结石导致胆道梗阻的首选方法。其中11例引流术后行第二次手术。对10例病人实施了13次扩张术,其中5例术后症状改善而愈。4例行扩张后狭窄复发而再行手术治疗,仅1例多发性肝内胆管狭窄不能耐受扩张治疗。作者指出,肝移植术后疑有梗阻  相似文献   

15.
肝胆管结石病人由于种种原因往往需要再次或多次手术,病情复杂者有时十分棘手。而当其合并胆道梗阻、感染危及生命时,除了再手术而别无良策。因此对胆道再次手术的困难局面必须变为处置方能挽救危亡。1987年11月~1992年12月,我院共治疗77例肝胆管结石再手术者,效果满意。临床资料一、一般情况本组77例,男35例,女42例。年龄比~67岁,平均43.5岁。既往有1~3次胆道手术者72例,4次以上手术者5例。再手术原因:首次手术诊断不清,肝内残留结石或胆管狭窄或所矫正者65例,其中单纯行胆囊切除8例,胆囊切除加胆总管探查、T管引管44例,…  相似文献   

16.
结石复发是胆道结石术后常见的并发症 ,近年来 ,随着纤维胆道镜的应用 ,使术后肝内外胆管结石的发生率大大降低 ,我科从 1995 - 0 3~ 2 0 0 0 - 12 ,应用纤维胆道镜术中取石195例 ,现将术中配合经验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共 195例 ,男 110例 ,女 85例 ;平均年龄 (45± 7)岁 ,其中 38例为胆道再次手术 ,术前检查包括B超 ,MRCP或CT等 ,本组中经纤维胆道镜证实为肝外胆管结石 12 5例 ,肝内胆管结石 16例 ,肝内外胆管结石 39例 ,有 15例未发现胆管结石 ,取净结石 178例 ,取净率为 98.9%。2 纤维胆道镜配合要点2 .1 备齐所用药品及…  相似文献   

17.
MRCP 2D FASE序列对胆道术后病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 评价磁共振胆胰管成像(MRCP)二维快速自旋回波序列(2D FASE)对胆道术后并发症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对72例胆道术后(胆囊切除术48例,胆总管探查术8例,肝管空肠吻合术16例)出现不明原因发热、黄疸、右上腹痛等症状患者进行MRCP检查,由2位放射科医生阅片,着重观察是否存在残余胆囊、胆管狭窄、胆道结石、吻合口狭窄等术后并发症,并与直接胆管造影、手术和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 MRCP 2D FASE对残余胆囊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率分别为92.3%、91.7%、92.3%、97.1%、95.8%;对胆管狭窄分别为90.9%、97.8%、90.9%、97.8%、96.4%;对胆道结石分别为79.2%、100%、100%、90.6%、93.1%;对胆管扩张均为100%;对胆肠吻合口定位准确率为100%;对吻合口狭窄诊断的准确率为87.5%。结论 MRCP 2D FASE序列是诊断胆道术后病变的一种准确、非侵入性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8.
胆肠吻合术常用的方法有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和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胆肠Y形吻合)。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早期疗效尚好,但由于存在返流易发生胆管炎,后期疗效差,症状多且很严重。这次专题讨论会资料中有33例曾行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术后反复发生胆管炎,尤其在后期更严重,需再次手术,其中  相似文献   

19.
我科1990~1992年,对15例需行胆肠内引流术者,采用单纯缝合或剥离粘膜后两种非离断术式关闭胆总管远端。其方法比胆总管横断术简单,能解决困粘连严重,横断关闭胆总管远端的困难。临床资料一、一般情况本组男7例,女8例。年龄21~54岁,平均38.5岁。首次手术者9例,再次手术者6例,其中2例为第3次手术。原发性肝胆管结石并右肝管狭窄5例,左肝管狭窄7例,余3例无狭窄。本组7例附加了左外叶切除术,其中4例同时切除右前叶及右后叶下段,3例附加肝实质切开取石。胆总管直径20~32mm。4例胆总管下端内径为4mm,5~7mm者7例,8~10mm者4例。…  相似文献   

20.
胆管狭窄是胆道手术最严重并发症之一,它不仅给患者带来巨大痛苦,也增加患者住院费用,甚至危及患者生命.胆管狭窄治疗当前广泛使用的是胆管Roux-en-Y空肠吻合术,其手术修复可以获得良好效果.但在一般情况下,初次修复后再发生狭窄仍较常见,而再次修复时,不单技术上的难度加大,再次狭窄的发生率也升高,因而对胆管狭窄历来都强调专科修复[1].我中心2011年5月收治1例胆管狭窄患者,采用传统手术胆管Roux-en-Y空肠吻合术结合放置胆道球囊支撑方法治疗,取得较满意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