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运用定量CT研究老年女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和健康体检者腰椎骨密度( bone mineral density,BMD)的差异,探讨骨密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影响。方法选取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4例,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使用定量CT ( quantitative CT,QCT)测定两组人群腰椎相同部位骨密度,比较分析两组间、组内骨密度值。结果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骨密度值较对照组低,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者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组所占比例较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腰椎间盘突出组中椎间盘邻近上下两椎体间骨密度有差异( P<0.05),而对照组则无明显差异。结论骨密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有一定的影响,突出的椎间盘邻近两椎体骨密度存在某种特殊差异可能是造成椎间盘突出的一种原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乌鲁木齐市汉族、维吾尔族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和健康体检者腰椎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值的差异性,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与腰椎骨密度的相关性.方法 使用法国DMS公司生产的Lexxos型双能X线骨密度仪(dual-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EXA) 测量54例汉族、50例维吾尔族腰椎前后位的BMD值,按腰椎间盘突出症组与对照组进行分析.结果 在相同民族中,腰椎间盘突出症组患者的BMD值较对照组低,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症者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组中的构成比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民族中,腰椎间盘突出症组间、对照组间的BMD值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与腰椎骨密度呈负相关,而民族是两者关系的独立因素,提示临床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同时,应积极治疗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症.  相似文献   

3.
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腿痛与腰椎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腿痛与腰椎功能障碍的相关性,以有助于有效治疗。方法将全部入组病例98例随机分成治疗组(n=53)与对照组(n=45),分别局部单穴电针与常规取穴电针治疗(共8次),采用SF—MPQ和改良ODI量表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腰腿痛与腰椎功能进行连续动态测量(共9次)。结果治疗前SF—MPQ与ODI间没有相关性(P〉0.1),但自首次治疗后两者间具有相关性(P〈0.001)。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腿痛与腰椎功能障碍的相关性与病情有关,疼痛是急性期患者的主要矛盾;局部单穴电针较常规取穴电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腰椎间盘突出症分型治疗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按不同病因在临床上将腰椎间盘突出症分为三型六亚型,通过CT资料和手术病例资料分析各型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理改变关系,并运用分型治疗200例,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200例中男151例,女49例;年龄19~65岁,分型:气滞血瘀型68例(瘀阻偏重亚型53例,血瘀生热亚型15例),虚损劳伤型53例(元气偏虚亚型39例,肝肾偏虚亚型14例),寒凝湿滞型79例(寒凝偏重亚型39例,湿滞偏重亚型40例)。治疗方法1.气滞血瘀型:多有腰部急骤扭伤史,起病较急,腰痛如刺牵至患侧下肢,活动不利,动…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氟骨症患者的腰椎间盘突出及其腰椎骨密度状况,为氟骨症患者早期预防腰间盘突出及骨质疏松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 对61例合并有氟骨症和1149例无氟骨症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腰椎骨密度与400例健康对照组腰椎骨密度进行比较。结果 合并有氟骨症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与健康对照组腰椎骨密度差异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不合并有氟骨症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较健康对照组腰椎骨密度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氟骨症的早期诊治对预防腰椎间盘突出及骨质疏松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常见的骨伤科疾病,单以CT片诊断为依据容易导致误诊或漏诊。我们收集了近两年来误诊13例患者,对原因作初步分析,供同道参考。一般资料本组13例中男10例,女3例;年龄25~75岁;神经鞘膜瘤3例,腰椎转移性肿瘤3例,T_(10-11)膜内肿瘤1例,股骨颈肿瘤1例,股骨颈骨折1例,强直性脊柱炎3例,神经根变异1例。典型病例例1,阮××,男,75岁,浙江省科研所实验厂,住院号189135,因“腰痛伴左大腿疼痛3个月”于1996年2月23日以“腰椎间盘突出症”收住入院。患者3个月前无明显…  相似文献   

7.
8.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现状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0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引起腰腿痛的最常见疾病,对其治疗方法的选择,取决于疾病的不同病理阶段和临床表现,以及病人的身体和心理状况,只有通过对症状的严重程度和性质,以及疾病本身的充分了解和掌握,选用适当的治疗方法方可取得满意的疗效,本文就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相关问题作一文献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中老年人群腰腹肌群肌肉退变与腰椎骨密度的关系。方法 使用定量CT(quantitative computerized tomography, QCT)测定187名40~69岁受试者腰椎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 BMD),根据BMD值分为骨量正常组及骨量减少组,将腰腹肌群分为腹壁肌群、腹直肌、椎旁肌群、椎后肌群及腰大肌5组,在腰3椎体中部层面测定各组肌群肌肉面积并计算肌指数(skeletal muscle mass index,SMI),同时测定血清性激素水平。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及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两组间各组肌群SMI的差异,使用线性相关分析研究各组肌群SMI与腰椎BMD之间的关系,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ROC)评价各组肌群SMI诊断低骨量的效能。结果 骨量减少组各组肌群SMI均低于骨量正常组,其中男性腹直肌及椎旁肌群SMI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直肌SMI与BMD呈弱正相关(r=0.270,P=0.018;校正年龄因素后r=0.251, P=0.029);女性腹壁肌群及腹直肌SMI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腰大肌外,其余各组肌群SMI均与BMD呈弱正相关,其中腹直肌相关性最高(r=0.415, P<0.001;校正年龄因素后r=0.301, P=0.001)。男性两组间睾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MD及各组肌群SMI与睾酮均无明显相关性;女性骨量减少组雌二醇水平远低于骨量正常组(P<0.001),BMD与雌二醇呈中度正相关(r=0.452, P<0.001),腹直肌、腹壁肌群SMI与雌二醇呈弱正相关(r=0.227, P=0.017;r=0.213, P=0.023)。男性腹直肌SMI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 AUC)为0.679,女性腹直肌与腹壁肌群SMI的AUC分别为0.669及0.655。结论 中老年人群腰腹肌群肌肉退变与腰椎骨密度存在一定相关性,其中腹直肌相关性最佳。  相似文献   

10.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CT分型及意义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目的 :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的 CT表现并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 CT分型。方法 :选择1996~ 1998年间来我院就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130例 ,回顾性分析其 CT表现 ,并依据 CT表现进行分型。结果 :膨隆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49例占 37.7% ;突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35例占 2 6 .9% ;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41例占 31.5 % ;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5例占 3.8%。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CT分型为腰椎间突出症术前选择方案提供了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对绝经后妇女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绝经后妇女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身高、体重、是否有腰椎间盘突出、生活习惯、健康状况等;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腰椎、髋部骨密度,并利用SPSS 2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共筛选入组582例,腰椎间盘突出组133例、腰椎间盘无突出组449例。对各因素与骨质疏松的相关性分析,腰椎间盘突出与腰椎椎体骨密度具有负相关(r=-0.094,P=0.023);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日光照射、腰椎骨密度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协方差分析,腰椎间盘无突出组腰椎骨密度(0.734±0.123)g/cm~2明显高于腰椎间盘突出组腰椎骨密度(0.707±0.123)g/c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968,P=0.047),髋部骨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骨质疏松患病率比较,腰椎间盘突出组为55.6%,腰椎间盘无突出组为43.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能够引起腰椎骨量流失,是引起骨质疏松发生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腰椎QCT骨密度测量的峰值骨量,骨量丢失,骨质疏松症发病率, 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整理在本院进行腰椎QCT骨密度测量的患者222例。其中:男性97例,年龄30~87岁,平均63.3岁;女性125例,年龄23~87岁,平均63.1岁。按照世界卫生组织提出新的年龄分段方法,分为3组:青年组<44岁、45<中年组<59岁、老年组>60岁。利用SPSS19.0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 方式表示,偏相关分析、线性回归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多因素方差分析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显著性,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结果 男女性峰值骨量出现于青年组,女性峰值高于男性;中年后骨量开始丢失,老年后女性较男性丢失明显(P<0.05);女性骨质疏松症发病率高于男性。结论 QCT腰椎骨密度测量精准、简便、快捷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对人体骨量的变化,诊断、预防骨质疏松症;预测骨质疏松性骨折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骨质疏松症发病率,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整理在本院进行腰椎QCT骨密度测量中的透析患者45例,其中男25例、女20例,年龄25~77岁、平均56.1岁,透析时间20~134个月、平均56.3个月;随机选取健康人群45例,其中男17例、女28例,年龄30~78岁、平均49.2岁。按男女性别分为透析组与对照组。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利用SPSS19.0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方式表示,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显著性;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结果长期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的腰椎骨密度要低于健康人群的骨密度( P<0.05);骨质疏松症发病率要高;骨密度改变与透析时间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长期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的腰椎骨密度低于健康人群,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高。  相似文献   

14.
腰骶部移行椎与椎间盘突出症关系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200例下腰痛患者及78例经手术证实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X线学调查,发现在下腰病和椎间盘突出症中腰椎部移行椎的发生率高,按Castellvi分类,Ⅱ型最多,在有移行谁的椎间盘突出症中。70%的椎间盘突出发生在移行椎的上一间隙,脊柱侧弯也明显多于无移行椎的对照组,髂嵴间线的高度在Ⅱ型中倾向较低.我们认为腰骶部移行椎从多方面影响脊柱的稳定。是引起下腰痛和椎间盘突出的一个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椎体小梁骨面积比值与QCT骨密度值之间相关关系。方法随机选取66例病人,分为30~50岁和50岁以上两组,对第三腰椎行CT扫描,并以80HU、100HU和120HU不同阈值分别计算小梁骨面积比值(小梁骨面积/兴趣区面积),与此同时检测相同层面QCT骨密度值。结果两组中以100HU为阈值测得的椎体小梁骨面积比值与骨密度之间有显著的直线相关关系,其相关系数分别r1=0.789(P<0.0001)和r2=0.758(P<0.0001)。结论椎体小梁骨面积比值与骨密度间密切相关,由此我们可通过小梁骨面积比值对骨密度作出评价  相似文献   

16.
Li JG  Yang HL  Niu GQ 《中华外科杂志》2006,44(8):556-558
目的探讨腰骶部移行椎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关系。方法将因非椎间盘突出症原因而行腰椎X线片检查的104例患者设为对照组;经手术证实腰椎间盘突出的91例患者设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腰椎正位X线片,统计两组患者腰骶部移行椎发生率的差异及与移行椎与腰椎间盘突出部位的关系。结果对照组腰骶部移行椎发生率为18.3%,腰椎间盘突出症组为52.7%,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腰椎间盘突出症组中合并移行椎者椎间盘突出发生于移行椎上一间隙者为58.3%;单侧移行椎椎间盘突出发生在移行椎畸形同侧者占75.9%,其中在移行椎上一间隙者占81.8%;发生在移行椎畸形对侧者占17.2%,其中在其下一间隙者占80.0%。结论腰骶部移行椎与腰椎间盘突出症有着密切关系,是诱发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成年女性腰部椎后肌群体质成分与腰椎骨密度的相关关系。方法将518名21~81岁的成年女性按年龄分为青中年组(≤50岁)和老年组(50岁),使用定量CT(QCT)测量L2~L4椎体骨密度(BMD)及L3椎体中部层面椎后肌群的脂肪面积、肌肉面积、脂肪肌肉比。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间差异,使用偏相关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研究BMD与年龄、BMI及椎后肌群体质成分的相关关系。结果青中年组BMI、椎后肌群脂肪面积及脂肪肌肉比低于老年组,而BMD及椎后肌群肌肉面积高于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控制年龄、BMI因素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青中年组及老年组BMD与椎后肌群脂肪面积呈负相关(r=-0.178、-0.200,P0.05),与脂肪肌肉比呈负相关(r=-0.138、-0.177,P0.05),而与肌肉面积无显著相关性(r=-0.050、0.066,P0.05)。回归分析显示,椎后肌群脂肪面积、年龄、BMI是BMD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成年女性腰部椎后肌群脂肪浸润程度与腰椎骨密度存在相关性,且相关性随年龄而增加。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骨质疏松症女性患者身高变化与腰椎骨密度的相关性。方法通过测量132例女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现身高,回顾25~30岁时身高,计算身高变矮程度,同时检测患者的BMD进行相关性分析,并描绘散点图。结果随着患者腰椎骨密度降低,患者较年轻时身高变矮的程度在逐渐增加;随着年龄的增加,患者的身高逐渐变矮,采用SPSS11.5 Spearman相关系数的方法计算,得出P0.05,不具有统计学差异,即本组研究中选取的132例患者的身高变化与患者腰椎1-4的BMD之间无相关联性。结论天津地区132例女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身高变化与腰椎BMD之间无明显相关性。人体身高变化的影响因素较多,同时存在测量的误差,在观察身高与BMD相关性分析时应分别测量躯干或肢体的长度,以提高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