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甲状腺机能亢进(以下简称甲亢)和甲状腺机能减低(以下简称甲低),常并发神经系统改变。除了有神经精神障碍及脑症状外,还有肌病性损害。现将我们观察的甲状腺疾患并发肌病症状的10例结合肌电图改变进行初步分析: 一般资料 10例皆为住院患者,经内科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确定诊断。其中甲亢8例,甲低2例。男女各为5例。最小年龄24岁,最大年龄62岁,平均为40.1岁。8例甲亢中,从病始到出现肌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131I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后早发甲状腺功能减退(简称甲低)的临床特点和远期随访结果。方法:对150例131I治疗甲亢后1年内出现甲低的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并对其中120例进行门诊随访1~5年,平均3年。结果:(1)暂发性甲低组40例,占33.33%,其中1年内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者28例,再发甲亢者12例。远期随访显示,甲状腺功能正常者有5例在1~4年后出现甲低;甲亢者中有6例在3个月~2年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4例在3个月~2年后出现永久性甲低。(2)永久性甲低组80例,占66.67%,其中95%(76例)在131I治疗后1~6个月出现甲低;有临床症状者占85%(68例);有用小剂量131I(≤185MBq)者占83.75%(67例)。结论:早发甲低中多为永久性甲低,后者中服用小剂量131I治疗者多;暂发性甲低的转归不能用于预测以后的甲状腺功能。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们对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低下(以下简称原发性甲低)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对甲功检查手段的不断完善。原发性甲低病例日有增加趋势,为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水平,现将我两院1980-1990年期间所见111例原发性甲低的诊断略作分析讨论。1 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 111例中特发性甲低62例,甲状腺手术后甲低20例,桥本氏甲状腺炎13例,克汀病12例,~(131)Ⅰ治疗后甲低4例。年龄4个月—66岁,平均38.24岁,男:女=1:1.44。1.2 症状和体征除少数亚临床型甲低外,其余104例临床症状和体征与一般文献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并周期性麻痹(TPP)的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1997-2007年间我科收治11例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并周期性麻痹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分析。结果全组9例有明显诱因,均以发作性双下肢对称性进行性麻痹为首发症状来诊,意识均清楚,四肢不同程度的无力,伴尿潴留2例,轻度呼吸困难1例,11例均合并血钾降低,8例出现典型心电图改变,11例均补钾和抗甲亢治疗,治疗疗程3个月~1.5年,随访1年甲亢及周期性麻痹均无发作,本组全治愈。结论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常合并周期性麻痹,注意鉴别,避免误诊,积极有效的控制甲亢和补钾治疗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赵义刚  勾正兴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23):3359-3360
目的:分析^131I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后早发甲状腺功能减退(简称甲低)的临床特点和远期随访结果。方法:对150例^131I治疗甲亢后1年内出现甲低的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并对其中120例进行门诊随访1~5年,平均3年。结果:(1)暂发性甲低组40例,占33.33%,其中1年内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者28例,再发甲亢者12例。远期随访显示,甲状腺功能正常者有5例在1~4年后出现甲低:甲亢者中有6例在3个月~2年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4例在3个月~2年后出现永久性甲低。(2)永久性甲低组80例,占66.67%,其中95%(76例)在^131I治疗后1~6个月出现甲低:有临床症状者占85%(68例);有用小剂量^131I(≤185MBq)者占83.75%(67例)。结论:早发甲低中多为永久性甲低,后者中服用小剂量^131I治疗者多;暂发性甲低的转归不能用于预测以后的甲状腺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经131Ⅰ治疗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低)发生率与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微粒体抗体(TMAb)的关系.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86例甲亢患者TGAb、TMAb水平,据其分为TGAb和TMAb阳性组44例与TGAb、TMAb阴性组42例,131Ⅰ治疗半年后分析其结果与TGAb、TMAb的关系.结果 TGAb、TMAb阳性组患者治愈率61.4%(27/44),好转率4.5%(2/44),甲低率34.1%(15/44);TGAb、TMAb阴性组患者治愈率71.4%(30/42),好转率11.9%(5/42),甲低率14.3%(6/42),无效率2.4%(1/42),TGAb、TMAb阳性组治疗后甲低率明显高于TGAb、TMAb阴性组(x2=4.567,P<0.05).结论 治疗前TGAb、TMAb测定对预测甲低发生率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简称甲心病)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的常见合并症,严重的甲心病是甲亢的主要死因。现将我院1999年1月-2004年12月收治的甲心病58例临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甲功五项与血脂变化,以及与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关系.方法 选择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100例,根据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将患者分为亚临床甲亢组(50例)和亚临床甲减组(50例),同一时期在我院体检处另选择健康者5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三组的甲功五项和血脂指标水平.结果 亚临床甲亢组TSH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亚临床甲减组TSH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亚临床甲亢组患者TC和LDL-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而亚临床甲减组患者TG、TC、LDL-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促甲状腺激素水平与血脂水平异常,且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异常与血脂代谢紊乱相关,相关指标的监测为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甲状腺癌(以下简称甲癌)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以下简称甲亢)并非罕见,其发病率在0.15~9%,亦有高达10.1%。我院70例甲癌中合并甲亢4例(占5.7%),术前诊断较困难。文献报告26例甲癌合并甲亢中仅5例在术前得到诊断,其余21例癌肿是在病理组织学检查时发现。本文4例均为手术后病理切片确诊。现将病例摘要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患,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放射性131I治疗甲亢是核素治疗学最为古老、成熟、广泛的治疗方法[1],由于其疗效好、使用安全、不良反应小、费用低,而将其作为治疗成年人甲亢的首选。而心血管系统症状是甲亢尤为重要的临床表现之一,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状的持续存在是心脏疾病出现和加重的直接相关因素,极易诱发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心绞痛,甚至有并发体循环栓塞的危险。2012-09-25笔者所在科收治1例甲亢持续房颤的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文献报道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简称甲亢性心脏病)约占甲亢患者的5%~10%,占心脏病的l·7%左右,表现为甲亢引起的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和心脏扩大。临床上某些患者往往因临床症状不典型或心血管方面表现较突出而不能及时诊断甲亢及甲亢性心脏病。因而延误治疗,给患者带来较大危害,甚至危及生命。所以。对于甲亢性心脏病的诊断及治疗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性。1资料与方法1·1对象1994至2005年笔者单位(包括内分泌科,心内科及普外科)治疗的甲亢患者共293例,其中男107例,女186例,男女比例为1:1·74,平均年龄(44·3±9·8)岁。1·2方法甲亢性心脏病的诊断标准(1)甲亢诊断明确。(2)有下列心脏病征之一项或多项:①严重心律失常:持续性或阵发性房颤、房扑、频发房早、频发室早、Ⅱ-Ill度房宣传导阻滞;②心力衰竭;③心脏扩大;④心绞痛或心肌梗死。(3)除外其他原因的心脏病,如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等。(4)甲亢症状控制后,心脏病变可相应改善一根据上述诊断标准,统计甲亢性心脏病共34例,组成观察组(甲亢性心脏病组),余259例作为对照组(非甲亢性心脏病组)。分别统计了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年龄、性别、病...  相似文献   

12.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以下简称甲亢),是一种自体免疫性疾病。老年人甲亢临床症状不典型,往往仅有某一系统的单一表现,易误诊。我院近5年来收治老年甲亢患者中,入院时误诊16例,现将误诊原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合并甲状腺疾病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上糖尿病合并甲状腺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甲状腺功能减退简称甲减)。并非罕见,我院1971年1月~1988年3月收治23例糖尿病伴甲状腺疾病患者,现分析如下。临床资料 23例中女14例,男9例。年龄21~62岁,平均46.8±5.0岁。23例均符合1980年WHO糖尿病诊断暂行标准。21例符合申亢诊断,其中5例为糖尿病、甲亢同时起病;11例先有甲亢5月~22年,后有糖尿病;5例先有糖尿病1~  相似文献   

14.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我院1987年~1991年4月共收治甲状腺机能亢进(甲亢)病人165例,其中诊断为甲状腺机能亢进性心脏病(甲亢心)39例,占甲亢23.6%,39例中男6例,女33例,年龄在22岁~68岁。 1.2 诊断标准:(1)甲亢诊断依据临床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T_3T_4,~(131)I吸收率,甲状腺B超和TSH、TG、TM、部份病人做r照相),诊断明确。(2)有下述1项或1项以上心脏异常;①心脏增大,②明显心律失常(房颤、频发房早、室上速、房室或束支、窦房传导阻滞),③充  相似文献   

15.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合并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合并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的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临床特点.方法 检测41例住院治疗的pSS患甲状腺功能、甲状腺抗体,比较pSS中甲状腺功能正常者与合关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并临床特征.结果 41例pSS患者中女性39例(95.1%),平均发病年龄42.6岁;甲状腺功能异常18例(43.9%),其中13例甲状腺功能减低,5例甲状腺功能亢进;7例诊断为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桥本甲状腺炎4例,Graves 病3例).与甲状腺功能正常的患者相比,合并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的pSS患者甲状腺肿大发生率增高(P<0.01),同时血红蛋白降低而球蛋白或IgG增高(P<0.05).结论 PSxS合并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并不少见,对于存在高球蛋白血症和贫血的患者应常规进行甲状腺功能和抗体检测.  相似文献   

16.
约90%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有心脏异常表现,而甲状腺机能亢进性心脏病(简称甲亢心),由于其甲亢表现不明显,极易造成误诊或漏诊。现将我院确诊的30例甲亢心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属自身免疫性疾病,合并妊娠者并不多见.近年来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和对甲状腺功能检查方法与精确度的提高,妊娠合并甲亢的诊断率明显提高.提高对妊娠合并甲亢的认识,对其进行早诊断、早治疗可将其对母婴的影响将至最低已日益引起临床医师的关注[1].对我院2007~2011年的19例妊娠合并甲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19例患者为2007~2011年来我院就诊妊娠合并甲亢的患者.所有患者均与内分泌科医师协同确诊.其中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12例,毒性甲状腺腺瘤5例,亚急性甲状腺炎(亚甲炎)1例,桥本氏病1例.妊娠早期合并甲亢13例,妊娠中期合并甲亢5例,妊娠晚期合并甲亢1例;妊娠前有甲亢病史者8例,此8例在妊娠前均已停药5个月以上;有甲状腺疾病家族史4例;初产妇l7例,经产妇2例;年龄23~34岁,平均28岁.  相似文献   

18.
桥本氏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并非少见,且有日渐增多之趋势。该病本应给予甲状腺素补偿治疗,但因合并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状,又不易与甲状腺癌相鉴别,常以原发性甲状腺机能亢进(简称甲亢)、甲状腺癌(简称甲癌)误行手术治疗。我院自1983年9月~1987年3月将桥本氏病23例行手术治疗,本文愿以桥本氏病的诊断问题以及与甲亢和甲癌的关系加以讨论。临床资料性别与年龄:男4例,女19例,男女之比为1∶4.75。年龄23岁~66岁,平均44.7岁,多数为30~50岁(16例)。  相似文献   

19.
1 病名与分类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是一组综合征,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体内甲状腺激素减少而导致全身各系统代谢低下。成人较重的甲减称黏液性水肿;始于胎儿及新生儿的甲减命名克汀病;无临床表现,义无甲状腺激素低下者称亚临床型甲减”。甲减依起源部位分为继发性和原发性两类:继发者指甲减源于脑垂体和下丘脑,而后者有学者称第三级甲减,源于甲状腺组织者称原发性甲减。继发性甲减如席汉综合征、甲亢术后、放疗、甲状腺炎症等引起甲低为原发性。原因不明引起甲减占多数,此种原发性甲减称特发性叩减。  相似文献   

20.
马莉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5):1948-1949
目的:探讨16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性肝病(简称甲亢性肝病)患者肝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分析16例甲亢性肝病的临床特点,并将26例新诊断甲亢患者分为A组(肝功能异常组)和B组(肝功能正常组),分析两组血清ALT、AST、TT3、TT4水平和年龄。结果:16例甲亢性肝病临床表现不典型,A组血清ALT、AST、TT3、TT4水平和年龄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甲亢性肝病临床表现不典型,甲亢性肝病多发生于年龄较大、病情较重的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