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目的探讨原癌基因c-myc在急性白血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印渍及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技术检测c-myc原癌基因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和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中的表达,以HL60细胞作为阳性对照,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作为阴性对照,参照Greil等(1989)所建立的方法对c-myc在急性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进行定量,并对实验数据进行t检验及相关分析。结果c-myc在ALL和ANLL中均有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0%和63%,ALL和ANLL病人白血病细胞中c-myc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c-myc在不同病人的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并不一样,部分病人同一病例在不同白血病细胞上c-myc蛋白分布和表达不同。ALL和ANLL白血病细胞中c-myc的表达和患者骨髓中白血病细胞百分率显著相关(分别r=0.88,P<0.01,及r=0.8,P<0.01),和患者年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均无相关性。结论c-myc在ALL和ANLL中表达差异无显著性,急性白血病细胞中c-myc的表达与患者骨髓中白血病细胞百分率显著相关。c-myc表达高的患者,治疗效果较差。c-myc在急性白血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急、慢性白血病治疗前骨髓塑料包埋切片内c-myc原癌基因表达的变化。方法 使用冷丙酮固定结合简易三步塑懈体系,观察了22例急、慢性白血病患者骨髓活检GMA地切片内白血病细胞c-myc表达的检测结果。结果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时,19% ̄69%白血病细胞内含有c-myc蛋白,其含是在每例患者中多变。比较之下,治前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和慢性髓系白血病(CML)慢性期中就罕有检出  相似文献   

3.
用两种方法制备生物素c-myc癌基因探针,通过RNA-DNA斑点杂交技术,检测了白血病30例和2种白血病细胞株中c-myc原癌基因的RNA表达水平,结果显示,白血病细胞株,急性白血病和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急性变患者的c-myc的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和患其它血液病的患者,提示c-mycRNA水平的判定可提供一些有意义的临床信息,同时探讨了生物素和光敏生物素标记核酸探针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4.
用两种方法制备生物素c-myc癌基因探针,通过RNA-DNA斑点杂交技术,检测了白血病30例和2种白血病细胞株中c-myc原癌基因的RNA表达水平。结果显示,白血病细胞株、急性白血病和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急性变患者的c-myc的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和患其它血液病的患者,提示c-mycRNA水平的判定可提供一些有意义的临床信息;同时探讨了生物素和光敏生物素标记核酸探针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葛根提取物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的作用及机制。以18例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NLL)患者骨髓及HL-60细胞分别与葛根提取物、高三尖杉酯碱(HHT)、阿糖胞苷(Ara-c)及HA(HHT+Ara-c)共同培养24h,应用细胞形态学、DNA凝胶电泳、DNA片段百分率测定等观察以上处理对白血病细胞凋亡的影响;对其中10例处理前后的骨髓细胞用免疫组化法进行bcl-2、c-myc(B细胞淋巴瘤/白  相似文献   

6.
研究c-myc反义寡核苷酸对HL60细胞中c-myc基因的表达及HL60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 采用针对原癌基因c-myc的mRNA5’非翻译区的一个18bp的反义寡核苷酸5‘d(CTT CTC GAG GCA GGA GGG)3「与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系HL60细胞共培养5d,检测c-myc mRNA量的变化及其对HL60细胞分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反义核酸对人白血病HL—60细胞中c—myc基因表达的抑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两个反义核酸(18mer,21mer)对人白血病HL-60细胞中c-myc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用HL-60活细胞计数,RNA含量的RT-PCR测定和c-myc基因蛋白的免疫组化染色检查,结果:两个反义核苷酸都以抑制HL-60细胞的增殖,增殖抑制率为11-75%。反义核酸还抑制c-mycRNA和Myc蛋白的表达,而对c-myc基因正常表达的红白血病细胞K562的增殖和PHA刺激的人淋巴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8.
原癌基因c-myc参与调控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凋亡过程,在白血病细胞株HL-60 中有很高的表达。c-myc通过扩增活化或基因重排而异常激活,在白血病的发生和发展中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目的 通过脂质体介导c-myc反义核酸转染HL-60 细胞,观察其抑制细胞生长增殖、促进分化、诱导凋亡,降低c-mycm RNA 和蛋白表达水平,探讨反义核酸的抗肿瘤作用机制。 方法 HL-60 细胞在37℃、5%CO2 条件下,培养于10% 小牛血清1640 培养液中,细胞接种密度为4×107/L,反义核酸终浓度为1μm ol/L,反义核酸与脂质体比例为1 μm ol(6.5 μg)∶10 μg,无血清转染6 h。实验同时设置空白组、无义组、反义组、脂质体组、脂质体无义组等对照组。连续培养4 天。通过锥虫蓝拒染实验测定细胞的生长能力;NBT还原实验和瑞特-姬姆萨染色测定细胞的分化能力;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c-myc蛋白表达;RT-PCR法检测c-myc m RNA 水平;吖啶橙/溴化乙锭染色观察凋亡细胞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率;DNA抽提及电泳观察凋亡细胞DNA降解片段的形成。 结果 脂质体转染c-myc反义核酸的作用:(1)抑制HL-60  相似文献   

9.
采用原位分子杂交方法,检测了54例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bcl-2mRNA和c-mycmRNA表达水平,并与患儿临床表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小儿ALLbcl-2MRNA和c-mycmRNA表达与非白血病对照组比较普遍增高,呈显著性差异(P〈0.01);bcl-2mRNA与c-mycmRNA表达水平呈明显相关(r=0.8048,P〈0.01);两者的表达水平表明复发病例明显高于初诊病  相似文献   

10.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LSAB法)检测9例人骨肉瘤ras、c-myc原癌基因和Rb抑癌基因蛋白产物的表达,研究结果表明:原癌基因ras、c-myc的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8%(7例)、89%(8例)。两种蛋白表达的强度无显著性差异。在9例骨肉瘤中,两种原癌基因蛋白共同表达有6例,占67%。抑癌基因Rb蛋白阴性表达为3例,阴性表达率33%,且都伴有P21和c-myc癌基因蛋白的阳性表达。本文研究结果提示P21、c-myc和Rb癌基因蛋白的异常表达可能在骨肉瘤的发生发展起着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EB病毒BNLF-1基因在淋巴瘤和急性白血病的表达及含量,探讨对该基因表达与淋巴瘤、急性白血病的发病机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Amplisensor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淋巴瘤和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液或骨髓EB病毒BNLF-1基因片段,同时测定血清中EB病毒VCA-IgA抗体滴度。结果:(1)淋巴瘤BNLF-1基因表达高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急非淋)和对照组;急淋高于急非淋和对照组;淋巴瘤VCA-IgA阳性率高于急非淋和对照组;急淋高于对照组;急非淋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2)淋巴瘤BNLF-1基因含量高于急淋、急非淋;急淋高于急非淋。(3)T、B细胞淋巴瘤BNLF-1基因表达无显著差异。(4)淋巴瘤BNLF-1基因含量越高,生存期越短。结论;BNLF-1基因可能是EBV的致癌基因之一;其阳性率及含量的高低可作为淋巴瘤及急淋和急非淋的鉴别诊断依据之一;BNLF-1基因高表达与淋巴瘤的预后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二个针对c-myc基因的反义脱氧寡核苷酸(简称反义核酸)对急性白血病细胞HL-60的分化及基因表达的作用。方法 以人工合成二个硫代寡核苷酸作用于HL-60细胞后,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myc蛋白表达和HL-60细胞分化抗原,RT-PCR方法检测c-myc基因表达,并在光镜下观察以瑞特染色及NBT染色的HL-60细胞形态。结果 经反义核酸作用后,c-myc蛋白的表达有明显下降,与作用浓度与时间相关。急性白血病HL-60细胞出现中,晚幼粒细胞增多,出现CD15增高,HLA-DR及CD34降低是细胞分化的表现。同时RT-PCR分析c-myc基因扩增明显减少。结论 反义核酸对急性白血病细胞HL-60的诱导分化的同时抑制c-myc基因表达。  相似文献   

13.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血清乳酸脱氢酶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血清乳酸脱氢酶(LDH)的变化及LDH与其他预后因素关系。方法 检测68例CML患者血清LDH及其同工酶,分析LDH与患者临床特征、外周血、骨髓细胞学和bcr-abl基因表达(P210)的关系。结果 CML患者的血清LDH及其同工酶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并与血白细胞,P210、骨髓增生程度、脾肿大有关,但与血红蛋白、血小板、肝肿大、年龄和性别无关。结论 检测血清LDH有助于CML的诊断和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14.
脆性部位与原癌基因在乙型肝炎病人中的相关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①目的 探讨脆性部位与原癌基因在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病人中的相关性及其与原发性肝癌发生的关系。②方法 用低叶酸、低小牛血清和较高pH值培养方法,常规外周血染色体制片,对20例乙肝病人(病人组)和20例健康正常人(对照组)进行染色体脆性部位分析。③结果 病人组检出31种脆性部位,主要分布于A,B,C组染色体,其表达率为8.94%,与正常对照组(4.05%)比较差异有显著性(u=5.83,P〈0.0  相似文献   

15.
多药耐药相关蛋白基因在急性白血病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目的 探讨多药耐药相关蛋白基因(MRP)在急性白血病中表达的意义。(2)方法 应用半定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检测了48例不同病期的急性白血病病人骨髓及10例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RP信使RNA(mRNA)的表达。(3)结果 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存在MRP的低水平表达;复发的急性白血病病人MRPmRNA表达明显增高,其对预后及复发的预测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survivin mRNA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ANLL)细胞survivinmRNA表达及与疗效关系。方法 :应用RT -PCR方法检测 2 8例初发ANLL患者和 6例正常对照骨髓单个核细胞survivinmRNA的表达。结果 :ANLL患者survivinmRNA表达阳性率 75 .0 % (2 1/ 2 8)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的 2 / 6 (χ2 =3.919,P <0 .0 5 ) ;survivinmRNA表达阴性的ANLL患者接受 1个疗程化疗后骨髓缓解 (BMR)率高于阳性者 (83.3%vs 2 5 .0 % ,P =0 .0 2 3)。结论 :survivin基因在ANLL细胞高表达 ,可能是ANLL患者对化疗药物不敏感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CorrelatedFlowCytometricAnalysisofH-rasp21andDNAPloidyinAcuteMyelogenousLeukemiaLINFengru(林凤茹),LIUSuyun(刘素云),RENJinhai(任金海),W...  相似文献   

18.
①目的 探讨脐血清体外对急性白血病化疗后骨髓抑制期造血细胞增殖的影响。②方法 采用体外粒单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GM)培养法,观察正常成人血清和脐血清,对正常造血细胞和急性白血病化疗后抑制期骨髓造血细胞增殖的影响。③结果 脐血清组的正常骨髓CFU-GM 产率明显高于成人血清组(t= 6.993,P<0.01),脐血清组的白血病化疗后骨髓CFU-GM 产率亦高于成人血清组(t= 3.060,P< 0.05)。④结论 脐血清体外能促进正常骨髓和白血病化疗后抑制期骨髓造血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19.
(1)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AL)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基因的表达及临床意义。(2)方法 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对77例AL病人及10例健康人基因表达进行检测。(3)结果 77例AL病人MRP平均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复发组MRP平均表达水平与初治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5.32,P〈0.01)。(4)结论 AL的复发与MRP表达有关,MRP基因的过度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