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王佩  吴锡铭 《中国新药杂志》2004,13(12):1329-1331
目的:研究乙酰半胱氨酸 (Acetylcysteine,NAC) 对D-氨基半乳糖 (D-galactosamine,Gal) 引起的大鼠暴发性肝功能衰竭(Fulminant hepatic failure, FHF)的治疗作用.方法:Wastar 大鼠在给予Gal 1 617.3 mg·kg-1前1h ip NAC 25,50,100mg·kg-1,观察中毒后 24~72h 内的死亡率;30h 后部分动物处死,测定血液生化指标、血氧含量及凝血功能,并观察肝脏组织形态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NAC 能剂量依赖性地提高中毒动物的生存率,明显改善血液生化指标,提高血氧含量,改善凝血功能,使肝组织的病变减轻.结论:提示 NAC 对Gal引起的大鼠 FHF具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诊肝脏移植对暴发性肝功能衰竭(FHF)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中心2005-03~2006-03收治7例暴发性肝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其治疗效果。结果行急诊肝脏移植治疗6例,术后1例并发原发性移植肝无功能,5例患者于48h内苏醒。1例男性患者术后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患者术后发生排斥反应,经治疗后逆转。1例男性患者并发口腔严重溃疡。2例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行气管切开。目前生存4例均生活状况良好,已重返工作岗位。结论急诊肝脏移植是治疗暴发性肝功能衰竭的有效方法,为患者等待供体赢得宝贵的时间是提高移植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菌陈合荆对暴发性肝功能衰竭模型大鼠肠道茵群的影响.方法:将60只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设1组为健康对照组外,其余用D-氨基半乳糖按2g/kg浓度腹腔注射造模,分成不干预组、贝飞达组、纳米菌陈合剂组、贝飞达联合茵陈合剂治疗组,于14d及28d动态观察各组大鼠肠道菌群、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IBI)的变化、门静脉血清内毒素(LPS)的变化.结果:D-氨基半乳糖(D-Gal)造模后,不干预组的各项指标同健康对照组比较,统计学有显著差异,(P<0.01).贝飞达组、纳米茵陈合剂组、贝飞达联合茵陈合剂治疗组14d及28d两次检测各项指标结果,同不干预组间比较,统计学有显著差异,(P<0.01),各治疗组14d及28d两次检测各项指标结果组内进行比较,统计学有显著差异,(P<0.01),不干预组内进行比较,(P>0.05),统计学没有意义.结论:茵陈合剂能够促进双歧杆菌等益生茵的生长,抑制肝脏细菌易位,抑制G-杆菌生长,有效控制内毒素血症,切断肝脏细胞损伤的关键环节,为肝细胞的再生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4.
内皮素-1在暴发性肝功能衰竭发生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内皮素 (ET) - 1在暴发性肝功能衰竭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以硫代乙酰胺 (TAA)灌胃染毒的方法建立大鼠暴发性肝功能衰竭模型 ,利用生化方法测定血浆内毒素及内皮素水平 ,采用 ET抗血清拮抗 ET- 1的作用。结果  TAA组血浆内皮素、内毒素和血清丙氨酸转氨酶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0 .0 5 ) ;TAA +ET- Ab组血浆内皮素、内毒素和丙氨酸转氨酶水平显著低于 TA A组 (P<0 .0 5 ) ,内皮素与内毒素水平呈显著正相关 (P<0 .0 1) ,内皮素抗血清可以拮抗 ET- 1的作用并可减轻肝坏死的程度。结论 内皮素可上调血浆内毒素水平 ,与暴发性肝功能衰竭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肝移植是目前治疗各种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手段,我院2002年12月为1例暴发性肝功能衰竭患者施行了急症原位肝移植,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参照LaBrecque等的报道,用超滤、层析技术从新鲜乳猪肝脏中提取出一种低分子量多肽类物质,具有肝再生刺激因子(HSS)的特性和作用。该因子可明显提高D-氨基半乳糖(D-GalN)所致大鼠急性肝衰竭(ALF)的存活率,经14d治疗,观察肝的组织学情况发现基本上恢复正常状态。经体内外~3H-TdR掺入DNA合成试验证明,HSS可使[~3H]掺入DNA的量明显增加,其掺入指数分别是生理盐水对照组的2.59倍和3.67倍。可明显降低肝脏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的含量,提高肝脏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临床资料表明:肿瘤坏死因子与重型肝炎的发病有密切关系,经葡萄球菌肠毒素B(SEB)诱生的肿瘤坏死因子(TNF-α)作用于L-929小鼠成纤维细胞的细胞毒性试验证明,HSS具有抑制TNF的活性作用。因而,HSS对急性肝衰竭的作用可能与其促进肝细胞DNA合成,提高肝枯否氏细胞吞噬功能,消除内毒素血症,抗脂质过氧化反应和抑制TNF对肝细胞的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急性肝损伤大鼠的细菌易位情况。方法:用D-氨基半乳糖(D—GL)诱发大鼠急性肝损伤模型(Ⅰ组)及70%肝叶切除模型(Ⅱ组).在24h和48h分别取血,肝脏作细菌培养.并测血中胆红素和ALT水平。结果:Ⅰ组的血、肝在24h和48h细菌培养阳性率均达100%,胆红素和ALT水平均显升高(P<0.01),Ⅱ组血、肝标本在24h时阳性率为100%,血中胆红素和ALT水平亦显升高(P<0.01).48h时血培养为83%.胆红素和ALT水平与24h时比较.显降低(P<0.05).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息性肝损伤时.易引起肠道的细菌易位到肠道外部分而致感染.在重症患,控制感染等并发症应提到非常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8.
王佩  吴锡铭 《中国药房》2001,12(10):591-592
目的 :研究N -乙酰半胱氨酸对动物暴发性肝功能衰竭的治疗作用与血浆氨基酸含量的关系。方法 :采用邻苯二甲醛柱前衍生、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和荧光检测测定血浆氨基酸含量。结果 :N -乙酰半胱氨酸能降低暴发性肝功能衰竭动物血浆主要氨基酸含量 ,提高支链氨基酸/芳香氨基酸比值 ,降低动物死亡率。结论 :N -乙酰半胱氨酸治疗暴发性肝功能衰竭与其影响血浆氨基酸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NAC)对动物暴发性肝功能衰竭(Fuhninant hepatic failure,FHF)的治疗作用与血浆氨基酸含量的关系。方法:采用邻苯二甲醛柱前衍生、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和荧光检测测定血浆氨基酸含量。结果:NAC能降低FHF动物血浆主要氨基酸含量,提高支链氨基酸/芳香氨基酸(BCAA/AAA)比值,降低动物死亡率。结论:NAC治疗FHF与其影响血浆氨基酸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0.
冯陆冰  马青松  李秀英  孙立靖  杜鹏 《河北医药》2008,30(11):1674-1675
目的探讨桔梗提取物对D-氨基半乳糖/内毒素诱导的小鼠暴发性肝衰竭的预防作用。方法采用D-氨基半乳糖/内毒素诱导的小鼠暴发性肝衰竭模型,桔梗提取物小剂量组给予桔梗提取物150 mg/kg,桔梗提取物大剂量组给予桔梗提取物300 mg/kg,阳性对照组给予谷胱甘肽300 mg/kg,给药2次。末次给药1 h后除正常组外各组均腹腔注射D-氨基半乳糖(700 mg/kg)和内毒素(10μg/kg),8 h后,颈动脉取血,测定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肽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含量,取肝脏,液氮保存。结果模型组小鼠肝损伤严重,ALT、AST较高,给药组AST及ALT降低。结论桔梗提取物能够减轻D-氨基半乳糖/内毒素诱导的小鼠暴发性肝衰竭,对肝脏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任龙海  乐瑛  陈林  黄善定 《中国药业》2007,16(15):20-21
目的 探讨三七皂苷(PNS)对急性肝功能衰竭(AHF)大鼠肝脏修复的促进作用.方法 选择雄性Wistar大鼠262只,随机分为3组,其中模型组150只,PNS组100只,正常对照组12只.采用四氯化碳腹腔注射法(四氯化碳与橄榄油的体积比为1∶1)建立AHF模型,分别于造模后第1,3,7,14天共4个时间点开腹,采取下腔静脉血标本查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肝组织标本进行病理检查.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PNS组动物肝脏组织损伤程度明显较轻,动物总死亡率明显较低(P<0.05),损伤后血清ALT水平恢复较快(P<0.01).结论 PNS可减轻AHF急性期肝损伤,降低死亡率,促进肝细胞的增生修复及肝组织的重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甲胎蛋白(AFP)在暴发性肝功能衰竭(FHF)动物模型中的表达。方法采用硫代乙酰胺(TAA)皮下注射复制大鼠FHF动物模型。取雄性大鼠66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皮下注射TAA 500 mg/kg 2次,间隔24 h。末次注射后分别于3、6、12、24 h各处死8只。鲎试剂法测定血浆内毒素(LPS)含量,判定肠源性内毒素血症情况;赖氏法测定血浆内丙氨酸转氨酸(ALT)含量、苯甲酸钠-咖啡因比色法测定血浆内总胆红素(TB)含量,判定肝功能损伤情况;放射免疫法测定肝匀浆中AFP,判定肝再生过程中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CNA在肝细胞中的表达,判定细胞增殖情况。结果血浆中LPS、ALT、TB的水平随着注射TAA时间延长而逐渐升高。肝匀浆中AFP的水平明显升高。免疫组织化学显示:PCNA的表达在FHF发生发展过程中逐渐上调。结论FHF时不仅有肝细胞再生,而且激活了肝干细胞。  相似文献   

13.
14.
15.
微囊化肝细胞移植治疗大鼠急性肝功能衰竭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6.
为筛选保肝药物并对其生物学作用进行评价,需用实验动物模型。常用的造成动物肝损害的毒物包括四氯化碳、硫代乙酰胺、醋胺酚、乙硫氨酸、a-鹅膏亭、鬼笔碱、酒精、黄曲霉等。Keppler等于1968年首次报道,反复给实验动物大剂量的D-氨基半乳糖(D-Galactosamine,Galn)可引起严重的肝细胞损伤,并认为该模型的肝组织病理形态学特征与人类病毒性肝炎极为相似。此后,半乳糖胺中毒模型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运用日渐广泛。目前除用于保肝药物作用机理研究外,尚用于肝脏生化代谢、肝细胞再生、肝细胞膜功能、肝微量元素代谢、肝凝血功能以及肝硬化实验性治疗等方面的研究。因此,深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N,N'-二乙酰胱氨酸(DAC)对半乳糖胺(Gal)引起的大鼠急性肝功能衰竭的治疗作用。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促肝细胞生长素(pHGF)组,DAC低、中、高剂量组,每组24只。除正常对照组外,每组腹腔注射Gal 1650 mg·kg~(-1),给药组于注入Gal前、后1 h分别腹腔注射pHGF 60 mg·kg~(-1),DAC 25、100、400 mg·kg~(-1),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腹腔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造模后30 h测定大鼠血清转氨酶、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和肝线粒体共轭二烯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DAC能明显阻止Gal引起的大鼠血清转氨酶活力增高(P<0.01),降低血清MDA和NO水平(P<0.05),抑制肝线粒体共轭二烯含量(p<0.05),并减轻病理损害使大鼠死亡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 DAC对Gal引起的大鼠急性肝功能衰竭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8.
初步探讨了氨基胍单盐酸盐(AG)对大鼠半乳糖性白内障的预防作用和AG及其双盐酸盐(2AG)对非酶糖基化反应(NEG)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AG 降低了白内障大鼠晶状体的平均浊度、最高浊度和混浊面积,推迟了大鼠半乳糖性白内障的发生;在1.0及10.0mmol*L-1浓度下,2AG抑制NEG的作用稍强于AG.  相似文献   

19.
正交试验法优选D-氨基半乳糖敏化小鼠的内毒素休克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D-氨基半乳糖敏化小鼠内毒素休克的规范化模型.方法:选择对内毒素休克小鼠死亡率有影响的3个因素:D-氨基半乳糖增敏剂量、内毒素攻击剂量及其给药途径,每个因素选取3个水平,按L9(34)正交试验表安排试验.以小鼠48 h死亡率为评价指标,并通过验证试验,优化与实验要求相符的造模条件.结果:各因素对动物死亡率影响程度依次为:D-氨基半乳糖增敏剂量>内毒素给药途径>内毒素攻击剂量.采用D-氨基半乳糖600 mg·kg-1敏化小鼠,腹腔注射内毒素0.5 mg·kg-1的给药方案为佳.结论:规范内毒素休克模型的复制条件,将有利于科学评价药物的抗内毒素活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芹菜根提取物对D-氨基半乳糖所致大鼠急性肝损伤的影响。方法:50只Wister大鼠随机分为5组,即正常对照(等容生理盐水)、模型对照(等容生理盐水)、联苯双酯(0.2mg.kg-1)和芹菜根提取物高、低剂量(3、1.5g.kg-1)组。ig给药,每天1次,连续7d。ig结束,除正常对照组ip等容生理盐水外,其余各组ipD-氨基半乳糖(0.5mg.kg-1)。测定大鼠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芹菜根提取物能显著降低半乳糖所致大鼠血清AST、ALT活性及肝组织MDA含量的升高,并升高肝组织SOD的活性。结论:芹菜根提取物对D-氨基半乳糖所致的大鼠急性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