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室性心动过速的诊治经验。方法收集宽QRS波群心动过速并经食道电生理检查确诊为室速的患者20例,用Brugada分析法及室速的特征性心电图表现分析其心动图表现特点。结果20例宽QRS波群心动过速,用Brugada分步法15例可确诊为室速。而19例具有室速的特征性心电图表现。结论对于宽QRS波群心动过速在应用Brugada分析法分析诊断时,如能掌握室速的各种心电图特征性表现,尤其是对于右束支阻滞型室速,重点观察分析有无无人区心电轴及V6导联R/S<1;对于左束支阻滞型室速,重点观察有无心电轴右偏及V6导联有无Q波,这样更有利于室速的快速诊断。  相似文献   

2.
汪宏  朱岚 《实用医技》2008,15(3):344-345
目的:分析探讨宽QRS波群心动过速心电轴特征。方法:80例宽QRS波群心动过速患者经体表心电图I,avF导联目测心电轴。结果:80例宽QRS波群心动过速中室上性心动过速27例,室性心动过速53例。室性心动过速中32例为左心室源性室性心动过速,21例为右心室源性室性心动过速。17例存在无人区心电轴均为左室室速,右室室性及27例室上速患者无1例出现无人区心电轴。结论:无人区心电轴可以为宽QRS波群心动过速鉴别诊断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探讨宽QRS波群心动过速心电轴特征。方法:80例宽QRS波群心动过速患者经体表心电图I,avF导联目测心电轴。结果:80例宽QRS波群心动过速中室上性心动过速27例,室性心动过速53例。室性心动过速中32例为左心室源性室性心动过速,21例为右心室源性室性心动过速。17例存在无人区心电轴均为左室室速,右室室性及27例室上速患者无1例出现无人区心电轴。结论:无人区心电轴可以为宽QRS波群心动过速鉴别诊断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4.
李爱莲  郭琳  李威  王品  许伟 《中外医疗》2011,30(18):70-70
目的无人区心电轴对宽QRS波群心动过速的诊断评价。方法 112例宽QRS波群心动过速患者经体表心电图I、aVF导联目测测定额面心电轴。结果 112例宽QRS波群心动过速中室上性心动过速54例,室性心动过速58例。室性心动过速中31例为左心室源性室性心动过速,27例为右心室源性室性心动过速。31例存在无人区心电轴均为左室室速,27例右室性室速及54例室上速患者无l例出现无人区心电轴。结论无人区心电轴对宽QRS波群心动过速诊断特异性高、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体表心电图对特发性左室室速和宽QRS波室上性心动过速(SVT)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5例经心内电生理检查确诊、呈右束支阻滞(RBBB)型且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宽QRS波心动过速(WCT)患者体表心电图资料。结果:房室分离、心室夺获或室性融合波、无人区心电轴(-90°~±180°)或电轴左偏、下壁导联(Ⅱ、Ⅲ、avF)以S波为主、Ⅰ导联呈Rs波、avL导联呈Rs或qR(s)、V6导联呈rS型、心动过速终止恢复窦性心律时出现电张调整性T波改变对特发性左室室速诊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而电轴正常或右偏、下壁导联以R波为主、avL导联呈rS或QS型、V6导联呈Rs型对诊断宽QRS波SVT有价值。结论:体表心电图可有效地用于RBBB型无器质性心脏病WCT的鉴别,本研究表明若干体表心电图特征可用于特发性左室室速和宽QRS波SVT的鉴别。  相似文献   

6.
郭娇云 《中外医疗》2012,31(6):183-183
目的分析探讨心房颤动伴宽QRS波群的心电图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33例心房颤动伴宽QRS波群心电图患者体表心电图I、aVF导联心电轴分析。结果 133例中心房颤动伴室性期前收缩或室速59例,心房颤动合并室内差异传导74例。26例存在无人区心电轴者均为心房颤动合并室性期前收缩或室速。74例心房颤动合并室内差异传导者无一例出现无人区心电轴。结论房颤并宽QRS波伴无人区电轴时,为心房颤动伴室性期间收缩或室速,无人区心电轴可作为心房颤动伴室性期前收缩或室速、室内差异传导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体表心电图线索对宽QRS波心动过速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2例(208份)经心内电生理检查确诊的宽QRS波心动过速体表心电图资料。结果:诊断室速的主要心电图线索是:(1)房室分离;(2)无人区心电轴;(3)胸导联QRS波正向或负向同向性;(4)胸导联均无RS波;(5)RBBB型心动过速时V1导联呈qR或RS型或左兔耳征、V6导联呈OS或OR或R型;LBBB型心动过速时V1或V2导联呈RS型并伴有R波宽度〉30ms或RS间期〉60ms或S波降支有钝挫、V6导联呈QS或QR或qR型;(6)窦性心律时有与宽QRS波心动过速同形态室性早博。窦性心律呈显性预激综合征或有与宽QRS波心动过速同形态房性早搏对宽QRS波室上性心动过速诊断价值高。结论:体表心电图是宽QRS波心动过速鉴别诊断的重要手段,在临床实践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临床中宽QRS波心动过速患者心电图特点,提高诊疗水平及辨识方法。方法选取近4年我院心电轴位于无人区室速住院患者5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宽QRS波患者中室性心动过速36例,27例心电轴位于无人区;室上速患者中合并束支传导阻滞9例,合并差异性传导4例,合并预激综合征患者1例。无人区心电轴患者均为室性心动过速;室上速伴差传或预激者均未出现在无人区心电轴。结论运用目测法进行比较宽QRS波心动过速心电轴是否位于无人区,是辨别室速的快捷、准确指标。  相似文献   

9.
aVR导联法在心房颤动伴宽QRS波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aVR导联法在心房颤动伴宽QRS波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已确诊的109例心房颤动伴宽QRS波群患者心电图特征,用aVR导联法鉴别其激动是室性还是室上性。结果用aVR导联法鉴别室性早博39例、室性心动过速30例、功能性束支阻滞性心动过速12例、室内差异性传导23例、预激综合征5例、合用aVR导联4步法指标准确度达87.7%。结论aVR导联法简便实用准确度高,可用于急诊宽QRS波及心动过速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临床心电图无人区电轴,用于判别心房颤动伴宽QRS波群心电图特征及性质的临床意义。方法:分析95例心房颤动并宽QRS波群心电图。经常规12导联同步心电图或12导联同步动态心电图I、AVF导联目测心电轴,分析RR间期变化的范围、QRS波群形态及心室率等。结果:95例患者中心房颤动并心室内差异传导65例,心房颤动并室性期前收缩30例,其中13例房颤合并室性早搏心电轴位于无人区,17例室内差异传导中无1例心电轴位于无人区。结论:宽QRS波群无人区心电轴可作为判断心房颤动伴室性期前收缩的一个参考指标,特异性高,也可作为房颤合并室早或室内差传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无人区电轴对心房颤动伴宽QRS波群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13例心房颤动伴宽QRS波群心电图患者,用常用方法鉴别诊断为心房颤动伴室早、室速或心房颤动伴室内差异传导。经心电图,Ⅰ、avF导联目测心电轴。结果113例患者中52例为心房颤动伴室早或室速,其中17例心电轴位于元人区,61例为心房颤动伴室内差异传导,且无一例心电轴位于无人区。无人区电轴诊断心房颤动伴室早或室速的特异性达100%,敏感性32.69%。结论无人区电轴可作为心房颤动伴室早、室速或室内差异传导诊断及鉴别诊断的重要指标,特异性很高,但敏感性较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分析心电图肢体导联特征,探讨非典型性不全性右束支阻滞(AIRBBB)与假性右束支阻滞(pseudo RBBB)的鉴别诊断.方法 联合运用VCG将心电图分成AIRBBB组与假性RBBB组,观察两组心电图QRS波终末形态、高度及时限.结果 两组心电图标Ⅰ导联QRS波时限无明显差异,终末多有稍宽顿S波(P>0.05).标Ⅲ导联终末有无负向波两组间有差异(P<0.05),V1或V2导联r′波取其高者与同组aVR导联R波高度对比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V1 或V2导联QRS波群取终末有r′波且时限宽者/同组aVR导联QRS波时限,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标Ⅲ导联终末有无负向波,V1 或V2导联QRS波群取终末有r′波且时限宽者/同组aVR导联QRS波群时限,二者可作为鉴别真假AIRBBB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例1,男,49岁。风心病、房颤,心电为心律不均齐、室率快、QRS呈宽窄不一,增宽的QRS波连续出现呈左束支阻滞图形,在较长的R-R后有正常的QRS波,增宽的QRS程度不一样,但起始部和I、avL、V2~V6上升支有明显预激波,最短R-R为220ms,V1呈QS形,V6呈大R形,Ⅱ、Ⅲ、avF呈QS形,曾考虑为房颤合并差传,认为是洋地黄不足,给西地兰0.4mg静推无效,反见宽QRS增多,仔细分析系房颤经旁路前传,旁路可能位于右后间隔,给心律平140mg分二次静推后宽QRS消失,转为窄QRS的房颤。 例2,男,9岁。心电为宽QRS心动过速呈左束支阻滞图形,心律规整,室率215次/分,V1呈rS形,V6呈大R形,V6起始部及上升支可见预激波,可见P波(Ⅱ倒置、avR直立),室∶房比例1∶1,Ⅱ、Ⅲ、avF的QRS呈rS形,曾考虑为房室结折返型心动过速合并左束支阻滞,静推西地兰及异搏定无效,分析为经旁路前传的房室折返型心动过速,静推心律平30mg转复为右束支阻滞图形的心动过速,心律规整,室率120次/分,V1呈rsR形,V6呈rS型,Ⅱ、Ⅲ、avF R波略小于S波,未见明显P波,考虑房室结前传型房折返型心动过速伴旁路同侧束支(右束支)阻滞,3h后转复为窦性心律,可见预激波,V1呈rS形,V6呈Rs形,Ⅱ、Ⅲ、avF呈QS形,分析旁路位于右后游离壁。 例3,男,55岁。冠心病5年,胸骨后疼痛1h入院,心电表现宽QRS心动过速,室率不规整呈右束支阻滞图形,V1呈大R形,V5呈Rs形,Ⅱ、Ⅲ、avF呈Qrs形,最短R-R 200ms,可见预激波,Ⅱ、Ⅲ、avF、avR ST段抬高,V1、V3、V5、Ⅰ、avL ST段下移,曾认为是急性下壁心肌梗塞,2h自行转复为窦性心律,V1呈R形,V5呈大R形,可见预激波(Ⅲ向下,avF双向,Ⅱ向上),更正诊断为阵发性房颤经旁路前传,旁路位于左后壁。 讨论宽QRS心动过速是指QRS≥0.12s,心率≥100次/分的心动过速,包括:①室速;②室上速合并原有的一侧束支阻滞;③室上速伴差异性室内传导;④室上性心律失常(心动过速、心房颤动或心房扑动)时,经房室旁路前传。从3例经旁路前传的宽QRS心动过速诊断处理中,有以下经验及教训值得深思:①宽QRS的心动过速发作时应仔细分析心电图改变,用Wellens和Brugada提出鉴别诊断方案尽力区分室速还是室上速。②在所有1∶2房室关系的心动过速,不论其QRS形状如何,及在所有的宽QRS心动过速,应考虑到房室折返型心动过速或旁路自观者作为参加者的心动过速可能性,并加以肯定或否定,心电图可获得一些有用的线索。③不规则的宽QRS心动过速,在较前的R-R后有正常的或中间型(融合波)QRS波,表明房颤伴以占主导地位的经旁路前向传导。④宽QRS波形态变异大,可见预激波,提示经旁路前传,发作前后心电呈预激图形支持旁路存在的诊断。⑤宽QRS的心动过速时ST段改变为继发,合并冠心病时可出现心绞痛症状,不要轻易诊断为急性心梗。但也可与急性心梗同时存在,注意区分和诊断,预激综合征可酷似急性心肌梗塞。⑥鉴别不清时,不可用西地兰、异搏定等加快旁路前传的药物,使本来高危病人危险性加重,可静推心律平或乙胺碘呋酮减慢旁路前传转复心律或电击转复心律。  相似文献   

14.
侯相慧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28):929-930
测量心电轴是心电图分析与诊断中不可缺少的一项。无人区电轴是近年来用于QRS波群鉴别中的新指标[1]。宽QRS波群心动过速分三类:室性心动过速,各种室上性心动过速伴差异传导或束支传导阻滞,预激综合征伴旁路下传的室上性心动过速。本文旨在通过宽QRS波群心动过速对无人区电轴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应用食道导联鉴别宽QRS心动过速种类。方法 选择59例宽QRS心动过速急诊入院病人作食道导联描记并判定A波与V波关系。结果 室速占66.1%,室上速伴束支传导阻滞占5.1%,室上速伴差异传导阻滞占5.1%,室上速经旁路传导占8.5%。结论 此鉴别诊断宽QRS心动过速的方法方便、迅速、准确。  相似文献   

16.
宽QRS波心动过速起源部位的诊断对于心动过速的治疗事关重大。本文深入分析讨论了相关的若干问题:1.出现宽QRS波心动过速的几种可能;2.QRS波的形态对诊断宽QRS波心动过速起源部位的经典认识;3.Brugada对室性心动过速QRS波形态的总结和认识;4.Bougada宽QRS波心动过速的4步鉴别法;5.注意对维拉帕米敏感的宽QRS波心动过速的鉴别;6.房室分离和室性融合在诊断宽QRS波心动过速起源部位中的价值;7.右束支阻滞样宽QRS波心动过速“兔耳征”的判断价值;8.aVR导联的QRS波图形在宽QRS波心动过速鉴别诊断中的价值;9.Vi/Vt比值和新4步法在宽QRS波心动过速鉴别诊断中的价值;10.心脏电生理学检查在宽QRS波心动过速起源部位判别中的价值;11.临床表现及病史在鉴别宽QRS波心动过速起源部位中的意义;12.宽QRS波心动过速的一般处理原则。这些分析与讨论对于正确判断宽QRS波心动过速起源部位及相应的处理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测量心电轴是心电图分析与诊断中不可缺少的一项。无人区电轴是近年来用于宽QRS波群鉴别中的新指标。心房颤动(房颤)合并宽QRS波常见于:房颤伴室性期前收缩、室性心动过速(室速)或室内差异性传导(差传)。对其鉴别,对临床指导用药有重要的意义。我们旨在通过对房颤伴宽QRS波心电图无人区电轴的分析,探讨其临床价值,提高临床医生和心电图医生对无人区电轴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目的:本文总结2例特发性左室流出道室速患者的心电图特点及射频消融治疗的体会。方法及结果:2例患者,男性22岁,女性18岁,有反复心动过速病史,心电图记录到宽QRS波心动过速,心室率110-150次/分,Holter记录到频发室早及短阵室速;常规检查未发现器质性心脏病。心电图特点:宽QRS波心动过速,电轴向下、Ⅱ、Ⅲ、aVF导联主波向上,I、aVL导联主波向下,胸前导联在V2或V3前移形成为Rs或R型。2例患者心内电生理检查中在右室流出道及右室流入道未能标测到明显提前的局部电位或与室速相同的起搏电图,在左室流出道标测到室速发生时局部电位最提前。1例(女)消融靶点位于左冠脉窦内左冠脉开口下方,局部电位较体表心电图V1导联QRS起始部提前26ms,1例(男)消融靶点位于主动脉瓣右瓣下方,局部电位较体表心电图V1导联QRS起始部提前48ms;2例患者均经射频消融成功治疗室速,分别随访13个月、18个月无室性心动过速及并发症发生。结论:左室流出道为特发性室速发生部位之一,体表心电图有其独特性,目前应用射频消融技术可成功治愈该部位起源的室速。  相似文献   

19.
Brugada四步诊断法在宽QRS波心动过速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Brugada四步诊断法在宽QRS波心动过速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78例经食管心房调搏、射频消融术及心内电生理检查确诊的宽QRS波心动过速者的心电图,按Brugada四步判断方法进行分析。结果:78例患者诊断符合率分别为:SVT伴室内差传者90.3%(28/31);VT者93.3%(28/30);SVT伴原有束支传导阻滞者87.5%(7/8);9例预激综合征伴旁道前向传导者均误判为“室速”。结论:该诊断法对大多数宽QRS波心动过速有鉴别诊断价值,但对预激综合征伴旁道前向传导所致的宽QRS波心动过速的诊断价值不大。  相似文献   

20.
刘明艳 《四川医学》2013,34(3):454-455
目的探讨aVR导联对宽QRS波群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87例宽QRS波群心律失常进行分析,采用Vereckei新四步流程法观察其aVR导联QRS波群形态。结果室上性心律失常伴心室内差异传导或合并束支阻滞时,aVR导联均未呈R型。结论宽QRS波群心律失常在心电图aVR导联出现起始R波诊断为室性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