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上颌骨矢状骨折较为少见,但复位及恢复咬合困难,该文探讨运用模型外科治疗上颌骨矢状骨折的手术方法。方法 通过2015年6月就治于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口腔科1例上颌骨Le Fort骨折伴矢状骨折的病例,运用自行设计的外科导板成功在术中进行骨折复位,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结果 病人手术后面型,咬合关系恢复良好,稳定。结论 针对Moss第一分类的上颌骨矢状骨折,运用模型外科技术可以准确对位咬合关系,复位上颌骨矢状骨折,是一种方便简洁的复位方法。 相似文献
2.
3.
4.
目的探讨上颌骨骨折的原因、类型及手术治疗方法。方法总结150例上颌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致伤原因、年龄构成、骨折类型和手术治疗效果进行研究。结果本组150例患者中,20~29岁年龄组患者最多,占35.3%;交通事故伤为主要致伤原因,占57.5%;LeFortⅡ型骨折为主要骨折类型,占50.6%。手术方法以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为主,术后绝大多数患者均能恢复较为满意的面形和咀嚼功能。结论上颌骨骨折好发于青壮年男性,多为LeFortⅡ型骨折,其治疗以手术切开复位坚固内固定术为主,它具有复位精确、固定稳定、病人痛苦少、疗效可靠等优点,是目前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6.
下颌骨位置突出,易遭受损伤而导致骨折发生,髁状突骨折是下颌骨骨折的好发部位之一,髁突矢状(纵型)骨折是其一种,近年来该类病例亦逐渐增加,治疗方法不一,我科自2005年11月-2008年11月收治了6例病人,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治疗颧上颌骨复合体骨折的方法。方法:采用微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术治疗颧上颌骨复合体骨折患者37例。结果: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面部形态对称,无功能障碍。结论:微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术的固定效果确切满意,是治疗颧上颌骨复合体骨折良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髁状突骨折是下颌骨骨折的好发部位之一,其骨折发生率占下颌骨骨折的25%。因骨折的复杂性和颌面部的特殊性,如何选择适当的术式国内外学者存在分歧。我科自2003年-2008年间共收治40例髁状突骨折患者,均采用肽板坚强内固定治疗,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10.
《中国医药指南》2016,(17)
目的探讨研究切开复位坚固内固定对上颌骨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5年8月的68例上颌骨骨折患者,随即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颌间固定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采取切开复位坚固内固定治疗方法,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时间、手术后口臭情况以及咬错乱的情况,并对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时间、口臭情况以及咬错乱情况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疗效总有效率85.29%也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58.83%,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切开复位坚固内固定治疗方法具有较快恢复咬关系、口腔功能等效果,且治愈率较高,值得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究上颌骨骨折治疗时采用切开复位坚固内固定的临床效果.方法 70例上颌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颌间固定治疗,观察组实施切开复位坚固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相关指标、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时间(1.1±0.3)周短于对照组的(3.2±1.3)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对髁状突矢状骨折患者采用钛合金拉力螺钉与传统微型钛板行内固定的疗效对比。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建瓯市立医院收治的66例髁状突矢状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固定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钛合金组与传统组,各33例。钛合金组采用钛合金拉力螺钉固定,传统组采用传统微型钛板固定。对比两组患者围术期有关指标、咬合关系、颞颌关节功能康复状况以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对比(P>0.05),手术有效时间与术后住院时间钛合金组低于传统组(P<0.05);钛合金组患者咬合关系、颞颌关节功能康复状况均优于传统组(P<0.05)。钛合金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97%显著高于传统组临床总有效率78.79%(P<0.05)。结论:髁状突矢状骨折患者采用钛合金拉力螺钉治疗效果较传统微型钛板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在手术中采用钛合金拉力螺钉治疗暴露面积较小,术后恢复也更快。但因暴露面积小,视野差,进而对主刀医师的操作要求更高,故如何选择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确定。 相似文献
13.
上颌骨骨折临床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深军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8):98-98
目的通过142例上颌骨骨折患者资料分析,以探讨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和治疗方法。方法142例上颌骨骨折患者。120例行钢板内固定术;14例颌间牵引复位固定术;6例选择保守治疗;2例未治。结果142例病例随访2—24个月,120例手术患者108例效果满意,成功率为90%。20例出现面神经颞支损伤,术后6个月,患者完全恢复。10例出现错颌、前牙开颌,通过颌问牵引和调颌,恢复正常。1例面部塌陷未进行修复。结论治疗上颌骨骨折的要旨有两。固定方法可分为两类:开放复位内固定和颅上颌支架外固定;可根据伤情,择优选用。复位钛钢板内固定术后效果满意,但术后产生并发症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有待进一步研究,对颌面缺损的修复,视力障碍问题有待解决。 相似文献
14.
坚固内固定技术治疗颧骨、上颌骨骨折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我科自 1997~ 2 0 0 0年 ,用坚固内固定技术治疗颧骨、上颌骨骨折病人 45例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男 3 7例 ,女 8例 ;年龄最小 12岁 ,最大 5 3岁。损伤情况 :颧弓骨折 2例 ,颧骨骨折 5例 ,颧骨、上颌骨骨折 10例 ,上颌骨、颧骨及颧弓骨折 5例 ,上、下颌骨骨折 8例 ,上、下颌骨及颧骨骨折 4例 ,上、下颌骨及颧骨骨折合并眶底骨折 2例 ,上下颌骨骨折、颧骨骨折合并截瘫者 1例 ,颧骨骨折、上颌骨骨折合并股骨干骨折 1例 ,上下颌骨骨折、颧骨骨折合并颅底骨折 1例 ,上颌骨骨折、颧骨骨折合并颅底骨折 3例 ,上下颌骨骨折合并… 相似文献
15.
髁状突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髁状突骨折的最佳治疗方法,从传统的保守治疗至手术治疗,以求达到恢复良好的颌关系扣正常的咬合功能。方法通过对髁状突骨折的手术治疗,探讨骨折恢复的效果、以及可能带来的并发症。结果56例髁状突骨折中50例选择了行髁状突复位扣钛板内固定手术治疗,术后颌关系恢复良好,因能早期张口训练,颌间固定时间较保守治疗明显缩短,咬合功能良好,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结论骨折的坚固内固定已是领骨骨折治疗的最新理念,其正确的髁状突解剖复位是下颌骨行使正常运动功能的可靠保证。因此,手术治疗符合骨折治疗的动静结合原则,能促进骨折愈合,达到形态和功能的统一。但手术治疗也有可能产生一些并发症,如面部遗留瘢痕、手术不慎会损伤面神经,髁状突骨折中的囊内骨折,在骨折片较小时,术后可产生关节退行性变,固定材料松懈折断等。如何慎重选择手术适应证扣进一步改进手术方法仍将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矢状窦旁脑瘤外科手术治疗经验和体会。方法对本科2007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20例矢状窦旁脑膜瘤手术病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临床资料手术均顺利切除肿瘤,肿瘤切除按Simpson分级:Ⅰ级7例,Ⅱ级11例,Ⅲ级2例,Ⅳ级0例,Ⅴ级0例,全组无死亡,术后随访6个月~5年,复发1例。结论充分的术前影像学评估,精确的手术入路设计,娴熟的显微手术技巧等能明显提高矢状窦旁脑膜瘤的全切除率,降低复发率和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探讨治疗髁突矢状骨折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手术摘除错位较重的碎骨块及保守颌间牵引治疗技术治疗髁突矢状骨折20例。结果下颌骨髁突矢状骨折患者20例治疗后无继发感染、张口受限、关节强直、咬合紊乱及颜面畸形等并发症发生。随访8个月至4年,患者牙咬合关系、张口运动恢复良好;CT片或曲面断层片显示,髁突改建后外形大致正常或略低于正常髁突。结论合理应用手术摘除错位较重的碎骨块及保守牵引技术是治疗髁突矢状骨折切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中国医药指南》2019,(10)
目的探究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颧上颌骨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我院收治的101例颧上颌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采用钢丝骨间结扎治疗,实验组(51例)采用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在治疗优良率对比中,实验组(96.1%)与对照组(80.0%)对比差异显著,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9%,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0%,对比差异显著,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颧上颌骨骨折患者中采用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其内固定比较牢固,并且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不良反应少,咀嚼功能得到较好的恢复,安全性与可靠性较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