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络的“信息系统”假说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焦玄  李志超 《中国针灸》1997,17(9):557-558
笔者在突出中医学整体观念的前提下,结合信息理论,提出了经络的“信息系统”假说。将中医学中的“精、气、神”理论,融入信息系统的结构模式中。认为气就是信息,精是信息的载体和能量动力,神具有调节控制的作用,脑是信息的中枢。人体内各种结构间隙,根据人体的自组织原则,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形成了网络全身、无处不至的信息通路。  相似文献   

2.
“人禀天地之气而生”,精、气、神为人之三宝。精是禀受父母之气,这里精也是气、是信息、是能量、是遗传密码,也包含着祖宗先人之气。神、指人的生命一切活动,又指人的精神意识,而神有赖于气,“气和而生,神乃自生。”可见精、气、神三者,气为根本。“气者,人之根本也”。气,是组成人体最根本的物质和能量。气对人体起着推动、温煦、防御、固摄和生化作用。先天之气与后天之气相互冲射、相互资生、密切协调运动地维持人体生命。人体中最主要是元气,又称真气、原气。来自先天禀赋和祖宗先人的移入,又靠后天培养加固,是人体最根本…  相似文献   

3.
人体三维生理系统新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继学 《中医药学刊》2002,20(5):549-550
指出,精、气、神是生命三维系统作用,引发相互转化,而分解成万物为人身之用。人体三维防御系统是由真气生成的,认为脑之左者主动,主升,主开,右者主静,主降,主合,故脑是神明之太极,此为精、气、神三维系统而生,神-魂-魄三者形成神之三维生理系统上居上脑,下布脏腑四肢百骸。  相似文献   

4.
在前期眼针“络脑通脏腑”理论成果及临床实践的指导下,从“目系”角度整理挖掘古代文献,进一步阐明“眼与脑”的关系、“脑与神”的关系以及“眼-脑-神”的相关性,论证了眼通过“目系”及十二经络与脑形成协同一体的网络结构,及“脑-神”相辅相成的密切关系,从而建立“眼-脑-神”一体的理论体系。并通过阐明“眼-脑-神”体系与中风的关系,进一步探讨眼针通过“眼-脑-神”体系对中风病治疗作用,即眼针通过“络脑”联通脏腑经络,进一步调整四肢百骸、经络脏腑;通过“调神”加强中枢神经与肢体运动功能之间联络、整合、反应系统,该理论的完善丰富了眼针治疗中风病的中医理论证据链,为日后探索眼针作用机制及临床诊疗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指出 ,精、气、神是生命三维系统作用 ,引发相互转化 ,而分解成万物为人身之用。人体三维防御系统是由真气生成的。认为脑之左者主动 ,主升 ,主开 ,右者主静 ,主降 ,主合 ,故脑是神明之太极 ,此为精、气、神三维系统而生。神—魂—魄三者形成神之三维生理系统上居于脑 ,下布脏腑四肢百骸。  相似文献   

6.
精、气、神是人身三宝,精为肾脏所藏,气为肺脏所主,皆为历代医家所公认,然而,神归何脏所藏?虽《内经》中有“心藏神”之说,但近年来不乏“脑藏神”之论述,究竟心、脑、神之关系如何?各司何职?笔者从文献研究及临床考证,提出“脑为神之用,心为神之基”之见解,今不揣陋见,  相似文献   

7.
用现代科学观点看精气神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陈继业  张萍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5(14):1864-1864,1867
精、气、神是中医学说描述人体内外部表现及存在内涵的重要概念之一。在人们不断讨论中医现代化的过程中,笔者认为有必要从现代科学的观点来讨论精、气、神。中医学说认为“气”是构成物质世界最基本的物质元素,是一种运动着的精细的物质实体。从精神现象到物质现象,一切事物都是气的运动变化的结果。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活活动的最基本物质,对于“精”中医学说认为:“精依气生……元气生则元精产”。《类经附翼》说“气化为精,精之生成源于气,气聚则精盈。气弱则精走”,“精乃气之子”。对于“神”中医学说认为:“气乃神之祖……气者精神之根蒂也”《脾胃论》。总之神乃生命运动的抽象。  相似文献   

8.
祖国医学认为:“精、气、神乃人体之‘三宝’,不可损也,损之则伤生”。精充、气足、神全是人体健康的标志;精亏、气虚、神弱为疾病与衰老的原因。为此,重视保养精、气、神是保证健康长寿的诀窍。那么,应该怎样保养精、气、神这三宝呢?古人通过实践总结出:寡欲以养精、寡言以养气、寡思以养神的要决。所谓寡欲以养精,并非主张独身去当和尚,而是不要纵欲。这里所说的精,不是指男子的精液,而是泛指人体的“精气”,也就是中医所说的“元气”。“精”为构成人体的物质基础,是生命的根本。精为人体各器官的生理功能,养精就是要保护…  相似文献   

9.
脑主神明论首先由《内经》提出,道家发挥为“脑主元神”。它是人体百神之主,具有统御众神的功能,人体的各种神明活动均由其主宰。文章从脑与脾肾的关系入手,进行文献上的梳理。脾肾为先后天之本,脑与脾肾在生理上息息相关,在病理上相互联系。脏腑不调、影响及脑其中包括肾不藏精,髓不充脑;脾胃素虚,脑失所养;脏腑不调,影响及脑。  相似文献   

10.
《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内容非常丰富的古典医学著作。几千年来对中医理论及临床实践起着指导作用。书中有关气功、导引、防病、治病、保健、养生等问题的论述,笔者整理如下: 一、精、气、神祖国医学认为“精”、“气”、“神”是维持人体生命的根本,看做三位一体不可分离的人身三宝。精是人体各种精微的总称,生命的基  相似文献   

11.
气海穴定位意旨探析——兼论精气神理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雒成林 《中医药学刊》2006,24(2):273-274
为了阐明神阙、气海、关元的定位关系及其所反映的精气神理论,以及它在养生保健中的重要性,从腧穴定位的一些现象和规律入手,重点分析了气海穴定位分寸的深刻含义并不在于石门上或阴交下半寸,甚至也不在于脐中下或关元上一寸半,而是在神阙与关元之中点。由此进一步论述了神阙、气海、关元的主治特征,阐明了精、气、神是人体生命的三大要素。精是人体生命的内在物质基础,是人体生命物质的内在规定性;神是人体生命的外在活动表现,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征象;气为二者之中介、之往使。精为肾所主,神为心所主,气动于脾胃肝肺之中。精神之间气为之使,脾胃化之,肝肺运之。是故神中有精,精中有神。精神互涵互蕴,全赖于气化运行。否则,无神之精,是为死精;无精之神,是为浮神。脐腹摄纳气机,以御神气,以化精气;以神御气,以精化气。精气神三家合和,百病不治自消矣。中医学养生保健之关键即在于固摄精关,充实气海,谨守神阙,即所谓“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相似文献   

12.
浅议癌症的心理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贾召  杨晨光  魏琳 《陕西中医》2001,22(6):384-384
笔者在对中医形神观研究原基础上,参合当代心理学研究成果,认为恶性肿瘤应把心理治疗放在重要位置上,亦即中医所说的“治神为本”。兹就此问题略述如下。 就中医理论中的形神关系而言,“形”是物质的代名词,是对各种形式存在着的物质的概括,包括皮、肉、筋、骨、脉、精、血等。气则属于无形的极细微的物质,这些具体的形质均本源于气,“气聚而成形”,故《灵枢·决气篇》有“精、气、津、液、血、脉”只是“一气耳”之论。因为气合而为精,始有形可见,进而化生万物,所以一般又认为有形的始基是“精”。如《类经附翼·求证录·大宝…  相似文献   

13.
程永 《中医药信息》2023,40(11):63-70
目的:探讨基于中医脏腑经络系统的“神主导气”的作用途径及临床意义。方法:从《内经》《难经》相关篇章、条文出发,结合现代解剖生理特点分析脑髓生成、生理病理特点、主要经脉联系、神机感受途径与神主导气途径。结果:“神主导气”的传导途径为:脑为髓海,产生并发动神机,通过“中枢经筋”(足少阳之筋在头部“维筋相交”与手阳明之筋在头部左右相交)交叉接受脑之神机并传导于督脉,并通过督脉联系的全身经脉传导神机于五脏六腑和十二经筋系统(外周筋肉系统),经筋接受脑之神机“主束骨而利机关”,从而产生肢体运动;跷脉系统在脑内与足少阳经筋“维筋相交”之部分“并行”,交叉接受脑之神机并通过跷脉和与之相联系的经脉通达十二经筋系统,从而发挥协调平衡、调节随意运动和睡眠的作用。神机感受途径为:五脏六腑、精、筋、骨、血、气、肌肉的精气(神气)→(相关经脉)上注于目→与脉并为系(目系、眼系)→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与督脉、足太阳关联,从而发挥神机感应和协调运动等作用。结论“:神主导气”途径理论模型的建构,便于从系统与全局维度,厘清神机传导各环节病位与病期,有助于分清病位、定位施治,辨明病期、分期论治、精准施策,拓展对神经系统、...  相似文献   

14.
6.2血气、精、气、神论 董仲舒在《春秋繁露》的多篇内容中还提出了“血气”,“精”、“气”、“神”等理论。这对中医基础理论中字、义相同的内容也产生了重要影响。董仲舒在《通国身》中说:“气之清者为精,人之清者为贤,治身者以积精为宝,治国者以积贤为道。身以心为本,国以君为主;精积于其本,则血气相承受;  相似文献   

15.
生力胶囊源于百年古验方千口一杯饮(又名千口一杯酒),收载于光绪辛巳版《验方新编》中,其理论基础源于“精气学说”。该学说认为,“精、气、神”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精为元神之舍,有精则有神。又精为气之母,精失则无气,气伤则无神。神为精之主宰,失神则失其生机。精化气,气化神,神滋精,互相滋生,生生化化,融合为一,共同完成人体的生命活动。性功能障碍之证,无不表现出一派“精、气、神”亏虚之症。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基于生命物质的“实体-场”二象性假定明确提出“人体是‘精-气-神’三位一体的复杂巨系统”,并指出“气”在人体中可能有“序参量”的作用,“神”是人体的功能,狭义的“神”是经过大脑“精-气”系统处理的信息,它有物质载体,可以反作用于人体,也可能作用于外界。由此出发可进一步探讨中医和气功的原理。  相似文献   

17.
中医五神脏理论与老年痴呆发病机制探讨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中医对脑的认识在《内经》成书之前曾经有一个争议的阶段。古人早就认识到神志活动与脑有关。《内经》则明确指出,脑的功能是通过依附于五脏而完成的。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以五脏为中心的藏象学说中,正是将脑的功能分属五脏,因而形成了中医独特的五神脏理论。1 五脏藏五神主五志是对脑与神关系的高度概括神是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理论中的一个复杂而重要的概念。《内经》中对神的论述相当丰富。概而言之,神是人体生命活动总的体现,是精神、意识、知觉、运动的概括,它的物质基础是精。《灵枢·经脉》说:“人始生先成精,精而成脑髓生。”…  相似文献   

18.
张登本  孙理军 《中医药学刊》2004,22(11):1985-1986
目前中医理论公认“神”的概念有三个层面内涵,即:①泛指自然界一切事物运动变化规律及其表现;②生命活动规律及其现象的总称(以下简称为广义神);③指人的精神意识,精神活动的高级形式是思维。中医论神有广狭之分,又有元神、识神之别,元神即广义神,识神即狭义神。在何脏主神的认识上,近些年,尤其是近10多年来出现了心主神、脑主神、心脑共主神之争,纵观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中有关神的观点,以及《黄帝内经》以降中医理论中有关神及何脏主神的历代有代表性的论述后不难发现,心脑共主神是中国人所持的一贯看法,这一观点从中医理论中无法剔除,应当将心脑所主之神的内涵统一到“蕴涵狭义神在内的广义之神”的认识上来。  相似文献   

19.
养浩然之气     
人到老年,养生乃头等大事。笔者以为,养生之妙者,孟子所谓“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是也。人有浩然之气,健朗康庄,精爽气顺,百邪不敢侵,百病不近身,可寿逾百年。养浩然之气,古人要求有七:一曰少言语养内气;二曰戒色欲养精气;三日薄滋味养血气;四曰咽津液养脏气;五曰莫嗔怒养肝气;六曰美饮食养胃气;七曰少思虑养心气。人由气生,气由神住,养气全神,可得真道;得真道,浩然之气存矣。“七气”之中,以“养胃气”及“养心气”为要。古人《饮食调治方》云:主身者神,养气者精,资气者食。食者,生民之天,活人之本也。故饮食进则…  相似文献   

20.
李益生 《江苏中医》1996,17(7):43-44
精、气、神是人体“三宝”,三者既禀受于先天,又养育于后天,在生命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对积精保精、调养真气等三方面,分别作了阐述和研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