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胸腰段陈旧性骨折伴后凸畸形经椎弓根截骨矫形策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胸腰段骨折如初期处理不当可致该段脊柱迟发性后凸畸形,从而致患者腰背痛甚至产生神经脊髓受压症状:双下肢麻木、行走不稳、大小便障碍。脊柱后凸畸形较大、症状较重者需行截骨矫形术。经椎弓根椎体或椎间隙截骨可有效地矫正患者脊柱后凸畸形。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前路人工椎体撑开矫正胸腰段陈旧性骨折后凸畸形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8月至2011年8月应用前路人工椎体撑开矫正胸腰段陈旧性骨折后凸畸形13例患者的病历资料,男4例,女9例;年龄38~62岁,平均(53.3±7.6)岁。T12 5例,L1 6例,L2 2例。所有手术均由同组医生完成,采用侧前方入路,术中切除病椎及其上、下椎间盘,保留邻椎骨性终板,置入合适大小的人工椎体,并利用其良好的可延伸性进行主动撑开矫正后凸畸形。随访观察指标包括手术时间、出血量、后凸Cobb角变化、植骨融合情况、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及并发症等。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12~28个月的随访,平均(18±5.5)个月。随访12个月时所有患者均获得骨性融合。后凸Cobb角从术前平均33.9°±7.2°(22°~53°)恢复至末次随访时平均7.3°±4.8°(2°~16°),VAS评分由术前平均(6.4±0.9)分(5~8分)降低至平均(1.5±0.8)分(0~3分),ODI由术前平均50.5%±10.8%(38%~78%)降低至平均10.9%±4.9%(4%~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人工椎体撑开的前路手术治疗胸腰段陈旧性骨折后凸畸形具有矫正角度大、对神经干扰少、损伤小、固定节段少等优势,可获得满意的矫形效果与临床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全脊柱截骨矫正胸腰段陈旧性骨折继发后凸畸形的治疗经验。方法陈旧性骨折继发脊柱后凸畸形17例,采用全脊柱截骨、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固定并牵引闭合截骨间隙,植骨融合。结果术后全组病例均未发生脊髓损伤,临床症状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17例平均随访18个月(8个月~6年),术后所有病例截骨间隙均达到骨性融合,无一例发生假关节、内固定松动。结论经全脊柱截骨视野开阔,操作安全方便,截骨和内固定同时完成,是治疗脊柱后凸畸形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4.
Qi Q  Chen ZQ  Guo ZQ  Li WS 《中华外科杂志》2006,44(8):551-555
目的探讨采用以脊柱前方垫高后方闭合为技术特征的新型脊柱截骨矫形术治疗胸腰段脊柱后凸畸形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自2003年以来,采用新型脊柱截骨矫形术治疗不同病因所致的胸腰段脊柱后凸畸形8例。其中男、女各4例,年龄14~58岁,平均35岁。术前脊柱后凸Cobb角平均为73°(42°~90°),3例合并脊柱侧凸的Cobb角平均为25.7°。术前Frankel分级:C级2例、D级2例、E级4例。8例均伴有较为严重的胸腰背部疼痛,3例伴有膀胱括约肌功能障碍。手术方式均为:单纯后路经双侧关节突关节、椎间隙楔性截骨,切断前纵韧带,先行脊柱前方撑开垫高(将椎间融合器植入椎间截骨面),再行脊柱后方加压闭合及椎弓根螺钉器械固定。结果平均手术时间4.5h(3.5~6.0h),平均术中出血量2280ml(700~4200ml)。术中有1例血压曾一度偏低,术后脑脊液漏1例,此外无其他手术并发症发生。术后脊柱后凸Cobb角平均为8.3°、平均矫正度数为64.7°、平均矫正率为88.6%;术后脊柱侧凸Cobb角平均为18.7°、平均矫正度数为7°、平均矫正率为27.2%。术后平均随访12.8个月(5~23个月),X线片可见原截骨平面均已发生骨性融合,胸腰背部疼痛症状完全消失。术后Frankel分级:C级1例、D级2例、E级5例;3例膀胱括约肌功能障碍者中2例术后症状有改善。结论与现行常用的单纯闭合楔形截骨术式相比,新型脊柱截骨矫形术可有效地避免脊柱过度短缩和脊髓扭曲、折皱的发生,提高了脊柱闭合截骨的安全性;同时也明显地提高了单一节段脊柱后凸畸形的安全截骨矫正度数。可适用于40°~90°的胸腰段脊柱后凸畸形的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估经后路保留椎弓根下壁椎体截骨术治疗陈旧性胸腰椎骨折后凸畸形的手术方式及其临床疗效.方法 37例陈旧性胸腰椎骨折后凸畸形患者经后路行保留椎弓根下壁椎体截骨术,平均随访38.6个月.术前、术后3个月分别测量胸腰椎后凸Cobb角、截骨区前缘和后缘的高度以及填写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VAS).末次随访时测量胸腰椎后凸Cobb角.结果 术前Cobb角为41.6°±7.8°,术后3个月Cobb角为7.8°±4.3°,与术前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Cobb角为8.6°±4.1°,较术后3个月无明显丢失(P>0.05).截骨区前缘高度增加(2.7±0.8)mm.截骨区后缘高度压缩(7.2±3.1)mm.术前、术后3月VAS评分分别为(7.1±2.9)分和(2.5±1.3)分,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 保留椎弓根下壁椎体截骨术能够安全有效地矫正胸腰椎后凸畸形,完整地保留了伤椎峡部及下关节突,保持了伤椎与下位脊椎的连续性,减少了截骨区脊椎矢状面的移位,同时也保留了神经根通道的上壁,从而减少了神经根的损伤.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单节段"蛋壳"式椎体截骨术矫正胸腰段脊柱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6月~2006年6月收治的骨折后陈旧性胸腰段椎体后凸畸形患者共21例,既往治疗包括非手术治疗8例,后路手术治疗13例。本组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腰背痛,疼痛的VAS评分为4.3~7.5分,平均5.6分;神经损伤程度按照Frankel分级进行评定,A级5例,B级3例,C级7例,D级2例,E级4例。本组后凸畸形的Cobb角为28°~75°,平均48°,后凸顶端均为原骨折椎体节段,所有患者均采用后路单节段"蛋壳"技术于后凸顶椎处进行椎体截骨,通过椎弓根固定系统加压固定。观察手术前后后凸畸形的矫正率、疼痛VAS评分及神经功能的恢复。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6~48个月,平均22个月。手术平均用时212min(128~360min),平均出血量为800mL(400~2200mL)。术后后凸角平均为13°,平均矫正约35°;腰背部疼痛均有明显缓解,术后随访VAS评分平均2.3分(1.0~3.5分),比术前平均降低3.3分。结论单节段"蛋壳"式椎体截骨术截骨后前中后三柱均为骨性接触,融合率高,矫正效果可靠(平均35°),避免了前方大血管损伤的危险,此术式在矫正胸腰段脊柱后凸畸形这一方面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改良经椎弓根截骨治疗陈旧性胸腰段脊柱骨折后凸畸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对改良经椎弓根截骨治疗陈旧性胸腰段脊柱骨折后凸畸形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2000年6月至2003年6月共收治26例胸腰段陈旧性骨折后凸局部畸形患者,其中男性16例,女性10例;年龄21~42岁,平均30.6岁.均采用单纯后路经椎弓根+椎间盘截骨路径,切除后凸顶点(包括伤椎后上角和伤椎上方椎间盘),截骨矫正手术前、后进行系统影像学检查,测量胸腰段Cobb角的变化;手术中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等指标;全部患者术前及手术后3年进行神经功能Frankel评分、腰痛VAS评分和Oswestry腰背、下肢功能评分,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5年,平均4.1年.手术固定范围包括伤椎上、下方各2个节段,平均手术时间(186.0±22.8)min,平均出血量(680.0±31.5)ml.术后胸腰段后凸畸形均明显改善,T_(10)~L_2 Cobb角由手术前22.3°±3.5°矫正为2.2°±2.1°,矫正率90.1%±4.5%;没有明显神经损害和其他严重并发症;没有发现椎弓根钉松动、断裂.术前存在神经功能损害的20例患者(Frankel评分D级12例、C级6例、B级2例),术后3年Frankel评分得到改善(E级14例、D级4例、C级1例、B级1例),腰背疼痛VAS评分由术前8.6±1.3改善至2.2±0.5,Oswestry评分由术前(62.5±8.6)%改善至(16.2±4.3)%.结论 经椎弓根+椎间盘截骨治疗陈旧性胸腰段脊柱骨折后凸畸形安全、可靠,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5,(14):1249-1253
[目的]观察后路截骨矫形手术治疗陈旧性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继发胸腰椎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2004年5月~2014年7月,采用后路截骨矫形手术治疗18例陈旧性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继发胸腰椎后凸畸形患者。男2例、女16例,年龄54~73岁,平均65.8岁。15例采用后路经后凸顶点(椎弓根或椎间隙)截骨(PSO)闭合矫形或前方撑开后方闭合矫形术。3例采用后凸节段切除截骨(VCR)双轴旋转矫形和前柱重建术。观察手术前后的脊柱矢状位平衡(C7铅垂线与S1后上缘的水平距离,SVA)、后凸角、腰椎前凸角(LL)的变化。通过术前及末次随访JOA29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ODI)的比较评估患者生活质量。应用改良Frankel分级系统评估手术前后神经功能变化。[结果]手术前后凸角度平均(45.9°±13.2°),腰椎前凸角平均(35.9°±20.8°),脊柱SVA平均(38.4±51.1)mm。随访时间平均51个月,末次随访后凸角度平均(10.7°±6.7°),平均改善率76.7%,腰椎前凸角平均(27.7°±12.5°)。末次随访脊柱SVA平均(14.6±49.5)mm,平均改善率为63.2%。术前4例神经损害患者改良Frankel分级为3例D2、1例D3,术后提高至3例D3、1例E。术前腰痛VAS评分平均为6.8、JOA29评分平均为14.6、ODI评分平均为58.8%,术后腰痛VAS评分平均为2.3分、JOA29评分平均为20.2分、ODI评分平均为31.1%,相比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截骨矫形手术可有效治疗陈旧性OVCF继发胸腰椎后凸畸形,恢复脊柱序列,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后路经椎间隙椎体后上部分次全切截骨矫形术治疗老年陈旧性胸腰椎骨折并发后凸畸形的疗效.方法 2004年3月至2009年2月共收治21例老年陈旧性胸腰椎骨折并发后凸畸形患者,男8例,女13例;年龄55 ~76岁,平均66岁.术前后凸cobb角为32°~ 66°,平均42°.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E级8例,D级8例,C级5例.所有患者均行后路经椎间隙椎体后上部分次全脊椎截骨矫形联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结果 本组患者手术时间为1~3h,平均2.2h;术中出血量为600~2000 mL,平均900 mL.21例患者术后获12~30个月(平均18个月)随访.术后神经功能按Frankel 分级:8例E级无变化,8例D级中有4例提高至E级,5例C级中有3例提高至D级.术后平均后凸cobb角减小20°,无失访病例.所有患者截骨面均获得骨性融合.2例术中发生脑脊液漏,1例糖尿病患者术后创面愈合不良,l例发生螺钉松动,1例发生单侧肢体偏瘫.结论 后路经椎间隙椎体后上部分截骨矫形是治疗老年陈旧性胸腰椎骨折并发后凸畸形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改良经椎弓根截骨矫形术(transpedicular subtraction osteotomy,PSO)治疗陈旧性胸腰椎骨折伴后凸畸形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8年1月~2012年10月采用改良PSO治疗的16例陈旧性胸腰椎骨折伴后凸畸形患者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的矫正情况、置入钛网的高度进行随访,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对腰椎功能进行评估。结果随访12~24个月,平均18.9个月,手术时间190~305 min,平均220 min,术中出血量1 400~2 450 m L,平均1 740 m L。所有患者术后均获得功能及自我形象的改善,腰痛VAS评分下降了(6.3±1.4)分,ODI下降了(52.12±7.43)%,获得34.6°±3.2°的后凸角的矫正,末次随访时矫正度数丢失1.6°。融合率为87.5%。1例患者出现大腿前侧皮肤麻木,术后3个月随访痊愈。结论改良PSO治疗陈旧性胸腰椎骨折伴后凸畸形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诊断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1  
鉴于临床上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不乏被误诊、漏诊者 ,笔者对其影像学及神经学检查作一介绍。1 影像学诊断1.1  X线平片 多数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可根据高质量的正、侧位X线平片得到诊断 ,其主要表现如下。1.1.1 椎体前高减低 椎体前高减低是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最为显著的X线表现之一。Willen等采用骨折及上下相邻椎体前高与后高比值来反映椎体前高减低程度 ,如图 1所示 ,该比值=[1/ 2 (A1+A2 ) -A0 ]/ [(A1+A2 ) /2 ]。Lin等在生物力学实验中将尸体胸腰椎标本造成爆裂性骨折 ,从X线片上测量椎体前高 (AVH )、后高(PVH)…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胸、腰椎爆裂型骨折手术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采用腰椎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69例,对比患者手术前后神经功能评价、影像学指标及自我满意率。结果平均随访32个月,Frankel评分平均提高1.2级;Cobb角由术前平均35°恢复至6°;椎体塌陷由术前的62%恢复至13%;19例术后CT扫描平均椎管内占位由61%恢复至32%;术后优良率(自我满意率)为72%。结论手术治疗可使患者尽早恢复日常生活,有效恢复脊柱序列及椎管容积、矫正后凸畸形,有利于胸、腰椎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3.
经伤椎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经伤椎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经伤椎椎弓根钉固定治疗23例胸腰椎单节段爆裂性骨折患者。结果患者均获随访,时间6~18(12±3.1)个月。骨折椎体均愈合,愈合时间3~6个月,伤椎置入椎弓根钉无神经损伤,术后伤椎高度较术前得到明显恢复,后凸畸形角度明显改善,生理弧度恢复。末次随访时伤椎高度丢失不明显。结论采用经伤椎椎弓根螺钉短节段固定是一种维持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复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胸腰椎骨折内固定取出后严重脊柱后凸的再次手术矫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总结胸腰椎骨折内固定取出后发生严重脊柱后凸畸形患者再次行脊椎截骨和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的经验。方法 对 4例患者脊椎后凸发生的原因、脊椎截骨和再次椎弓根内固定的方法、手术适应证等进行分析。结果 Cobb角由术前 72°矫正到术后 8° ,无并发症发生。经 12个月以上随访 ,后凸无复发。结论 椎弓根钉内固定取出时间过早和脊柱后路融合术失败是胸腰椎骨折术后发生严重脊柱后凸的主要原因 ;再次行脊椎截骨、椎弓根钉内固定矫治手术设计合理 ,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5.
胸腰椎严重爆裂骨折前路内固定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前路Z-plate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严重爆裂骨折的疗效。方法32例胸腰椎严重爆裂骨折患者行前路减压、植骨并Z-plate内固定系统治疗。结果32例随访6~20个月。平均植骨愈合时间3.5个月。神经功能根据脊髓损伤ASIA神经功能分类标准分级为:术前A级4例、B级5例、C级12例、D级8例、E级3例;术后:A级3例、B级3例、C级2例、D级3例、E级21例,总有效率为81.25%。结论前路Z-plate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严重爆裂骨折具有良好的减压、固定效果,手术操作简单,植入方便。  相似文献   

16.
台桥调整法治疗单纯性胸腰椎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索单纯性胸腰椎骨折复位的新方法。方法 39例不伴有神经功能障碍的单纯性胸腰椎骨折患者在局麻下利用台桥的调整作用,在C臂X线机透视下复位并外用石膏背心或高分子聚合物支架背心固定。结果 患者于急性期一次性复位成功,复位率达95%;随访7个月-4年7个月,优良率达到89.7%。结论 该方法安全、易行,且压缩椎体复位直观,显现迅速,患者痛苦小,适于基因医院应用。  相似文献   

17.
经骨折椎椎弓根直接复位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胸膜椎爆裂性骨折经骨折椎椎弓根复位固定的可行性。方法2001年6月-2005年11月本院手术治疗了胸膜椎单节段爆裂性骨折患者24例,男16例,女8例;平均年龄为32.5岁。骨折部位:T11 2例,T12 9例,L1 11例,L2 2例。按ASIA脊髓神经功能障碍分级标准:A级1例,B级2例,C级5例,D级3例和E级13例。椎管阻塞面积分为Ⅳ度:阻塞Ⅰ度3例,Ⅱ度9例,Ⅲ度10例,Ⅳ度2例。手术方法:骨折椎及相邻的上、下椎体经椎弓根置钉后,上、下椎弓根钉撑开;按固定区的正常矢状面形态将棒预弯,旋转预弯棒,利用中间螺钉作为支点,将骨折椎向前推顶,纠正伤椎后凸畸形及水平移位。结果伤椎高度恢复至正常的93.6%,水平移位恢复至正常的0.6%,矢状面Cobb角术后恢复至3.1°,椎管面积术后增加至正常的92.1%。骨折椎体愈合满意,不完全神经损伤患者手术后脊髓神经功能有1~2级的恢复。无神经损伤加重等并发症。结论经骨折椎椎弓根螺钉固定对骨折直接复位和固定可提高复位质量,改善固定强度及应力分布,是治疗胸膜椎爆裂性骨折安全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性胸腰椎骨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92~2004年,我科应用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不稳定性骨折39例,取得良好疗效。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39例,男31例,女8例,年龄18~59岁。损伤部位:T112例,T128例,L1113例,L210例,L35例,L41例。脊髓神经损伤Frankel分级:A级2例,B级1例,C级19例,D级14例,E级3例。伤后5~12  相似文献   

19.
伸展体位与短节段椎弓根螺钉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应用伸展体位加短节段椎弓根螺钉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效果。方法 采取肢体伸展体位使伤椎间接复位、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2 7例。结果 随访 3~ 2 3个月 ,伤椎前、后高度由术前的平均 4 7 3%、6 3 5 %恢复到术后正常高度的 90 2 %、94 5 % ;后凸Cobb角由术前平均2 1 6°恢复到术后平均 2 8°。结论 伸展体位加短节段椎弓根螺钉系统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治疗复位确切、固定可靠、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20.
AF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03年7月~2007年11月,我科采用AF系统内固定后路减压加植骨融合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36例,疗效满意。2003年7月~2007年11月,我科采用AF系统内固定后路减压加植骨融合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36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