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我县以往是单一间日疟流行区,1987年9月首次由海南岛输入恶性疟。为摸清输入情况,杜绝传播和蔓延,我们对部分到海南岛做工归来人员(以下简称归来人员)进行了调查,报告如下。一、对象及方法(一)对象及方法:采用询问的方式直接向归来人员进行调查,并采耳垂血作厚、薄血膜,吉氏染色后镜检。对有疟疾症状者进行体格检查。 相似文献
3.
1 临床资料患者 ,男 ,5 2岁 ,建德市寿昌镇人 ,2 0 0 2年 6月 2 8日下午 2时因发热、全身疼痛 3d ,在建德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 ,临床医生根据患者曾去缅甸游居 2月余 ,6月 2 2日回当地 ,自述游居地有登革热、疟疾流行 ,以发热待查和疑似登革热、疟疾收治入院。入院体检 :T 39℃ ,急性热面容 ,血压 10 5 80 mmHg ,双肾区轻叩痛 ,脾未及 ,黄疸阴性。 6月 2 9日上午 7时突发神情淡漠 ,四肢末端厥冷 ,黑便 ,血压90 70mmHg ,皮肤、巩膜黄染明显 ,手部皮下散在瘀血斑 ,呈嗜睡状 ,伴上消化道大出血、失血性休克 ,血管内溶血、脑水肿症状。实验… 相似文献
4.
深圳市8例输入性恶性疟病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恶性疟病例来势凶险 ,临床表现复杂多变 ,易致误诊贻治。深圳市历年有输入性恶性疟病例发生 ,以流行区 (海南省 )输入的病例为主 ,近年出现出国人员 (非洲、印度 )回深圳发病的病例。现将 1994~2 0 0 2年的 8例输入性恶性疟病例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8例均为青壮年 ,男 6例 ,女 2例 ,年龄 19~ 33岁。来自海南的外来民工、服务员 5例 ,外派非洲、印度返深圳的工作人员 3例。发病前均有到当地疫区从业、生活史 ,多在 5~ 9月返深圳时发病 ,死亡 2例。2 临床情况8例起病均急骤 ;高热、头痛为主要症状 ,热型多呈突发性持续高热 (39~ 4 1℃ )…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输入性恶性疟病例诊治情况特点,为今后防控工作提供经验。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病例特征,统计病例诊断单位、诊断时间等信息,分析病例诊断、治疗情况。结果 79例输入性恶性疟病例,非洲感染占多数,有69例病例为血检确诊,占87.3%,能在发病2d内初诊的为45.6%,超过10d初诊的13.9%,初诊后2d内确诊的占81.0%。存在病例延误就诊,基层医疗单位不能及时确诊的问题。结论应加强对流动人员的疟防知识宣传,提高自我防护意识,纠正就诊观念;继续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疟防水平,强化疫情管理,建立长期有效的疟疾监测机制。 相似文献
6.
7.
调查2例输人性恶性疟就诊经过,分析患者被误诊死亡原因.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和体征和体征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2例患者临床表现均不典型,确诊前曾被误诊为多种疾病,应关注出现肝、肾、脑损害等严重的并发症,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医疗卫生工作者对从高疟区归国发热患者真正的病因未得到及时的治疗,加之病程进展较快,流行病学接触史,加强对疟疾诊断标准的掌握,提高临床医生对疟疾病例的认识,及时做出诊断,尽早应用抗疟药品,防止疟疾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8.
<正>2011年2月15日,十堰市发现1例输入性恶性疟,当地卫生局接到疫情后高度重视,立即组织市疾控中心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所在医院开展医疗救治。虽经全力抢救,因患者感染严重,入院较晚,入院时已出现肝、肾功能等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并发症,于2011年2月16日因脑水肿与和脑干功能衰竭死亡。这一病例给处理类似事件留下许多思考。1患者基本情况患者,男,21岁,湖北省十堰市郧县人,在上海某 相似文献
9.
输入性恶性疟的诊治问题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输入性恶性疟是当前我国疟疾防治工作和口岸监测的一个棘手问题。通过近年来我国输入性恶性疟病例报道的部分文献诊治资料统计分析,发现患者多因延误诊治而病情加重或死亡,既有病例个人重视不够,更多是医生临床误诊。因而,加强口岸防疟宣传、提高医务工作者恶性疟检测诊治水平是预防输入性恶性疟传入我国、降低恶性疟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2016年青岛市1例脑型恶性疟死亡病例的发病、就诊、治疗等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杜绝恶性疟死亡病例的再次发生。方法 查阅患者就诊的医疗机构对患者的诊治资料,对患者家属及诊治医务人员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对患者的诊治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 患者柳某某,男,26岁,农民,现住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农村。患者于2014年1月6日由某公司外派前往坦桑尼亚经商,主要工作环境在野外。2016年1月30日回国休假、探亲。患者在坦桑尼亚期间患疟情况不详。2016年1月27日,患者在坦桑尼亚开始出现发热、发冷、全身肌肉关节酸痛的症状,体温最高40 ℃。2016年1月30日回到北京,直接转机到青岛,随后到莱西市人民医院就诊,血常规检查结果血小板明显减少,但具体病因不明,住院1 d,病情未见好转。2016年2月2日上午,患者到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门诊就诊,抽血化验血常规,结果显示血小板明显降低,但未查到具体病因。2016年2月3日14:00青岛市第六人民医院电话反馈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血液科,该患者的血检结果为恶性疟。16:00患者转至青岛市第六人民医院住院治疗。22:30出现昏迷状态,并逐渐出现多种并发症,经医护人员全力抢救,但终因病情严重,抢救无效,于2月4日24:00死亡。患者死于脑型疟疾与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原因主要是延误治疗,其次,治疗措施也有待进一步提高。结论 应加强重点人群出境前防护与入境后防治的健康教育,提高综合医院医务人员对疟疾的敏感性、鉴别能力与救治水平,设置由防治人员、多方诊治人员组成的专家救治组(包括ICU专家),抢救危重病例时,将抗疟药剂量增加,疗程延长,多措并举,减少死亡病例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12.
20 0 0年 7月 ,我市自 1989年基本消灭疟疾以后首次发生一例输入性恶性疟疾病例并致死亡 ,现报告如下。1 发病经过患者薛某 ,男 ,38岁 ,濮阳中原油田测井公司干部。患者于 2 0 0 0年 7月 9日从非洲苏丹回国 ,7月 14日去海南旅游 ,当日出现发冷、发热、头痛、出汗等症状 ,在当地按感冒治疗效果不佳。 7月 16日高热达4 0℃ ,遂到海南一部队医院就诊 ,血检疟原虫虽为阴性 ,但医生根据病情仍按疟疾治疗 ,注射蒿甲醚三支后于 7月 18日热退 ,患者自行停药。 7月 19日再次出现高热 ,当日乘飞机返回濮阳 ,7月 2 0日住进中原油田职工中心医院 ,当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输入性恶性疟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3年6月诊治的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例有缅甸、22例有非洲旅居史且无明显的流行季节特征;以中、高热为主且热型各异,16例有寒战、发热、出汗典型经过,其他为畏寒和寒战、肌肉酸痛、消化道症状;体征主要为贫血,皮肤和巩膜黄染,肝、脾肿大;实验室检查主要为血小板(PLT)减少和红细胞比容(Hct)降低,乳酸脱氢酶(LDH)、C-反应蛋白(CRP)、D-二聚体和降钙素原(PCT)升高;恶性疟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白细胞、PLT、血红蛋白、Hct下降及LDH、CRP、D-二聚体、PCT升高和肝功能异常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本组患者误诊率85.7%。结论输入性恶性疟无明显的流行季节特征,临床表现复杂易误诊,PLT减少、Hct降低、LDH、CRP、D-二聚体及PCT升高可能是早期诊断的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报告2017年河北省1例输入性恶性疟死亡病例的调查情况,积累重症疟疾的救治经验,避免恶性疟死亡病例的再次发生。方法 收集患者就诊的各医疗机构的门诊、住院诊治记录和个案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并进行分析汇总。结果 该患者为非洲输入性恶性疟病例,曾在安哥拉务工100 d。自述在国外期间未曾患有疟疾。回国后当天即出现发热症状,发病后第4天到某社区卫生院就诊,给予对症治疗,无好转。再到定州市医院就诊,未查到具体病因。后经河北省胸科医院、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转诊,发病后第5天在石家庄市第五医院确诊。该患者从初诊到确诊辗转了5家医疗机构,病情发展迅速,在发病后第7天、确诊后第3天因病情凶险,持续恶化,经抢救无效死亡。患者死于恶性疟与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 疟疾病例就诊意识偏低和医疗机构诊治能力不足可能是本死亡病例发生的主要原因。应进一步做好前往疟疾流行区人员的健康教育,增强人群的疟疾求诊意识,提高医疗机构的疟疾诊治能力,尤其是重症疟疾病例的救治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掌握输入性恶性疟发病态势和处置现状,探索防控对策.方法 收集2010年湖北省输人性恶性疟疫情、个案调查及疫点处置资料,对病例性别、年龄及职业分布,发病初诊及确诊时间进行计数统计与分析.结果 2010年全省报告输入性恶性疟28例,比2009年上升64.71%,死亡1例,发病高峰在7月.患者均为男性,年龄在21~54岁,农民工占46.43%、工人占25.0%、工程技术人员占14.29%.输入初发11例,占39.29%,复发16例,占57.14%,健康带虫1例,占3.57%.患者发病至就诊时间平均为3.22 d,至确诊时间平均为5.96 d.感染地为缅甸、印尼、马里等11个国家.结论 输入恶性疟呈逐年上升态势,患者多为出国务工人员,以农民工为主,患病后就医不及时,存在继发病例潜在威胁.应加强务工人员防疟知识宣传,提高医疗机构诊治能力,加强疫点控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处置输入性恶性疟疫情指施,避免患者病情加重及二代病例的出现。方法对患者积极进行双氢青蒿素哌喹、磷酸伯氨喹、蒿甲醚(80mg,首量加倍,连续使用7d)的抗疟治疗,辅以脱水、抗感染、护肝、改善微循环等支持治疗;保护易感人群、对疫点消杀灭蚊及监测。结果治疗10d后患者痊愈出院,出院后定期复查未检出疟原虫,肾功能由尿素12.3mmol/L,血肌酐217μmol/L转至正常,肝功能由丙氨酸氨基转移酶73.5U/L,总胆红素58.4μmol/L,清蛋白21.34g/L转至正常;疫点无二代病例出现。结论快速正确诊断并积极控制及治疗传染源、有效切断传播途径、切实保护易感人群、加强监测管理是有效控制疫情、防止二代病例传播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了解河南省输入性恶性疟流行情况,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0年河南省输入性恶性疟病例的疫情报告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共报告输入性恶性疟82例,其中非洲回国人员71例,占86.59%。患者中男女性别比为81:1;年龄最小20岁,最大61岁,平均36.71岁;全年均有病例报告,平均确诊天数为25.19d,17.07%的患者24h内得到确诊。实验室确诊病例80例,占97.56%。县级医疗单位报告17例,占20.73%。结论近年河南省输入性恶性疟病例明显上升,要加大宣传和培训力度,做好输入性恶性疟的防控与管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