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 分析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CMV)的CT表现,旨在提高对肾移植术后CMV感染的CT诊断水平.方法 对本院肾移植术后CMV肺炎12例CT扫描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CT表现为除1例仅表现为纹理增强;余下11例以两肺弥漫分布磨玻璃影为主;伴发弥漫微小结节影2例;斑片影7例;小叶间隔增厚3例.结论 肾移植术后肺巨细胞病毒感染最常见CT表现为双肺弥漫性分布的磨玻璃影,常伴有小叶间隔增厚、小结节影、实变影等表现,肾移植术后CT出现上述征象,应首先考虑巨细胞病毒感染.  相似文献   

2.
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肺炎的CT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CMV)肺炎的CT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肾移植术后CMV肺炎的CT表现,5例行胸部CT平扫,2例行CT平扫以及增强扫描。所有的病例均经临床证实。结果最常见的CT表现为磨玻璃样改变,共6例:4例出现实变影;3例出现多发性小结节样影;4例并发少量胸腔积液,小叶间隔增厚3例,支气管扩张1例。结论肾移植术后CMV肺炎的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CT检查对该病的诊断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加深对肺曲霉菌病临床表现及CT影像认识,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经手术、痰检或临床证实的肺曲霉菌病患者的CT影像表现。结果肺曲毒菌病CT影像表现多样:本组病例中结节或肿块影10例(其中6例出现坏死空洞);限局性曲菌球5例均经CT变换体位扫描证实;一侧或两侧肺的单个或多个支气管肺炎样阴影6例;混合型4例。结论本病临床症状无特异性。CT检查表现病变的形态、大小和范围,充分显示空洞(腔)和曲菌球等,病变周围伴有早期特征性的"晕征",病程中出现"空气半月征"和空洞强烈提示侵袭性肺曲霉菌病(IPA)的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CT扫描征象对活动性与非活动性肺结核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间收治的40例活动性肺结核病患者以及30例非活动性肺结核病患者,采用螺旋CT进行扫描,观察两组患者影像学特点。结果活动性肺结核患者CT影像学表现为磨玻璃影、小结节影、纵隔及肺门淋巴结肿大、磨玻璃影有16例、树芽征、空洞、肺实变影。其中以磨玻璃影(80.00%)、树芽征(50.00%)、空洞(42.50%)为最为明显的CT征象,非活动性肺结核患者CT影像学表现为索条影、支气管血管束紊乱、钙化灶、支气管扩张、肺实变影、小结节影。其中以索条影(80.00%)、肺实变影(60.00%)、小结节影(56.67%)最为明显的CT征象。结论采用CT扫描征象可较好的对活动性与非活动性肺结核进行鉴别诊断,为临床进一步治疗做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肾移植合并卡氏肺囊虫肺炎的 X线征象与鉴别诊断。方法 :对 2 85例曾接受肾移植术后患者 ,其中 5例合并卡氏肺囊虫肺炎的回顾性分析。结果 :卡氏肺囊虫其 X线改变 1早期两肺野呈弥漫性磨玻璃样密度增高 ;2本组 5例胸片上两肺肺纹理增多、模糊 ,可见散在性多发的线状网状影 ;3病情发展快 (3~ 7d)可见肺内小叶范围内片状实变影。结论 :肾移植术后患者并发卡氏肺囊虫肺炎的 X线表现呈多样化 ,但 X线平片和 MR对卡氏肺囊肺炎的诊断有主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进一步认识肺霉菌病的影像表现特征,以提高影像诊断价值。方法搜集5例经病理证实的肺霉菌病的CT影像表现特征,12例经病原菌检查证实为霉菌性肺炎的X线表现。结果5例肺霉菌病CT表现中出现霉菌球的有3例,多个边缘模糊的炎性结节周围出现霉菌球的有2例;12例霉菌性肺炎X线表现中.2例为结核空洞内出现结节影,大片状阴影合并胸腔积液5例,3例表现为肺脓肿.1例为团片状。另1例为网点状。结论肺霉菌病影像表现多样化,结合病史及用药情况。对早期诊断肺霉菌病有很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HIV阴性卡氏肺囊虫肺炎的影学像表现,提高鉴别诊断水平。[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的HIV阴性卡氏肺囊虫肺炎7例,其中肾移植术后患者5例,白血病化疗患者2例,均摄胸部X线片,3例行胸部CT扫描。[结果]7例均表现为双侧对称或不对称病变,1例为两肺均匀性、完全性实变,其内见支气管气像,3例呈网状结节影及斑片状影,部分融合成片状模糊阴影;3例表现为遍布全肺的浓密的云团状阴影,CT示肺内毛玻璃样、片状影以及和正常肺与病变组织交织嵌合构成马赛克图形。[结论]卡氏肺囊虫肺炎的影像表现呈多样性,X线胸片对本病的诊断有重要价值,最终确诊有赖于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不典型肺结核的CT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经临床确诊的不典型肺结核的CT资料,其中21例平扫,15例行平扫后增强CT扫描。结果:CT表现为肺炎实变影28例,肿块或结节影7例,磨玻璃样影1例;病灶全肺分布3例,肺下叶26例,右肺上叶2例,两肺胸膜下分布5例。初诊时误诊为肺炎28例,肺肿瘤6例,肺脓肿1例,肺泡蛋白沉积症1例。结论:不典型肺结核CT表现多样,易误诊为肺炎、肺肿瘤,误诊率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HRCT(High-resolution CT)在诊断肝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CMV)肺炎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11例肝移植术后确诊为CMV肺炎患者的HRCT,由两名放射科医生统计分析病灶的形态及分布特征。结果毛玻璃影10例,多发结节8例,斑片状实变影4例。100%(11/11)患者肺内见到多种形态病灶共同存在:毛玻璃影与多发结节4例,毛玻璃影与实变影3例,实变影与多发结节1例,毛玻璃影、实变影与多发结节三者共同存在3例。100%(11/11)例病变均累及双肺,9例病灶分布于肺内外带,仅分布于外带和内带各3例。病变累及下叶11例,累及中叶与上叶分别为10例、9例。结论肝移植术后患者肺部病变的HRCT表现为双肺混合存在的毛玻璃影、多发结节及斑片实变影时,提示肺内病变为CMV肺炎的可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小于18岁感染Omicron病毒变异株引起新冠肺炎患者的胸部CT表现及动态变化,为小于18岁感染Omicron病毒变异株引起新冠肺炎的患者胸部CT变化和疗效判定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22年2月11日—3月26日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确诊30例≤18岁Omicron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影像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不同期间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动态变化。结果 30例≤18岁Omicron新冠肺炎患者肺内病变总共41个,胸部CT主要表现为外周局灶片状、结节状磨玻璃影和/或实变影,右肺多发,占70.73%(29/41)。病灶病变形态有42个,以片状影22个(52.38%)、结节状影16个(38.10%),片状影以小片状、斑片状为主,病灶密度变化有36个,以磨玻璃影多见,各肺叶磨玻璃影数目共24个(66.66%),实性密度灶6个(16.67%)、磨玻璃和实性密度混合灶6个(16.67%),随病程进展,肺内病变体积逐渐增大,最早于发病第2天出现病灶体积为312.93 mm3,第9天达峰值,为1 837.18 mm3,病灶平均吸收时间为(16±3)d,片状、结节状病灶(磨玻璃和...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艾滋病患者继发卡氏肺囊虫肺炎影像学的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旬1~2011—12经临床确诊为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囊虫肺炎28例患者的影像学表现。结果典型的肺部影像学表现为双侧肺野弥漫性渗出性病变分布于肺门两侧周围肺野,病灶呈磨砂玻璃状、网格状、地图样或碎石路征。结论胸部x线片及CT扫描对艾滋病继发卡氏肺囊虫肺炎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王卉  周祥  朱凯  曹瑞 《宁夏医学杂志》2010,32(12):1138-1139
目的探讨重症甲型H1N1流感肺炎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对经确诊的29例重症甲型H1N1流感肺炎的胸部X线表现及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重症甲型H1N1流感肺炎的胸部X线表现为两肺野斑片状密度增高的实变影16例,磨玻璃样阴影11例,两肺间质改变、肺纹理增粗2例。结论重症甲型H1N1流感肺炎主要的胸部影像学表现为两肺支气管周围和胸膜下非对称性、多发斑片状实变影及磨玻璃样阴影。  相似文献   

13.
肾移植术后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的诊治及预防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贾维胜  张艮甫  黄赤兵  范明齐 《重庆医学》2006,35(16):1458-1459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后发生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的诊断、治疗及预防.方法 综合分析我院2002~2004年13例肾移植术后发生卡氏肺孢子虫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提出治疗方案以及预防措施.结果 本组患者发病时间在肾移植术后88~142d,平均106d.病程为12~30d,平均22d.本病的临床特点为临床症状重、肺部体征轻,胸片及胸部CT有特异性表现,纤支镜肺泡灌洗可以确诊.经调整免疫抑制药物剂量,给予口服复方新诺明,吸氧、支持治疗,13例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 卡氏肺孢子虫肺炎是一种严重威胁肾移植术后患者生命安全的肺部感染性疾病,常见于过度免疫抑制患者,如不及时治疗可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威胁患者生命.采用复方新诺明治疗本病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淋巴瘤的肺部CT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经证实的肺部淋巴瘤患者,所有病例均行胸部CT平扫,其中7例同时行增强CT扫描,9例经化疗后行CT复查。结果:淋巴瘤肺部CT表现为肿块型6例(25.0%),肺炎肺泡型4例(16.7%),支气管血管淋巴管型3例(12.5%),粟粒型1例(4.1%),混合型10例(41.7%)。部分病灶内含气支气管征出现率为54.2%(13/24),部分病灶周围磨玻璃样影出现率为66.7%。化疗后所有病例磨玻璃样影均消失(100%),6例病灶有缩小(66.7%),3例病灶基本消失(33.3%)。结论:淋巴瘤的肺部CT表现形式多样,病灶内含气支气管征和磨玻璃样影有助于淋巴瘤的诊断,化疗后磨玻璃样影的消失或可作为化疗有效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计算机辅助测量模拟磨玻璃密度结节(ground-glass opacity nodule)体积的准确性,分析管电流对结节体积测量准确性的影响。方法制作胸部体模和13枚模拟磨玻璃密度结节,采用GE64层螺旋CT,分别用7组不同的管电流(30,60,90,120,150,180 mA和210 mA)进行扫描,扫描图像采用0.625 mm层厚、骨算法进行重建后传送至工作站,使用Lung VCAR软件计算模拟磨玻璃密度结节的体积。对7种电流条件下所测结节体积与结节标准参考体积分别进行相关分析,对7组计算结果的相对百分误差(relative percent error,RPE)的平均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7种扫描电流条件下13枚模拟磨玻璃密度结节均能够被软件成功分离并计算出各自体积,各组所测结节体积与标准参考体积均有明显相关性(P值均小于0.05),在电流为30,60,90 mA条件下,CT对模拟磨玻璃密度结节体积的测量较标准参考体积偏低,三组的RPE分别为(-5.63±8.60)%,(-6.07±7.49)%,(-5.50±8.31)%,而电流为120,150,180 mA和210 mA条件下CT对模拟磨玻璃密度结节体积的测量较标准参考体积偏高,四组RPE分别为(2.32±8.05)%,(3.06±8.18)%,(4.71±7.63)%,(3.05±7.79)%。结论采用CT测量磨玻璃密度结节体积的准确性较好,不同的CT扫描电流可以对结节体积测量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胸部CT检查煤工尘肺临床诊治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71例已经确诊为煤工尘肺的患者行肺部CT检查,根据CT图像,得出各自主要征象,并做统计学计数.结果:55例以双肺弥漫分布2 mm~3 mm小结节影为主,结节融合多位于双肺上叶(尖)后段及下叶背段;9例以双肺广泛分布不规则形纤维索条影为主;7例以双肺磨玻璃影为主;57例可见纵隔淋巴结肿大伴钙化;19例可见胸膜局部增厚,8例伴有胸水;且其中13例合并肺结核,5例合并肺癌,均经临床证实.结论:煤工尘肺的CT表现典型,CT检查可作为患者确诊及定期复查的常规检查,并且对煤工尘肺合并肺结核及肺癌等合并症的发现也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艾滋病(AIDS)合并卡氏肺囊虫肺炎(PCP)的螺旋CT表现及鉴别诊断。方法对我院经临床及病理证实的62例AIDS合并PCP患者的螺旋CT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影像学特点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62例患者螺旋CT表现为磨玻璃状影62例(100%),肺泡实变影20例(32.26%),间质型实变影19例(30.65%),网织结节影14例(22.58%),肺气囊9例(14.52%)。少见的合并表现为粟粒样改变、纵隔或肺门淋巴结肿大、气胸、胸腔积液、心包积液。结论双肺磨玻璃状影、肺泡实变影、间质型实变影、网织结节影是AIDS合并PCP的特征性表现,AIDS患者在合并上述CT征象时,应考虑可能合并PCP,并及时给予确认及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