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目的:对比研究不同的中药给药途径随机开放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选择自愿参加临床试验4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2例,对照组21例.在常规方法控制血糖水平的基础上,治疗组用加味桃红四物汤常规口服,对照组用脉络宁注射液常规静脉滴注.疗程4周.结果:口服桃红四物汤优于静滴脉络宁,症状疗效依次肢体疼痛、皮肤瘙痒、肢体麻木.证候积分下降的差值比较.腓总神经传导速度的疗效与症状疗效不平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改善不如症状疗效.结论:控制空腹及餐后血糖水平仍然是改善或延缓2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周围神经病变的基本措施.口服加味桃红四物汤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较静脉滴注脉络宁疗效好.  相似文献   

2.
田庆  王永生 《陕西中医》2012,33(8):987-988
目的:观察加味桃红四物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常规给予降血糖、营养神经、改善微循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口服加味桃红四物汤治疗,疗程均为1个月。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桃红四物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3.
四逆散加味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5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病因及机制尚未阐明,临床表现多样。近1年来,笔者运用四逆散加昧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辨证属肝胆郁热证患者51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川芎嗪在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5.
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燕灵 《北京中医》2007,26(7):408-410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9例临床明确诊断为2型糖尿病,并伴不同程度的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9例,在基础治疗的同时应用弥可保,治疗组30例,在基础治疗的同时应用加味当归四逆汤,并随证加减。3个月后观察疗效,包括主要症状及体征改善情况、空腹及餐后两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神经传导速度等指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经统计学处理,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治疗后主要症状、空腹及餐后两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神经传导速度等均有明显改善(P〈0.05或P〈0.01)。结论加味当归四逆汤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神经传导速度,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内服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程度与中医辨证分型属于脾虚证有无相关性。方法:将40例2型糖尿病确诊为神经病变的患者按照中医辨证分型原则,结合患者症状、体征、舌象、脉象四诊资料分为两组,脾虚型组与非脾虚型组,两组均安排行神经传导速度检查,其中检出下肢神经进行比较(包括腓总神经、胫神经和腓肠神经)。结果: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与脾虚证有一定相关性,脾虚证患者神经病变较重,其中胫神经最能反映脾虚证患者神经病变程度,与非脾虚证患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7.
冯建华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冯建华教授从事中西医结合内科医疗、教学、科研工作30余年,在诊治疑难杂病方面经验丰富,我们跟师学习期间受益匪浅,现将其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加味黄芪四物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0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王玉保 《河南中医》2005,25(7):37-38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DM)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目前尚无确切有效的治疗药物。近年来,笔者运用自拟加味黄芪四物汤治疗本病30例,并设西药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较为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杨燕灵 《北京中医药》2007,26(7):408-410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9例临床明确诊断为2型糖尿病,并伴不同程度的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9例,在基础治疗的同时应用弥可保,治疗组30例,在基础治疗的同时应用加味当归四逆汤,并随证加减.3个月后观察疗效,包括主要症状及体征改善情况、空腹及餐后两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神经传导速度等指标.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经统计学处理,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治疗后主要症状、空腹及餐后两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神经传导速度等均有明显改善(P<0.05或P<0.01).结论 加昧当归四逆汤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神经传导速度,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内服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加用有氧运动与中药外洗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1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常规治疗,治疗组47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有氧运动与中药外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血糖、血液流变学等指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9%,对照组总有效率65.4%,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同时,治疗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HbGLc和血液流变学(低切、高切、血浆粘度)的数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加用有氧运动与中药外洗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依帕司他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依帕司他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72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口服依帕司他,对照组肌注维生素B12,观察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2%(P0.01)。结论依帕司他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联合曲美他嗪对2型糖尿病阴虚血瘀证患者心肌病变及脂联素、TNF-α及TGF-β1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患者均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及常规降糖药物治疗。对照组30例,单纯予曲美他嗪口服;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桃红四物汤口服。2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治疗5个疗程后观察并比较临床疗效、FBG、Hb Alc、炎性细胞因子脂联素、TNF-α及TGF-β1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0%;治疗组较对照组更能显著降低FBG、Hb Alc;治疗组较对照组能显著升高血清脂联素水平及降低血清TNF-α以及TGF-β1水平。结论:桃红四物汤联合曲美他嗪可以显著改善2型糖尿病阴虚血瘀证的临床表现和心电图变化,其作用机制除了与血糖控制有关外,还可能与调节炎性细胞因子脂联素、TNF-α及TGF-β1水平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iabetic Peuropathy,DPN)患者的住院费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调查2012年1月-2014年12月广东省中医院住院部病案系统771例DPN患者的住院费用,采用频数和构成比进行一般统计,运用单(多)因素和神经网络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DPN患者中男性303例,女性468例,集中分布在45~65岁和70~90岁;平均住院时间逐年下降,住院次数却逐年上升;住院费用中药费、诊疗费和检查费比重最大;住院时间、住院次数、入院病情、费别、住院年份、合并疾病个数对住院费用影响最大。结论:DPN主要发生在中老年人群,以女性患者居多;住院时间逐年下降,住院次数逐年上升,考虑与临床上医疗技术水平提高、国家医疗政策改革以及患者自身的健康风险意识增强有关;住院费用逐年递增,主要与药费、检查费、诊疗费等费用的上涨及货币时间价值有关;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次数,完善医保,深化医改,加强合并疾病的教育、预防和控制,提升医院及科室管理水平,提高医护积极性及工作效率,均有利于减轻DPN患者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6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的中医证型分布和临床特点。方法收集660例2000年1月—2014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中医科病房以DPN为第一诊断患者的资料,观察患者中医证型分布,比较不同中医证型患者临床特点,同时以中医证型为四分类反应变量,对自变量行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660例DPN患者中医证型比例由大到小依次为阴虚血瘀(39.24%,259例)、阳虚血瘀证(29.39%,194例)、痰瘀滞络证(19.24%,127例)、阴虚风动证(12.12%,80例)。不同病程组证型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阳虚血瘀证比例随病程延长有升高趋势。不同证型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空腹C肽(FCP)、收缩压(SBP)、血清总胆固醇(TC)、24小时尿蛋白总量(24 h UCP)、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阳虚血瘀证比较,阴虚血瘀证Hb A1c升高,SBP、SCr、BUN及24 h UCP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0.002、0.001、0.001及0.007),阴虚风动证24 h UCP亦降低(P=0.34)。多分类Logistic回归示:以阴虚血瘀证作参照,Hb A1c是阳虚血瘀证的反向影响因素,8小时尿白蛋白排泄率(8 h UAE)是危险因素;阴虚风动证危险因素为TC、SCr;痰瘀滞络证危险因素为SCr。结论DPN患者血糖控制差与阴虚血瘀证有关,阳虚血瘀证患者病程可能更久并与SBP控制不佳及肾功能恶化有关,DPN合并糖尿病肾病者更易出现阳虚血瘀证。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临床分为周围感觉神经病变和周围运动神经病变。周围感觉神经病变主要表现为四肢远端的本体觉、位置觉、振动觉、温度觉异常,四肢远端有蚁行感,或手套、  相似文献   

16.
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最常见、最复杂的慢性并发症,患病率40%~90%,目前缺乏特异性治疗.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其发病率增高;致残率增高,占非创伤性截肢的50%~75%;病死率也增高,DPN发生后5~10 a病死率25%~50%.目前缺乏特异性治疗,近年来笔者应用银杏达莫(商品名:杏丁)治疗DPN,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益气养阴法治疗老年性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西药降糖药在降糖同时不能明显改善周围神经病变,笔者用中医益气养阴法治疗老年性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3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病位病性。方法:根据是否并发周围神经病变,将患者分为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组、未合并周围神经并变组,对两组患者病位、病性积分均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病位积分由高到低为:肝、肾、脾、胃、经络、筋骨、心神;病性积分由高到低为:阴虚、血虚、气虚、湿、阳虚、血瘀、热、气滞、痰;合并周围神经病变者肝、筋骨及血瘀积分较高。结论:2型糖尿病的主要病位在肝肾脾胃及经络,病性为阴阳气血亏虚、湿热血瘀等夹杂;合并周围神经病变者在病位肝、筋骨、经络及病性血瘀方面更显著。  相似文献   

19.
崔淼 《内蒙古中医药》2014,33(30):80-80
目的:探讨中药足浴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观察。方法:对被纳入的100例患者进行分组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2%。观察组总有效率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与中医血瘀证的关系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陈红霞  魏华  冯维斌 《中医杂志》2004,45(9):674-674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简称DPN)为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引起DPN的因素主要为缺血及代谢障碍.其中缺血主要是因糖尿病引起的代谢紊乱改变了血液成分及血液流变学特征,造成供应神经营养的血管在血流动力及血管壁均受损,致神经缺血缺氧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