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辨证的证,证据之意,是医者赖以作出正确诊断和治疗的各种证据,它不只是一个症状或一个综合征候群,而是概括了产生疾病的各方面因素和条件,这些因素结合着不同体质而表现出各种不同的证,虽然中医也有病的名称,如消渴、咳嗽等,但中医之认识疾病基本上从证入手,而西医的辨病,则是通过先进的现代化设备,进行全面,系统检查,从宏观到微观,乃至细胞的组织结构,病理  相似文献   

2.
中医外科临床辨证与辨病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辨证论治乃中医理论之精髓,两千多年来,它一直有效地指导着中医的临床实践。自倡中西医结合以来,辨证与辨病已成为医疗工作者常用的方法,提高了疾病的诊断水平和治疗效果,但也随之出现了一些不可忽视的偏向。诸如只注意西医辨病,而忽略了中医辨证及中药西用,只注重专方专药的应用,而忽略了辨证选方用药,等等。这样用抛弃中医精髓的办法,去学习别人的长处,不仅严重影响了医疗效果,发展下去势必走上某些人已经走过的“废医存药”的错误道路,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注意。  相似文献   

3.
中医治疗病毒性乙型肝炎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喜军 《中医药学刊》2006,24(2):334-334
中医学本无病毒性慢性乙型肝炎的记载,它属于中医黄疽、胁痛、鼓胀等范畴,传统中医肝病学的概念。包括了现代肝脏器官的疾病,更多地是指以中医藏象经络学说为基础的中医“肝”的机能失调所致的肝脏器官以外的全身性疾病。。  相似文献   

4.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一大特点,随着临床医学的发展和借助于现代新技术的检测手段,越来越多的疾病被明确诊断,及时治疗。大量临床资料报道说明,中医疗效确切,能够治疗急性、危重疾病。时代的发展赋予中医病证研究新的内容和涵义,探讨辨证与辨病之间的联系,对如何确立基...  相似文献   

5.
10年前,本论题主持人发表了“病、证、症三者的概念及其关系”一文。经进一步研究,从病、症、证概念的认识论基础,三者的基本概念及相关问题的再认识,相互间的联系与区别诸方面,再论该问题。认为:中医临床诊断与治疗时,只有病证结合,才能从辨病的角度弄清病变纵向联系的前后过程及其基本矛盾,从辨证的角度辨清疾病在此时此阶段的主要矛盾,进而把握住病变整体的纵横联系  相似文献   

6.
辨证的证,证据之意,是医者赖以作出正确诊断和治疗的各种证据,它不只是一个症状或一个综合征候群,而是概括了产生疾病的各方面因素和条件,这些因素结合着不同体质而表现出各种不同的证,虽然中医也有病的名称,如消渴、咳嗽等,但中医之认识疾病基本上从证入手,而西医的辨病,则是通过先进的现代化设备,进行全面,系统检查,从宏观到微观,乃至细胞的组织结构,病理变化,新陈代谢的相对平衡等多方面入手,进行动态分析,所以辨病是西医的特长,辨证与辨病的有机结合实质就是中西医理论的结合,创造出单独中医或西医单独所不能达到的疗效,在临床上,怎样才能做到二者有机地结合呢?  相似文献   

7.
运用西医诊断手段结合中医辨证治疗不孕症52例,取得一定疗效,现小结如下。一、一般资料1.观察对象结婚后同居,性功能正常,或产后、流产后不用任何避孕措施2年以上未孕者。男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病”字古今含义的考察和对中西医学不同疾病观的比较,提出中西医结合的辨“病”观,尝试对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中西医结合诊治思路的内涵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9.
赵子贤辨治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经验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是呼吸系统疾病中的难治病、少见病之一,其发病率随着工业化的发展而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在治疗上,西医主要以激素治疗,但效果不理想且副作用明显。导师赵子贤教授对本病潜心研究多年,认为运用融多种中医治法于一方中的复方治疗本病,与单纯西医治疗相比,具有患者自觉症状好转明显且持久,生命质量提高,增强机体抗病能力,减少肺部感染机会等优点。现将赵师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治疗本病的经验介绍如下。1病理机制认识祖国医学尚未见本病明确记载,但可散见于"短气"、"咳嗽"、"喘证"等论述中。…  相似文献   

10.
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古而有之,历年来是中医学论治疾病的有效途径。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古代眼科医家对外障眼病认识较多,侧重于辨病论治。随着现代诊疗技术的发展,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中医眼科辨病辨证相结合的思维模式。祁宝玉教授指出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主要体现在眼病的诊断、治疗、调摄等方面的优势互补和思维的互相启发中,应用时需根据实际病情有所侧重,方能提高临床疗效。本文主要阐述了眼科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思想的历史发展,并总结了名老中医祁宝玉教授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思想在眼科实践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辨证论治是中医诊治疾病的主要方法,它的突出优点是无论任何复杂的病情,都可依据望、闻、问、切四诊所得的资料,从阴阳生长、五行生克的规律中,运用四诊八纲方法归纳分析,提出综合性的治疗措施,在宏观、定性、动态方面的研究有其独到之处,但缺点是对疾病产生的具体原因、确切机制及疾病的预后转归等缺少直观的、可量化的客观指标。从某种程度上说,辨证论治是中医在科学技术相对落后、“辨病”受到客观条件限制情况下的被动之选。笔者认为,现代中医在坚持传统辨证论治的前提下,有必要结合辨病进行治疗,认为辨证与辨病的结合是中医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2.
孙振祥 《中医药学刊》2006,24(3):508-509
中医学虽无心力衰竭之概念,但据症可知,多属于咳嗽、喘证、水肿、胁痛等病范畴,甚时可见厥脱等凶险证候之变。病症虽见不同,但其病机有许多共同之处,因此,若能详审其因,抓住共性,提纲携领,运用辨病和辨证相结合,则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救病人于危重。现就对本病治疗的肤浅体会,略陈管见如下。  相似文献   

13.
病与证,是两个不同的病理学概念,其病理的本质与特征各不相同,正确认识其差异,对于提高诊疗水平意义极大.  相似文献   

14.
冠心病(CHD)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病,中医常以辨证分型论治或辨病使用固定复方施治,都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但鲜见将两者作同期对照观察。笔者近几年来对70例冠心病患者分别进行了辨病、辨证及单纯西医治疗,进行对照研究,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中医治疗皮肤病有其独特的优势,我院在临床实践中总结了丰富的中医治疗经验,在治疗上重视辨病与辩证相结合,尤其是在慢性、顽固性皮肤病的治疗中常收显效。文章旨在介绍本院运用辨证论治法则治疗各种皮肤病的经验。  相似文献   

16.
“病”和“证”是相联系的,“病”是“证”的基础。“证”是“病”的产物和机体病理的真实反映。所以,在诊断上不能以提出病名为满足而得到治法的依据。“辨证”的特点是整体观。而辨证与辨病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在整体观念指导下,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病因病机等基本理论为依据。对通过四诊所搜集到的病史、症状、体征和环境因素等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辩明其内在联系和各种病症间的相互关系,从而求得对疾病本质的认识,对疾病证候作出判断和治疗的过程。随着中西医结合工作的广泛开展,对“辨病”和“辨证”等问题及其相互关系,目前存在着这样一种做法,依靠西医诊断,选用中医方药治病。这  相似文献   

17.
辨病与辨证如何有机结合,辨病用药与辨证用药如何取长补短,一直是中西医结合的一个重要问题。近年来许多学者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笔者通过文献复习和临床实践,颇有感想,就此略陈浅见。  相似文献   

18.
服药饮食禁忌亦需辨病辨证安徽中医学院附属医院(230031)方照兰,罗萍中医学在治病防病中服用某种药物或方剂时,根据食物的四气五味,提出不同的服药禁忌,以调整人体的阴阳偏胜,达到治病和健身的目的。笔者以为,恰当的眼药禁忌是必要的,但不加辨病,不知辨证...  相似文献   

19.
肝衰竭的中医证治浅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作者结合古代医籍及现代研究。综合论述了肝衰竭的病因,病机,辨病,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20.
薛晓寒 《光明中医》2002,17(5):62-62,F003
临床工作中有一些患者症状多端 ,病程较长 ,久治不愈者 ,而成为疑难病症。笔者所见 ,病患并非不治之症 ,而是由于医者辨证错位 ,论治不能中的所为。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精髓 ,人皆言之 ,亦皆用之 ,然要辨证准确、药之中的 ,还非易事。余在临床工作中 ,认真辨证、认真施治 ,使久治不愈者 ,经我手中而诊 ,轻松小治而愈 ,年复一年 ,收益匪浅 ,特举案例告后 ,以飨读者。1 透视现象辨虚实患者邱某 ,男 ,62岁 ,清江市人 ,1 994年 3月 1 2日初诊。 3年前因患急性胃肠炎经治而愈 ,而感饮食不香 ,食量大减 ,脘腹膨胀 ,经用抗生素输液治疗无效 ,转中医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