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测定氯化两面针碱与兔血浆蛋白的结合率。方法:通过平衡透析法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氯化两面针碱与兔血浆蛋白的结合率。结果:氯化两面针碱与内标(氯霉素)完全分离,血浆中其它成分无干扰;其在0.03188~2.04000μg·mL-1浓度范围内与氯化两面针碱同氯霉素峰面积比线性关系良好;0.125、0.25、0.5μg·mL-1浓度样品的方法回收率均>95%,日内、日间精密度的RSD均<5%;3种药物浓度的血浆蛋白结合率分别为73.21%、72.83%、70.30%。结论:氯化两面针碱与兔血浆蛋白具有中等强度的蛋白结合率。  相似文献   

2.
高秀蓉  蒋学华  王婷 《中国药房》2011,(31):2894-2897
目的:建立测定蝙蝠葛碱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并研究蝙蝠葛碱与大鼠和人血浆蛋白的结合率。方法:采用平衡透析法,HPLC法测定蝙蝠葛碱的浓度,计算蝙蝠葛碱大鼠及人血浆蛋白结合率。结果:透析外液中的蝙蝠葛碱检测浓度在0.24~15.10μg.mL-1范围内与其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大鼠血浆中的蝙蝠葛碱检测浓度在0.24~15.10μg.mL-1范围内与其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人血浆中的蝙蝠葛碱检测浓度在0.24~15.10μg.mL-1范围内与其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蝙蝠葛碱在高、中、低浓度下,其大鼠血浆蛋白结合率分别为(69.63±1.30)%、(68.64±1.10)%、(72.54±0.50)%,人血浆蛋白结合率分别为(82.1±1.00)%、(84.96±0.70)%、(78.79±0.60)%。结论:HPLC法用于蝙蝠葛碱生物样品测定具有简便、灵敏与选择性高的特点;蝙蝠葛碱具有较强的血浆蛋白结合率,且大鼠和人血浆蛋白结合率具有种属差异性,人血浆蛋白结合率高于大鼠血浆蛋白结合率(P<0.05)。  相似文献   

3.
目的测定银杏内酯B(ginkgolide B,GB)与大鼠和人的血浆蛋白结合率。方法将血浆样品加入内标23-羟基白桦酸,乙醚液液萃取后,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采用平衡透析法测定GB在大鼠及人血浆中的血浆蛋白结合率。结果人和大鼠血浆中GB药物浓度在0.05~5.00 mg.L-1范围内血浆蛋白结合呈线性关系;GB与大鼠血浆蛋白结合率约为25%,与人血浆蛋白结合率约为20%。结论 GB的血浆蛋白结合率较低,在人血浆的蛋白结合率略低于大鼠,但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约80%的药物以游离态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冬凌草甲素在大鼠血浆、人血浆和牛血清白蛋白中蛋白结合率的测定方法,并计算不同种属血浆蛋白的相关参数。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血浆中药物总浓度及游离药物浓度,应用平衡透析法测定蛋白结合率。结果:大鼠血浆中冬凌草甲素高、中、低3个浓度的血浆蛋白结合率分别为(69.66±12.8)%,(59.62±12.6)%,(57.94±4.1)%;人血浆中冬凌草甲素高、中、低3个浓度的血浆蛋白结合率分别为(78.15±3.6)%,(77.92±8.8)%,(76.72±7.3)%;牛血清白蛋白中冬凌草甲素高、中、低3个浓度的血浆蛋白结合率分别为(35.58±7.2)%,(34.59±10.8)%,(32.03±6.0)%。结论:在体外冬凌草甲素与大鼠血浆、人血浆和牛血清白蛋白属中等结合型药物,且蛋白结合率随着药物血浆浓度的增加无明显的浓度依赖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荆芥内酯与大鼠血浆蛋白的结合情况。方法:采用平衡透析法测定体外荆芥内酯对大鼠血浆蛋白的结合率,以HPLC法测定透析袋两侧溶液中荆芥内酯的质量浓度,计算其血浆蛋白结合率。结果:荆芥内酯与内标完全分离,血浆中其他成分无干扰,在0.05~50.3μ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日内、日间精密度及提取回收率均符合方法学要求。低、中、高(0.08,0.63,6.30μg.mL-1)质量浓度下,荆芥内酯在大鼠血浆中的蛋白结合率分别为(62.23±1.25)%,(62.71±0.04)%和(63.99±0.79)%。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灵敏度高,能满足生物样品的分析要求。荆芥内酯具有中等强度的蛋白结合率,蛋白结合率与透析液的药物浓度无关。  相似文献   

6.
替加色罗大鼠血浆蛋白的结合率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测定大鼠血浆蛋白结合率。方法 血浆样品加入内标后用乙酸乙酯提取,进行HPLC分析。采用平衡透析法测定大鼠血浆中替加色罗的血浆蛋白结合率。结果 替加色罗浓度在42.51~235.73 ng·ml-1范围内,药物血浆蛋白结合呈线性关系,替加色罗与大鼠血浆蛋白结合率为92.4%。结论 替加色罗与大鼠血浆蛋白结合率较高。  相似文献   

7.
黄芩提取物中黄酮类成分血浆蛋白结合率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黄芩总黄酮部位中4种黄酮类成分在大鼠血浆中药物浓度的方法,并测定其体外血浆蛋白结合率。方法平衡透析法测定黄芩黄酮类成分血浆蛋白结合率,以高丽槐素为内标,生物样本用甲醇沉淀蛋白进行预处理,采用HPLC法测定4种黄酮类成分在透析内、外液中的浓度。结果在低、中、高3种浓度下,黄芩苷(BL)和汉黄芩苷(WL)的血浆蛋白质结合率随给药浓度的增大而降低(BL:82.03%→77.25%→67.17%;WL:82.24%→76.08%→69.87%),而汉黄芩素(W)和千层纸素A(OA)则呈现非质量浓度依赖性,其平均血浆蛋白结合率分别为(89.66±1.19)%、(88.56±1.87)%。结论该文所建立的测定方法简便、灵敏、专属性强。4个黄酮类成分在大鼠体外均有较高的血浆蛋白结合率。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HPLC法测定人鼠血浆及组织中的氯化两面针碱,研究其组织分布.采用MTT法研究氯化两面针碱对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人肾癌细胞株ketr-3的增值抑制作用.大鼠静脉注射药物后,在体内分布迅速、广泛,5 min即分布到各组织器官中.其巾肾脏药物浓度最高,其次为小肠、肝脏.氯化两面针碱可浓度依赖性地抑制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和人肾癌细胞株ketr-3增殖.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间尼索地平不同对映体在大鼠血浆、人血浆和牛血清白蛋白中蛋白结合率的测定方法,并计算不同种属血浆蛋白的相关参数。方法:采用平衡透析法测定蛋白结合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药物总浓度及游离药物浓度。结果:R-与S-间尼索地平的血浆蛋白结合率分别为:大鼠血浆为(97.4±8.2)%、(93.0±13.4)%;人血浆为(90.8±10.5)%、(89.2±9.9)%;牛血清白蛋白为(95.3±8.7)%、(91.0±5.7)%。最低定量下限为0.01ng。结论:在体外间尼索地平不同对映体与大鼠血浆、人血浆和牛血清白蛋白结合率很高,R-间尼索地平的结合率及蛋白结合药物的表观最大能力βp均较S-间尼索地平高。随着药物血浆浓度升高,R-间尼索地平结合率下降,S-间尼索地平结合率升高,均有一定的浓度依赖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丹红注射液中7种主要药效物质基础丹参素、原儿茶醛等体外人血浆蛋白结合率的方法,并将结果与同等浓度条件下每个单体化合物的人血浆蛋白结合率进行比较,以考察两者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由此推测多组分之间是否存在血浆蛋白竞争性结合。为丹红注射液主要药效物质基础的体内药动学,及其在临床联合用药时的体内药动学相互作用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平衡透析法测定血浆蛋白结合率,HPLC测定丹红注射液中7种成分,及每种成分单独透析平衡时的血药浓度及游离药物浓度。结果在3种浓度的丹红注射液中,丹参素、原儿茶醛、p-香豆酸、丹酚酸D、迷迭香酸、紫草酸和丹酚酸B的人血浆蛋白结合率分别为(11.88±0.58)%、(78.35±1.72)%、(63.48±2.17)%、(87.72±0.78)%、(82.77±2.83)%、(71.59±0.81)%和(70.55±1.34)%;而同等浓度条件下,这7种单体化合物的人血浆蛋白结合率分别为(23.34±1.06)%、(79.32±1.41)%、(78.97±0.08)%、(92.37±0.66)%、(84.95±0.38)%、(79.15±5.47)%和(75.49±0.75)%。与单体化合物的血浆蛋白结合率相比,丹参素、p-香豆酸和紫草酸在丹红注射液样品中的人血浆蛋白结合率差异有显著性;在本实验的药物浓度范围内,只有紫草酸的人血浆蛋白结合率与浓度呈线性;原儿茶醛、丹酚酸D、迷迭香酸和丹酚酸B的人血浆蛋白结合率差异没有显著性。结论该测定方法简便易行,准确度、稳定性均较好。实验条件下,原儿茶醛、p-香豆酸、丹酚酸D、迷迭香酸、紫草酸和丹酚酸B的人血浆蛋白结合率均>60%,且在样品体系中这7种成分的血浆蛋白结合率均比单独给药的血浆蛋白结合率低,组分之间可能存在竞争性结合,但竞争影响可能较弱。考察血浆蛋白竞争性结合对该药的药物相互作用影响时,其组分间的相互竞争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1.
阿比朵尔人血浆蛋白结合率的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测定阿比朵尔血浆药物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并考察阿比朵尔的人血浆蛋白结合率。方法:采用平衡透析法结合HPLC,对阿比朵尔的人血浆蛋白结合率进行测定。结果:低、中、高3种浓度下,阿比朵尔的血浆蛋白结合率分别为90.1%,91.1%和89.8%。结论:本方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操作简单,能满足药品分析要求。阿比朵尔与血浆蛋白具有较强的结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考察不同pH值水溶液对氯化两面针碱的提取的影响。方法采用正交实验法对提取溶液的pH、温度、加水量条件进行筛选,以氯化两面针碱的提取率作为指标,用HPLC法测定溶液中氯化两面针碱的含量。结果氯化两面针碱的最佳条件为适量的两面针流浸膏加入10倍量,40℃的水,调整酸度pH=1.0的溶液环境。结论优选的氯化两面针碱提取条件适合工业大生产。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测定白藜芦醇衍生物RT—B与大鼠血浆蛋白结合率的方法。方法采用平衡透析法对RT-B与大鼠血浆蛋白结合率进行HPLC测定。结果低、中、高3种浓度下,RT-B的血浆蛋白结合率分别为(79.2±s 0.7)%,(80.1±0.9)%和(80.2±0.9)%。结论本方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操作简单,能满足分析要求。RT-B与大鼠血浆蛋白的结合率较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氯化两面针碱在体外对人胃癌细胞7901、人鼻咽癌细胞cne1-1、人肾癌细胞ketr-3、人肝癌细胞BEL 7404的增殖抑制作用和对人胚肝细胞L-O2和人胚肾细胞293的增殖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氯化两面针碱对4种肿瘤细胞和人胚肝细胞L-O2及人胚肾细胞293增殖的影响,比较其IC50值;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氯化两面针碱作用后肝、肾细胞培养上清液中SOD,MDA,LDH值的变化。结果:氯化两面针碱在体外对肿瘤细胞具有较强的增殖抑制作用,同时对人胚肝细胞L-O2和人胚肾细胞293有一定的增殖抑制作用。结论:氯化两面针碱能抑制多种肿瘤细胞的增殖,对肿瘤细胞有明显细胞毒性作用,同时可抑制人胚肝细胞L-O2和人胚肾细胞293的增殖,对人体肝、肾细胞有一定的毒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采用HPLC法对西瑞香素与大鼠血浆蛋白结合率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平衡透析法,结合HPLC法测定西瑞香素的大鼠血浆蛋白结合率。结果西瑞香素在低(0.50 mg.L-1)、中(1.0 mg.L-1)、高(2.0 mg.L-1)3个质量浓度下,其血浆蛋白结合率分别为(91.7±1.8)%、(91.6±1.4)%和(90.7±0.81)%。结论西瑞香素具有较强的血浆蛋白结合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交泰丸中表小檗碱,盐酸黄连碱,盐酸巴马汀,盐酸小檗碱与人血浆蛋白的结合率。方法:采用平衡透析法测定交泰丸中4种生物碱与人血浆蛋白的结合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透析内、外液中4种成分的质量浓度,计算血浆蛋白结合率。结果:表小檗碱,盐酸黄连碱,盐酸巴马汀和盐酸小檗碱的线性关系、精密度、提取回收率和稳定性均符合方法学要求;交泰丸低、中、高(0.5,1,1.5 mg·mL-1)浓度中,表小檗碱与人血浆蛋白结合率分别为40.28%±3.02%,42.41%±2.61%,33.76%±2.19%,盐酸黄连碱与人血浆蛋白结合率分别为46.60%±3.47%,58.49%±6.47%,47.00%±1.3%,盐酸巴马汀与人血浆蛋白结合率分别为40.17%±3.26%,33.71%±3.74%,24.05%±1.81%,盐酸小檗碱与人血浆蛋白的结合率分别为29.41%±4.99%,25.35%±1.37%,18.07%±1.61%。结论:交泰丸中表小檗碱,盐酸巴马汀和盐酸小檗碱属于低等结合型成分,盐酸黄连碱属于中等结合型成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