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介绍为3例Tessier 3型面裂鼻眼畸形患者行整复术的经验.方法 1例患者经Z成形术和鼻内眦固定术矫正,1例患者经鼻唇沟皮瓣和Z成形术矫正,1例患者经联合应用鼻唇沟皮瓣、额鼻皮瓣和睑颊颧部旋转皮瓣矫正.结果 3例患者均获得较满意的矫正效果,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只要病例选择适当,应用局部皮瓣矫正不完全型Tessier 3型面裂鼻眼畸形可获得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我科自1990年以来,对6例TessierⅢ型面裂采用耳郭复合组织移植修复双侧鼻翼畸形,效果均较满意。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告三例颅面裂,并复习文献,对其胚胎发育、分型、致畸及治疗略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4.
双侧先天性鼻眶裂修复一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先天性双侧鼻眶裂属3型颅面裂,系罕见先天性颅面畸形,我们收治1例,采用自行设计的鼻肌重建复位术一期修复,获得了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数字化技术对面中裂鼻畸形患者进行术前设计,在虚拟截骨和植骨基础上进行整复手术,观察手术效果。方法选取面中裂鼻宽大畸形患者,术前行三维CT扫描,应用Mimics 10.01进行图像分析,虚拟截骨,规划截骨范围和骨块移动方向、距离。术后行头颅三维CT扫描,观察修复后的形态,评估手术效果。结果手术无明显并发症;患者对手术效果满意。结论数字化技术有利于提高手术前规划的精确性、可控性,有利于提高手术效果,并可减少术中创伤。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一种有关TessierNo.0面裂分叉鼻畸形矫正术的改良方法。方法 在鼻小柱和鼻翼沟处设计“蝶”型切口,将鼻小柱、鼻背部皮肤及其下的软骨等深部组织钝性剥离,暴露像书页一样翻向两侧的双层鼻中隔软骨,充分分离后将两侧的鼻中隔软骨对拢缝合,同时采取将中央部位的鼻中隔软骨用于加强鼻小柱和加高鼻端、鼻背部。通过两侧的鼻翼沟切口,切除鼻端多余的皮肤,用碘仿纱条填塞鼻腔。结果采用本方法进行5例TessierNo.0面裂分叉鼻矫正术,外鼻形态满意,切口隐蔽,效果良好。结论 手术采用改良的“蝶”型切口可同时达到延长鼻小柱、加高鼻端部、切除鼻端 部的多余皮肤,切口隐蔽;双层鼻中隔软骨可以作为软骨的供区。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一种有关TessierNo.0面裂分叉鼻畸形矫正术的改良方法。方法在鼻小柱和鼻翼沟处设计“蝶”型切口,将鼻小柱、鼻背部皮肤及其下的软骨等深部组织钝性剥离,暴露像书页一样翻向两侧的双层鼻中隔软骨,充分分离后将两侧的鼻中隔软骨对拢缝合,同时采取将中央部位的鼻中隔软骨用于加强鼻小柱和加高鼻端、鼻背部。通过两侧的鼻翼沟切口,切除鼻端多余的皮肤,用碘仿纱条填塞鼻腔。结果采用本方法进行5例TessierNo.0面裂分叉鼻矫正术,外鼻形态满意,切口隐蔽,效果良好。结论手术采用改良的“蝶”型切口可同时达到延长鼻小柱、加高鼻端部、切除鼻端部的多余皮肤,切口隐蔽;双层鼻中隔软骨可以作为软骨的供区。  相似文献   

8.
目的介绍颅面裂的Tessier分类诊断与手术治疗体会。方法按Tessier分类法对33例颅面裂患者进行分类,并根据畸形类型及轻重程度制定手术方案;共施术29例,手术方法包括单纯眶内侧壁截骨与鼻翼软骨修整、局部皮瓣转移、内眦固定、真皮移植、骨移植、组织代用品置入、吻合血管的游离组织瓣移植等。结果33例中属0号颅面裂1例、0—14号颅面裂3例、1号颅面裂1例、2-12号颅面裂2例、3号颅面裂3例、4号颅面裂1例、5/6号复合颅面裂1例、7号颅面裂18例、6/7/8号复合颅面裂2例、11号颅面裂1例;29例接受手术的患者,术后面部形态明显改善,无并发症发生。结论①Tessier颅面裂分类法有助于发现与主诉体征相伴的其它颅面畸形,对作出全面正确的诊断及制定手术方案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②在Tessier颅面裂中以7号颅面裂较为常见。③Tessier颅面裂有不同的类型,且每一类型的颅面裂又有不同的严重程度,而且不同类型及不同严重程度的颅面裂又可见于同一患者,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17岁,学生。出生后即见严重右侧颅面短小畸形,15岁在上海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行上颌骨横段截骨加双侧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术加成形术,面型虽有较大改善,但患者仍不满意,于2002年8月来我院要求进一步手术。  相似文献   

10.
Tessier 0号面裂文献报道不多[1 6] ,我科从 2 0 0 1年 3月至2 0 0 1年 7月收治 2例中度 0号面裂患者 ,采用舌状上唇皮瓣予以修复 ,效果满意。1 典型病例例 1,男 ,2 0岁。出生后即发现鼻背、鼻尖及上唇增宽 ,中间凹陷。于 12年前在某医院行手术治疗 ,仅将凹陷增宽的鼻尖和上唇部分皮肤切除 ,术后鼻外形无明显改善。于2 0 0 1年 5月入院 ,查体 :鼻背、鼻尖增宽 ,中间纵形凹陷 ,呈双鼻梁、鼻小柱增宽 ,极短 ,仅为 0 2cm ,两鼻孔宽扁 ,鼻尖至上唇见纵形直线瘢痕 (图 1)。CT片示 :骨性鼻中隔中下段增宽膨大 ,前端开裂 ,致两侧鼻…  相似文献   

11.
12.
成人单侧唇裂继发鼻畸形的整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为单侧唇裂术后常见的继发鼻畸形改善外形,解除其心理负担,方法 纠正鼻小柱和鼻中隔的偏斜,游离塌陷的鼻翼软骨并悬吊在对称位置,用Millard术式C瓣,鼻槛组织瓣或上唇瘢痕组织瓣延长患侧鼻小柱,必要时用假体或自体组织抬高鼻背,鼻尖和丰满鼻底,1999-2000年,共修复成人单侧唇裂继发鼻畸形50例。结果 所治疗50例术后随访1-12个月效果均较满意。结论 纠正鼻小柱,鼻中隔歪斜,延长患侧鼻小柱软组织极为重要。广泛游离患侧鼻翼软骨并复位到正常位置固定,才能获得一个对称的鼻尖,如视需要,作鼻背鼻尖部和鼻底的充填,则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索双侧唇裂术后前唇部过短、过宽畸形矫正的手术方法.方法 设计上唇双旗形皮瓣,切除四边形原手术瘢痕皮肤(皮瓣的旗杆部分),切开掀起经鼻孔底部向鼻翼沟伸沿的旗形皮瓣(旗面部分).牵引唇珠,钝性分离人中上端,形成宽4~6 mm创面,将两侧旗形皮瓣,向中央旋转、推进,间断缝合,形成新的鼻底、前唇部.唇珠、唇红部畸形,采用V-Y或Z成形术矫正.结果 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于临床应用10例,患者术后前唇部增高4 ~6 mm,从根本上矫正了双侧唇裂术后前唇部过短、过宽引发的上唇畸形;同时矫正了唇珠区凹陷或缺损、人中过宽、人中嵴瘢痕和红唇连续性差等畸形,随访3个月至3年,效果满意.结论 上唇鼻底部双旗形皮瓣,操作简单、效果良好,是一种矫正双侧唇裂术后前唇部过短、过宽畸形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大多数单侧唇裂继发鼻畸形者的鼻中隔都有不同程度的偏斜畸形,对外鼻形态以及通气功能产生一定的影响。文中就如何矫正进行研讨。方法首先对畸形的鼻中隔复位,然后采用旋转推进与悬吊术矫正鼻翼软骨的畸形,最后施鼻、唇部软组织整形。结果 1994~1995年共矫治12例,随诊3~12个月,近期效果良好。结论鼻中隔畸形的矫治应视为单侧唇裂继发鼻畸形矫正的重要内容之一,这对手术效果的持久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鼻中隔软骨和肋软骨在唇裂鼻畸形修复中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自体鼻中隔软骨和肋软骨在唇裂鼻畸形修复中的比较研究,为进一步完善唇裂鼻畸形的手术方法提供依据。方法:切取自体的鼻中隔软骨或肋软骨,制成鼻支架;植入鼻支架并进行解剖复位。采用定性的方法观察二组患者术后鼻底宽度对称性、鼻尖、鼻孔形态、鼻小柱高度、鼻背形态和鼻翼对称性,然后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自体鼻中隔软骨与自体肋软骨植入矫正唇裂鼻畸形患者,在鼻底宽度和对称性、鼻孔形态、鼻翼对称性的改善中二组间无明显统计学意义;而鼻小柱高度、鼻背形态和鼻尖形态的改善二组间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自体肋软骨组较自体鼻中隔软骨组对鼻部形态的改善更明显;但自体肋软骨组有创伤大、患者难于接受等缺点;自体鼻中隔软骨组创伤小、无第二手术野,可利用的组织量过少。因此,本研究认为:利用鼻中隔软骨或肋软骨矫正唇裂鼻畸形各有优缺点,需谨慎选择、因人而异。  相似文献   

16.
三叶瓣修复双侧唇裂术后鼻唇畸形25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双侧唇裂术后鼻唇畸形的分析,探索双侧唇裂术后继发鼻唇畸形矫治的一种理想方法。方法:前唇设计出三叶瓣后,先对移位的组织进行完全游离及复位,再将三叶瓣向鼻小柱方向掀起,延长鼻小柱及抬高鼻底。结果:1999年11月至2002年2月,共矫治双侧唇裂术后继发畸形患者25例,术后三叶瓣血运良好,鼻尖抬起,鼻小柱延长,鼻底外形满意,上唇突度增加。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随访2周至18个月,临床效果满意。结论:该手术方法是矫治双侧唇裂术后继发畸形的一种选择术式,本法对前唇较小、上唇松弛的双侧唇裂术后畸形患者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