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关于临终关怀事业的设想和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巧芳 《现代康复》1998,2(3):206-206
临终关怀作为一门学科的存在。就世界范围而言只不过二、三十年的历史,对发展中的中国来讲.这是一九崭新的学辩。如何发展临终关怀事业是一崭新的课题。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全面振兴。社会明程度的提高,临终关怀事业必将出现大的发展势头,理由如下:(1)随着社会经济化的发展.人们对生存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临终关怀这一特殊阶段的服务要求必然提出。(2)将来的社会是一个老年社会。家庭结构基本呈“四二一”的梯度结构.一对年轻夫妻要伺奉多位老人.特别是临  相似文献   

2.
临终关怀是以帮助那些已被确认为不可治愈而濒临死亡的患者,控制其疼痛,稳定其情绪,并对其家属进行心理支持为目的的工作。作者就临终关怀的目的、效应及其要点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临终关怀事业发展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卞燕  何仲 《护理学报》2004,11(7):26-27
临终关怀(Hospice),最早出现于公元四世纪的英国。1842年法国有位女士在里昂为久病不治的人盖了一所医院,成为临终关怀护理院的雏形。英国一名叫桑德斯的护士.于1967年在英国伦敦建立了一所圣克里斯多伽临终关怀医院.其特点是把临终病人的生理治疗和心理治疗结合在一起。现在,世界上已有近百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临终关怀科研和服务机构,成立了数个临终关怀医师学会及临终关怀学术组织,有多种临终关怀杂志出版发行,大量临终关怀学术专著出版。临终关怀在世界已发展成为一个新的相对独立的学科。  相似文献   

4.
李琼  张珉  卜王军 《现代护理》2007,13(5):1231-1232
随着我国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护理人员在临终关怀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临终关怀的护理道德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通过临终病人的心理及行为特点、临终关怀的护理道德原则、临终关怀的护理道德要求三个方面的分析,对临终关怀中护理道德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护理人员在临终关怀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临终关怀的护理道德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通过临终病人的心理及行为特点、临终关怀的护理道德原则、临终关怀的护理道德要求三个方面的分析,对临终关怀中护理道德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护理人员在临终关怀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临终关怀的护理道德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通过临终病人的心理及行为特点、临终关怀的护理道德原则、临终关怀的哪护理道德要求三个方面的分析,对临终关怀中护理道德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赖于兰  杨兰 《当代护士》2001,(12):75-76
社会的进步和医学科学的发展虽然为越来越多的人提供了生机,使人类的平均寿命延长,但不能从根本上改变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凡是生命都存在死亡的必然性.由于医学护理模式的转变及世界人口的老龄化,加之安乐死在世界绝大部分国家尚未被法律认可,故对于越来越多的在极端痛苦中挣扎的临终病人,临终关怀不失为一种理想的、现实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1996年重阳节,中国老龄协会会长张文范,中国老龄基金会秘书长柯长平,北京市崇文区副区长李雷奴等领导来到“北京松堂临终关怀医院”,在一片温馨愉快的气氛中和该院86位老人共度重阳节。 联欢会上来自北大、北京医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人民大学的青年志愿者代表在发言中谈道“我们在这个世界上  相似文献   

9.
阐述我国社区临终关怀事业现状,探讨社区临终关怀的需求和可行性,为改善我国社区临终关怀事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杨可  辛大君  傅静 《全科护理》2016,(2):170-172
运用SWOT方法,对我国临终关怀事业进行系统分析,认为发展我国临终关怀事业的优势:符合中国人死亡趋同、低成本高效益且发展空间大;劣势:政府和社会支持有限、服务机构和服务人员缺乏;机遇:国民经济稳健发展、人口老龄化及疾病谱改变;威胁:传统养老死亡观影响、行业准入标准欠缺。指出发展我国临终关怀应利用优势和机遇,规避劣势与威胁;通过增加国家支持、规范行业准入制度以及发展临终关怀教育等方式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1.
临终关怀的宗旨是减少临终病人的痛苦,增加病人的舒适程度,提高病人的生命质量,维护病人的尊严,同时对病人家属予以精神上的支持。临终关怀的实施有其必要性及迫切性。肿瘤病人的急剧增多,晚期癌症病人精神、肉体、经济上的困扰,使其成为临终关怀的主要对象。根据我国的国情,宜发展在医院内附设的临终关怀单位。在推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社会习俗、死亡观念的影响;经费筹措困难以及医护人员本身的阻力。建议加强死亡教育,纠正医护人员的传统生理治疗观念。国家立法保证资金的筹措使用。  相似文献   

12.
临终关怀之探讨   总被引:35,自引:1,他引:35  
临终关怀的宗旨是减少临终病人的痛苦,增加病人的舒适程度,提高病人的生命质量,维护病人的尊严,同时对病人家属予以精神上的支持,临终关怀的实施有其必要性及迫切性。肿瘤病人的急剧增多,晚期癌症病人精神,肉体,经济上的困扰,使其成为临终关怀的主要对象,根据我国的国情,宜发展在医院内附设的临终关怀单位。在推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社会习俗,死亡观念的影响,经费筹措困难以及医护人员本身的阻力,建议加强死亡教育,纠正  相似文献   

13.
对临终关怀初步探讨如下。 1临终关怀之必要性与迫切性 人生总有生老病死,而死亡的过程是庄重而无憾的,但是,疾病给人肉体上带来的痛苦、精神上的悲观、焦虑,往往给人类的这一自然过程蒙上恐怖的阴影。尽管从时间上看,濒死的过程是短暂的,但是,其心理影响是深远的,因此,临终关怀的宗旨就是为垂死的患者及家属提供缓和性、支持性的照护,给死者以安宁,让其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安详、满意地到达生命的终点。  相似文献   

14.
临终意味着走向死亡。死亡是机体完整性崩解和生命机能消亡。除生理死亡外(即自然死亡或衰老死亡),最多见的是病理性死亡(即早期死亡),即机体的生命过程中因疾病、中毒或外伤等各种原因引起生命重要器官严重的功能障碍或不可逆的损害所致的死亡,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临终关怀是指对临终病人的关心、照顾、重视、体贴。通过与一般医疗手段有本质区别的护理程序,对临终病人的生理、病理、心理行为的变  相似文献   

15.
临终关怀的伦理问题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临终是生命结束前的必经之路,死亡是人的自然回归,但在中国独特文化背景和经济状况下,患者、家属、医护人员和社会如何面对死亡,使去者能善终、留者能善待,是临终关怀发展中尖锐而发人深省的伦理学问题。本文探讨在中国独特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下,如何根据临终患者和家属的心理反应,使患者和家属,尤其是配偶心理均能承受死亡。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临终关怀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都有生老病死,有死必有临终阶段.科学研究表明,人的临终阶段具有特殊的发展规律性.故让濒死亡者安详地、舒适地、有尊严地而无憾地走到生命的终点,并为临终者的家属提供社会和心理学的乃至精神的支持,送走亲人,做好善后,是我们医护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临终关怀模式探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人都有生老病死 ,有死必有临终阶段。科学研究表明 ,人的临终阶段具有特殊的发展规律性。故让濒死亡者安详地、舒适地、有尊严地而无憾地走到生命的终点 ,并为临终者的家属提供社会和心理学的乃至精神的支持 ,送走亲人 ,做好善后 ,是我们医护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1 临终关怀的概念根据世界公认权威的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出版的“医学主题词表”解释 ,临终关怀是对临终病人和家属提供姑息性和支持性医护措施[1] 。2 临终关怀的目的临终关怀强调的是对临终病人实施姑息性照护 (care)而不是治疗性照护 (cure)。其目的是 :希望帮助末期…  相似文献   

18.
临终关怀(Hospice)是指对生存时间有限(6个月或更少)的病人进行适当的医院或家庭的医疗及护理,以减轻其疾病的症状,延缓疾病发展,提高其生活质量。临终关怀模式是在临终关怀实践中发展起来的一种关于向晚期病人及家属提供照护的标准形式和总体看法,临终关怀模式对临终关怀实践具有重要  相似文献   

19.
临终关怀(Hospice)又称善终服务、安宁服务等,是为生命即将结束的患者提供全面的身心照护与支持,以及为患者家属提供的一种缓和性和支持性照顾.随着人们生活环境及生活方式地转变,癌症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最严重疾病之一,恶性肿瘤晚期患者亦成为临终关怀主要对象.现将恶性肿瘤晚期患者的临终关怀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根据临终关怀的发展与需求,深圳市社会福利中心康复医院充分利用现有的医疗卫生条件及卫生资源,与深圳市大医院合作,为晚期癌症患者增设了临终关怀服务。方法统计2002年8月~2006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晚期癌症患者106例,我们以独特的优势及临终关怀服务原则为他们施以团队合作的人性化服务。结果此举不仅缓解了深圳市临终关怀服务的市场需求量,对提高临终关怀患者的生活质量,维护人格和生命的尊严,使其在舒适和安宁中走完人生的最后旅程。结论开展临终关怀使患者在临终时能够无痛苦、安宁、舒适地走完人生的最后旅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