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婴幼儿喘息性疾病的护理及预防。方法:通过本院2008年10月一2011年5月收治的43例喘息性婴幼儿的病历资料分析,针对性的对本病常见的诱因、症状作出相应的护理措施,并加强随访。结果:所有患儿经细致的护理,尽量减少诱发因素,喘息得以控制。结论:对婴幼儿喘息性疾病通过治疗,辅助雾化吸人,有针对性的护理,尽可能减轻患儿不适,促进康复,‘同时与家长沟通,减少顾虑,密切合作,加强预防,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2.
喘息性疾病是婴幼儿期较常见的伴有喘息的临床综合征,其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婴幼儿喘息性疾病主要包括支气管哮喘、喘息型肺炎等,后者以病毒(尤其是RSV)和肺炎支原体(MP)感染常见。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是肺内重要的细胞因子,研究证实,其参与婴幼儿喘息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肺炎衣原体感染与婴幼儿喘息性疾病的关系.方法 对我院2008年1月--2009年4月325例患喘息性疾病的婴幼儿进行肺炎衣原体抗体的检测.结果 本组喘息性疾病患儿衣原体阳性检出率5.8%(19/325),其中男12例,女7例;年龄≤1岁3例,l-5岁12例,5-10岁4例.结论 肺炎衣原体感染与婴幼儿喘息性疾病密切相关,急性支原体感染是婴幼儿喘息性疾病急性发作期的重要诱因,在急性发作时应重视肺炎衣原体急性感染的检测,并及时给予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寻找本地区婴幼儿喘息性疾病的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对地方制定相应的婴幼儿喘息性疾病防治计划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方法:1—3岁婴幼儿喘息性疾病患儿247例(毛细支气管炎104例,婴幼儿哮喘143例),247例非喘息性疾病患儿作为对照。采用向家长书面问卷调查方法询问各组婴儿既往病史、家族及个人过敏史、怀孕出生及婴幼儿喂养情况、生活条件等。结果:儿童过敏史和特异性体质、家族过敏史、被动吸烟、家中装修、家中铺地毯、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冬季取暖方式、猫狗接触史以及父母铅职业暴露是该地区婴幼儿喘息性疾病发病的危险因素;而母乳喂养、维生素A、D、E的补充、较长的每天平均户外活动时间、较长的每天平均睡眠时间等则为保护因素。结论:环境因素以及社会经济因素可从多方面对本地区婴幼儿喘息性疾病的发病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5.
钟嵋 《工企医刊》2003,16(1):10-10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感染致婴幼儿喘息性疾患的重要性。方法:对68例婴幼儿MP感染性喘息性疾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婴幼儿MP感染比例至增高趋势,咳喘等呼吸道症状明显。结论:MP感染与婴幼儿喘息性疾患有关,临床以大环内酯类药物足疗程治疗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6.
甲泼尼龙治疗婴幼儿喘息性疾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俊华  金颖  李磊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1):1577-1578
目的:观察甲泼尼龙治疗婴幼儿喘息性疾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72例喘息性疾病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静滴甲泼尼龙(42例),对照组静滴地塞米松(30例),观察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咳嗽、喘憋缓解时间、肺部喘鸣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甲泼尼龙治疗婴幼儿喘息性疾病疗效可靠,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7.
许锦姬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4):3752-3753
目的:探讨小儿喘息性疾病病因和流行病学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10例喘息患儿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其相关临床资料。结果:支气管哮喘组和喘息性支气管炎组WBC计数增高和嗜酸性粒细胞增高比例均高于毛细支气管炎组(P<0.05),三组血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支气管哮喘组和喘息性支气管炎组肺炎支原体抗体检出率分别为32.61%、48.23%,明显高于毛细支气管炎组;小儿喘息性疾病好发于冬春季,3岁以下婴幼儿男孩多见;支气管哮喘组个人过敏史和家族史发生率较高。结论:小儿喘息性疾病病因多样,对常规治疗不理想者应行相关辅助检查,以排除其他原因所致喘息。  相似文献   

8.
郎会利  宋庆红  李风 《现代保健》2011,(14):183-184
目的通过对喘息性疾病的婴幼儿患者进行肺炎支原体抗体测定,同时对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儿检测IgE和嗜酸粒细胞计数,并对有喘息症状的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进行随诊,探讨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婴幼儿喘息的关系及其与儿童哮喘的相关性。方法对2006年1月-2007年1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儿科住院的530例下呼吸道感染的婴幼儿进行肺炎支原体抗体测定、IgE测定及嗜酸性粒细胞检查,并对患儿进行随访。结果喘息组患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率高于非喘息组。肺炎支原体感染组的IgE和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均高于非肺炎支原体感染组,85例有喘息症状的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儿随访中29.41%(25例)均为哮喘。这部分患儿的特应性体质表现及家族过敏史与患病密切相关。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婴幼儿喘息性疾病密切相关,也是婴幼儿反复发生喘息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两种疗法对婴幼儿喘息性疾病后喘息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婴幼儿喘息性疾病后喘息发作的预防方法. 方法收集2006年2月-2007年4月在我院儿科住院的1.6~3.1岁的喘息性疾病病例102例,临床确诊后予常规综合治疗治愈,随机分为低剂量吸入布地奈德组、口服孟鲁司特组、对照组.治疗组分别行12周治疗,观察1年内3组病例喘息发作情况. 结果两治疗组患儿在1年内的喘息发生例数、平均发作次数、喘息持续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治疗方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治疗方法对具有哮喘高危因素的喘息性疾病患儿喘息发作的预防更有意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低剂量吸入糖皮质激素或口服孟鲁司特两种治疗方法可减少婴幼儿喘息性疾病后喘息的发作,对降低哮喘发病率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气雾剂吸入治疗婴幼儿反复喘息发作和短期预防喘息再发作的效果。方法选择反复喘息婴幼儿患者36例为治疗组,同期25例为对照组。两组患儿均采取包括抗感染、抗病毒、止咳平喘等对症治疗,治疗组同时使用布地奈德气雾剂吸入治疗。对两组患儿喘息缓解及再发情况进行观察评价。结果治疗组患儿治疗后急性喘息可迅速缓解,显效率达88.8%,与对照组比较疗效显苦(P〈0.01);治疗组年内出现喘息再发率11.1%,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婴幼儿反复喘息与病毒、支原体感染和具有特异性体质有关,其气道高反应性,给予表面皮质激素吸入治疗,除迅速缓解急性喘息症状外,有明湿干预作片用。  相似文献   

11.
《现代医院》2019,(1):74-76
目的检测婴幼儿常见喘息性疾病及同龄健康儿童血清维生素A和维生素E水平,了解维生素A、E水平与常见喘息性疾病婴幼儿反复咳嗽喘息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近半年在我院儿科住院的喘息性疾病婴幼儿85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龄健康儿童8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儿童血液标本采取后放冰箱保存,利用液相色谱柱进行处理,通过维生素A、E出峰的峰面积对应溶液浓度制作标准曲线,从而计算出待测样本中维生素A、E的浓度含量。结果观察组0~1岁患儿维生素A均值为(0. 25±0. 07)μmol/L,1~3岁为(0. 29±0. 09)μmol/L;对照组0~1岁患儿维生素A均值为(0. 35±0. 14)μmol/L,1~3岁为(0. 49±0. 16)μmol/L,两组相比统计学有显著差异(P <0. 05)。观察组0~1岁患儿维生素E均值为(9. 27±1. 90)μmol/L,1~3岁为(9. 53±1. 92)μmol/L;对照组0~1岁患儿维生素E均值为(10. 21±2. 04)μmol/L,1~3岁为(11. 08±2. 08)μmol/L,两组相比统计学无显著差异。结论维生素A缺乏或降低,是常见喘息性疾病婴幼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常见原因之一;两组儿童维生素E水平基本正常。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测在婴幼儿喘息性疾病急性期及缓解期的临床应用,为临床提供重要依据。方法将100例喘息性疾病的婴幼儿患者按病情分为哮喘组、肺炎组,并安排同时入院的50例非心胸疾病患儿为对照组,三组患者同时进行Fe NO水平测定。结果哮喘急性期的Fe NO含量明显高于其他三组,对比显示有统计学异性(P﹤0.05);而哮喘缓解期的Fe NO含量也高于肺炎组和对照组(P﹤0.05),肺炎组和对照组在Fe NO水平比较中发现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喘息性疾病患儿中的Fe NO水平可间接反映感染和过敏性炎症的区别,为此类疾病的诊断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恩施州6~24月龄婴幼儿喘息发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婴幼儿喘息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1 724名婴幼儿,使用问卷调查收集婴幼儿的一般情况、家庭情况、母亲孕期状况、看护行为和喘息情况。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用于探索婴幼儿喘息的影响因素。结果接受调查的婴幼儿中,男女分别为897人(52.0%)和827人(48.0%),平均月龄为(14.6±5.4)个月。喘息的发生率为1.97%,男女发生率分别为2.56%和1.33%。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食物过敏史和母亲孕期有二手烟暴露是婴幼儿喘息的危险因素。结论恩施州6~24月龄婴幼儿中,食物过敏史及母亲孕期有二手烟暴露史是喘息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喘息(wheezing)是儿童时期最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表现之一。近年儿童喘息性疾病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引起婴幼儿喘息的原因主要与呼吸道感染及婴幼儿的特异性体质有关,而喘息与哮喘发作在发病机制、危险因素等方面具有一定相关性。虽然目前尚无确切方法筛选可能发展为哮喘的喘息婴幼儿,但是已有参考指标可对喘息婴幼儿进行综合评估,并对其进行早期干预。笔者拟就婴幼儿喘息的病因及其发病机制、相关影响因素、预防、诊断及治疗等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阐述,旨在为临床降低婴幼儿喘息发作,进而降低哮喘发病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肾上腺素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婴幼儿喘息性疾病的疗效。方法将67例重症喘息性疾病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对照组33例,两组患儿均应用硫酸特布他林及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每日2次。每次10-15min,治疗组在应用上述两种药物的同时,加用肾上腺素0.5mg,加至生理盐水3ml,6~8l/min氧气驱动雾化吸入,2次,d,每次10-15min,用药40d。结果治疗组在治愈率、缓解喘憋、缩短哮呜音和湿哆音消失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fP〈0.01)。结论肾上腺素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重症喘息性疾病可缩短痛程,改善肺功能,缓解喘憋,疗效确切,且简单、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王玲华 《实用预防医学》2011,18(4):687+584-687,584
目的观察普米克令舒联合博利康尼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喘息性疾病的疗效。方法将286例有喘息症状(支气管哮喘除外)的婴幼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两组均给予相同的综合性治疗,治疗组加用普米克令舒联合博利康尼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加用糜蛋白酶联合地塞米松雾化吸入治疗,观察两组呼吸状态恢复正常的时间、肺部体征消失时间及住院天数,并将治疗组与对照组进行统计学对比。结果治疗组在呼吸状态恢复正常的时间、肺部体征消失时间及住院天数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普米克令舒联合博利康尼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喘息性疾病(除外哮喘),可缩短病程,疗效确切,给药途径方便、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郭金霞  王东明  王玲 《现代保健》2010,(36):100-101
目的 探讨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诱发婴幼儿喘息临床发病特征.方法 选择2009年1月~2010年1月笔者所在科收治的56例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诱发婴幼儿喘息患儿,并以同期入院的非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诱发婴幼儿喘息患儿40例为对照组,对两组患儿的临床特点、喘息特征、辅助检查特点及对止喘药物的疗效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诱发婴幼儿喘息年龄以6月~2岁多发(60%),RSV感染诱发婴幼儿喘息患儿发热、喘息、对止喘药的反应、咳喘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组应用平喘药联合抗病毒治疗收到良好疗效.结论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具有自己的特征,平喘药联合抗病毒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哮喘预测指数(API)与婴幼儿首次毛细支气管炎及以后反复喘息的相关性。方法 将住院或儿科门诊首次发病的146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分为API阳性组64例及API阴性组82例,比较API阳性、API阴性组婴幼儿首次喘息症状严重程度;将两组患儿随访1年后比较喘息发生率;1年后将所有婴幼儿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喘息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API阳性组首次喘息发作时症状严重程度较API阴性组高(P<0.05);1年后API阳性组较API阴性组喘息次数增多(P<0.05);单因素分析婴幼儿反复喘息与吸入过敏原、父母哮喘史、变应性皮炎(湿疹)、嗜酸性粒细胞计数、食入过敏原、过敏家族史、RSV感染、经常哭闹、被动吸烟、母乳喂养等因素有关(P均<0.05),而与剖宫产、饲养宠物无关(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PI阳性、过敏家族史、RSV感染、被动吸烟、经常哭闹为喘息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母乳喂养为喘息的独立保护因素。结论 婴幼儿首次毛细支气管炎及以后反复喘息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与API的相关性最明显。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压缩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和特布他林联合溶液治疗婴幼儿喘息性疾病的疗效。方法:将96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两组患儿综合治疗方法相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压缩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和特布他林,对照组予静脉滴注糖皮质激素和氨茶碱。对两组患儿的有效率及治疗后咳嗽、喘息、哮鸣音的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进行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两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及咳嗽、喘息、哮鸣音的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压缩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和特布他林联合溶液治疗婴幼儿喘息性疾病疗效确切,操作简单,安全实用,可缩短病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经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喘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1月—2014年2月我科收治的120例婴幼儿哮喘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均给予静脉扩管,祛痰,激素等常规治疗。治疗组用压缩泵吸入布地奈德1ml+沙丁胺醇0.5ml+生理盐水1ml,每日2次。对两组用药5-7天后症状改善情况及肺部体征消失时间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对照组75%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能够改善喘息患儿的症状,迅速缓解病情,是治疗婴幼儿喘息的有效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