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肝硬变门脉静脉高压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其中约10~60%是由于门静脉高压性胃病(PHG)所致。对于肝硬变并发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者,在紧急止血或预防再出血的择期治疗中,一般选用内窥镜下食管曲张静脉硬化剂治疗,但该方法可引起或加重门脉高压性胃病。本文就此内容谈点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2.
食道胃底静脉曲张和门静脉高压性胃病(PHG)是肝硬变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两大主要因素。应用心得安预防肝硬变门脉高压性胃病引起的再出血,已得到国内外的广泛印证。本研究旨在确定心得安联合脑益嗪是否能更好的预防肝硬变再出血的发生,现报告如下。 资料和方法 一、一般资料 本组120例病人,均是1993年5月~1997年10月我院住院患者。经临床、实验室及其它  相似文献   

3.
肝硬变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原因传统观点认为是肝纤维化假小叶形成,肝血窦闭塞造成门静脉高压所致。作者近年来对44例合并多次消化道出血(观察组)及40例未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肝硬变患者(对照组)进行观察。作者发现上消化道出血严重程度与失代偿期表现并非完全一致,许多出血病例是由于肝硬变同时伴有门静脉(PV)或肝静脉(HV)闭塞性病变有关,这类患者相对年龄较轻,出血出现时间较早,次数较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严重,而肝功能不是很差,代偿较好。本  相似文献   

4.
《传染病网络动态》2007,(8):120-126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药物治疗对患者心电图和血流变的影响-康长明等(四川成都四川省人民医院草堂病区内1610071);《华西医学》,2007,22(2):263[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出血药物治疗对患者心电图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对82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药物治疗前后检测其心电图、血流变学,[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与上消化道出血的关系。方法对急性脑卒中的病变性质及部位与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及病死率以及上消化道出血与意识障碍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急性脑卒中患者692例中68例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意识障碍与上消化道出血关系密切,随意识障碍程度加深,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升高。结论出血性脑卒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比率明显高于缺血性脑卒中,合并意识障碍则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高,急性脑卒中如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则预后差。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脾切除对肝硬变失偿期某些血液流变学特性的影响。 方法 作者应用回转测定法,毛细管测定法、核孔滤筛法等测定肝硬变患者30例手术前1周和手术后4周(男14例,女16例,平均年龄35.8岁)全血粘度、血浆粘度比、RBC滤过指数等血液流变学指标,并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除RBC滤过指数外,其他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显示有统计学意义的增高。 结论 脾切除可使肝硬变患者血液流变学性状降低。临床上应予定期随访,必要时可给与药物治疗,以减少由此引起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76例肝硬变患者作了血液流变学及甲皱微循环检查,并以72例健康人作对照,结果表明:(1)肝硬变患者的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表面负电荷减少,聚集性增强,引起血液粘度升高,从而导致血液流变学异常;(2)患者甲皱毛细血管袢数减少,袢长和袢顶宽增加,异常袢发生率增高,重度异常袢增多,微血管内血流速度显著减慢且  相似文献   

8.
肝硬变患者红细胞 血小板参数与直方图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探讨肝硬变患者RBC、Pt参数及其直方图变化规律.方法用F800血液分析仪测定30例肝硬变性贫血患者MCV,RDW和RBC直方图;42例肝硬变患者Pt,MPV,PDW及Pt直方图,并与50例正常对照进行比较.结果肝硬变性贫血30例,类型依次为正细胞不均一性>大细胞不均一性>小细胞不均一性>大细胞均一性>正细胞均一性.红细胞直方图中544%起点小于正常,233%大于正常或在正常范围内.857%肝硬变患者Pt<60×109/L时并发上消化道大量出血,MPV和PDW明显增加,Pt直方图降波呈锯齿状向右延伸.结论根据MCV,RDW,Pt,MPV,PDW及其直方图可确定肝硬变贫血类型,确定治疗方案,判断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肝炎后肝硬变患者的动脉血氧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自动血气分析仪检测66例肝炎后肝硬变患者和20例正常人的动脉血氧分压、血二氧化碳分压及血氧饱和度。结果:肝硬吏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为10.55±2.61kPa,明显低于正常人(P<0.05)。低氧血症发生率为56.0%(37/66),与腹水、门静脉增宽、皮肤蜘蛛痣及肝贮备功能降低密切相关,好发于并发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和自发性腹膜炎的患者。结论:动脉血氧水平检测有助于肝硬变的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0.
幽门螺杆菌与肝硬变及肝癌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与肝硬变及肝癌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2例临床诊断为肝硬变(失代偿期)、原发性肝癌(晚期)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1例为80岁,男,临床诊断为肝硬变(失代偿期),并发上消化道大出血,肝性脑病.B超示肝硬变并大量腹水、肝缩小.AFP20ng/mL.另1例69岁,男,临床诊断为原发性肝癌(晚期),B超为肝硬变癌变并腹水AFP593.4ng/mL.并发上消化道大出血、肝昏迷.用C14呼气试验来检查这两例患者的Hp并进行分析.结果以上2例患者经C14呼气试验检测Hp,其结果均为阳性,并且Hp阳性的肝硬变、肝癌患者易发生上消化道大出血、肝性脑病及肝昏迷.结论根据以上结果证明,Hp与肝癌、肝硬变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1.
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患者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主要是由门脉高压引起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导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的目的是选用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案制止出血。有研究表明应用生长抑素等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具有疗效显著及不良反应少等优点。本院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占住院患者的10%~15%,本研究选择肝硬化并发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137例,及时给予了相应治疗并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口服凝血酶治疗肝硬变上消化道出血疗效观察王超,孙德谦,吴效平(江苏省连云港市一四九医院222042)肝硬变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方法较多,但疗效评价不一,且有部分患者止血效果并不尽如人意,或再出血而手术治疗。因此,寻找一个有效、安全、迅速、方便的内科止血...  相似文献   

13.
高血压性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阳 《山东医药》2011,51(43):76-77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3月-2010年3月收治的278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出血部位、出血量等指标与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性。结果本组58例(20.86%)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单纯基底节脑出血者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基底节出血破入脑室及丘脑、脑叶、脑干出血者,脑出血量〉30ml者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显著高于脑出血量≤30ml者;并上消化道出血者病死率显著高于无上消化道出血者(P〈0.05、0.01)。结论出血破入脑室或位于丘脑、脑干及出血量〉30ml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高血压性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可增加病死率。  相似文献   

14.
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病特点及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560例上消化道出血住院患者的发病季节,出血病因,发患者群,诊断方法,治疗情况等进行分析认为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最多是溃疡病,具体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胃溃疡(GU)>胃炎及十二指肠球炎>肝硬变食管静脉曲张>胃癌等.本病有下列特点:①男性多于女性,男女之比为3.9:1;②DU出血多于GU出血,为1.8:1;③冬春季发病高于夏秋季;④各种职业均可发病,青少年学生发病应引起重视.治疗体会有:①绝对卧床休息,保持安静;②严密观察血压、尿量、血红蛋白等变化;③对溃疡病及胃、十二指肠炎症伴发的上消化道大出血,用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有显著疗效;对肝硬变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者用生长抑素施他宁等是目前最安全和有效的药物;④如经积极内科治疗仍不能控制出血者应及时转外科手术治疗.本组患者治愈率高达98.3%.死亡率为0.5%,明显低于新近文献报道.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肝硬变内毒素血症阳性患者的食管及胃粘膜变化.方法对同期收治住院的30例肝硬变失代偿患者,做内毒素血症(ETM)定性实验,分为ETM阳性组及ETM阴性组.分别观察二组的凝血酶原时间,便潜血及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情况,胃粘膜病变发生率.结果ETM阳性组的凝血酶原时间,便潜血阳性例数及食管静脉曲张,胃内粘膜糜烂出血例数均高于阴性组.结论内毒素血症提高了肝硬变患者的急性胃粘膜病变发生率,促进了肝细胞的损害,增加了肝硬变患者的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Child-Pugh分级法是迄今国际上通用的肝硬变肝贮备功能的分级标准,对指导治疗、判断预后和药物疗效,均有很重要参考价值。但Child-Pugh分级与肝硬变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关系很少有过报道,本文将肝功能临床分级与肝硬变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关系的临床观察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方法回顾近五年来87例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在87例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41例(47.13%),肝源性溃疡18例(20.69%),门脉高压性胃病16例(18.39%);首次出血量在1000ml以下者多由后两者引起,首次出血量在1000ml以上者多为Child—PughC级患者,往往并发肝性脑病和肾功能衰竭。结论应对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行急诊胃镜检查以明确出血原因,给予针对性的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回顾性分析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西安市第九医院住院治疗的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8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89例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特征如下:(1)肝硬化病因方面,乙肝病毒感染63例,占比70.79%;酒精性肝硬化15例,占比16.85%,其他病因11例,占比12.36%。(2)上消化道出血病因方面,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性出血64例,占比71.91%;非静脉曲张性出血25例,占比28.09%。(3)上消化道出血程度方面,轻度出血48例,占比53.93%;中度出血35例,占比39.34%;重度出血6例,占比6.73%。酒精性肝硬化患者的出血程度明显重于非酒精性肝硬化出血患者(P0.05)。(4)并发症类型方面,并发肝性脑病10例,占比11.24%;并发感染27例,占比30.34%。患者一周内止血有效75例,占比84.27%,止血无效14例,占比15.73%,其中死亡6例,死亡率为6.74%(6/89),死因均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一周后至一月内死亡10例,死亡率为12.05%(10/83),死因为上消化道出血5例、肝性脑病2例、感染3例。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患者入院前出现呕吐鲜血、上消化道出血类型以及治疗过程中并发肝性脑病是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发现,患者入院前出现呕吐鲜血和治疗过程中并发肝性脑病是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酒精性肝硬化患者的出血程度较非酒精性肝硬化出血患者重。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入院前呕吐鲜血和治疗过程中并发肝性脑病是其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炎肝硬变主要的致死性并发症之一,而出血的主要原因是食管曲张静脉破裂。随食管静脉曲张程度加重,出血率增加,因此,早期判断食管静脉曲张存在及曲张严重程度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图通过门脉B超检测来判断有无食管静脉曲张及曲张程度。随机选择肝炎肝硬变患者行常规胃镜及B超检查进行对比分析,现报告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20.
76例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胃镜检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胃镜检查结果。方法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行急诊胃镜检查和止血治疗。结果在76例患者中,内镜下见有食管静脉曲张者65例(85.5%),其中轻度8例,中度17例,重度40例;诊断PHG者33例(43.4%),其中轻度12例,重度21例;消化性溃疡并发出血者8例;胃癌2例。结论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与PHG并发出血是引起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两大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