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对76例肝硬变患者作了血液流变学及甲皱微循环检查,并以72例健康人作对照,结果表明:(1)肝硬变患者的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表面负电荷减少,聚集性增强,引起血液粘度升高,从而导致血液流变学异常;(2)患者甲皱毛细血管袢数减少,袢长和袢顶宽增加,异常袢发生率增高,重度异常袢增多,微血管内血流速度显著减慢且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肝硬变的血粘度变化,我们对56例肝硬变患者进行了血液流变学测定,现报告分析如下。 1.材料和方法:本组男44例,女12例;年龄17~65岁,平均43岁。其中Child-pughA级22例,B级16例,C级18例。同时选36例正常健康人(年龄、性别有可比性)作对照.静脉取血 5ml,用肝素抗凝,用XN-5型血液粘度细胞测定仪作全血比高切和低切粘度、全血还原高切和低切粘度、血浆比粘度、红细胞压积(Hct)、血沉和血沉方程K值、纤维蛋白原(Fg)测定。 2.结果:肝硬变组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Hct显著下降,血沉和血沉K值明  相似文献   

3.
肝硬变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原因传统观点认为是肝纤维化假小叶形成,肝血窦闭塞造成门静脉高压所致。作者近年来对44例合并多次消化道出血(观察组)及40例未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肝硬变患者(对照组)进行观察。作者发现上消化道出血严重程度与失代偿期表现并非完全一致,许多出血病例是由于肝硬变同时伴有门静脉(PV)或肝静脉(HV)闭塞性病变有关,这类患者相对年龄较轻,出血出现时间较早,次数较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严重,而肝功能不是很差,代偿较好。本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了对肝硬变腹水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有进一步认识,总结了近3a157例肝硬变腹水合并上消化道出血者57例及其并发症.方法根据诊断标准,经统计学卡方验证,将出血者(57例)与无出血者(100例)合并脾功能亢进、消化性溃疡、自发性腹膜炎、肝昏迷及肾功能减退进行对照.结果出血组的肾功能减退(68.4%)及肝昏迷(26.3%)发生率明显高于未出血者(19.0%和7.0%,P<0.01).结论肝硬变腹水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者,再合并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较未出血者高为明确出血原因及部位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应及时进行急诊内镜检查.  相似文献   

5.
肝硬变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疾病,以乙型肝炎后期为多见,而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变最常见并发症之一,也是引起患者死亡的常见原因,临床上应及早识别,及时抢救,以缓解病情和抢救生命。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改变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相似文献   

7.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改变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相似文献   

8.
我们于1998年8月~1999年3月对126例肝硬变患者行胃镜检查,以探讨其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因素,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126例,均为我科住院病人,其中男71例,女55例,年龄43~68岁,肝炎后肝硬变124例,酒精性肝硬变2例。有出血史者38例,为出血组,其中单纯呕血者15例,黑便者13例,两者同时并存者10例。无出血史者88例,为非出血组。  相似文献   

9.
76例肝硬化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改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临床工作者愈来愈多地注意到血液流变学异常与许多疾病发生和发展的关系,并采用纠正这些异常的治疗方法取得了初步的效果。本文对76例肝硬化患者作了血液流变学检查,同时观察其甲皱微循环,并以72例健康人作对照,以了解肝硬化忠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血液流变学研究在临床上的发展给内科和外科医生提供了新的检测手段。但有关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的血液流变学的研究迄今尚未见有报道。为此,我们对30例甲亢患者的血液流变学进行研究,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肝硬变所致上消化道出血的药物治疗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肝硬变是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形成的弥漫性肝损害.临床上以肝功能损害和门脉高压症为主要表现,并有多系统受累;晚期常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继发性感染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吸烟对肝炎肝硬变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材料和方法 1.1材料 1997-04/1998-12对我院住院及门诊确诊为肝炎、肝硬变患者120例,均经肝功、生化、免疫学检查,符合肝炎、肝硬变的诊断标准,按有无吸烟史随机分为吸烟组和非吸烟组,再按时间顺序按下列标准进行配对:①职业相同;②性别相同;③年龄相差不超过5岁;④生活习惯相似;⑤吸烟程度相同.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脾切除对肝硬变失偿期某些血液流变学特性的影响。 方法 作者应用回转测定法,毛细管测定法、核孔滤筛法等测定肝硬变患者30例手术前1周和手术后4周(男14例,女16例,平均年龄35.8岁)全血粘度、血浆粘度比、RBC滤过指数等血液流变学指标,并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除RBC滤过指数外,其他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显示有统计学意义的增高。 结论 脾切除可使肝硬变患者血液流变学性状降低。临床上应予定期随访,必要时可给与药物治疗,以减少由此引起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老年癌症远处转移患者血液流变学改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老年癌症远处转移患者血液流变学改变安一明刘倩陈少华李党生罗芳马建芳陈淮生一、资料与方法对象:(1)老年恶性肿瘤组:为1991年1月至1994年12月35例住院患者,男31例,女4例;年龄60~76岁,中位年龄64.8岁。经手术病理或活检证实27例,临...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 探讨不同血糖水平患者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通过检测30例确诊糖尿病患者、30例确诊糖耐量异常患者与30名正常人的血液流变学6项指标,分析其特点及临床意义.结果 糖尿病患者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血纤维蛋白原4项指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增高(P<0.05).而红细胞压积及红细胞沉降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多伴有血液流变学的改变,且这种改变从糖耐量异常时即已发生,所以早期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测,对预防糖尿病和控制其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发病机理尚不明瞭。一般认为除了血管方面的因素外,血液流变学的异常可能会影响微血管内血流.血浆和全血粘度增加、红细胞聚集性及红细胞脆性的增加,均可以导致血液流变学的异常,这些改变对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发生可能有一定影响。 病人和方法:糖尿病59人。Ⅰ型22人,平均年龄29岁,平均病程12年;Ⅱ型37人,17人用胰岛素治疗,平均年龄60岁,平均病程12年;20人用饮食及口服降糖药治疗,平均年龄55岁,平均病程14年。所有病人均行详细眼科检查,包括眼底照相和荧光血管造影,并根据结果分为无视网膜病变,后部视网膜病变和增殖性视网膜病变三级。对照组57人,平均年龄52岁。  相似文献   

18.
肝硬变上消化道出血的昼夜时间相关性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人体生理活动及病理变化过程中多数存在周期节律性。我国古代医家在公元前数世纪就开始了对生命节律性的探索,对人体生理及病理过程中存在的节律性已有一定认识。我们对134例肝硬变伴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它与昼夜时间的相关关系。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我院1984年1月~1996年12月住院肝硬变伴上消化道出血病人,除去因尖锐、粗糙食物等饮食不慎因素引起者,共计134例。诊断符合  相似文献   

19.
超声显像预测肝硬变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B超显像预测门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性.方法1990年~1996年采用B型超声诊断仪探测142例(非出血组108例,出血级34例)肝炎后肝硬变患者肝门静脉、脾门静脉的直径,并与慢性肝炎75例作为对照.结果肝门静脉、脾门静脉直径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发生率有关.肝硬变上消化道出血组肝门静脉(151cm±020cm)、脾门静脉(118cm±028cm)直径明显大于肝硬变非出血组(119cm±023cm,094cm±018cm,P<001).肝门静脉、脾门静脉直径与上消化道出血率呈正相关(r=099,P<001).肝门静脉≥15cm,脾门静脉≥11cm,可作为预测上消化道出血的警戒线.22例门脉高压患者应用普鲁纳洛治疗,治疗后显示肝门静脉、脾门静脉直径较前缩小.结论应用B超显像测定静脉直径可预测肝硬变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性,亦可作为观察降门脉压力药物疗效的指标.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