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特发性震颤(essential tremor,ET)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核心症状表现为以上臂、手、头部和躯干等部位的4~12Hz姿势性或动作性震颤为特征。人群患病率为0.41%~3.92%[1]。长期以来,ET被认为是一种良性震颤,但是随着病情进展,患者身体的不自主震颤会严重影响其进食、说话、书写等一些日常活动,给患者造成较大的压力[2]。本文就近10年来ET的中西医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秦丽娜 《吉林中医药》2010,30(6):511-512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特发性震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ET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和心得安组,每组30例,10 d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结果:电针组总有效率为96.7%,西药组为63.3%,电针组疗效明显优于西药组(P0.01)。结论:电针治疗ET优于口服心得安,是一种安全、有效、无副作用的中医疗法。  相似文献   

3.
特发性震颤(Essentialtremor,ET)又称原发性震颤,是一组常见的运动障碍性疾病,呈常染色遗传,以姿势性和/或动作性震颤为主要特征,一般双上肢受累但一侧为重。病情多缓慢进展或不进展,呈良性过程,故又称良性震颤。特发性震颤在人群的患病率和发病率报道差别很大,各年龄组均可发病,但发病率随年龄增长显著增加,发病无性别差异,近半数患病有阳性家族史[1]。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大宗病例资料研究,归纳出特发性震颤辨证论治的一般规律。方法:收集2005年9月至2016年12月于本院门诊就诊的符合纳入标准的特发性震颤病例资料。采用SPSS 16.0对病例资料的临床症状、证素等进行频数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相关性分析,对使用中药进行多维尺度分析,研究特发性震颤常见证素、证素组合、用药规律,探讨特发性震颤的辨证论治方法。结果:97例病例资料统计,得到10个常见证素中的"肝风","阴虚、精亏、阳亢","痰浊、瘀血"3种证素组合;中药多维尺度分析,得到"燥湿化痰""活血化瘀""滋阴潜阳"和"平肝息风"4种药物组合。从专业角度分析,证素组合与药物组合之间存在内在联系,反映的病机一致。结论:1)特发性震颤的基本病机为"肝风";2)得到特发性震颤之虚风内动、阴虚阳亢、痰瘀阻络3个证型的证素组成、辨证要点和治疗用药。归纳出特发性震颤辨证论治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5.
中医学认为特发性震颤的发病主要累及肝、肾、筋脉,肝肾阴虚是发病最根本的病理基础,也是形成风、火、痰、疼疾病之标的根源所在;其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多表现为“虚实夹杂”;治疗上以熄风止颤为基础,重在滋补肝肾,补益气血,化痰通络、调和阴阳.临证时应从整体出发,辨证论治,切中疾病要害,可获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6.
杨鉴  刘君  王阔 《中医临床研究》2022,(35):110-114
目的:针对中医外治疗法治疗特发性震颤的临床疗效进行系统评估,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检索中国知网等数据库,获得中医外治疗法治疗特发性震颤的随机对照试验。对符合收录标准的研究做质量评价,并做Meta分析。结果:收录了12篇随机对照试验研究以供研究,涉及652名患者。总有效率Meta分析、合并效应量结论、震颤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HAMD)评分等显著降低。结论:中医外治疗法治疗特发性震颤在疗效、震颤评分、HAMD评分、不良反应方面优于西药,但此结论依然期待更多高质量、大样本文献进行后续验证。  相似文献   

7.
特发性震颤验案3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素玲 《辽宁中医杂志》2005,32(12):1286-1286
特发性震颤是一种以头面、下颌、舌臂及腿部的震颤为唯一症状的常见运动障碍.笔者以针刺人中穴为主治疗各种特发性震颤证,疗效颇佳,现举验案3则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特发性震颤(essentialtremor,ET)又称原发性震颤,属于中枢神经系统的退行性病变,是一种典型的动作性或姿势性震颤,主要表现为双上肢震颤(90%~95%),也可表现为其他部位如头部(30%)、双下肢(10%~15%)的震颤以及语音震颤(20%)等[1]。约60%的患者有家族史,多数患者在65~70岁前完全外显[2]。ET发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9.
康萍 《湖南中医杂志》2020,(10):188-190
<正>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是呼吸系统一种病因不明的、进行性、难治性纤维化间质性肺病[1]。IPF患病率逐年上升,不仅严重降低了患者生活质量,而且也加重了我国医疗负担[2]。中西医治疗本病效果不一,但从延缓病情发展,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方面来看,在抗纤维化等治疗的基础上,尽早启动联合肺康复的综合治疗是值得鼓励和推荐的[3-4]。肺康复是针对慢性呼吸疾病患者进行的一种综合性的非药物干预治疗,通过运动锻炼、呼吸肌锻炼、物理治疗、健康教育等方式,目的在于控制或缓解慢性呼吸患者的症状,提高个人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心脏结构和(或)功能的异常改变,导致心脏收缩和(或)舒张功能发生障碍的一组复杂的综合征,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乏力和液体潴留(肺淤血、体循环淤血及外周水肿)等[1].中医学中并无心力衰竭之名,但根据其临床致病特点可将其归为心水心悸喘证水肿等范畴.  相似文献   

11.
路一凡  吕晓东 《光明中医》2021,36(10):1728-1730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一种起病隐匿,病死率极高的难治性疾病.中医肺康复作为IPF缓解期的康复方法与手段,具有悠久的历史以及简、便、效、廉的特点,整理中医肺康复相关康复手段,包括针刺艾灸、中药、心理治疗、食疗及功法锻炼等康复手段进行综述,发掘IPF更佳的康复治疗手段,对IPF的临床康复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桂枝龙骨牡蛎汤治疗特发性震颤疗效。[方法]使用前瞻性设计方法,对16例门诊患者使用针灸直刺,取百会、四神聪穴,采用35号1寸毫针沿头皮斜刺,施以重复捻转刺激法,捻转速度为160次/min,持续捻转2min,行针20min,风池、太冲、太溪、三阴交穴位常规消毒,采用35号1.5寸毫针直刺,用平补平泻手法,留针20min,1次/d。桂枝龙骨牡蛎汤(桂枝15g,龙骨、牡蛎各50g,磁石20g,赭石、白芍、钩藤、当归各15g,川芎、甘草各10g),1剂/d,水煎150mL,早、午饭前、晚饭后温服。连续治疗3周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后休息2d进行下一疗程,治疗2疗程(6周),判定疗效。[结果]痊愈9例,有效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81.25%。[结论]针刺联合桂枝龙骨牡蛎汤治疗特发性震颤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正>痛风是人体长期嘌呤代谢障碍、血尿酸增高引起组织损伤的一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典型临床表现是急、慢性关节炎反复发作,引起关节畸形,并可累及肾脏,严重者出现肾功能不全。中医学将其归于痹证范畴,认为该病是因过食肥甘、日久伤脾,过劳或感受风寒湿热等致气血凝滞、痰瘀痹阻、气血不通而发~([1])。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该病的发病率呈持续升高趋势~([2]),严重影响着人们的正常生活。遵循因人制宜的原则,中医辨证护理可提高痛风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为了防止演变成严重的脊柱畸形、脊柱疼痛、限制疼痛,严重的损害到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及心肺、腹腔脏器功能,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以及提前预防。中医主要治疗方式是中医外治法,为进一步了解中医外治法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研究进展,本文从推拿手法、传统功法、针刀治疗、中药熏蒸、推拿结合针灸、推拿结合传统功法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望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防治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5.
正郁证是由于情志不舒,气机郁滞所致,以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胁肋胀痛,或喜怒易哭,或咽中如有异物梗塞等症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疾病。根据郁证的临床表现,主要见于西医学中的神经衰弱、癔症及焦虑症等,也见于更年期综合征及反应性精神病[1]。《丹溪心法·六郁》载:"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故人身诸病,多生于郁。"随着生活节奏加快,社会生活压力增大,郁证发病人群越来越广泛,寻找治疗郁证的有效治疗方法成  相似文献   

16.
正原发性高血压病作为一种临床综合征,是心脑血管事件的首要危险因素。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饮食习惯的不断变化,高血压病的发病率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并且已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血压持续升高可引起全身性病理变化,最终导致心脏、肾脏、脑等器官损害~([1-2])。临床上治疗高血压病的目标是控制血压水平,最大限度降低心脑血管并发症。已有大量的文献研究以及  相似文献   

17.
针 药结合治疗特发性震颤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利华  陈勤  陈敏 《中国针灸》2006,26(10):701-703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治疗特发性震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26例特发性震颤患者分为治疗组13例(给予针刺加西药治疗)和对照组13例(单纯西药治疗),进行6周临床观察。治疗前后分别进行震颤评分,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前后震颤评分自身对照差异均有极显著性意义(均P<0.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6%,优于对照组的61.5%(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轻微。结论针药结合治疗特发性震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脂肪肝是由于各种原因使肝脏脂肪代谢发生障碍,致脂类物质的动态平衡失调,从而造成脂肪在肝组织细胞内蓄积的一种病理状态。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的改变,以及B超、CT等技术的广泛应用,我国脂肪肝的发病率和检出率逐年上升,甚至出现许多低龄患者。多项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脂肪肝的发病率为10.2%-17.3%,并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已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其肝纤维化的发生率高达25%,  相似文献   

19.
特发性震颤(ET)又称原发性震颤,是以震颤为唯一表现的常见运动障碍性疾病。中医称之为颤证。病情较重的患者,影响其正常的生活和工作。文章从特发性震颤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治疗方法、黎凯教授自拟方止颤汤的组方原理、针刺作用机理等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0.
总结卜献春教授治疗特发性震颤经验。卜教授认为特发性震颤病机以虚为本,多虚实夹杂,与肝肾关系密切。临证时抓主症,细察伴随症状,辨别证型,临证分为肝肾亏虚、虚风内动,血虚肝郁、肾精亏虚,气虚络瘀、经脉失养3型辨证用药。分别以大补阴丸合三甲复脉汤、定颤汤、八珍汤合羚角钩藤汤治疗。治宜标本兼顾,有所侧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