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帝内经》中的人体观考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广正 《中医药学刊》2003,21(6):943-943,946
  相似文献   

2.
孟庆云 《山西中医》2000,16(6):44-46
医学观是对人体健康和疾病的总体看法 ,包括健康和疾病的概念、生命的本质、养生和治疗的出发点及价值等 ,它是自然观、科学观、伦理观、哲学观等的总和 ,其内容主要体现于中医学的基本理论之中。《内经》的医学观主要内容有以下 4方面。1 以气为本的人体观以气为本的人体观导源于先秦各家的气论。无论是《管子》的精气论 ,还是《曷鸟冠子》的元气论 (《曷鸟冠子》过去被许多人判为伪书。近年来随着《黄老帛书》的出土 ,学者们认为是先秦古籍 ,并认为此书是成于战国时代的吴国 ) ,乃至《庄子》的“一气”说都认为人生命的本质是气。例如《…  相似文献   

3.
《内经》人体观认为,一方面人与自然相参相应,人与自然是以四时五脏阴阳为基础的整体,人体具有自然与外界相适应的能力。另一方面,人体自身也是一个和谐的整体,具有自主运转、自动协调、自然而然的特性,人体应当保持"无为"无事、清静自然的状态,机体的各项功能才能自然运转,体现了道家"无为"的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4.
1喎 "口歪"之义 <说文解字>用"咼"表示.<说文>:"咼 口戾不正也."但在先秦两汉文献中未能找到书证."咼"字又是"和"的古字.<正字通·口部>:"咼 <转注古音·歌韵>有‘咼' <淮南子>‘咼氏璧' 即卞和之和."<淮南子·说山>:"咼氏之璧 夏后之璜 揖让而进之以合欢."高诱注:"咼 古和字."为了区分"咼"字的两个义项 <内经>首创"喁"字 在口歪的义项上 与"咼"构成古今字关系.  相似文献   

5.
《内经》中对消渴病症有一定认识,后世医家发展消渴理论时往往源据于此,然而在《内经》时代,尚未形成对消渴病的系统认识和科学分类,《内经》中提到的和利消渴相关的病名亦非现代所指的糖尿病。《内经》中提到的和消渴相关的病名约为10个,分别为“消痒”、“消渴”、“肺消”、“鬲消”、“脾瘅”、“肾热病”、“漏风”、“风消”、“消中”、“食亦”等,相关论述散见于14篇经文中。这些病名有从症状立,有从病机立,不一而是,所指内涵亦不相同。本文以《内经》为中轴,结合其前后时期的古代文献,对这些病名逐一考辨,从理论上、临床上将消渴病从消渴诸症中分离出来,以便科学有效的指导中医临床对糖尿病的治疗和经验整理。  相似文献   

6.
重视“和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也是中医学养生的特点。《内经》中有丰富的和合养生思想,概而有四:一是天人和合养生观,二是形神和合养生观,三是阴阳和合养生观,四是脏腑和合养生观。  相似文献   

7.
浅析《黄帝内经》时间养生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经》的养生观 ,是在中医学整体观指导下建立起来的独特理论 ,它探讨的内容包括了人体衰老及寿天的原因、保养生命的基本原则等诸多方面 ,是《内经》学术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受到了历代医家的高度重视。而且在“天人相应”理论的指导下 ,进一步明确了人与自然是统一整体的对立双方 ,要在不断地求得统一中维持人的生命 ,也就必然观察探索了自然的阴阳时间节律对人体生命的影响。因此 ,通过长期的医疗实践 ,中医学在千余年前率先提出了顺时而动、调整阴阳 ,才能延年益寿的理论 ,并形成了独特的《内经》时间养生观。《内经》的时间养生观是…  相似文献   

8.
《黄帝内经》是中国科学史和哲学史上里程碑式的典籍,也是中医学最早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的治疗观包括七大方面:贵乎防变、治病求本、知常达变、因异制宜、因势利导、整体调治、以平为期。对《黄帝内经》治疗观的研究除了能有效指导临床外,更重要的是会给未来中医学的发展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至道在微—《黄帝内经》的全息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至道在微──《黄帝内经》的全息观孟庆云(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北京100700)关键词《黄帝内经》,全息观全息观是《内经》揭示的一个重要科学思想。全息一词,是借用现代全息摄影的概念以说明人体的局部有整体信息的现象。全息摄影显示出的全息图像有两个...  相似文献   

10.
目的面对阻碍中医学复兴发展的重大障碍,虽然经过现代医学几十年的研究,至今仍无明确定论的人体经络实质,反过来探寻中国古人是如何发现人体经络的。方法根据笔者多年的工作实践、经验总结,以及通过对中医学的源头《黄帝内经》[2]等书籍的学习、思考,从实践之路、理论之路两个方面来探寻中国古人的人体经络发现之路。结果中国古人的人体经络发现之路,实际上已经明确写在《黄帝内经》开篇第一章(素问·上古天真论)中了。结论不是人体经络不存在,也不是现代人不如中国古人,只是中国古人走的这条人体经络发现之路石破天惊,大大超出了现代人的想象能力,现代医学之所以研究人体经络实质几十年未果,是因为没有找到正确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贾会欣  陈利国 《辽宁中医杂志》2007,34(11):1542-1543
《黄帝内经》中"人与天地相参"说的实质是指人体的生理过程、病理变化是以时间的形式,按照一定的方向和顺序而发生发展变化的,实际就是中医时空观的观点。《黄帝内经》在阐述人的病理变化时也充分体现了时空观点。  相似文献   

12.
13.
生命观是人类关于如何对自然界生命物体的一种态度。研究中医药学和中医学的生命观,必须从它的文化基因作为切入点,"从文化解读医学,从医学理解文化"。《黄帝内经》从生命来源"天地合气,命之曰人";生命要素"形神合一,乃成为人";生命价值"人者,天地之镇也"和珍爱生命"人命至重,贵于千金"四个方面综合阐述其生命观。  相似文献   

14.
《黄帝内经》发病观及特点探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联系有关原文全面论述了《内经》发病观五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邪气入侵与发病,正气强弱与发病,机能过用与发病,体质差异与发病,机体状态与发病。并强调指出,《内经》发病学思想有两个鲜明特点,即整体综合的病因观和内外相应的发病观。  相似文献   

15.
《黄帝内经》用黄帝的身体建构了中医学身体观范式,即以气为根本、以阴阳命名、以五行生胜、以经脉贯通的身体。这一身体观在近代西学东渐的背景下,受到了来自西医身体观的挑战,面临着如何解释和如何发展自身的现实困境。  相似文献   

16.
《黄帝内经》中的养生观以“天人相应”为指导思想,主要是顺应自然而调养人体的精、气、神、结合适当的养性炼体之法,保持饮食有节,起居有序,注意防病于未然,调摄精神,保养精气。  相似文献   

17.
论《黄帝内经》的养生观与养生法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帝内经》充分认识到养生的重要性 ,并在整体恒动的自然观与生命观的指导下 ,提出了“全方位的康寿养生观” ,建立了“顺应自然———身心健康———心理道德完善———适应社会”的康寿养生模式。从顺自然、宜饮食、节房事、适劳逸、调情志、避邪气、治未病、慎服药、重康复、三因施养等 10个方面的养生法则 ,为中医养生学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成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中医养生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四部医典》和《黄帝内经》养生观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部医典》和《黄帝内经》是我国两个不同医学流派的最重要著作 ,是我国和世界医学科学史上的两颗明珠 ,是各自医学理论体系的基石。《四部医典》原书是由杰出藏医学家老宇妥—元丹贡布等医学家于 8世纪下半叶共同完成的一部藏医学巨著。现行本为 11世纪新宇妥一元丹贡布所修  相似文献   

19.
《黄帝内经》医德观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历来重视医德,自<黄帝内经>已有丰富论述.它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沃土,以传统伦理道.德规范中医人格和医德修养,不仅是祖国医学伦理学的先声,也是后世医家的楷模.本文从医生必须具有高明医术、仁爱医心、严谨医风几方面探析<内经>医德观.提出当代临床医生应将<内经>医德要求落实到实际医疗行动中,使祖国医学遗产中的优良道德更加发扬光大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四部医典>和<黄帝内经>是我国两个不同医学流派的最重要著作,是我国和世界医学科学史上的两颗明珠,是各自医学理论体系的基石. <四部医典>原书是由杰出藏医学家老宇妥一元丹贡布等医学家于8世纪下半叶共同完成的一部藏医学巨著.现行本为11世纪新宇妥一元丹贡布所修订,于16世纪随喇嘛教传入蒙古,并约在18世纪左右被全部译成蒙古文,形成了蒙文版本,对蒙医学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而<内经>的成书年代和作者上历代医家说法不一,一般认为出自战国时期,但也有认为是两汉时代的医著,就文字和内容来看此书不是一人或一个时代的著作,大约成于战国秦汉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